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45章

    做着美梦,想躺着等邵建国发达,在此之间还要自己伺候,做什么春秋大梦?

    关键也得伺候得过来。

    这可不是一个人种粮食就能两个人吃的。

    就算交完了粮税以后勉强够吃,油盐不要钱吗?

    还有,不去捡柴火,等着冬天冻死啊。

    赵玉兰呸了一声,满脸都是不忿,后悔对邵梨子太好了,才会让她这么没大没小。

    看看村里的这些姑娘,谁家不是老娘骂一声就得吓得抖一抖,就邵梨子最厉害。

    不过,她确实怕邵梨子真的找个人嫁出去。

    识文断字的,抽了条长得也好看,就算是自家的名声差点,女儿家是不愁嫁的。

    到时候家里只有自己,一个孤家寡人,手里还不到三十块钱,靠自己养活自己,她心里没底。

    而且家里只剩了自己,也会觉得孤独寂寞。

    万般不情愿,只能爬起来,闷着头出去捡柴。

    这种活……其实好多年都没有干了。

    刚开始邵卫国寄钱回家的时候,赵玉兰还记得苦日子,想要把钱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平时上工,秋收结束之后就会去捡柴。

    慢慢的,手里的钱多了,就开始享受了。

    捡柴这种事情,就交给邵梨子,或者是花个一块钱两块钱的,就能把一个冬天的柴火买到。

    什么活都不干。

    这两年邵卫国没再给钱,赵玉兰有了危机感,没再继续买柴,不过这些活也是威逼利诱的,让两个孩子去干了。

    她最多就做个饭,别的活,什么都不肯干。

    现在好了,钱也没了,粮食还得去地里挣,邵梨子还得忙地里的活,再不干活真的会被冻死。

    虽然心不甘情不愿,赵玉兰还是分得清楚情况的,在心里咒骂着谢红艳,又后悔有钱的时候,没多买点东西。

    现在鸡飞蛋打,什么都不剩下了。

    这些日子赵玉兰瘦了很多,穿着以前的衣服,裹着头巾,又怕别人看到她,嘲讽她,佝偻着腰,看着就跟六七十岁的人一样。

    这也避免不了大家嘲讽。

    以前赵玉兰虽然不说自己有钱,还是炫耀一下吃和穿。

    也没少看不上别人。

    她自以为藏得很好,其实别人都看得出来。

    邵建国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赵玉兰彻底放飞自我,除了炫耀之外,对村里人也多有看不起。

    现在成了这个样子,墙倒众人推也好,痛打落水狗也罢,没几个人口下留情的。

    “哎呀商品粮户的老太太出来干活了。”

    “要是我呀,就什么都不干,人家可是有商品粮户头的人家,等着吃喝不好吗?”

    “快闭嘴吧。”赵玉兰就不是忍气吞声的,立刻反驳道,“等着吧,我家建国毕业之后就把我接到城里,吃这点苦算什么,不跟你们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我相信,我相信。只是上学还要生活费呢,据说之前邵建国的生活费还是邵家人凑出来的,赵玉兰有钱的时候都不肯给他花,回头要是知道这件事,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把人接到城里呢。”

    “笑死了,明明手里有好多钱,非要哭穷让邵家人出钱,说自己一分钱都没了,现在好了,好的不灵坏的灵,这次是真没钱了。以后我们可不要乱说话呀,说出来的话可是有老天听着的。”

    “说的对,走走走,离她远点,她那乌鸦嘴,当心她诅咒你啊。”

    第708章

    赵玉兰的后悔

    这事儿能不好笑吗?

    手里两千多块钱,听说请人吃顿饭寒酸的很。

    最后还要说些难听的话,逼着本家人凑钱给邵建国读书,没想到,一转眼的功夫,真的一贫如洗了。

    这还真是活该的。

    赵玉兰无法反驳,只觉得心口痛得更厉害了。

    早知道是这种情况,一定把钱再藏得好一点,再给家里买上一屋子的粮食。

    棉被都先来三大床……不,买一屋子。

    赵玉兰经常做梦,梦到她把那些钱都花了,穿金戴银的,让自己活得舒舒服服的。

    可惜没有早知道。

    不管是多么懊恼和悔恨,钱丢了就是丢了,压根就找不出来。

    偶尔午夜梦回的时候,也不是没怀疑过邵建国,可是一想到跟他闹翻,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又把这个想法压了下去。

    每次被人嘲讽,都咬牙瞪眼,恨恨的让别人等着,之前能够依靠邵卫国存下这么多钱,以后就能靠着邵建国依旧过得好。

    抱着这个念想,赵玉兰在经过两个月的沉淀之后,终于彻底安静了下来,只是偶尔看到陈可秀,或者是路过陈可秀家,眼神都阴测测的。

    她总觉得,这一切,就是从陈可秀不听话开始的。

    如果不是她不让邵卫国寄钱回家,自己也不会跑去家属院折腾,也不至于上邵卫国丢了工作,得重头来过。

    如果没有陈可秀,她的小金库,一直都在,也不会想占谢红艳能种地的那点便宜,钱都不会丢了。

    家里一直闹腾不和睦的源头,就是因为陈可秀。

    陈可秀看着她那副样子,更加把两个孩子盯紧了点,就快要离开了,可不能出什么岔子。

    赵玉兰视钱如命,现在一贫如洗的她,虽然可能会做着邵建国以后孝顺的梦,但也不是不可能发神经。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这边进入了冬天,房檐下都结了冰沟子,陈可秀这边也准备好离开了。

    本来说让邵卫国别回来,直接去沈城,到时候她和林姐带着孩子过去就行。

    邵卫国不放心,反正有一阵子的假期,人已经到了城里,就在城里等着娘三。

    他倒是很想正大光明的回家,奈何陈可秀不允许,就怕会给未来的生活带来无尽的麻烦。

    之前赵玉兰手里还有钱的时候,可能还不用这么担心。

    可是赵玉兰过得很惨,要是看到邵卫国回了村里,那不得当个狗皮膏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

    邵卫国也不敢和陈可秀犟,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

    陈可秀把户口需要的材料准备好,让村里也给开了证明,就开始收拾东西了。

    这次的户口,大概率是不会再回到村里了。

    如果之前邵卫国去的不是战场,只是调职到别的地方,户口连改都不用改,直接把档案移过去就行。

    可问题是去了战场,户口移不过去,只能又落回村里。

    想着不用多长时间,也就将就落在邵家的户口上,现在需要彻底转出去,分割开来,还真的需要邵母的户口本。

    陈可秀有些烦闷,真不想跟赵玉兰打交道。

    可真是无法避免。

    又得好一阵掰扯了。

    做好了思想准备,就去了赵玉兰家里,没想到赵玉兰没在家,只遇到刚从地里回来的邵梨子。

    见到她,邵梨子有些恍然,客气的问道,“你来干什么呀?”

    “拿个户口本。”陈可秀淡淡道,“你应该听说了,我要跟着表姐离开。”

    邵梨子点点头,“那你等着,我给你拿……你明天送回来就行。”

    她想了想,又改了口,“我明天干活的时候路过你家,我顺便拿回来就行,你就别过来了,要是遇到我妈,谁也安宁不了。”

    现在老妈就跟个饿狼一样,哪怕老老实实的干活,天天还是念叨着她的钱。

    知道大嫂要用户口本,肯定又会闹起来。

    大嫂从来都不是善茬,不会让她占任何便宜,吵来吵去的心烦,不如别节外生枝了。

    陈可秀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梨子,谢谢你了。”

    能不和赵玉兰打交道,还是别接触的好。

    这种办法还真是好办法。

    邵梨子有些无措的摆摆手,有些怅然,“我知道大哥肯定没事,我不会告诉妈的。这么多年他为家里付出的也很多了,你们好好过日子就行。”

    她又有些愧疚道,“以前都是我不对,大嫂别记恨我了。现在落的这样的日子,其实也挺好。要不是因为大哥,这样的日子就是我们原本该过的。家里的这些事情,你就让大哥别管了。”

    陈可秀是真觉得,这个小姑子,确实变了很多。

    心里有着几分感触,不过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扬了扬户口本,“那我先去办事。”

    邵梨子看着她离开,这才叹了口气,只有当了这个家,彻彻底底的自食其力,才知道有多不容易。

    虽说以前也不少干活,可是心里始终是清楚的,家里靠着大哥,老妈手里有钱,怎么着也不会饿肚子。

    现在不一样了,如果不努力,真的可能活不下去。

    除了干活之外,也挺忧虑的,比以前干着活抱怨的日子,心里压力不知道有多大。

    大概是只有这种时候,才能彻彻底底的感念大哥的好。

    是他在为这个家负重前行,而她这个做妹妹的,居然总是觉得不够,甚至在背地里也没有太尊敬。

    想想以前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后面觉得后悔,也羞愧难当。

    老妈就是这样的人,谁沾染上她,能对她好一点,她没有任何感激,只会像牛皮糖一样,黏得人无处安生。

    自己心疼她的时候,蹬鼻子上脸的,还想像对待谢红艳那样对待自己。

    现在看都懒得看她一眼,就老老实实的知道干活了,也不敢非打即骂的。

    所以大哥还是别掺和了。

    谁搅进这个家里,以后的日子都不能安生。

    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先把肚子填饱,未来……也许找个普通的人家嫁了,也就是一辈子了。

    现在家里的这个情况,即便是拿邵建国的书看了,到时候在学校挂个名去参加中考,能不能考中还另说,就算是考中了,家里砸锅卖铁都没法给自己交学费。

    想想以前的日子好奢侈啊,十几块钱说拿就能拿出来。

    但是这段时间跟大家近距离交流,这才知道,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呀。

    镇上的学费太贵,真的有很多人家,就算是把家里的鸡鸭都卖了,在勒紧裤腰带,省点粮食,居然都不够交学费的。

    至于期待邵建国赞助?

    那还不如做梦呢。

    算了,读了两年书,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第709章

    她又丑又凶,我们快走

    陈可秀之前就跟大队长说好了,把户口本拿过去,让他记录了,又往原来的户口本上盖了一个章。

    材料准备齐全,家里的东西,也就不想带了。

    长途跋涉,又不比当初去松海那么穷,这些东西等到了时间就再置办好了。

    被子什么的都是贵重物品,包括锅啊还有刀之类的都不是便宜,自然不会留下。

    让谌小芳把被子拿走,锅碗和刀送给了隔壁的邻居,不过桌椅板凳这些家具就没有送人。

    杨大叔他家出的价钱不低,给人留下,也是挺好的。

    只带了衣服,甚至是太旧的衣服都没有带,也送给了小芳。

    两个孩子穿不得的旧衣服,已经送给了张二嫂,也算是轻装上路了。

    即便是如此,也收拾出了两大个包的东西。

    谌小芳前几天就知道,两人要离开了,依旧哭的梨花带雨,“那你们还会回来吗?”

    “也许会回来吧。”陈可秀笑着说道。

    大概是不会回来了。

    没有什么留恋的。

    家人就只有这些,大家只要在一起,哪里都是家。

    林姐嘱咐谌小芳,“生意摊子交给你了,不要偷工减料,好好的做事。食材那边我已经带你认过人了,实在有什么需要帮忙,可以找买房子的这家,把关系打好,在镇上他家也有点人脉的。”

    “还有,你是个小姑娘,这里到镇上虽然不远。出摊的时候别学我一样天不亮就去,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你陈姐给你留了点书,没事就看看,你是个好姑娘,头脑灵活肯吃苦,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的。”

    谌小芳只是流泪点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虽然在村里住了很久,和陈可秀她们相处的时间也不算长,大家都对她很好。

    就算是要离开了,不但把手艺留给她,就连摊子都留给她了。

    还真是有些舍不得。

    “好了,别哭哭啼啼的。虽然是要分别,我们也是奔着好日子去的,别把我们福气哭没了,啊?”

    林姐受不了这劲儿,虎着脸吓唬她。

    谌小芳紧紧闭着嘴巴,不敢继续哭了,缓了好一会儿,“师父,那你以后一定要回来看我。”

    前几天知道林姐要走,是故意把那些东西交给她的,不管是为人处事还是生财之道,事无巨细的都告诉了她。

    谌小芳觉得,这大概就像是人家那些学徒一声,无论如何也要管林姐叫一声师父。

    林姐心眼软,而且喜欢谌小芳,经常会叨念着,如果她养的几个儿子,能有谌小芳一半良心,这辈子也不算白活。

    谌小芳非要磕头叫师父,也就认了下来。

    这会儿也有点难过,不过还是笑着说,“有点志气,到时候做大做强,万一师父落魄了,还得找你救济救济。加油干,到时候你来看我也是一样的。”

    谌小芳捏着拳头,“我一定会的。”

    少女眼神坚定,就连脸上的雀斑,似乎都踱上了一层光,干裂的嘴皮,也充满了坚韧。

    人生中总会遇到很多人,而有的人是贵人。

    林姐对于她而言,像是一个母亲,也是贵人。

    谌家没人来送,不过谌小芳的弟弟,送来了家里做的小米荒子,小米也是挺贵的东西。

    这是谌家的心意,林姐接受了。

    邵梨子过来了,也没进屋,“大嫂,户口本给我吧。我就不送你们了,一路平安。”

    陈可秀也没多话,把准备好的户口本递给她,“你也是,祝你好运。”

    邵梨子苦笑一声,倒是没再说话,拿着户口本走了。

    回到家之后,刚想把户口本放起来,突然发现,里面夹了五十块钱,心里怦怦直跳。

    这些钱,再加上种点粮食,怎么都够读完初中了,大嫂嘴硬心软,还是对她好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