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他倒是改口改得自然。餐厅确实不远,走路十分钟,坐车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
谢星阑在车上让姜见月先等一等,自?s?己撑伞绕到后排,先将姜维斗夫妇送到了餐厅里面,又来接她。
朱丽华夫妻早就到了,人一齐,就是相互介绍。
朱丽华介绍了关文山,关文山当即拿出一个金色的小盒子,往姜见月面前放。
那盒子一看就知不是便宜物件,谢星阑看她犹豫,便说:“拿着吧,这是结婚前关叔叔给你的见面礼,不贵。”
关文山连连道:“对,收下收下,就是个小坠子,不值钱。”
说到这,他一顿,与朱丽华交换了个眼神,然后从兜里摸出了一个红包:“你和星阑动作太快,咱们之前都还没正式见过,但该走的流程必须有。月月,这个你拿着。”
话题带到这儿,后面的内容就很自然的转移到备婚琐事上了。
一聊起这个,家长们话就多了,反倒是两位当事人,只在旁边陪着关明辰玩,一边默默听。
直到聊到婚礼,姜见月终于忍不住出声:“婚礼的事,我们想自己来安排。”
自己的女儿自己了解,桑萍当即问:“你和星阑商量了吗?”
姜见月看了谢星阑一眼。
他将虾剥到姜见月碗里,褪下一次性手套,看着包间里的四位长辈笑道:“爸、妈,你们别操心,我和月月有自己的打算。”
女婿都这么说了,桑萍便也没再说什么。
朱丽华乐呵呵把话接了过去:“行,这是你们自己的事儿,你们自己多上心,我们不干涉。”
“婚房呢?”桑萍又问。
谢星阑:“我在南区有套房,春湖景畔,离市局近,不过不是新楼盘,如果月月嫌旧,也可以看看别的房子。”
其实春湖景畔虽然是三年前的楼盘了,但谢星阑装修好后也是在两个月前才入住的,完全可以说是新房。
“春湖景畔啊,那地段好。”桑萍满意地点头。
朱丽华顺势说:“月月什么时候搬过去,都结婚了,分居可不像话。”
姜见月刚想开口,被谢星阑抢了先:“就这两天,回去我就去月月那儿收拾。”
姜见月看他,他朝她飞快地眨了下眼。
聊完关键话题,接下来的气氛就轻松多了。
朱丽华和桑萍是善于社交的性子,再加上本来就熟,没一会儿就聊得浑然不顾旁人。
关文山和姜维斗属于话少的类型,别看关文山在外是大老板,私底下其实性格偏向温吞,这倒是和慢性子的姜维斗很相投,爸爸们便凑一起喝酒。
“小谢也喝点?”姜维斗倒着酒问。
姜见月摆手拒绝:“他开车来的。”
姜维斗说:“没多远的路,让小谢把车停这儿就行了,晚些时候来取就是。”
谢星阑微微偏头看向姜见月,似在征求她的意见。
一旁的朱丽华笑了出来:“瞧瞧星阑,喝个酒还知道问老婆。”
被长辈打趣,姜见月有些不习惯,低声对身边的男人说:“想喝就喝吧。”
谢星阑淡笑道:“那我陪爸少喝点。”
一听这话,姜维斗便迫不及待给他倒了杯酒。
朱丽华也陪着喝了点。小小半杯下肚,她忽然对桑萍感叹了句:“我是万万没想到,最后能和你成为亲家。”
桑萍露出对谢星阑赞赏的神情,脸上带着点酒后的绯红,说道:“可不是吗,以前他们读书那会儿,没见他们有多少来往,哪成想居然最后走到了一起。”
朱丽华高兴道:“这就是缘分,该走到一起的人,隔多久都能成!”
姜见月埋着头,一瓣一瓣吃着手里的橙子。
一只手轻抚上头顶,耳边是谢星阑清和的笑声,他轻轻应承:“妈说的对。”
正如他念念不忘的那十年,终于修来了命定的因果。
第56章
这也是你的家
吃完饭出来,餐厅大堂聚集了好些顾客。
大家站在电梯前,闹闹哄哄的。
姜见月不明就里,寻了旁边的大哥一问,才知道是电梯井进水,用不了了。
不少人的车都停在了地下车库,有人走楼梯下去,到底的时候积水已经漫上了脚脖子。
“今天这雨怎么这么大,好些年没这么大过了吧。”
“刚才新闻说这是咱们市近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降雨。”
“怎么办,现在走还是等雨停再走?”
“你看这雨像会停的样子吗?”
不少顾客闲聊起来,姜见月拿出了雨伞。
姜维斗他们也在讨论这场雨,朱丽华有些担心谢星阑停在外面的车。虽然不是在车库,但这一片都是老城区,下雨积水也是老问题了。
姜维斗说:“叫个代驾把车开回去吧,桃花里地势高,开回去放心些。”
谢星阑:“那咱们等一等,等代驾过来,爸妈搭车回去。”
……
正如大家猜测的那样,这场雨不仅没停,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有增强的趋势。
一整晚过去,早上还没睁眼,耳边就能听见清晰的雨点拍打窗棂的声音。姜见月的瞌睡瞬间就醒了,起床推开窗,只见外面全是茫茫雾气,远处的高楼大厦只剩下依稀一个轮廓。
雨势太大,水果店也没办法开张。姜维斗和桑萍都在家,电视上正播放着新闻。
屏幕上是撑着雨伞的记者站在暴雨中,身后是一辆排涝车在排水。新闻底部同时还在滚动着最新气象预报,预计这场暴雨会持续三天,提醒全市市民做好防汛。
姜维斗心有戚戚焉:“还好还好,咱们小区是在高地势上,淹不着咱们。”
桑萍却并不乐观:“周边已经积水严重了,咱们是无所谓,可以不出门,那些上班的可遭了罪。”
说到这儿,桑萍嘱咐姜见月:“你和星阑晚点回去的时候注意些,别走东门,那边整条路都淹了。”
姜见月眉头紧锁,轻轻应了声。
不过没等到晚上,下午的时候姜见月收到了房东的一条信息,给她转发了物业管理员在业主群的通知。
通知里提醒低楼层的公寓业主能转移的尽量转移,这场雨很可能造成公寓底楼大面积积水。
姜见月不免急了起来,午饭吃过,便打算赶紧回公寓看看。
简单收拾了一下,谢星阑就撑着伞来接人了,两人告别桑萍夫妻,动身回南区。
老城区不少路面都有积水,车辆小心翼翼通行,一直开上过江大桥,路况才变好。
姜见月原以为南区这边不会太严重,结果到了公寓外面的支路,发现支路口都已经积上水了。
谢星阑将车停在路边,下车往前试探了几步,回身绕到副驾驶位置,问姜见月:“你住几楼。”
姜见月说:“16楼。”
谢星阑立即道:“别回去了,前面水淹到了膝盖,公寓电梯肯定用不了,今天去我那儿住。”
这会儿雨小了点,却依旧没有停的趋势。谢星阑眨掉眼前的雾气,没有给姜见月犹豫的机会:“这次听我的。”
他重新回到车里,发动汽车往外调头:“今天还好,明天万一路面淹得更深,你不好上班。”
姜见月本来觉得爬十六楼问题不大,听他这样一说,就被说服了。
她往外看,远处有几个在水里蹒跚行走的人,水确实没到了膝盖,天气预报说雨不会停,明天积水更深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再加上两人都结婚了,再推托就显得矫情:“就这样办吧。”
车缓慢开出支路,往日热闹的街道今天只有零星的行人打着伞匆匆而过。姜见月看了看自己的脚尖,相较于行人的狼狈,她从桃花里出来到现在,一身干爽,连丝雨都没淋到,忽然,就觉得心里泛出丝暖意。
以前觉得谢星阑冷,后来发现他其实比许多人都细致温柔,而今天他带给她的安全感,让她觉得结婚这件事,好像挺不错的……
“你袖子湿了。”姜见月注意到谢星阑的衬衣贴在了胳膊上,担心他感冒。
谢星阑稳稳开车,“没事,回去洗个热水澡就好。”
说到这,他想起了什么,“一会儿你提醒我,在小区门口便利店停一停,家里没有多的毛巾,买两条回去。”
姜见月:“嗯。”
从公寓到春湖景畔本来就不远,雨天车速慢,开至小区也不过二十分钟。
谢星阑在路边停了一趟,进便利店买了一口袋东西,然后将车开进车库,带姜见月上楼。
门禁都是刷脸系统,进了电梯,一路上到二十一楼。
姜见月打量着楼道环境,入目皆是高档小区的精致,不由问:“这房价挺贵吧。”
谢星阑很自然地说:“刚开盘时候买的,那时候房价没这么高。”
姜见月点点头,心里其实有些疑虑,法医的工资并没多高,不到三十岁,要全款在高档小区买套房绝对不是容易的事。
两人到了门口,谢星阑解锁开门,伸手打开墙上的开关,顿时,屋内亮堂一片。
姜见月真的有点被惊艳到。
整个房间的格调偏向轻奢风,色彩简洁却不单调,家具与软装透着高级感,一点都不冷硬。
“你这装修挺费钱吧。”姜见月说。
谢星阑将口袋放?s?在地上,从里面拿出拖鞋放到她脚边,催她:“换鞋。”
姜见月低头换鞋,听见他回答:“有个事忘了跟你交代,前几年我在同学的公司入了点股,不多,但每年还是有些收益,所以,你不用担心家里经济问题。”
原来是这样……
她转开视线,欣赏着开阔的客厅,“难怪你一个法医,能三十岁之前买这么大房子。”
她说的声音不大,跟在后面的谢星阑却听清了。他发出一阵低笑,伸手替她把调皮的头发丝勾到后面,“大是大点儿,一个人住还是太冷清了。”
姜见月走到落地窗边,望着对面的中央公园,开玩笑说:“你要嫌冷清,那要不咱俩换?”
谢星阑走过来,递了杯水给她。
水是温的,暖着她的心。
“没有这个必要。”他走上来,与她并肩而立,“这也是你的家。”
第57章
它叫月见草
虽然知道谢星阑说得也没错,结婚了,谢星阑的家就是她的家。
但听到这句话,姜见月心里仍泛起了一阵微妙的涟漪。
谢星阑调好屋内空调,对她说道:“你先熟悉熟悉,我洗个澡。”
姜见月点头:“好。”
他大步去了浴室,姜见月的目光再次落向这套精致的房子。
因为是三年前的楼盘,房屋结构也迎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客厅是正流行的连接餐厅的大横厅,长长的落地窗外视野极佳,能看见南区中心的城市大花园。
客餐厅仅用黑色皮沙发分隔,配套的家具线条简洁流畅,粗看大气开阔,细看精致典雅,能看出屋主的品味不俗。
只是可能因为谢星阑才搬回江城不久,入住时间不长,房子没什么他留下的生活痕迹,除了三盆小小的植物表明这个家是有人住的。
再往里走,依次是书房、客房和主卧,主卧的床品整理得极其规整,仿佛没人在上面躺过似的。床边的躺椅上搭了件白T恤,浴室里传来哗哗水声,姜见月收回视线,转身回到客厅。
很快,浴室的水声就停了。姜见月站在落地窗边,望着外面的雨。
拖鞋声由远及近,谢星阑走到她身后,问她:“参观完了?”
“嗯。”姜见月能闻到他身上传来的沐浴露清香,透过玻璃反射,能看到一点他的影子,高大的,像座山似的笼罩在自己身后。
“还满意吗?”他低声问。
姜见月眨眨眼,赞叹道:“很漂亮,简直是dreamhouse。”
谢星阑淡声道:“你喜欢就好。”
姜见月默不作声。
作为她以后的家来看的话,她确实非常喜欢……
“饿了没,家里没什么食材,我煮点面凑合吃?”谢星阑问道。
本来是打算在桃花里吃过晚饭回来的,结果临时改变计划提前回来,没吃上。
姜见月转过身说:“我来吧。”
一转身,看见谢星阑穿着刚才搭在躺椅上的那件T恤,像个大学生般清爽,头发湿漉漉的,多了几分平时没有的性感。
姜见月:“……你怎么不吹头发啊。”
谢星阑不甚在意:“短发,干得快。”
姜见月忍不住说:“开着空调,湿发还是容易感冒的。”
谢星阑看看她,低笑:“好,听你的。”
他从抽屉里翻出吹风吹了起来,姜见月就溜达去了厨房。
厨房不小,中央一个大理石岛台,橱柜也是简约的颜色,明明是最积聚油渍的地方,却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姜见月走到灶前,台面上摆着几瓶油盐酱醋,但看上去都没怎么动过。
“你平时不在家做饭吗?”她头也不回地问。
“少,”吹风机轰鸣着,谢星阑的声音微微提高几分,“冰箱里有点鸡蛋和蔬菜,柜子里有挂面。”
姜见月拉开冰箱门,里面有几样简单的食材,她拿了两颗鸡蛋,洗了几根青菜,守在灶前煮面。
没一会儿,谢星阑吹完了头发,走过来靠在岛台边静静看着她。
水骨碌碌冒着,姜见月揭开锅盖将挂面放进锅里,热气蒸腾而上,她的颊边蕴出浅浅的粉色。
头顶的暖色灯光洒落,厨房里是熨帖人心的烟火气,她忽地回头,瞪了他一眼:“看我干什么,把碗拿过来盛面。”
谢星阑淡淡一笑,端着碗来到她身边。
“姜见月,”他的声音懒淡的响在耳畔,“结婚的实感,我好像感觉到了。”
姜见月动作一顿。
随即,她垂着眼,把盛出来的面条摆在了旁边。
卖相不错的鸡蛋面盛在白瓷敞口碗里,被端到了餐桌上。
两人都饿了,拿起筷子吃得很香。
姜见月挑着面条,抬眸看对面。
谢星阑吃饭很斯文,速度却不慢,她特意给他盛的大海碗,已经只剩下一小半。
“好吃吗?”
谢星阑挑眉,给了个“不好吃我能吃这么快?”的眼神。
姜见月:“连葱蒜都没有,你真觉得好吃?”
谢星阑点头,末了补充道:“平时吃食堂,家里开火少,晚点你列个单子,家里还需要添些什么,列下来我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