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又去冰箱摸了一盒牛奶,几口喝了。那股冰凉缓解了身体里的饥饿感,他觉得自己好些了,便扔了空盒回到客厅。夏樵趁着谢问没看到,双手合十冲他磕头,求他去救命。
闻时过去的时候,谢问正站在祖师爷像前。
他似乎这块地方格外有兴趣,目光从盛满细灰的香炉移到“尘不到”三个字上、又移到画上。甚至伸手在画中人的大红衣袍上抹了两下。
夏樵差点脱口而出:“使不得使不得,乱碰祖师爷你怕是不想活了!”
闻时也皱起眉道:“摸什么呢?”
谢问捻了捻指肚。
他的手指同样是病态的苍白色,于是拇指沾染的那抹红便格外显眼。他用一种奇异的目光盯着那抹红看了几秒,说:“袍子颜色挺艳的。”
闻时绷着脸没搭理。
谢问又问:“这谁画的?”
闻时终于开了金口:“我。”
谢问那种奇异的目光又出现了。
闻时被看得很不高兴:“有什么问题?”
谢问说:“你见过他么?”
“谁?”闻时没反应过来。
谢问指了指画像。
他这个问题其实很奇怪,没有谁会问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你见过千百年前的某个人么?
但那瞬间,闻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这一点。
他只是在想,他应该是见过尘不到的,甚至还算是那个人的徒弟呢。但那是太久太久以前的事情了。他在人世间往来了12轮,生生死死又无挂碍,已经想不起来很多人的样子了。
当初画这幅画的时候,跟在闻时身边的还不是沈桥,是他当时的徒弟。小徒弟按照要求准备好了所有东西,而他在桌案边站了一天,却不知道该怎么落笔。
小徒弟问他是不是笔墨有差错。
他说不是,只是不记得要画的人长什么样。
小徒弟很愁,他从没见过尘不到,连个参照的模子都找不到,又不忍见闻时在桌前耗着,便找了各路神佛的画像来。
于是便有了这么个拼拼凑凑的东西。
……
屋里突然响起铃声,闻时乍然回神。
铃声来自于夏樵的手机,他让到一边接了个电话,得知带他们去葬寿盒的司机已经出发,正往这里来。
闻时朝挂钟看了一眼,这才发现6点了,他们收拾收拾该出发去山上了。
刚刚的话题被打了个岔便没再续上。本就是无关闲聊,谢问没再好奇,闻时也就懒得再扯个谎。
夏樵挂了电话,匆匆带谢问看了一眼卧室,然后抱歉地说:“是我欠考虑,约时间的时候就该说明情况的。今天确实情况特殊,也没法继续招待你。后面还有机会的。”
闻时心说:对,我还盯着你的西屏园呢,跑不掉的。
夏樵又说:“租房子这个我懂的,肯定要多看几家,对比对比,挑个最满意的。今天就是看看,定不下来很正常,您回去再考虑考虑?”
闻时希望他连考虑都别考虑,他不希望家里有桌毒性不明的满汉全席四处游走。
谁知这愿望刚冒头,谢问就说:“考虑就不用了,我会租的,什么时候可以搬?”
闻时顿时很不开心。
夏樵倒没那么明显,只是斟酌着说:“其实这个小区挺偏的,交通什么的都不太方便,也不热闹。”
他朝闻时看了一眼,又挠了挠头说:“那个……我说实话,其实好地方真挺多的,没必要着急定在这里。”
谢问说:“我觉得有必要。”
闻时:“为什么?”
谢问拇指一下一下摩挲着瘦长的食指关节,手背青色的血管清晰可见。
为什么呢?
因为他第一次看到有人乖乖巧巧用香案供着他。
还因为……
“我在抓人。”他看着闻时,忽然弯起眼睛。
***
就因为这句不知真假的话,胆小且想象力丰富的夏樵背后一直毛毛的。
6点起,来送沈桥最后一程的人陆陆续续都到了。
之前说尽量会来的张碧灵没有出现,反倒是说过有事的谢问始终没有走,拎着那件黑色外套站在稀稀落落的人群中。
他主动要送,作为主人家也不方便赶人,只得让他跟着。
下葬的地方有些远,山很些偏,又下着雨,路不好走。
车子载了十来个人,缓慢地在雨里滑行。夏樵捧着爷爷的寿盒坐在最前面,闻时坐在他旁边。亲友顺次往后,于是大多数人都坐在了前半截座位里。
车子发动的时候,闻时不经意往后扫了一眼。
他本以为谢问这种人生地不熟的,会选择一个人坐在末排,清净。谁知他转头就见谢问在第三排,听着前后左右的中年人滔滔不绝地聊着闲话。
那些人的方言腔调很重,闻时反正听不懂,他怀疑谢问其实也听不懂,但对方就是一副乐在其中的模样。
闻时没再管他,拉下帽子抵着窗户闭目养神。
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听见夏樵小声叫他:“闻哥、闻哥。”
闻时睁开眼:“干嘛?”
就见夏樵僵着脖子窝缩在座位里,声音轻得快哭了:“你往后看一下,车上的人呢?”
木童子
第6章
人偶
闻时回头一看,车内空空荡荡,一片死寂。
仿佛前来送葬的从来只有他们两个,其他都是错觉。
四周弥漫着陈旧的灰尘味,皮质座椅像摆了很多年,皴裂斑驳。闻时撑着座椅扶手站起来,却蹭了满手铁锈。
“我刚刚没扛住,打了个盹,结果一睁眼就这样了。”夏樵哭腔更厉害了,“闻哥我害怕……”
闻时目光扫过他“梨花带雨”的脸,没吭声,径自扶着椅背往前车门走。
“别走!闻哥你别走,等等我,等等我!”夏樵似乎生怕落单,连忙跟上来。
闻时却没有等他的意思,顺着阶梯下了车。
车外还在下小雨,淅淅沥沥的。闻时把连帽衫罩上,正要继续迈步,夏樵连忙抓住他的肩,惊恐地问:“你要去哪儿啊闻哥?我、我不敢乱跑。”
“哦。”闻时终于应了一句,停下步子转过头,就见夏樵脚还在车里,只探了上半身出来,脸上沾了几点雨,落在眼角的疤上。
“你跑不跑关我什么事?”闻时看着那个极浅的疤说,“你又不是人。”
那个从车里探出来的夏樵陡然僵住,轻声说:“闻哥你什么意思?我没听懂。”
闻时指了指眼角说:“疤点反了。”
空间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闻时跟“夏樵”对视片刻,伸手摁了一下门外的紧急开关,大巴车门嘎吱一声拉平,把那探身出来的玩意儿夹在了门缝里。
“夏樵”:“……”
等他沿着路往前走,身后便只剩下虚渺的尖叫。
这条路很平直,两边树木高低疏密一模一样,根本看不出是在往上走,还是往下走。仿佛根本没有尽头。
闻时却没管,只顾往前走。
这种又窄又寂静的环境,就像无人长巷。他走了一会儿,连脚步声都有了回音。
然而没过多久他便发现,那回音跟他不同步了。
他当即停步,“回音”却还在继续,越来越快、也越来越近……
就在身后!
闻时转身的同时,肩膀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
“谁?”他定睛,看到了又一个夏樵。
这次的夏樵痣和疤都没问题,最重要的是人很鲜活——见面就开始哭,肝肠寸断的那种。
闻时经验丰富,一眼就看出他是真的。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夏樵发不出声音。
他嘴两边被人画了线,像延长的笑唇,一直拉到耳根,又被打了两个叉,即滑稽又诡异。
这是拿香灰画的,偶尔也有人能用枯枝。画活了能禁这个人的言,相当于把嘴巴封了,让他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谁干的?”闻时皱着眉,从路边找了点湿泥,给他把那两条线抹了,“行了,能说话了。”
夏樵抽噎两下,果真有了声音。他愣了两秒,接着瘫滑在地,拍着腿嗷嗷哭骂:“畜生啊——”
“究竟谁给你封的?”闻时问。
夏樵还没开口,就有人替他回答:“我给他画的。”
闻时抬起眼,就见谢问不知何时跟了过来。
他手里拿着一截枯枝,扫拨着挡路的藤茎,免得那些沾了泥水的叶片蹭到自己身上。讲究得有点过分。
闻时一看见他,脸拉得老长。
谢问走到近处,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我是半路捡的他,叫得太惨太大声了,慌不择路抱着头乱跑。这种环境下哪能这么闹,我就顺手给他画了两道算是帮忙。”
这人说话慢声慢调,放在平时,可以形容一句“风度翩翩”。但这种时候,尤其在夏樵和闻时眼里,只加重了那种难以捉摸的危险感。
谢问依然是笑,仿佛脾气极好。他看了一眼夏樵,又问闻时:“不说谢谢也就算了,还骂我。他是你弟弟,你管不管?”
夏樵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谢问又道:“看我干什么,哪句有错?”
夏樵想辩驳几句。但不知道为什么,被谢问眸光一扫,他就像被大妖盯住的下九流小妖,只剩下怂。
比起夏樵,闻时就明白多了,他很清楚谢问的话是对的,这种环境下确实不能哭叫。
就好比他刚刚在车上碰到假“夏樵”,如果当场吓疯反应激烈,可能会有更多那样的东西冒出来,一不小心就永远困在那里了。
当然,清楚归清楚,他就是不想附和。
谢问料到他会是这种反应,也不生气。
主路上没有那些枝枝蔓蔓挡路,谢问把枯枝丢回树丛,对闻时说:“不管就不管吧。有湿巾么?我擦擦手。”
湿巾又是什么东西?
闻时心里纳闷,嘴上却说:“没有。”
谢问:“那你有什么?纸巾也可以,能弄干净就行。”
闻时从长裤口袋里掏出打火机,蹦出一句:“烧了最干净,要么?”
谢问愣了一下,盯着打火机没说话。
片刻后,他忽地转头笑起来,只是笑了两声便受了风,很快转成了闷咳。一般人咳上几声,脸色总会泛红,他却没有,依然是病恹恹的白。
闻时脑中忽然冒出一个没头没尾的想法,他觉得像谢问这样苍白又病歪歪的人,穿白衣大概挺仙的,穿红衣……恐怕就是恶鬼相。
谢问四下扫了一圈,在前面找到一处快枯竭的山泉,借着细弱水流洗了手。
夏樵总算缓过气来,战战兢兢地跟紧闻时。他们跟谢问没有并肩,隔着几步的距离,朝同一个方向走。
夏樵问道:“闻哥,这究竟是什么地方?”
闻时:“这叫笼。”
“笼?”夏樵好像听过这个说法。
他想了很久终于想起来,还是从沈桥那儿听来的。
沈桥说:这世上人人都有憾事、人人都有心结,有大有小。有些很快便解了,有些怎么都挣不开放不下,时间久了就会把人捆缚住。灵相上最深最重的怨煞和挂碍都来源于此。
人突逢大病大灾或者寿数终结的时候,灵相总是不稳,于是那些怨煞挂碍会反客为主,形成一个局,这就是笼。
如果恰巧有倒霉的人经过,很容易被牵连着带进笼里。
对普通人来说,不小心进了别人的笼,那就是白日撞鬼。
但对判官来说,就是该干活了——除秽消业清是非,叫醒笼主,然后送他干干净净地出去。
“那、那我们现在去哪?”夏樵又问。
闻时说:“找笼心。”
“笼心是什么?长什么样?”
闻时辨识着方向,说:“一般是建筑。”
说话间,前面的谢问忽然抬了一下手,指着不远处的矮山说:“我看到了,山后面有房子。”
他熟门熟路,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闻时有些惊讶,但很快又想起来,谢问的名字虽然从名谱图上划掉了,但好歹比夏樵强。
……只是水平恐怕不怎么样。
闻时和夏樵加快步子。谢问还是老样子,不慌不忙的。于是他慢慢从领先几步,变成了落后一截,也没有要赶上来的意思。
闻时很快绕过矮山,来到了房屋前。
那是一座90年代的自建房,两层,楼前有青石围墙,抱着一个不大的院子,有两棵树丛院墙里探出来。
“这房子……”夏樵打量一番,喃喃说:“小时候老区那边好像都是这种房子。”
“老区?”
“嗯。”夏樵点点头,“我们以前还在那边住过呢,不过现在这种房子都没了,拆完了。”
这房子凭空出现,突兀而孤独地站在山坳里,小雨带着蒙蒙雾气,环绕着它。
“这就是笼心?然后呢?”夏樵有点怕,这种老屋总透着一股莫名的死寂,他并不想离得太近。
……
可是架不住他哥想。
“然后?”闻时说:“然后当然是进去。”
夏樵咽了口唾沫,心说你怕是想我死。
“里里里面会有人么?”夏樵又问。
这次回答他的不是闻时,而是谢问:“你觉得里里里面的会是人么?”
闻时:“……”
这人显然有病,都这种时候了,还有心情开玩笑。
夏樵当场就被这个玩笑吓哭了,问闻时:“一定要进吗?”
闻时刚张口,谢问就笑着说:“也可以我们两个进去,你在外面等。”
“???”
夏樵哭得更惨了。
闻时头疼。
夏樵斟酌两秒,觉得还是一个人呆在外面更可怕。于是问闻时:“那要怎么进?直接推门吗?”
谢问:“好主意,你去推推看。”
闻时:“……”
他忍无可忍,指着谢问说:“你闭嘴。”然后勉强耐着性子对夏樵解释道:“推门不行,动静越小越好,最好不要打扰到房子里的东西。”
“怎么可能不打扰?”夏樵脑子里已经演上了——他们如何如何翻进屋,然后一转头,对上一个近在咫尺的青白鬼脸。
“就是可以。”闻时耐心告罄,实在懒得解释。
但看到夏樵那副惨相,又蹦出一句:“想办法附在别的东西上。”
判官入笼有时被动、有时主动,但进笼之后做的事情大差不差,他们会借助一些东西,尽可能悄无声息地到笼心里面去。
多数会选择挂画、照片或者镜子这类东西,跟人能产生联系,方便附着,也方便观察屋子里的情况。
等到弄清笼主是谁,心结是什么,他们才会动手帮忙。
夏樵一脸惊恐:“附?活生生的人怎么附在别的东西上?”
谢问偏过头,悄声告诉他:“谁跟你说我们现在是人?”
“????”
夏樵一口气进去,再没吐出来。
生人入笼都是虚相,如果受了惊吓,现实往往会大病一场。夏樵估计是跑不了了。
闻时摸了摸口袋,有点烦。
以往他只要出门,身上一定会带点东西,比如香灰、蜡油、棉线、黄表纸之类。今早被谢问惹得头脑不清,居然忘了,浑身上下只有一个打火机。
这要怎么把人弄进屋里?
他不爽地闷了一会儿,终于想起来,谢问勉勉强强也算个判官,虽然被划了,但好歹有过名字。不同分支派系总有些不同的办法,没准呢。
于是闻时问:“你有办法么?”
谢问“唔”了一声,“也不是完全没有。”
闻时懒得听他扯东扯西,干脆道:“那你来。”
“确定?”谢问顺手从旁边折了三根枯枝,然后冲闻时伸出手。他摊开的手掌薄而干净,指骨又直又长。
闻时看着那只手,忽然陷入一瞬间的愣神中,垂在身侧的手指蜷了一下。
谢问说:“打火机给我。”
闻时捏了捏手指关节,掏出打火机递过去。
他看谢问点了枯枝,顺手插在泥地里……这些手法比起张家,倒是跟傀术更近一点。
“先说好。”谢问抬眼看向闻时,提醒道:“你应该听过我那些传言?我也就会点简单把戏,水平有限,复杂的做不来。是你主动让我帮忙的,记住这点,出了差错不准赖到我头上。”
他还是带着笑,说完五指一拢,三根枯枝相撞的瞬间,闻时眼前一黑。
那个刹那,闻时是后悔的。
但当他再睁开眼,发现自己身处在某个房间中,应该是入了笼心,他又觉得谢问的水平还可以。
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扫视了一圈。这应该是个孩子的卧室,除了床以外,地面铺着软质防摔的塑胶毯,印着90年代那种卡通图案。
角落有小木椅,以及散落对方的积木玩具。显然房间主人对积木兴趣不大,肉眼可见落了一层浮灰。
闻时感觉自己在某个柜子的高处,只是不知道是照片还是画,如果有镜子能看一眼就好了。他刚想找一下夏樵和谢问在哪,就听见房间门外传来了吧嗒吧嗒的脚步声。
应该是一个拖着拖鞋的小孩。
果不其然,下一秒,房间门被打开,一个穿得像公仔的小男孩跑了进来。
笼里的人往往不是常人长相,五官中的某一点会格外突出,其他则很模糊,就像人的记忆一样。
这个小男孩突出的地方是眼睛,极大极黑。
他跑进房间又突然停住,然后就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直勾勾地盯着虚空中的某一点。那双漂亮的眼睛也因此变得有些诡异。
他在原地站了片刻,忽然毫无征兆地歪过头,朝闻时的方向看过来。
闻时立刻听到了极轻的抽气声,证实了夏樵就在旁边,只是没敢说话。
下一秒,那个鬼气森森的小男孩收回视线,他吧嗒吧嗒地跑回门边,忽然冲楼下叫道:“我房间里好多人。”
闻时:“……”
没多久,一个拖沓的脚步顺着楼梯上来了,听起来年纪不小,是个老人。
从闻时的角度居高临下看过去,可以看到老人灰白色的发顶,因为背有点弯,看不到他的脸。
老人看到空荡荡的房间,先是很轻地叹了口气,然后摸着小孩的头问:“那些人都在哪里呀?爷爷眼睛花了,要找一会儿。”
小男孩伸手直指闻时的方向:“那边!”
老人终于抬头看过来……
他没有脸。
闻时感觉旁边有东西哆嗦了一下,然后缓缓下滑。不出意外,应该是夏樵吓昏过去了。
但他很纳闷,往下滑是怎么回事???画框也好,照片也好,都不是这么个滑法吧?
谢问究竟把他们弄到什么玩意儿里了?
就在闻时疑惑的时候,夏樵整个滑了出去。
就听“噗”的一声轻响,他眼睁睁看着一个穿着粉裙子的人偶娃娃掉在了地上,脸朝地。
闻时:“……”
紧接着,那个没有脸的老人弯腰把穿着粉裙子的夏樵捡起来,拍了拍灰,搁在床上。他摸了摸小男孩的头,看着闻时这边说:“你说的人,就是你这些洋娃娃么?”
闻时:“……”
这些……
洋娃娃……
闻时一阵窒息,就想知道两件事:
一、他这个娃娃穿不穿裙子。
二、谢问在哪里,请他去死。
第7章
镜子
一个“洋娃娃”正在经历怎样的灵魂巨震,其他人当然不知道——
老人还在哄他那个诡异的孙子。
他慢吞吞走到橱柜前,那张没有五官的脸凑过来。近距离看这样的东西,任谁都有些毛骨悚然,不过闻时已经习惯了。
很多笼的笼主都是这种不人不鬼的模样,就像大多数人的回忆里,自己是没有长相的。再加上这是他的心结、他的挂碍,当人捆缚在这些东西里,常常会忘记自己究竟是谁、本来是什么样。
“爷爷帮你看过了。”老人又走回床边,拍着小男孩的头,嗓音老迈轻飘,说话又极其缓慢,“没有人,别怕,啊。”
小男孩怕不怕不知道,反正床上夏樵的裙子又颤了一下。
“走,跟爷爷去楼下玩。”老人说。
小男孩黑色的眼珠依然一转不转地盯着闻时,过了半天才勉强点了头。
“想玩什么?跟爷爷说。”
“木偶。”小男孩说,“爷爷教我做木偶,好不好。”
他说话很奇怪,没有语气和声调,不管是问话还是叫喊,都没有起伏,像一条平直而僵硬的线。
硬要形容的话,就是“空洞”。
老人教他:“这样不对,最后声调要扬起来,好不好?”
小男孩幽幽地盯着他,几乎一模一样复刻道:“好不好?”
老人:“这样就对了。”
小男孩便开始重复地说:“做木偶,好不好?”
“好不好?”
“好不好?”
像一种诡异的撒娇。
这要是个胆子小的,眼泪都能被他撒出来。
老人好像很不情愿教他这个,但在这样一叠声的重复中还是妥协了,叹了口气说:“好,走,咱们做木偶去。”
小男孩很高兴,但他表情迟了一拍,过了几秒才缓慢地咧开嘴。
他乖乖牵着老人的人,走了两步又突然回头,维持着咧嘴笑的模样,把床上的夏樵一起拖走了。
闻时:“……”
房间门一关,闻时就动了起来。
他想试着走两步,结果没控制好,一个踏空直接掉下橱柜,差点劈了个叉。
“我……”
闻时趴在地上,忍下了满腹骂人话。
洋娃娃身体里都是棉絮,这么掉下去不痛不痒。只有纽扣之类的装饰品敲在木地板上,发出“笃”的响声。
好在声音不大,那对鬼气森森的爷孙没听见。
闻时是个大高个儿,从来没受过腿短的苦。再加上娃娃的身体太软,很难作劲,他尝试了很久才翻身坐起来。
作为一个兴趣范围非常窄的成年人,他当然对这种洋娃娃没有研究,也没有兴趣。但是印象里,这玩意儿坐着的时候,都直挺挺地岔着短腿,像个V。
……
他现在就是这么个憨批坐姿。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穿的不是裙子。
感天动地。
不过粉色背带裤依然弱智。
闻时低头打量了一番,满心嫌弃,不想再看第二眼。
他背抵着床脚歇了一会儿,抬头看向自己刚刚呆的柜子,顿时有些诧异。因为人偶的数量实在太多了。
橱柜占据了大半面墙,上上下下一共四排,四排全是人偶。
有他和夏樵这种西式的,也有一些中式的,只是中式的那些全都没有眼睛。
这么看了一圈,闻时心里有点原谅谢问了。
他还是很讲道理的。
就傀术上来说,做得最好的人偶跟人只差一个灵相,本就是最容易附着的东西,像谢问那种半吊子水平,引到洋娃娃身上也无可厚非。
其实照片也很容易,但这间屋子里并没有照片。可能老人没有摆放出来的习惯,都收起来了。
这点倒是跟闻时挺像的。他的照片横跨了太多年,模样又丝毫不变,摆出来除了吓唬人没别的用处。
闻时坐着歇了一会儿,又活动了一下手脚,慢慢适应这种满身棉絮的感觉……然后开始找人。
他冲满橱柜的洋娃娃叫了一声:“谢问?”
说实话,这种对娃娃说话的行为真的很智障。
他忍了忍,又低低叫道:“谢问?”
房里一片死寂,依然没有任何回音。
“人呢?”
“别装死。”
“……”
闻时耐心见底,他正要提高音调再叫一声,吧嗒吧嗒的脚步声又到了房门口,还伴着楼下老人的嘱咐。
老人说:“再拿一卷棉线。”
小男孩的声音就在房门外:“噢。”
闻时左右看了一眼,没有别的躲藏地,便匆忙滑进了床底下。
正常情况下,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再吓人也做不了什么,但在笼里就不一定了。
说白了,笼是某个人内心最深处的遗憾、怨憎、妒忌、欲望、恐惧等等……任何人的闯入,对笼主来说都是一种冒犯,哪怕是判官。
所以闯入者在笼里是危险的,任何东西被惊动了,都会有攻击性。
就好比闻时之前碰到的假“夏樵”,那就是对闯入者的恐吓,代表着笼主潜意识里的排斥。
在没弄清楚情况前,闻时不想自找麻烦。
这家的床是老式的,四脚很高,深色绒布罩子从四边垂挂下来,像帷幔一样把床底遮得严严实实。
闻时坐在里面,想等那男孩拿了棉线再出去。
然而整个房间一片寂静,始终没响起“吧嗒吧嗒”的拖鞋声。
闻时等了一会儿,忽然觉得不对。
他撑着地板转过头,看到了小男孩空洞的大眼睛。他不知什么时候到了床底,就蹲在身后,一眨不眨地盯着闻时,说:“我看到你了。”
“……”
25年没干过活了,闻时在心里叹了口气,转头就要从床底翻出去。
他身手是很敏捷,结果他妈的手短腿更短,翻了一跟头还在床底!眼看着男孩伸出手,他连忙够了一下床脚,借着那个力,把自己滑进了橱柜底下。
这里倒是足够矮,小男孩钻不进来。
他看到男孩趴在了地板上,白色的手指顺着缝隙伸进来,一下一下抓捞着,越抓越急。
小男孩的指甲并不长,却在地板上抓挠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木屑四处迸溅,有些嵌进了肉里,他却不知道疼似的,依然攀着地板试图去抓闻时这个娃娃。
直到楼下突然一阵哗啦乱响,不知发生了什么。
老人叫了一声,小男孩才骤然停下。
刚刚的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他从橱柜边站起来,去门口穿上拖鞋,又吧嗒吧嗒跑进来,开始翻抽屉找棉线,然后叫着“爷爷”匆匆下了楼。
闻时就被遗忘在了橱柜底下。
他等了一会儿,又从橱柜底下滑出来。
小男孩走得太匆忙,房间门忘了关。闻时趁机出了房间,从楼梯栏杆处探头往下看。
房子里的布置很传统,楼下厅堂正中有个八仙桌,桌上放着木偶散装的胳膊和腿,钻孔用的钻子,以及散落的棉线。
夏樵那个人偶就躺在桌边,想必刚刚那对爷孙就在这里做着木偶,只是现在人不见了。
闻时又往下走了几个台阶,发现他们正在角落扫玻璃渣,好像有什么东西摔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