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如果能早点回家,也就是十二点之前可以忙完,然后早上七点起床,那就可以了。正常的作息不熬夜,即便是累一点,应该影响不大。
林姐闻言,怔了会儿,并没有说话。
“姐,我不是赶你走的意思,来回折腾实在是太累了。那些猪下水也挺沉的,要把东西搬过来,再把材料带回来。实在是太赶了,住在镇上,这些时间……”
“我明白的。”林姐打断了她的话,“我其实也想过,但是我这个人吧,也没有家人。跟你们处了几年,要是一个人去镇上活着,就是干活都没滋没味的。”
这世上能有几个没有血缘的家人?
每天去忙活,回来干活的时候,也能看到小陈,还有如意和安安,心里都觉得安定。
要是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就连赚钱,好像都没什么想头。
这人啊,也不是一辈子盼个富贵,还想盼个亲情热乎。
陈可秀想了想,“我有工作,还要带着安安和如意,多半是帮不了你的。要不上去村里偷偷打听打听,有没有心灵手巧的小姑娘,一个月给个十块八块的,让人帮个忙?”
之所以要偷偷的打听,那是因为,村里的人不光是不敢做生意,也对做生意看不上眼。
认为这就是资本的尾巴,然后又觉得丢人。
林姐干了一个月,居然没有人好奇她赚了多少钱,只是在背后说她掉钱眼里了。
不过村里这么大,总会是有人愿意干的。
到时候多一个人,时间就省了很多,按照正常情况来讲,九点多就能把活干完。
这样一来,九点半睡六点起,身体就能吃得消了。
也能满足林姐的天天回家的想法。
不过代价就是要给钱。
林姐压根没有犹豫,“我看行,回头我就打听打听。我就知道小陈你,就是有资格本家的潜质。我都没想过还能请人呢。”
这就是一种下意识的思维。
找人来帮工,这不是地主家干的事儿吗?
最多感叹两句,家里人太少,没人能互帮互助。
竟然没想到可以这么干。
钱这种东西嘛,那是赚不完的。
跟小陈相处得好,安安和如意也把她当做亲人,没有根的浮萍好像扎根了。
林姐就是怕离开了,感情会生疏,慢慢的又变成孤家寡人。
不就花钱请人吗?
当初她还是小陈请来的呢。
她说干就干,去寻摸人了。
陈可秀看着她的背影,叹了口气。
其实挺难理解现在的人的思维的,就因为林姐去做生意了,村里人都知道。
没少在私底下,说她的坏话。
甚至要远离她们家。
陈可秀不理解……
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这到底有什么丢人的呢?
她只能觉得,作为现代人的思维,其实有的地方已经固化了,不能理解现在都人的思维也正常。
反正林姐不怕风言风语,她也不怕的。
又没有犯法,现在虽然不算合法,也是政策的必行之路。
林姐回来的时候还挺高兴的,她有些得意,“个个都说要离我们远点,好像咱身上有什么传染病一样。我去打听的时候,还是有几个小姑娘愿意的,差点给我挑花眼。”
陈可秀莞尔,“那你挑中了吗?”
“我觉得村溪尾那边,那个姓谌的小姑娘就不错,家里头挺穷的,还跟我说会很努力。但是吧,我忙着干活就先回来了,明儿她抽空过来,你掌掌眼啊。”
“给我指派活呢,我又不是老板,又不给我分钱。”
林姐看了她一眼,认真的说道,“要不我给你分点钱?”
“你怎么还当真了,我随便说的,不要往心里头去啊。”陈可秀连忙解释道。
这会儿她真的不怎么缺钱。
前年答应写的书,已经出版了,而且销量很不错。
得了一大笔资金。
而且那本书被看中了,电影厂那边,想要拍这个故事。
当然,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有人愿意拍,肯定是要双手奉上的,压根没人给钱。
但是陈可秀没愿意,写的目的不是为了扬名,况且她写的那些也不是什么值得阳明的东西。
所以让别人白嫖,那不是她愿意干的事情。
没谈拢,一拍两散。
但是华兰更像是一个商人,直接把噱头给放出去了。
只说电影厂的想要拍,但是被拒绝,然后这本书的销量就绝尘而上。
但是,说句实在话,骂声肯定不少,算是第一本商品营销书吧,很多东西要挨骂。
她都懒得问。
反正看不见。
就算读者写信去骂,也只有华兰承受,不关她的事咯,她只需要工作然后拿钱就行。
其次,海外的销售,第一本书本来销量就不错,看似已经到达了顶端。
没想到第二本的销量出奇的好,甚至带动了第一本的销量,后来还加印了。
也算是小有名气。
哪怕那个水莲的读者,天天锤她模仿,那也没用。
内核本就不一样,自然有人反驳,那边的杂志吵过来吵过去,反而销量又增强了。
别人吵架,她就偷偷摸摸的赚钱。
第636章
怎么不算金手指呢
华兰确实对她很大方,大概是她要带着出版社子公司转型,而陈可秀又是头牌,根本不会苛扣她的钱。
毕竟市场经济整活,这种模式的出版肯定会越来越多,陈可秀吃了红利,已经小有名气了。
如果两人闹翻,或许在短暂的两三年里,陈可秀找不到很好的下家,但是过些年一定可以。
华兰有这个眼光,所以,两人互相客气,也是双赢的局面。
所以陈可秀的小金库,已经来到了1800块钱。
虽说要项目动作,压根是不够看的,维持生活绰绰有余。
不过陈可秀对于创业没有兴趣,还是那句话,觉得自己没有商业头脑。
看看华兰,有规划有眼光。
而林姐虽然支摊子,也能八面逢迎,做得有声有色的。
这些东西,换做她来,还真的不行。
她要做的事情就是,攒钱,然后抓住时代的风口,选择看好,且短期有收益的东西投资。
只需要投资滚利就可以了。
她的目标又不是做什么世界首富,不用太操心还有钱,这大概就是穿越带来的金手指。
放着金手指不用就可惜了。
告诉林姐可以去做生意,是让她多一个选择,也希望她能够找到自我价值,过得更开心一些。
人的心态总是在变,以前希往她成为自己的下属,不管是合作也好,还是打工也罢。
但现在,陈可秀是真的把对方当成没有血缘的家人的。
要不然,林姐留在她身边帮忙,信得过又可靠,对她而已,百利无一害,何必给她出主意呢。
出主意更没打算要钱。
但是林姐坚持说道,“还是你给出的主意,住的地方也是你的,给你点分红,应该的。”
“别这么说,在商言商,但是咱啥关系啊,要是给钱,以后纠纷了,影响关系。”
林姐起早贪黑的,做个生意,看着来钱快,但是不论是进货还是卖东西,都磨破嘴皮子,个中的心酸,没法寥寥数语概括,她可不能拿的。
林姐想了想,也是。
真成了合作关系,亲兄弟明算账,以后反而不好。
反正吧,最艰难的时候都是陈可秀拉着她走,以后要是她有需要了,自己怎么着也得帮。
人情记在心里,慢慢的还。
林姐还是一如既往,忙着准备出摊的材料,用她的话说,每天看着钱进账,这生意做起来感兴趣得很。
要不然也不会连轴转一个多月,多累都咬牙撑着。
其实她现在也不算生活窘迫的那一部分人了。
也没什么生活上的负担,能这么努力,无非就是能赚钱,满足感作祟。
话说回来,其实这边就没有太过贫穷,除了五十年代末,有天灾,加上大锅饭的失误,人们就饿了一段时间,后来公社变成工分制,就勉强过得去了。
这边一直都是生产任务完成得不错的地方。
对于上头的任何政策都执行得不错。
大队里多次获得先进生产队的荣誉。
也就意味着,大家分的粮食
,也比别的地方多些。
所以和有的地方比起来,还算是不错的。
所以大多数人,也没把钱看得特别重,只知道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大家多数都是穷苦出身,对于资本尾巴那一套,从来都是不屑且害怕的。
现在还没有掀起个体户的潮流,做生意这样的事,还不是大家能接受的。
提起林姐做生意的事情,大家都是撇撇嘴,啐一句资本尾巴,学资本家的做派,倒是也没有多少艳羡。
要不是林姐不是村里人,村里也没有亲戚,只怕是都有七姑八婆的找上门劝她不要做这种事情了。
所以,能找到帮工的,陈可秀其实也挺意外的。
谌小芳过来的时候,陈可秀正在院里教安安和如意认字。
如意和安安,已经三岁多了,如意是好动的性格,注意力极其不集中。
想要教点东西,费老鼻子功夫也不成。
每次教她点什么,她的手脚和眼睛都很忙活,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就是不好好学习。
坐下的没有两分钟,就开始摆弄别的,屁股上就好像长了钉子一样。
陈可秀没有办法,每天都坚持让她坐在同一个地方,至少十分钟,慢慢的训练到安稳坐半小时。
虽然没想过孩子以后有多大的成就,这种毛毛躁躁的性子也不行,只能从小开始培养习惯。
而安安呢,就省事得多了,总体表现来说就是安静。
可他不爱说话,也不知道学没学,看那眼神应该是没学的,如意是手脚和眼神忙。
而弟弟……就是脑子忙活,看他的眼神,就不知道在想什么东西。
陈可秀也不好打断,就怕孩子在想什么天马行空事,只能试探性的教点东西。
不过倒是没有特别焦虑,所以也不逼迫孩子学习。
对于她来说,孩子不需要特别优秀,也不用做任何事都很厉害。
只要姐弟俩能平安健康的长大,她就心满意足了。
即便是教东西的时候,也是挺佛系的,不存在情绪崩溃。
看起来自然是温柔的。
谌小芳在门口看了好一会儿,她也没好意思打招呼打断她和孩子们都互动。
陈可秀看到她在门口,站起来问道,“你是村溪尾那家的吧?姓谌?”
谌小芳有些紧张,往院子里挪了两步,“对,我叫谌小芳。可以叫我阿芳,也可以叫我小芳。”
她因为紧张,而且胆子不算大,眼睛都不敢看陈可秀,只看着她的肩膀。
“进来坐吧。”陈可秀温和地招呼了一声,轻轻拉了拉旁边的椅子,示意她坐过来,“怎么想起来做这个活?”
人人都爱钱,可是现在的人可计较钱是怎么来的了。
有的人宁愿穷,也不愿意做这些事。
这个小姑娘胆子很小,看起来确实很穷。
她的衣服补丁里三层外三层的,全身都看不出原本的衣服颜色是什么?
面黄肌瘦的模样,好像也就十三十四岁。
虽然现在不讲究,可陈可秀下意识就是不想雇佣童工。
既然是要面试,还是了解清楚比较好。
第637章
可能不太适合
谌小芳走过来,也没敢真的坐下,只坐了半个屁股,声音略微有一点颤抖。
倒不是害怕,只是紧张。
她这次看着陈可秀坐的凳子腿,“现在承包土地了,我爸腿有些瘸,干不了多久的活,要是动的多了就疼。我妈……”
她声音低了下去,声音在嗓子里转了几个圈。
似乎觉得这样说话,别人应该听不清,又故作不在意的提高了音量,“我妈偶尔也犯病,管不着家里。”
“家里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之前大锅饭,队里能帮的,也都帮了。像我们这样的孩子,一般都半个公分。公社里讲人情,还是给我算一个公分。虽然过得紧巴巴的,日子也勉强过下去。”
至于现在,承包土地。
能得多少都是靠自己,也没有人能帮了。
其他人家也要忙着自己的活,干得多,以后才能得的多,力气方面也没有人能帮忙。
谌小芳很老实,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我听说,这个活只需要抽一段时间做。我想把地里的活干完之后,就过来做这边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