第21章
温继礼没有说话,他知道是温家的孩子理亏在先之后,已经不想帮腔。结果贺老夫人新仇旧恨一起算上了。
“她已经害得知音名声扫地,又毁了知音的婚礼,就是个贱人,如今又对我们温家的一个小孩子下手,她的心竟然如此黑!”
贺老夫人发自内心的怨恨,并没有谁出声支持。
温继礼的夫人孟氏更是一言不发。
“不管怎么样,也是我们温家这个孩子有错在先,镇国公父子为国捐躯,他怎么能对崔家最后一点骨血说出那种话?”温继礼想了想,还是说了一句公道话。
“至于知音的事,我们另外会跟她算账,今日的事,我们确实理亏。”
温太师想了想,也说了一句。
贺老夫人看到他们父子竟然统一了观点,就更加生气。
“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就要上升到这种高度,原本就是她崔安如居心叵测,还逼着李家给一个交代,如今又到我们温家,难道你们不明白她的用意?”
孟氏听着很压抑,终于开口:“母亲,还是温家的孩子做错了事,给了安国郡主这个借题发挥的机会,既然李家都已经认了,我们若是不认,皇后娘娘的脸面也不好看。”
贺老夫人很嫌弃地看了她一眼。
“就你贤惠识大体,一点面子都不肯给你妹妹,如今更是帮着外人说话。”
孟氏一听她冲着自己来了,也不争辩。
“母亲还是有误会,不如解决了眼前的事,再讨论其他……”
他们说话间,温家那个小公子的爹娘也已经到了太师府门前。
“你凭什么对我儿子动手?”
此时那个小子下巴还是没有安上,胳膊还是脱臼的,看着就像是残废的哑巴。
那个妇人还想冲上来厮打崔安如,却被梁紫玉拦住。
梁紫玉铆足了劲,表情都已经失控,拽着妇人的衣领给了她好几个耳光,直到手里劲头松了,妇人倒在地上。
“就凭你们教出这种儿子,我恨不得打死你们。”
梁紫玉也豁出去了,她说过要保护儿子和小姑。
此时温家有人走了出来,是孟氏。
温太师和温继礼都觉得没有什么颜面见人,更不想因为这件事跟崔安如对峙。
“将军夫人,安国郡主,很抱歉温家族中出现这种人,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件事我们必然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孟氏温柔地看着梁紫玉和崔安如,没有任何虚伪。
她也是真心佩服崔安如,经历了这么多痛苦,还是能坚强地站在所有人面前,不卑不亢。
“看来温太师和温丞相也知道理亏,并不敢出来跟我理论,也不打算追究我打伤这个败类的责任。”
崔安如的态度并不激烈,孟氏已经足够谦和,她没有必要太强势。
“确实是温家有错在先。”孟氏还是带着淡淡的笑容。
之后,她冲着那一家三口说道:“老爷说了,你们若是不知悔改,不诚恳的给镇国公府道歉,就直接族谱除名。”
原本被梁紫玉打够呛的妇人听了之后,也顾不上假装自己伤得多严重了,赶紧拉着男人和没有办法说话的儿子跪下了。
“都怪你这个逆子,整天跟着李家那个人臭小子能学到什么,以后不许跟他在一块了……”
妇人反应很快,还在儿子身上拧了一把。
只可惜那个小子下巴还没有安上,所以就连哭都没有发出完整的声音。
“是我们的不是,还请将军夫人,郡主娘娘高抬贵手,原谅我们这次。”
妇人跟刚刚要拼命的样子判若两人,她是真的明白宗族除名是什么意思。
那个小公子此时也是后悔的不行,可是他看着崔琅的眼神,却充满了仇恨。
崔琅并不畏惧,瞪着眼睛看着他。
“心里不服不用假装,若是还有什么阴招,我们崔家不惧。”崔安如对那个妇人说道。
之后,她又冲着孟氏说道:“孟夫人,我知你人品贵重,有些事也愿意同你说,请你转告贺老夫人,若是想要帮她那个不要脸的外孙女找我算账,我崔安如也随时恭候。素来孝顺母亲,心疼妹妹的温丞相若是有什么指教,也不用顾虑,毕竟将来林知音所有的报应,未必不会让他们联想到都是因为我。我崔安如此生,也必定不会原谅萧让和林知音,我会笑着看他们坠落深渊,万劫不复。”
孟氏看着崔安如的眼神,能够感觉到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到底下了多大的决心。
围观的人都有些紧张了,崔安如直接把温丞相扯进来,这对她并没有什么好处。
崔安如已经不想搭理地上跪着道歉的一家,还是对孟氏说了一句:“我知道温家是林知音最大的底气,也是萧让当初顶着所有压力都坚持不要脸的动力,我先给温家表个态,这两个人我是一定要对付的,若是温家忍不住出手,我虽蚍蜉之力,亦敢撼树动地。”
第51章
暂时离开
孟氏不由自主地被崔安如这些话震撼,更加感慨若是镇国公和世子还在,萧让和林知音一定死得很难看。
“郡主放心,我会转告。”
孟氏的态度依旧和善,她甚至想着,若不是林家出了那档子事,她真想让这位安国郡主好好接触一番。
温家人听到孟氏转达的话之后,更是反应不一。
“黄口小儿,不自量力。”温太师这两日也是有些心绪不宁。
贺老夫人更是直接恶狠狠地说道:“既然要跟温家叫板,那就成全她好了,看来她是想用镇国公府那块破牌匾跟我们赌,到底在皇上的心里,我们温家的地位能不能胜过他们家那两个死人。”
她的话难免有些粗鲁,温继礼听着都开始皱眉。
“母亲,无论是这件事,还是之前知音的事,我们确实都没有理由责备崔安如。”
贺老夫人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他:“你说什么?难道知音名声尽毁还不够,在边关救了那么多人,现在没有人提起,都在骂她,这也就算了,如今崔安如更是摆明了要一辈子跟知音作对,你也觉得无所谓么?”
温继礼叹了口气:“崔安如骤然受到打击,心态不稳也是正常的,毕竟她只有二十岁。而且她也只是说一说,镇国公府的根基都已经不在了,除了她手上那些商铺,梁氏的诰命,和太后娘娘给她的封号,他们还有什么?跟我们温家叫板,也只是今日这件事刺激到她了……”
贺老夫人被他说得更加郁闷。
“好,我老了,不是当年照顾你怕你受委屈的时候了,你妹妹如今出嫁有了自己的儿女,也是外人了,你跟我们只讲道理不用讲感情了……”
她委屈的样子,让温继礼非常无奈。
“母亲希望老爷怎么做?”孟氏直接问道。
贺老夫人没有好气的说道:“我现在说什么,他也要听才是,也要你不添乱制止才是。我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婆子能有什么用,说出来的话没有半分分量。”
孟氏一听这是冲着自己来的,倒是不着急。
“母亲这是哪里的话,老爷一向孝顺,母亲让他做的事,那次他不是都做了么?妹妹求他的事,他也不是都尽量满足了么?”
温太师和温继礼都不说话了,这婆媳之间的矛盾,他们若是参与了,只会更加糟糕。
“看来我应该感谢你,愿意看着他一次一次地帮自己的妹妹。”
贺老夫人的语气,已经是明显的讽刺了。
“夫妇一体,母亲何必感谢,老爷成婚之后还是对小姑那样好,就连妹夫和家中的孩子都能得到照顾,按理说这里面不是也有媳妇的功劳么?总是说谢谢,就见外了。”
贺老夫人还想发作,孟氏不给她机会了。
“母亲,还是先想想,那家子该怎么处置吧。今日的事,原本就是温家被李家利用了。”
他们这才想起来还跪在大门口的那三口。
温太师再次叹气:“小的退学,关禁闭,大的罚银,以观后效。”
这个处理结果,贺老夫人没有反对,反正她向来跟这些旁支的人不亲厚。
温继礼看了一眼孟氏,他能感觉到孟氏对崔安如的欣赏维护。
只可惜啊,他再看看贺老夫人,只怕崔安如继续闹下去,将来温家和崔家确实会水火不容。
至于李家不但处理了那个小公子,李存忠还直接处理了那个学监和夫子,把他们赶出京都,这件事却无人关心。
崔安如带着梁紫玉和崔琅回到镇国公府,关上大门,又仔细帮崔琅处理了一下伤口。
“嫂子,我之前想的还是过于简单了……”
崔安如想到今日的事,其实心有余悸。
“你是说今日不该去找他们算账?”
梁紫玉如同做梦一样,帮家人出气的感觉真痛快,尤其是听着崔安如让所有人哑口无言那些话,真的很触动。
“不是,是我当初拒绝了太后娘娘的好意……”
紧接着,崔安如对崔琅说道:“琅儿,今日的事,你明白了什么?”
崔琅对于崔安如帮自己出手的事,其实有些矛盾。
六岁的他,经历这些变故,一直暗中告诫自己要成为家中的顶梁柱,不让任何人欺负娘亲和姑姑,结果今日他连几个孩子都打不过。
“我习武要更加刻苦,下次他们再多几个人,我也要打赢。”
崔琅的回答格外认真,让梁紫玉更是一阵心酸。
“姑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今日姑姑可以帮你出头,那是因为你父亲和祖父的余威还在,尚且能够唬住他们,若是将来,抬出他们不管用,就是他们仗势欺人的时候,你没有过硬的本领,就没有办法保护自己。如今你既然没有办法打赢他们几个,不如先避开锋芒,先去学本领……”
梁紫玉听懂了:“安如,你要送琅儿出去?”
“不是他,是你们……之前太后娘娘说是担心我出事,让我出去一段时间,如今我想着,还是你们更加需要。我在跟萧让和林知音拼命的时候,难免会连累到你们。”
崔安如稳重地说着,脸上的表情格外严肃。
“这个时候让我们走,你自己面对那些豺狼?”梁紫玉明显不同意。
“嫂子,如今琅儿是我们镇国公府最后的火苗,若是那些不要脸地只对他下手,我们就算是再强势又能如何?我有郡主身份,而且如今是翊王殿下续命的关键,留在京都总能自保,你带着琅儿去学本领,一来自保,二来回到京都之后,也能真正帮我……”
梁紫玉听了之后,也开始犹豫。
“嫂子说过,要保护你,成为你的后盾,没想到反而成为了你的累赘……”
她的语气有些自责,是真的恨自己本事太小。
崔安如却说道:“嫂子,那日你带着琅儿冲到安南侯府帮我讨回公道,给了我莫大的勇气,你们确实是我的后盾,因为有你们,我才会更有动力跟这些人斗,让他们都付出代价……你放心,你们离开之后,我保证自己不会有事,等着你们回来。”
梁紫玉只能咬牙点头。
“安如,今日事情又闹这么大,而且你故意把皇后娘娘牵扯进来,明日是不是还要去进宫认罪?”
“不去,”崔安如摸了摸崔琅的头,温声说道,“明日我要去帮琅儿找最厉害的师傅。”
第52章
托付太后
揽辔阁。
“郡主昨日还真是威风。”
陆景琛状态好了不少,看着没有那么病娇。
“已经让了那么多,还是有人触碰我的底线,不如发疯。”崔安如的回答,并没有出乎陆景琛的意料。
“嗯,今日来见我,应该是有事相求吧?”
陆景琛没有什么血色的手,轻轻放下茶盏。
“听说太后娘娘准备出宫一段时间,原本暗示过我跟着,我考虑再三,还是嫂子和琅儿比较合适。”
“或许我可以帮忙找个武功厉害的师傅,教导小世子。”
他的聪明,确实异于常人。
“王爷果然想我所想。”
陆景琛笑了:“郡主想到求我,而不是跟皇祖母说,是知道我身边有这样的人?”
“若不是有可靠的人,王爷这些年又怎么躲过太妃和另外一个王府公子的算计……”
陆景琛没有回答,而是认真打量着她。
两个同样聪明的灵魂,在这一刻相互吸引。
崔安如并没有着急,她有的是时间。
“好……”
陆景琛的回答,同样没有出乎崔安如的意料。
“那就先谢过王爷。”
李家和温家昨日丢了脸,那几个帮凶也被翻了出来,言官上朝的时候特意弹劾,导致他们在朝堂上都被训斥。
崔安如这次没有进宫认罪,反而让皇上轻松了不少。
毕竟崔安如那种认罪,就是在提醒他,没有善待功臣之后。
李皇后对崔安如不上道的行为固然生气,却也因为李家人在学堂做出来的事掣肘。
这些族人还真是,不帮忙还要扯她的后腿。
“娘娘,那个崔安如如此不识抬举,将来必然会跟娘娘作对。”
身边的嬷嬷看着李皇后的脸色,都知道她在想什么。
“就凭她?也要有这个资格才行。”
嬷嬷马上点头:“娘娘说的是,其实这几次的试探,娘娘也该明白,太后娘娘和皇上都会看在镇国公父子的军功上照顾她一二,若是娘娘这个时候找她的麻烦,反而会影响大皇子……”
李皇后一听,表情变得格外严肃。
没错,如今庆国战败,马上就要到达京都议和。
既然没有外忧,自然要考虑内患。
夺嫡之争,才是她如今应该深思熟虑的方向。
“幸亏有你提醒,本宫不能在这个贱人身上浪费时间了,没有国公爷,又没有兵权的镇国公府,不足为惧。”
嬷嬷松了口气,皇后娘娘在镇国公夫人的事情上,总是会格外介意。
崔安如再次入宫的时候,直接去了太后宫中。
“娘娘,之前是安如考虑得太少。”
太后娘娘把她扶起来,慈祥地说道:“哀家看你这个样子,并不是想通了要跟着哀家一起走。”
“是,还请太后娘娘带着大嫂和琅儿……臣女一定会尽心尽力治好翊王殿下。”
太后娘娘半晌没有说话,笑意盈盈地看着崔安如。
崔安如也有耐心,并不觉着急听太后娘娘的答复。
“唉……”
太后娘娘叹了口气。
“哀家确实有离开一段时间的想法,最初的本意是带着你和琛儿,三年之后方归,刚好你也能治好琛儿,不过你们两人倒是都很倔,没有任何犹豫就拒绝了哀家。琛儿没有什么牵挂,毕竟翊王府之中,没有他在意的人,所以也不怕被人拿捏,只不过哀家那个时候忘了你的情况,你是放不下梁氏和崔琅的。”
崔安如点头:“太后娘娘的体恤,安如铭记于心。曾经安如也以为,凭借自己的本事,可以保护好他们。”
“这个世上没有谁能永远保护谁,你强大并不代表你的敌人就会示弱,一旦你保护的人成为了你的软肋,敌人总有办法赢过你。如今,你是想把软肋放在哀家身边,至少让他们能自保,是吧?”
崔安如直接承认,并没有拖泥带水。
“太后娘娘果然慧眼如炬。”
“也罢,镇国公一家为国为民,功劳甚大,保护小世子的安危,哀家愿意出一份力。”
崔安如重新跪在地上:“臣女感激不尽……”
“你若是真能治好琛儿,哀家应该感谢你才是。哀家倒是有另外一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