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彼时的她端庄娴静,与那日在凉亭中散漫慵懒的举止大不相同,更遑论三年前追狸奴时活泼灵动的模样。究竟哪一个才是她的本性。陆镇心中生了疑惑和探究之心,甚觉有趣,状似随口一问:“依沈娘子看,何种茶吃着最好?”
他从前几乎没怎么同她说过话。
沈沅槿实在不明白他今日缘何会这样多话,因他从前给她留下的印象太过冷硬,这会子一心只想快些离了他跟前,不假思索道:“妾吃着绵州的松岭茶就觉得甚好。”
绵州松岭产自蜀地,茶汤清透微黄,入口甘甜生津,馥郁醇正,虽不及鲜爽细腻、兼具竹香的紫笋茶,却也是难得的好茶。
陆镇在军中时,平日里与将士们同吃同住,能够用上粗茶便已难得,这绵州松岭需得在城中官员府上方能吃到,而这顶尖的紫笋茶在长安城亦极难寻见,大抵都是圣人自留一部分后,将余下的赏与宗室权贵。
梁王府战功赫赫,圣人出于笼络之心亦或是旁的什么心思,每每得了,总要赏下一些,因陆渊更喜阳羡茶,这紫笋茶送至府中后,大抵都是落到了陆镇的院子里。
这绵州松岭略次于紫笋、阳羡、蒙顶,可为茶中第二等,并不易得。
她既能在她姑母身边用那绵州松岭,必定是陆渊授意人送去的;一茶一饭尚且如此,更遑论旁的东西...
阿耶在她姑母身上花的心思,相比起他已故的生母和现今的继妃崔氏,不知超出了多少倍去。
思及此,陆镇的眸色陡然一沉,凝了沈沅槿那张明丽绝俗的脸片刻,暗暗拢紧手指,却是半个字也没再同她说,亦未给身侧的姜川递眼色,只将长腿一迈,大步流星地走开了。
嗣王方才明明还同沈娘子聊得好好的。姜川有些不明所以,却又不敢多言,连忙追上他,临走前还不忘同沈沅槿道了声谢。
陆镇在崔氏面前尚且不遵礼数,又岂会在她这里有所顾忌;沈沅槿从未想过要强行融入到梁王府的圈子里中去,是以半点也不在意陆镇对待她的态度,他刚才的举动,她更不会放在心上。
天边乌云散去,陆镇也走远了,沈沅槿不由轻出口气,抬眸望一眼清澈天空,提裙下了台阶,步履匆匆地离开风晚楼。
归至屋中,辞楹已睡了一觉醒来。
辞楹见她小口喘着气进来屋里,勉强撑起身来,“娘子怎的这时候方回?”
沈沅槿在她对面坐下,自斟了一碗放温的茶汤来吃,“方才在园子里躲了会儿雨,不免回得晚了些。那雨下得突然,我才要过风晚楼,谁知那花架下竟巴巴站着个女郎在那儿淋雨,便将伞借与她先回去换衣裳了。”
辞楹知她心善,况屋里还有两把伞可用,倒也没有纠结此事,只关心她是否被雨淋到。
沈沅槿摇头说自己没有淋湿衣裳,而后打开仅剩的糕点和果脯分做两份,一份留着她与辞楹吃,另一份则亲自送去沈蕴姝处。
正房内,陆绥在窗下的小几处握笔画画,听见有芙蓉酥吃,立时搁了笔,兴冲冲地迎过来,甜甜的嗓音唤了她好几声阿姊。
沈沅槿一把抱起陆绥,将她安置到罗汉床上,先叫她洗手。
陆绥十分乖巧地自己洗手,小嘴里还不忘重复一遍沈沅槿交给她的话:吃东西前要洗手,这样才不会病从口入。
那边月牙凳上的沈蕴姝见沈沅槿发上除一支银钿头钗子外,再无其他首饰,便叫盈袖去将她的螺钿妆奁取来。
沈沅槿闻言,顷刻间明白过来她要做何,偏头去看盈袖,连声将人拦下,“姑母前儿送我的首饰还在妆奁里吃灰呢,委实不缺什么。我同姑母保证,永穆生辰那日,定会将自己打扮得光鲜些,断不会给姑母和永穆落面子。”
盈袖顿住脚步,待沈沅槿说完,回首看一眼被她哄得满脸堆笑的沈蕴姝,笑盈盈打趣沈沅槿道:“三娘在咱们院里一贯不缺话说,只一见了外头的人这嘴里就没了话。”
“过来吃块芙蓉酥吧。”沈沅槿叫她的俏皮话说得笑眼弯弯,招呼她过来一起用糕点。
一屋子人说说笑笑,很快便到了用晚膳的时间,沈沅槿在此间用完膳,陪着沈蕴姝母女去园子里逛过一回,夜里拿彩线打会儿络子打发时间,沐浴过后往床上沉沉睡了。
又两日,至三月二十一,陆绥四岁生辰日如约而至。
沈沅槿清晨起身,穿衣洗漱毕,坐于妆台前,辞楹为她疏了新学的双蟠髻,发髻正中以银孔雀衔珠冠子为饰,左右各配一支银鎏金折股钗花钿。
“娘子生得白,那藕荷色甚是挑人,难得倒衬娘子的肤色。”辞楹自觉今日为她梳的妆发极好,将人从月牙凳上牵起,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
沈沅槿不愿惹人注目,身上的裙衫是挑了半旧的穿,发上头饰亦不以金饰为主,面上未施脂粉,只淡扫蛾眉、薄涂口脂。
辰时一刻,二人出了门,往正房去。
进了门,就见陆绥穿一身喜庆的金线刺绣红裙,颈上挂着嵌珍宝金项链,一张小脸白里透红,像是工匠精心雕刻出来的瓷娃娃,惹人喜爱。
上晌悄然而过,午时过后,陆赵宗亲接连携礼而来。
陆镇这辈人中处在孩提期的女郎鲜少,除年长些出嫁了的,独陆绥这么一根独苗苗,自然颇受众人瞩目。
此番圣人虽未亲自前来,却也派了宫中的黄门特地赶来送贺礼。
沈沅槿因原身姑母的缘故寄居府上,也是客,自不必去府门处迎接宾客,只在女宾席的末位上坐着。
尚在京中的宗室相较前朝算不得多,故而一刻钟后,人已来得差不多,婢女呈了曲目单子进前,陆渊抬手接过。
陆昀因来得晚了些,自个儿寻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
沈沅槿料想,这点曲点戏的环节定然轮不上她,小几上的瓜果点心不可辜负,遂先饮了两口茶汤润喉,而后拿起一块透花糍。
男宾席上,陆昀心中存着事,饶是那台上伶人怀抱琵琶奏起《蜀国弦》,亦未能勾起他听曲的兴致,直至抬首添茶时,眼尾余光瞥见一抹藕荷色的身影。
像极了日前在桥山上遇见的那位女郎。
第8章
偏在此处遇到他
陆昀稍稍侧目,略带打量的目光落到她身上。
只消一眼便确认了是她无疑。陆昀的胸腔中陡然生出一丝痒意,似有东西在轻轻抓挠他的心脏,就连他自己也说不出究竟是个什么滋味。
这样的感觉并未持续太久,仅仅只在数息后,那女郎忽地抬起首来,正巧对上陆昀投来的清润目光。
那一瞬,沈沅槿拿着糕点的手悬停在了虚空中,迟疑片刻后方回过神来将其搁至小碟上,不紧不慢地拿起巾子擦手。
陆昀的眸光清亮坦荡,无半分轻浮猥琐,加之先前两回见他,印象都不差,故而并未因他的目光产生不适之感。
她这厢倒是没什么,然而那边的陆昀却是在与她对视后,一颗心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那雄浑有力的心跳声一下一下地砸进耳中,不容他忽视分毫。
彼时的陆昀佯装镇定,缓缓移开视线,又往杯盏中添了些茶汤,而后执起茶盏细呷起来,仿佛刚才只是不经意间瞥见了她一眼。
沈沅槿见他垂首吃茶去了,方想起自己原本是要吃些微苦回甘的茶汤解腻的,遂端起茶碗送到唇边,专心去欣赏台上的歌舞。
今日天气清和,白玉浮云,那阳光不大晒人,落在身上暖洋洋的,席上觥筹交错,一派祥和喜庆的景象。
陆镇似乎对伶人们用心表演的节目毫无兴致,自斟着酒徐徐吃着,一双凤目平视前方,偶有往别处看的时候。
有那么一两回,陆镇鬼使神差地捕捉到了那抹藕荷色的身影。
如此精心装扮过后,倒也有了几分贵女的样子。陆镇暗叹一句后便将目光移开,继续吃酒,不待歌停舞罢,离席往园子深处闲步。
他回来时,众人已不在席上,大多三五成群地各自玩去了,或蹴鞠捶丸,或投壶赏景。
淡淡扫视四下,就见前方假山外的旷地上,陆绥正缠着沈沅槿玩蹴鞠,沈蕴姝坐在近处凉亭中看她们玩飞弄。
春日的金光倾斜而下,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筛在地上,形成大小不一的耀眼光团。
沈沅槿借着在现代时踢毽子的基础,学习起白打蹴鞠的花样和招式来,自是要比白纸一张的孩童简单许多。
况她素日里,以腿、膝和背接球,将那气毬高高颠起。
陆镇的目光汇于一处,脚下的步子自随之停顿,立在那游廊下,眸色幽深。
陆昀与人坐在海棠树下的石椅处说着话,见一颗气毬往自己砸来,竟也不躲,还是在身旁男子的拖拽下,被那球擦腿而过。
不远处的陆绥眼见自己踢出去的气毬险些伤到人,显是有些吓住了,脸上的笑意化作无措,嗫嚅道:“永穆不是,不是故意的……”
“无妨的,阿姊知道永穆不是故意的,阿姊陪绥绥过去与人道歉可好?”沈沅槿半蹲下身子浅笑着安抚她,极为温柔地抚了抚她的发顶。
她的笑容和话语给陆绥带去了极大的安全感。陆绥不再紧张害怕,认真点了点头。
沈沅槿观她神情轻松了一些,这才起身牵起她的手,朝陆昀那处的方向走去。
那球乃是充气的空心球,较之南朝前的实心球更为轻巧圆滚,便是孩童,亦可将其踢高踢远。
她二人行至半道,陆昀已将那踢出场的气毬寻来,捧在手里。
沈沅槿屈膝与人施叉手礼,“永穆年幼,一时不察错了方向,惊扰到二位郎君,特来致歉,可有伤到郎他二人见状,忙不迭回一礼,陆昀那厢俯身将气毬还给陆绥,温声道:“无妨,那球并未落到某的身上来。永穆不过四岁的年纪,便是及了弱冠的郎君亦有踢错的时候,何况是永穆这般年纪的小女郎呢。”
陆绥接过球,红着脸同他道了句抱歉。
她的话音才刚落下
,陆昀却是勾唇一笑,语气轻松,言笑似的口吻:“若真个细论起来,某该唤永穆一句皇姑才是。”
沈沅槿原以为他们会是堂兄妹的关系,却不曾想,竟是姑侄关系,如此看来,这位陆司直应是年长陆渊二十余岁、已故老陈王的孙辈罢。
正想着,又听陆昀礼貌问道:“某瞧着娘子颇有几分眼熟,大抵从前在何处见过,敢问娘子尊姓。”
只问了她的姓,而不问名,约莫是端方守礼惯了,生怕自己会唐突了她。
于沈沅槿而言,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似他这般令她感到舒服的男郎并不多见。
沈沅槿没有片刻的迟疑,当即据实相告:“妾姓沈。”
知晓了她姓什么,往后再见到她,便不会不知该如何称呼她了。
陆昀心里这样想着,忽然很想弥补先前两回未能唤她的遗憾,顺应本心叉手施一礼,朗声唤她:“沈娘子安。”
既要唤陆绥一声姑姑,必定是姓沈无疑了。沈沅槿见他如此谦和有礼,便也回他一礼,“陆郎方才她玩白打的动作颇为灵活,有许多他从前未曾见过的样式。
那时候,陆昀虽与人说着话,但却将她静立时和蹴鞠时的举止神态看得真切,端的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他这会子满心眼里只想多同她说上两句话,由衷夸赞她道:“沈娘子蹴鞠技艺高超,可为良师。”
沈沅槿非是头一回被人夸,沈蕴姝和盈袖她们也曾称赞过她的蹴鞠和踢毽极好,故而倒也不觉得陆昀是在违心恭维她;略有些许的羞赧,谦逊道:“陆郎君谬赞,实是熟能生巧,岂敢称师。”
她的话音方落,陆昀还未及搭话,忽听身后传来一道熟悉女声。
“县主和娘子踢了这好一会子球,身上怕也该累了,快些过去那边歇歇吧,辞楹心细,回去泡了娘子喜欢的蜜桃茶送来,这会子吃着正好解渴。”
说话间,枳夏已来至她二人身侧。
对面的二位郎君,枳夏从前不曾见过,但因此番前来赴宴的女郎、郎君皆是出自宗室,乃是府上贵客,少不得屈膝行礼,恭敬道:“婢子见过二位郎蜜桃茶。陆昀还是头一回听人说起这样的茶,不免起了兴致。
还有几日方是立夏,又何来的鲜桃,即便要入茶,想来也是去岁封存的干桃。
“无需多礼。”陆昀礼貌性地看了枳夏一眼,平声说完,复又将目光落到沈沅槿的面上,虚心求教道:“这蜜桃茶听着倒是新奇,可是沈娘子闲时查阅古籍寻来的吃法,抑或是娘子自个儿想的?”
他又岂能知道,这非但不是古人想出的,且还是许多年后的人发掘的新吃法。
沈沅槿不擅扯谎,却也不可能道出这是千百年后的现代人的吃法,沉吟片刻后,方徐徐开口道:“非是在书上瞧见的,乃是妾在妾的家乡同旁人学来的。”
说着,又觉装作没事人般直接离开不大妥当,少不得客套一二:“二位郎君既是永穆的宗亲,可要过去一道品茶?”
陆昀瞧出她大抵只是出于礼节随口一问的,不欲叫她待会儿吃茶吃得不自在,嘴里婉拒道:“沈娘子的心意某等心领了,只是那步打球某瞧着眼热,便先往那处去了。”
沈沅槿闻言,旋即莞尔一笑,道出祝福的话:“二位郎君玩得开心。”
许是夏日将至,陆昀对着她的笑靥,心中漾起一丝涟漪,只觉手心滚烫,竟是沁出一层薄薄的细汗来,张开手指由着那阵和煦的春风吹走掌心的湿意……
先她一步转身离去,不自觉地将右手负至身后,尚还微微舒张着。
枳夏自陆绥的手中接了球过去,沈沅槿牵起陆绥的小手,迎着透过云层坠下的金光往不远处的凉亭中走去。
彼时,太阳已隐有西斜之意,着实刺眼,沈沅槿下意识地抬手遮挡那些阳光,垂下眼帘。
但见她白晃晃的一只皓腕随着微微滑落的衣袖显现出来,比之墨发中熠熠生辉、白得发光的孔雀银钗,亦未不输分毫。
沈沅槿迁就陆绥的脚步,缓步走着,因低着头,未能平视前方,只看着脚下的路。
忽而,一双半新不旧的乌皮靴进入视线之中,身侧的陆绥听了下来,沈沅槿抬了眼眸,入眼的是一袭墨色葡萄暗纹长袍的衣摆。
耳畔跟着响起枳夏的声音,恭敬的语气中带了几分隐隐的畏惧,“婢子见过嗣王。”
这样大的园子,偏在此处遇到他。
沈沅槿微不可察地凝了凝眉,随着枳夏的话音支起下巴,恢复到往日的模样,从容不迫地朝人施一礼:“嗣王安。”
陆镇似乎也在看她,在她抬起头来的那一瞬,与她四目相对,淡淡让人起身。
即便今日是陆绥的生辰,陆镇还是板着一张脸,没有过多的表情,更遑论笑;哪怕他此时什么都没做,亦会叫人觉得他不好相处、目下无尘。
沈沅槿从他的眼眸中看不出半分情绪,见他没有要走的意思,又不主动与人说话,着实心里没底,怪让人难受的。
陆镇自陆绥降生后便没怎么在她身边走动过,加之他那厢体格过于高大魁梧,性格淡漠古怪,喜怒不形于色,于年幼文静的陆绥而言,自然极难生出亲近之意。
“那边有几位郎君在玩步打球,嗣王可是要往那处去?”沈沅槿想了十数息,只能择出一个不失礼貌的借口,变相催促他快些离去。
第9章
心绪隐有脱离掌控的迹象
是日惠风和畅,满园苍翠萦目,花香清浅,然,彼时的陆镇却无心欣赏,只侧目瞥一眼亭中石桌上置着的茶具和阶下立着的辞楹,启唇问出一句毫不相干的话来:“沈娘子可是要带着永穆去亭子里吃茶赏景?”
陆镇自少时起便常年出征在外,沈沅槿还当他是个粗人,不承想他竟还有这样细致敏锐的观察力。
这会子既叫他瞧见了,倒不好不问上他一句,兀自与陆绥去那处吃茶。
沈沅槿想到此处,颔了颔首,面色如常地因道:“正是。妾屋里的女郎烹了茶水送来,嗣王可要一同过去品尝一二?”
同上回送他糕点时的情状一般,陆镇并无二话,几乎是立时点头应下,徐徐道出孤零零的一个“可”字来。
许是因着上次的经历,沈沅槿并未感到惊讶,只当他在外戍边三年转了性,或是想要拉进拉进与陆绥这位小妹的关系。
陆镇那厢像是吃准了沈沅槿的心思似的,缓步踏进亭中的那一刻,竟是先让陆绥择了位置坐下,问她今日玩得可还开心。
陆绥还是不大适应与陆镇说话,面上半分笑意也无,反带着些许茫然,轻声道出“开心”二字。
沈沅槿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微微垂了眼眸,信守提起茶壶斟茶,待斟满三杯后,先往陆绥跟前送了一盏,“请今日的寿星先吃。”
接着将第二杯茶奉与陆镇,“嗣王请。”
陆镇略低了眉眼,幽深的目光落在女郎奉茶过来的纤纤素手上。
玉指修长,皓腕纤细,肤如凝脂,白到仿佛要透出浅浅的光泽来,她手中那只上好的白瓷茶碗似乎都失了颜色。
饶是陆镇素来无心女色,却也不得不承认,她的确生了一副极好的皮囊。
“有劳沈娘子。”陆镇抬手接过那只茶碗,目光并未在她身上过多停留,平视满园绿意。
那白瓷茶碗还未送至唇畔,一股甜桃的清香味便已混着茶香味窜进鼻息之间,那味道闻着很是清香宜人。
温热茶汤入口的那一瞬,茶叶的甘味中带着些桃子的果味,别有一番滋味。
陆镇显然是头一次同时吃到这样的茶,不免吃得略快了些,不知不觉间,一盏茶便已见底。
他将茶碗搁在大理石的桌面上,发出一道细微的瓷器碰撞声,紧接着,提出了与陆昀类似的问题。
沈沅槿不假思索地给出与先前同样的答案,不欲在这个问题过多纠缠,遂将话锋一转,询问他茶汤的味道如何。
陆镇淡淡扫视那只见底的茶碗一眼,仅仅道出一个“可”字,而后自行续上茶。
茶碗触到薄唇的那一瞬,陆镇的脑海里尚还想着她口中的那句:“此乃妾在妾的家乡同旁人学来的”。
她的家乡是何处?陆镇不禁生出一丝好奇心,旋即轻抿一口清香茶汤,微凝了凤目,眸色幽深。
沈沅槿见他垂首认真吃茶去了,心情越发放松,垂下卷睫,小口吃着茶,思绪渐远。
许久不曾出府监工,不知那铺面现下是何样子了。沈沅槿寻思再过几日该出府一趟亲自过去瞧瞧,欲要添些茶,伸出手去,却是扑了个空。
下意识地抬眼去看,就见那壶柄尚还在陆镇的手中攥着。
陆镇凭那重量便知壶中茶汤所剩无几,到底没往自己的碗中添,而是迎上沈沅槿探究的目光,将那茶壶放回原处。
沈沅槿读懂了他举止间相让的意思,含着笑大大方方地提了壶过来。
她的笑容颇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一双清亮的眸子仿若皎洁月色下的一泓泉。
心绪隐有脱离掌控的迹象。陆镇不动声色地拧了拧眉心,强压下心内的私欲和意动,迫使自己收回视线没再看她,起身离了亭子。
沈沅槿淡淡扫视一眼陆镇离去的背影,并未将他突然出现来的这一插曲放在心上。
那边球场上,陆昀正同三五个相熟的宗亲玩步打球。
且说陆琏与人吃了些酒,望这边过来吹风醒酒,顺便瞧他们玩球。
陆昀那厢连赢了三筹,身上不免起了一层薄汗,恰逢陆镇同父的二弟陆则过来,索性换他上场去玩。
一时陆昀下了场,自是瞧见了倚在树下吹风的陆琏。
陆琏乃是当今圣上庶弟齐王的独子,家中行一,在陆镇这一辈中行三,虽与陆昀同岁,陆昀却要唤陆琏一声“三皇叔”;陆昀和陆琏的酒量虽比不得陆镇,但却极有分寸,不过小酌两杯,微醺后便寻了借口离开。
因陆昀在大理寺任职,只短短两年便已升任六品司直,一心想入刑部的陆琏对他极为崇敬。
二人互相见过礼,沿小径望前边植着菡萏的池塘处走。
陆琏问:“上月发生在南市的两桩命案,可有结果了?”
陆昀闻言,平声答道:“案犯已于昨日签字画押,想来明日便会上呈至刑部;三皇叔若想知晓此案的前因后果,怕还需等到圣人裁定后,由刑部张贴告示。”
他既只肯说到此处,必定是有尚还不方便说的地方。陆琏不好多问,暂且压下满腹的好奇心,“案犯归案便好,南市附近的百姓便不必再像先时那样人心惶惶。”
二人说话间,行至池塘边。
时值春末,荷叶未立,水面上载着几片零零散散的青绿小叶,一派寂寥景象;幸而那岸边植着一行柳树,近水的地方,又有大片菖蒲、水仙和美人蕉,放眼望去,绿柳拂栏,满目苍翠,风致淡雅。
陆琏目光凝成一线,落于那片美人蕉上。
脑海中无端浮现出将要过门的新妇的身影,良久后方回过神来,转而看向陆昀,眼珠一转,却是端着长辈的身份问他道:“二郎将及弱冠,也该定下一门亲自叫家中耶娘安心,心中可有了中意的女郎?”
陆昀于女色一事上并不上心,入大理寺前,他一心只扑在书本和骑射上;大理寺中,他每日接触得最多的便是各种各样的案子,即便有时城中无案可查,他亦会时常翻阅各地递上来的案卷,两年间来,倒也纠断出不下二三十桩错、疑、悬案。
自他去岁岁末升任司直后,陈王夫妇便同他提过娶妻之事,他因无心此事,每每皆是敷衍过去;可自从那日在桥山上遇见那位沈姓的女郎后,他方匀出些心神细细思量此事,他若要娶妻,定要娶了心仪的女郎,而非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
至掌灯时分,陆渊带着满身的酒气来至泛月居,见到沈蕴姝和陆绥的那一瞬,理智回笼不少,怕熏着她们母女,命人去备水,自去窗下坐着。
那酒味不大好闻,陆绥唤他一声阿耶后,便又回到沈蕴姝身边,看她清点今日收到的贺礼。
陆渊看着她们母女清点物件的样子,不自觉地勾起嘴角,面露笑意。
两刻钟后,婢女过来传来说,浴房的热水已备好。
陆渊应声奔出门去,进了浴房,很是熟练地自行解了身上的衣袍。
他因行军多年,早习惯了自己沐浴,若有人从旁伺候,反倒觉得不适应。
女郎的浴桶不比男郎的大,陆渊非是头一次在她院里沐浴,也曾动过让人再往此处添一浴桶的心思;又想,这浴桶原是她素日里用的,岂是寻常浴桶可比的,何况他用的浴桶颇大,没得倒将她的地方占了去,索性作罢。
陆渊沐浴过后,拿干净的巾子擦了身上的水珠,自个儿穿了衣裤,确认酒味不那么明显了,复又回到沈蕴姝的房中。
陆绥因白日里玩了大半天,现下才过了一更天,她便已有些疲乏困倦;陆渊来时,见她耷拉着眼皮,问她为何不去睡。
陆绥一见到他,却是又来了些精神,坐在罗汉床上朝他伸出一双小短手,瓮声瓮气地道:“阿耶抱,阿耶抱。”
陆渊在人前向来是一副威严肃穆的模样,唯有在她们母女面前会拘着自己,尽量让自己瞧上去面容温和一些。
这会子看着陆绥憨态可掬的小脸,慈父之心尽显,上前抱起她耐心哄了几句,而后方叫人送热水进来。
不多时,刘媪手捧一方金盆进来,她身后的盈袖则是提着水壶。
陆绥分不清金和铜,只觉得那盆既好看又有趣;盆的边缘雕着荷花图案,盆中立着十几只形态不一的小动物,譬如龟、鱼、蛙、水鸟……
“待会儿在盆中注了水,它们就能在水里动起来。”陆渊一壁说,一壁分出只手去握沈蕴姝的手,牵着她一道走到面架前。
活过来。陆绥听后惊喜万分,满怀期待地催促盈袖快些倒水。
盈袖闻言看向陆渊,待得了他的示下,这才小心翼翼地往盆中倒水,那些金制的鱼鸟龟蛙在接触到水后,竟随着水流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起来。
陆绥见后只觉神奇,高兴到手舞足蹈,笑眼弯弯地指着她最喜欢的一只水鸟给沈蕴姝和陆渊看:“阿娘,阿耶,鸭子的嘴会动。”
陆渊看向那只被陆绥称为鸭子的鸬鹚,并未纠正她,宠溺问道:“永穆可喜欢这只水盘?”
陆绥想也不想地用力点头,“喜欢。”
“阿耶给你阿娘也备了一只。”陆渊说罢,无需再差人去取,门外侍立的婢女便已将其送了进来。
陆绥定睛一瞧,阿耶送给阿娘的这一只看上去比她的还要大上不少。
她还小,自然用不上那样大的。陆绥很快就想明白了这里头的道理,并不眼热大的那只,一心盯着她的小水盘看了许久方肯回去偏房睡下。
沧濯居。
外头传来二更的梆子声,陆镇搁了手中微微泛黄的兵书,自书房而出。
姜川见他出来,忍着困意迎上前,道是热水已经备好。
陆镇只递了个眼色给他,姜川立时会意,吩咐身后婢女掺些凉水送来。
“沈氏姑侄是何方人氏?”陆镇不知何时背过了身,负手立在檐下,昂首望向空中皎月,状似漫不经心地随口一问。
第10章
大抵是存了几分兴致的
这偌大的梁府上统共只有一位梁王妃,两位孺人和一位妾室,姜川虽不曾特意打探过她们的家世出身,却也不至一无所知;
何况他自幼侍奉在陆镇身侧,即便陆镇出征在外时,他亦在府上守着沧濯居,不免听人说道些什么话。
沈孺人颇受梁王宠爱,除梁王妃外,另外两位都不足以同她相比;且她又有一位内侄女远道而来寄居府上,实在很难不让人知晓她们姑侄二人的来处。
姜川略思忖片刻,张口答话:“沈娘子和沈孺人出自一脉,皆是从汴州陈留来的。”
汴州。陆镇默念一遍,暗自记下。
嗣王去岁便已及冠,早到了娶妻纳妾的年纪;沈娘子出身虽差了些,做他的孺人却也不差什么。
姜川思及此,满心期待他能再问出些旁的有关于沈娘子的话语,然,陆镇只在问过这一句后便再无他话。
这段时日嗣王与沈娘子偶遇过三四回,若非沈娘子并未做出任何接近嗣王的举动,姜川险些都要怀疑他二人这几次的相遇,是否都是沈娘子找准了时机刻意为之。
沈娘子贤良守礼,不像是会有什么出格举动的;退一万步讲,即便她心中果真对嗣王有意,怕也是不会在人前显露分毫。
反观嗣王,每每见了她,面上虽是一副淡漠持重的模样,实则心思不浅,大抵是存了几分兴致的。
至于嗣王是否动了纳妾的念头,现下还不大能瞧得出来。
姜川如此思量一番,不知怎的竟又想起今日下晌在游廊中瞧见的那一幕:陈王府的临淄郡王似是与沈娘子说了好一阵子的话,沈娘子生得那般姿容,着实引人注目得紧,不怪临淄郡王会为她停留。
他正想着,就听门外传来桐月扣门问询的声音,陆镇立在窗边道了句“进”。
桐月推了门,自粗使小厮手中接过银盆,端着侧边送进里间,往紫檀木的面架上搁稳。
知他素来不喜人进前伺候,桐月转身退回外间,施一礼:“嗣王可往里间洗漱了。”
陆镇低低嗯了一声,待她退出去后,起身往里间进,未看姜川一眼,只沉声吩咐他道:“明日差人去打探汴州可有以干桃入茶的吃法。”
姜川闻言,顷刻间便明白了,嗣王这是疑心沈娘子道出的那句话是否是实话。
只是这样的事,着实犯不着特特命人去探,横竖不过是一种吃茶的喜好,便是沈娘子并未据实相告,也碍不着旁人什么事。
心中虽觉陆镇小题大做,却也不敢辩驳,他的这位主子取来专横桀骜惯了的,如何能容旁人忤逆,便是王爷,从前也没少因他这样的性子大动肝火。
倘若先王妃还在,王爷不曾另娶,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应也会深厚些的罢。
姜川轻叹口气,行礼告退,出了门,就见桐月静静站在左手边的屋檐下等着他。
烛光中,桐月与他相视数息,待他合上门后,先开了口:“水房里余了些热水,姜郎君若不嫌麻烦,可去那处取水。”
他二人同在沧濯居当差多年,因她来时不过六岁的年纪,足小了他五岁,姜川对她多有照拂,前儿她阿耶卧病,姜川为她向陆镇告了三五日的假,还拿了些银子给她过渡。
桐月非是木石死物,大抵也能看出些他待她的心思,她心中亦觉他同府上的其他郎君格外不同一些,故而并不避讳他的心意,只是时下嗣王未娶,不好道破,便与他以礼相待,并未越矩半步。
姜川得她这样一句体贴的话,不由心跳加快,耳尖一下就热了,饶是如此,他亦不敢唐突造次,极为守礼地道:“劳月娘挂心,良言相告。”
桐月并未搭话,只冲他轻轻点了点头,旋即望下房处踱着小步走了。
翌日清晨,沈沅槿在沈蕴姝屋中用过早膳,婢女呈了清茶和温水进前,沈沅槿自端了茶水漱口,而后将手放入盆中净手。
陆绥却没有要往那铜盆里净手的意思,笑盈盈地拉着沈沅槿的衣袖便往屋里进,吐词不甚清晰:“阿姊,阿耶昨日给我,和阿娘,送,送了很好看的水盘。”
她口中好看的水盘,沈沅槿料想,约莫是纯银、银鎏金的盆子,盆身再刻上些花鸟虫兽的花纹作为装饰,比起他屋里的铜盆,自然是要好看一些。
然而当实物入眼的那一瞬,沈沅槿不由为之赞叹,竟是她在博物馆中见到过的青铜水盘的纯金版,且做工更为精美细致,其内的鱼龟鸟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只不知注水后是否会动。
还不待她问出心中疑惑,陆绥便迫不及待地自去取了一张月牙凳来,提起裙边站在其上,努力伸起手悬在那只纯金打造的水盘之上,叫人倒水,活像一个小大人。
“早上我过来时,阿娘便是,这样洗手的。”陆绥兴冲冲地说完,弯弯的笑眼在沈沅槿的身上停留片刻,直至枳夏提醒她要倒水了,她方目不转睛地盯着盆中的动物看。
陆绥虽看得入神,还不忘提醒身侧的的沈沅槿,“阿姊快看,它们动了。”
沈沅槿忍俊不禁,一双清眸因她的话语含了笑意,不点而赤的檀口轻张回应着她的话,目光落至盆中的动物上。
清水缓缓落下,陆绥有模有样地搓着手,目光却是一刻不停地看着那些转动的金鸟金龟等物。
沈沅槿只看过那青铜水盘注水后的动图模拟短片,不曾见过实物注水后是何样子,当下亲眼目睹这一幕,自是感叹起古人的智慧和高超技艺来。
陆渊花这样多的银钱和心思请能工巧匠制了这样两只水盘出来,对她母女的宠爱怕是不亚于继任王妃崔氏母子,怕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战场上的厮杀固然血腥可怖,后宅中的明争暗斗亦不容小觑;沈沅槿虽不曾在梁王府中经历过,但却听有年纪的媪妇提起过京中众多权贵府上的腌臜事和妻妾相争、妯娌内斗的事。
但愿陆渊的后院能一直如表面这般风平浪静,妻妾和谐,莫要生出那起子阴私事。大家伙儿各自过好各的,平安康健比什么都要紧。
沈蕴姝立在珠帘处看了陆绥一会儿,一转眼去看沈沅槿,观她此时正垂着首若有所思,少不得走上前去,轻声问她:“三娘可是有心事?”
沈沅槿经她这么一问,思绪回笼,摇头否认:“并无心事,姑母多虑了;只是许久不曾出府去瞧盘下的铺子,心里总记挂着。”
“三娘若放心不下,寻个日子出府去便是。王爷那处我曾通过气,想来王妃亦不会太过拘束于你;若不然,你再来寻我,我去王妃那处替你说和。”沈蕴姝取来巾子替陆绥擦干手上的水珠,牵起陆绥的手让她下来。
沈沅槿轻轻点头,“让姑母费心了。”
陆绥一门心思都在那纯金水盘上,并未留神去听她们说了什么,当下由沈蕴姝牵着出了里间,脑海里尚还想着盘中那些遇水会动的小动物,意犹未尽地问沈沅槿可喜欢那水盘。
那水盘珍贵异常,乃是千金难求之物,这世上怕是没几个不喜欢的。沈沅槿自认做不到视钱财如粪土,又岂能免俗。
“自是喜欢的。”沈沅槿诚实答道。
陆绥听了,越发高兴,水灵灵的眼睛满是笑意,又来够她的衣袖,甜甜的嗓音撒娇道:“永穆喜欢,阿姊也喜欢,今日我们一起画有小鱼小龟的水盘好吗?”
沈沅槿的一颗心都要被她萌化,哪里忍心拒绝,揉了揉她圆滚滚的脸蛋:“好,永穆想画什么,阿姊就陪你画什么。
枳夏闻言,自去取了笔墨纸砚
,盈袖研完墨,又往笔洗里盛了清水送来。
她二人断断续续地画了小半个时辰,辞楹叩过门后,走近前来,道是有人来还伞。
沈沅槿将手中羊毫放至绿釉山形笔架上,假托解手,大步奔出门去。
红素早在院门处等上她一阵子了。
即便先前与她仅有一面之缘,沈沅槿还是立时认出了她,准确无误地叫出她的名字后。
饶是红素有意多涂了些脂粉,面上的疲惫之态仍较为明显,心情似乎也不大好。
沈沅槿见状,不免问上一句。
红素只说了句无事,道声谢将伞送还后,急匆匆地走了。
沈沅槿心下疑惑,又不好贸然拦住人问出个所以然来,呆立在原地看着那道清瘦的背影走远后,方心事重重地顺便去后院的更衣室解了手。
一晃又过得三日,沈沅槿自去崔氏处知会一声,于第二日上晌出府。
城中各处的布告栏上皆张贴了告示,因涉及上月的凶杀案,布告栏前聚了不少百姓。
沈沅槿不急在这时看,先往南市去瞧那铺子里的工做得如何了。
她预先在集市上买了些古楼子和浆水带来分与做工的人吃,上下两层皆仔细看过一遍,略交代些话,领着辞楹离开此处去外头的小摊上吃馄饨。
大理温介云自一堆案卷中脱出身来,揉了揉鼻梁缓解发酸的双眼。
陆昀才刚接手了一桩盗窃案,风尘仆仆地自延福坊赶回来。
温介云甫一睁眼,恰逢陆昀迈进门来。
他和陆昀自幼相识,年纪相仿,又是同窗,加之其生母乃是陆昀的姑母汝阳郡主,素日里关系颇为亲近要好。
这会子一见到他,便起身迎上前,问他:“下月初一休沐日,家慈欲往城外去打马球,已往各府下了帖子,表兄可有空前来?”
既然是她的阿娘汝阳郡主做东,大抵是会邀请些宗室世家的罢。
沈娘子就在梁王府中,约莫是永穆生母那边的亲戚。
倘若梁王府的人去,她也可能会去。
陆昀没来由地想到这一层关系,并不避讳,直接问出心中所想:“姑母可有往梁王府下帖子?”
第11章
撞见陆昀投于此处的目光
论起来,英国公夫人、寿昌县主陆嘉与陆镇是同辈,当以堂兄妹相称,但因已故老陈王乃是先帝的庶长子,又年长梁王十数岁,论起亲疏远近,自然不比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这些年来,陈、梁二府的关系不远不近,只在逢年节时走动一二;而陆嘉自嫁入英国公府后,亦不常往梁王府里去。
梁王府那处得了帖子会不会来人暂且另说,她这边的礼数却需得做全了,那帖子必定是要寻个妥当人送过去的。
梁王父子的脾性在长安城的权贵圈中是出了名的冷硬,温介云打从记事后,每每见着陆渊便心生害怕,待年岁再长一些,虽不似孩提时那样怕他,也不免有怵他。
他膝下那位自十五岁起便随他征战四方的嫡长子陆镇更是不易接近,明明年岁大不了他多少,但却少年老成得出奇,面容冷峻得像是要结出一层冰霜来。
前些日子永穆县主的生辰宴上,陆镇亦是绷着一张脸,同他的两位阿弟无半分兄友弟恭之态,面对幼妹时亦不见亲近之意。
这样的人,清正谦和的表兄竟还能同他相处得来。温介云下意识地以为陆昀会有此问,是盼着能再与陆镇赛上一场马球,比试骑射。
“此事全由县主大伯娘做主,吾并未细问;不过阿娘既往表兄府上下了帖子,应不会厚此薄彼,梁王那处必定也是谴人去送了的。”
话毕,忽听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温介云定睛一看,来人却是张俸。
张俸不知打哪儿赶来的,气喘吁吁地踱着大步来至二人跟前,来不及歇,擦着额上的汗道:“翟丰于狱中自尽了,就在昨日。”
他口中的翟丰便是前些日子那两桩命案的案犯。
说起来,那翟丰也是个可怜人。
翟丰生于桥山上的一处小村庄中,丧父后与兄嫂同住,八岁上便被兄长卖给人牙子换钱,后又被人牙子转手卖做伶人。
一年后,他在村中一位要好的玩伴赵惠娘亦被卖至此处为伶人,二人相见后,因是同乡,更兼青梅竹马,时日长了,不免生出心心相惜之情。
翟丰虽有情,但因不得自由,又苦于无银钱赎身,不曾向对方袒露过半分心意。
赵惠娘生得粉面朱唇,体态婀娜,放在一众相貌姣好的伶人中亦是出挑的,长到十六岁时,便已小有名气。
一日,她随阿姨和众位姐妹往城中一员外郎府上卖艺时,被那员外郎看中,多次请人去府上弹曲,后又要替她赎身纳她为妾。
阿姨便劝她,王员外待她很是用心,又舍得为她花银子,将来她若能为其诞下一儿半女,便有了终身的依靠。
赵惠娘曾将此事说与翟丰,显是期盼他能说些什么留下她,然,翟丰并未勇敢地道出他的心意,他自轻于自己的出身和身份,更不敢给她任何承诺,只因在这世上,他们这样的人,几乎已经可以望见悲戚的一生。
能嫁与对她好的员外郎为妾,又何尝不是一条出路,至少不用继续在此处由着一茬又一茬的人轻贱。
翟丰忍痛道出了恭贺她的话语。
他没想到,仅在十日后,赵惠娘便入了王员外的府上。
更不曾想到,赵惠娘会不出两年便被王员外厌弃,动辄打骂,后又因她三年无所出,王员外更是狠心将她卖去青楼为妓。
当他得知消息赶去寻找赵惠娘时,却被楼里的花娘告知赵惠娘前两日便坠楼死了,还是楼里的姐妹们凑了些银钱为她下的葬。
翟丰悔恨不已,着实消沉了好些时日,直至打探到赵惠娘生前在王员外府上和青楼中所遭受的一切,胸中不禁燃起熊熊烈火,暗自下定决心要为她报仇。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借由伶人的身份接近王员外,在摸清王员外常去的地方后,寻了时机趁着夜色尾随于他,再以白绫将其活活勒死。
而后便是使出阴私手段逼迫赵惠娘接客的鸨母。
翟丰打探出那鸨母与一鳏夫有私,遂隐瞒身份乔装打扮一番后与那鳏夫结交,言谈间摸清她来此处的时间,在她出门后暗中跟至琵琶巷,趁着四下无人以短匕将其刺死。
王员外与那鸨母并无太多的关联,陆昀起初亦不能确定这两桩命案就是一人所为,还是在与楼中花娘交谈时,偶然听闻王员外曾于数月前卖了个女郎进来楼里,唤作赵惠娘,进楼不足三个月时便跳楼死了后,方将这两桩命案联系在一起。
陆昀推测,案犯或许是与赵惠娘相识,且关系较为亲密,在得知赵惠娘死讯后,决心为她复仇,遂亲手杀了王员外与那鸨母。
案子有了这个切入点,陆昀马不停蹄地前往桥山上的桐木村查探赵惠娘的人际生平,顺着藤摸瓜,翟丰此人进入他的视线。
后经查证,翟丰作案的大致过程便被陆昀断出,只一些细节不明,需得将人缉拿归案方可问清。
陆昀心中虽觉翟丰不会离开长安,出于谨慎,还是让人去刑部下辖的司门司查了翟丰可有办理过所往别处去,两日后张俸带来消息,册中确无翟丰申办过所的记录。
三月十七是赵惠娘的生辰。
陆昀自花娘口中打探到了赵惠娘所葬之处,他不确定翟丰是否会来自投罗网,能做的唯有守株待兔。
翟丰似是存了死志的,果于那日清晨便往赵惠娘的坟前祭拜来了。
张俸拿着画纸对了两遍,欲要抬手示意坊丁将人拿下。
陆昀为他声泪俱下的真情所动,按下了张俸的手,待到翟丰欲要离开之时方命人将其拿下。
翟丰没有任何抵抗,当场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