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我说道:“祖师爷在梦里已经明示我了,他说我如果去,必定能有所收获,当然也可能小命不保。”“这其实就是祖师爷对我的考验,我如果不去,自然能保小命,但这辈子恐怕也就能算算卦。”
“我是怕死,但也不愿做懦夫,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万世,不论此时。”
七爷怔怔地看着我,估计是被我这番慷慨陈词震撼到了,他没再多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又问我,安宁是不是还在兰江市。
我说不在,安宁回孤儿院了。
安宁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她在那儿的历史我们不太清楚,只知道那个孤儿院最初的院长对所有的孩子都不好,后来换了一个老院长,这个老院长对孩子很好,安宁就改了姓,跟那老院长姓。
那个孤儿院的孩子长大后,逢年过节都会回去探望老院长。
七爷闭上了眼睛,准备闭目养神,我则拿出那本书继续看了起来。
没看一会儿,身后有推车的声音响起来,我回头一看,是餐车。
我忽然想起来,我和七爷都还没吃早餐,肚子是有些饿。
此时那餐车已经朝我们这边过来了,奇怪的是,那餐车上很多早点,但推车的人却没停下来,有乘客要买早餐,他也没有要停的意思。
我以为这个餐车是要推去其他车厢卖,结果推车的人,在路过我和七爷旁边时,忽然就停了下来。
他放了两份早点,然后头也不回地推着车去了下一个车厢。
这个人戴着餐帽和口罩,我没怎么注意他长什么样子。
七爷还在闭目养神,我也愣了半天。
我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心想这个人什么意思,其他人拿钱买他都不停,我都还没开口,他免费送了两份早点?
这时,我忽然瞥见放在我面前的那份早点,里面好像压了一张字条。
这张字条上,写满了很多字……我一眼就瞥到了‘陈墨’两个字。
我脸色微变,偷偷把那张字条拿了出来,转身朝厕所走去。
进了厕所,我将门反锁,这才把字条又拿了出来。
这上面写的是……
我看了一遍,顿时目瞪口呆,两条腿都在打颤。
刚才那个人……他是谁?
他怎么知道,我跟七爷要去林城?
他竟然……连我们去林城会发生什么他都知道!
更邪门的是,这个字迹,我很眼熟……
第248章
工地怪事
从厕所出来,七爷还在闭目养神。
我把他叫醒了,但没告诉他字条的事,只是让他吃点东西。
吃完早点,那张字条上写的内容,一直让我心神不宁,导致我看书也看不进去。
我一直在等刚才给我字条的那个人回来,但他也一直没回来。
高铁的餐厅在列车尾部,我们现在是在中部位置,他刚刚是从尾部推车出来的,去了车头的方向,所以他最后肯定会折返回来,回到尾部餐厅去。
可一直到了下车的时候,他还是没回来。
我也没有去找他的必要,因为我知道,我去找他,肯定找不到。
下车后,到了出站口,有人举着牌子来接我们。
看到牌子上写的名字后,我才知道七爷的真名叫什么。
他叫赵乾坤。
还别说,这名字一般人都承受不住。
接站的是个年轻人,姓何,是那个大老板的助理。
何助理对我们很客气,也很尊敬,因为我们是贵客。
他开着车,直接送我们去大老板的家里,并未去公司。那大老板听说七爷要来,今天连公司都没去,足以可见他对七爷的信任和尊敬。
做房地产生意的,自然非富即贵,住的地方自然也豪气。
大概四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到了一栋大别墅,见到了那位大老板林瑾华。
这位林老板面相富贵,耳垂颇大,是有福之人,他家中有两位保姆,我见他对保姆的态度都很客气,这是个修养极高的人。
“七爷,一别两年,上次见面还是在家父过世的时候,瑾华甚是想念。”
林老板紧紧握着七爷的手,如同老友相见:“平时俗事缠身,没时间联系,现在有事就找你,小弟也忏愧,七爷莫怪。”
七爷笑笑,拍着林老板的手:“君子之交淡如水,老弟你也别跟我客气,我经常在新闻上看到你的事迹,达者兼济天下,你这个朋友我是愿意交的。”
两个人寒暄一阵,七爷又向他介绍我:“这位是陈墨,你别看他年轻,他可是某位高人的传人,授过箓的,这次跟我过来,就是来帮我的忙,跟我一起解决你遇到的困难。”
七爷实属是抬举我了,说完林老板顿时对我刮目相看。
林老板认识七爷,自然也知道授箓意味着什么,他可能认为我跟七爷一样会法术。
“年少有为,七爷都看好,小陈你也是有本事的人。”他忙热情跟我握手。
我有些不好意思:“林老板过奖了,我就是个死算卦的,这次只是跟着七爷来学习。”
一番寒暄后,我们的谈话才正式进入主题。
林老板叹气说:“这次真是我眼拙了,选了一块不好的地,那块地自从开工后,就没少出事,现在工地面临停工,这停工一次,我公司的损失真的让我有些招架不住,我宁愿那些损失的钱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也不想这些钱打了水漂。”
“我最近整夜整夜地失眠,你们看我这气色,我真是怄得不轻。”
我看这林老板的气色,确实有些差。
其实这些损失的钱,对他这种层次的人来说,根本是九牛一毛,但他的思维和其他大老板不同,他宁愿把这些损失的钱拿去做善事,也不想这些钱被白白损失掉。
七爷问道:“听你的意思,工地上好像不止出了那两件意外事故?”
林老板点点头:“人是死了两个,但平时也经常出事,几乎隔三差五就有人出事,我就差让医疗队驻扎进工地里面了。”
“之前有一次,工地食堂负责煮饭的那个人,三十年老厨师,他竟然忘了关火,幸亏当时有人看见,拿着灭火器进去灭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说:“这应该算是人为因素,那个厨师太大意了。”
七爷摇头:“三十年的老厨师,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而且,一次意外是意外,很多次意外,就不是意外了。”
林老板叹了口气:“之前还有人跟我说,可能是那个地方风水有问题,否则不可能接连出事。”
七爷又摇头:“你们把风水的威力想得太夸张了,风水对于人的影响是长期性的,是由缓到急的,不是说风水不好,到了那个地方就立马会出事。”
“我更倾向于那个地方有鬼魅作祟,因为鬼魅邪祟对于人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从急的,鬼魅实则是能量磁场的一种,如果有鬼魅滋生的地方,就算那个地方风水再好,也会遭到破坏,导致阴阳不平衡。”
“但是鬼魅对于人的影响,也有限,除非这个人体质弱,或是正生着病,或是刚经历重大打击,他没有精气神,就容易受到鬼魅的影响,这是一种磁场效应。”
“那个厨师,他要么当时生着病,要么他家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故,否则的话,他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七爷刚说完,林老板愣了一下,拍着七爷的手赞叹道:“你真神了,七爷,那个厨师确实刚刚经历过打击,他儿子今年刚考上重点大学,结果暑假的时候跟人去游野泳,不小心淹死了,就是因为这事,我没好追究他责任,毕竟他刚白发人送黑发人。”
别说林老板震惊,我都长见识了。
七爷真是牛,啥都懂。
“那就对了。”
七爷点了点头:“磁场在间接影响着他们,导致他们精神恍惚,会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但是死掉的那两个人,确实死得蹊跷,我怀疑那个地方的鬼魅,怕是不太好对付。”
虽然暂时还没去实地考察,但是凶卦就已经说明我们这次遇到的鬼,恐怕比之前遇到的所有鬼都厉害。
林老板拿出一个文件袋,把里面的资料全都取了出来,递给我和七爷。
“我专门派人去调查了一下那块地的历史,甚至查过当地的县志,真让我查出来不少东西,而且极其邪门。”
我和七爷开始看资料。
要对付鬼,除了要有像七爷这样的本事之外,其次还得了解鬼的生平,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但看完之后,我整个人都麻了。
那块地的历史,最早竟然能追溯到民国年间。
早在民国年间,那块地就发生过一起大事。
第249章
百年前的冤魂
上世纪初。
那一年不知道是光绪年还是民国年。
林城有一个大户人家,姓罗,主人家叫罗百川,是当地的一个财主。
这罗府上下30几口人,在那个年代能养得起这么多人,罗家自然是有钱有势。
这罗百川娶了七房姨太,姨太一多,自然容易闹矛盾,尤其是身为正房的大姨太过世之后,几个姨太更是每日生事吵闹,闹得罗府鸡犬不宁。
她们吵闹,自然是为了争宠,那罗百川罗老爷,本身就是个下半身思考的人,每日声色犬马,他也管不了太多,只要不动手,他就不管几个女人间的矛盾。
可后来还是出事了,据资料上说,当时出事的是最小的那个姨太,也就是七姨太。
有一天早上,府上的丫鬟去井里打水,刚伸头准备把水桶放下去,结果一眼就看到井里有双眼睛在直勾勾地盯着她。
这眼睛的主人,脸色发白,漂浮在水面上,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赫然就是府上的七姨太。
这丫鬟自然是吓坏了,立刻大喊大叫把其他下人都叫了过来,又让人去通知老爷,说七姨太在井中淹死了。
罗百川赶过来一看,也是吓得不轻,他这小老婆死不瞑目,肯定是被人害死的。
但这事该怎么解决呢?
平时几个姨太为了争宠,闹得不可开交,这七姨太的死,肯定是其他几个姨太干的。
现在闹出了人命,就得报官,让官府来定夺。
可要是报了官,凶手肯定要被抓起来,现在既然已经死了一个姨太了,要是再被抓一个,再加上过世的正房,那可就折了三个老婆了。
罗百川思前想后,决定不报官,就警告了其他几个姨太,然后草草了结后事,给那小老婆发丧下葬。
大户人家的事,没人敢议论,此事就这么告一段落了。
但告一段落的只是七姨太的死,整个罗府的悲惨命运,在七姨太死的那一刻起,才真正开始。
这七姨太在七房当中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因此经常被其他几个姨太欺负,加上她给罗百川生了一个女儿,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生女儿还不如不生,因此导致她在罗府本就不太高的地位,一下子低到快和下人持平了。
连她这个当娘的都被人轻视,她死后,她的女儿罗秀珠自然也得不到罗府上下的善待。
据资料上说,这个罗秀珠在罗府的日子过得很惨,比下人都不如,但具体怎么惨,上面没具体写,毕竟这是百年之前的事了,林老板还能查到,已是不易。
总之这个罗秀珠,在母亲死后,基本没过一天好日子,她那个爹,也就是罗百川,后来又娶了两个老婆,根本没时间去关注她。
不知道是死去的七姨太知道自己女儿过得太惨,还是这七姨太本身就死不瞑目,导致冤魂不散,在她死去的一年之后,罗府开始发生了一些怪异的事情。
至于这些怪异的事情是什么,资料上也没写,因为时间太过久远,这是其一,最重要的原因是,罗府的人,后来全都死完了,没有活口把府上发生的事流传出来……
这罗府上下30多口人,加上罗百川之后又娶的两个姨太,正好凑够40个人。
40个人,每天总会有人出入,而且罗家是大户人家,免不了要接待一些客人,可奇怪的是,从某一天开始,罗府的大门就再没有打开过,没有人再出过门。
那期间有客人来登门拜访,敲门之后,也不见有人来开,整个罗府,就跟鬼宅似的。
一直过了一个月,整整一个月罗府的门没开过,当时是冬季,后来附近的居民,时不时地能闻到一股臭味,开始这臭味还不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臭味越来越明显,有人就闻了出来,说这是尸臭,是尸体腐烂发出的味道。
当时罗府门口就聚集了很多人,因为这尸臭味,越靠近罗府,就越浓重。
有人说,罗府必定是出事了,肯定有人死在了里面,尸体一直没人处理,所以才会有尸臭。
但这是大户人家,谁敢闯进去看看呢?
没人敢,于是大家就商量,先去报官,让官府的人进去查看。
当天就有人去报了官,这官府一听,是罗家出了事,当即就重视起来,立刻派了很多人去查看。
而罗府到底是什么情况,这一段在资料上,竟记载得很详细。
上面说,当时官府的人到来时,罗府外面围了好几百人,当罗府那道大门打开的时候,几百人脸色狂变,个个狂吐不止,尖叫连连,很快便四散逃离,如同白日见鬼。
为什么会有这么离谱的场景,因为……罗府上下40口人,全部死绝!
那些尸体,东倒西歪地趴在地上,姿势怪异,表情狰狞,而且因为已经有了尸臭,所以尸体肯定都开始腐烂了,上面爬满驱虫,又有老鼠横蹿。
现场,简直犹如炼狱一般!
那个时候由于是冬季,气温很低,所以时隔一个月,尸体才开始腐烂发出臭味。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上百人齐吐的夸张场景。
而这上百人看到的,其实还都只是罗府那些下人的尸体,据资料上说,罗府的几个姨太太,各自身中数十刀,倒在罗府的大堂里,而砍杀她们的人,正是罗府的老爷罗百川。
而罗百川是唯一一个上吊死的,他死在一间偏房里,而那间偏房,正是七姨太生前居住的地方。
后来经过仵作验尸,又得出结论,除了几个姨太太是被罗百川砍杀的,罗府的其他人,则全是被吓死的,他们身上没有外伤,也没有中毒的痕迹,但个个表情狰狞可怖,仿佛死前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东西。
而罗百川,则是上吊自缢而死。
这里还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就是罗府40口人,出事后官差只找到了39具尸体,最后一个人的尸体,官差一直没找到。
而这具失踪的尸体,正是七姨太的女儿罗秀珠。
资料上还特别注明,罗秀珠到底是死是活,当时也一直没有定论,之后也从来没人再见过罗秀珠。
第250章
冤魂抓人
看完罗府发生的惨剧后,大白天我都感觉到一丝凉意。
40口人的住宅,39具尸体,那是什么样的画面?
也难怪那上百人都吐了,我估计当时的画面,根本不是人类可以承受得住的。
七爷看完也皱起眉头,皱得比我还深。
死了这么多人的住宅,那得多凶啊,凶宅的39次方……
“当时我听人回来汇报的时候,也吓得不轻。”
见我们端起茶水的空档,林老板说道:“这个罗府发生的事,已经过了百年了,连当地县志都查不到,好在这个罗家是大户人家,当时发生了这事以后,在当地很轰动,就把这件事流传了下来。”
“我派去的人,走访了一个星期才打听到这个故事。”
难怪资料上对于一些细节,要么没有描述,要么就是描述得不清不楚,毕竟也是口口相传下来的事情。
我有些好奇,问林老板:“当时只发现了39具尸体,那个罗秀珠不见了,这个人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
林老板摇头:“这个不清楚,据说没人知道罗秀珠是死是活,当时都没人找到这个罗秀珠,于是就有人说,罗秀珠恐怕已经死了,毕竟罗府惨案发生的时候,罗秀珠才九岁。”
“一个九岁的孩子,如果是跑出去了,在那个年间,基本是难以存活下来。”
我越听越觉得有些熟悉。
这个罗秀珠的生死版本,怎么这么像杜雨薇呢……
当年杜雨薇的父母遇害的时候,她也是失踪了,找不到人也找不到尸体,后来也有人传她死了。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觉得有待考证。”
七爷说道:“如果这是真的,39条冤魂啊,不说方圆百里,起码附近好几条街,都不可能再住人,而且不管住多少人,都压不住那里的冤魂。”
林老板笑道:“两位再往后看,就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了。”
我一看资料还有一半,想必罗府的故事还没完。
于是我和七爷又接着往下看。
上面说道,罗府出事以后,那座府邸就被官府封了,那时候的人都迷信,谁也不敢再靠近罗府,甚至罗府坐落的那条街道,基本都空了,做生意的都不敢继续在那个地方。
人们以为只要不去那个地方,就不会有事,可毕竟那时候不像现在,道路四通八达。
有时候,还是需要从那条路经过,但都是跑着离开。
即便是这样,后来还是出事了,那个地方的人,时常有人失踪,并且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些人失踪前也没什么征兆,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晚上失踪的。
而且失踪的人,皆为男性,无一人是女性。
毕竟事情太过久远,失踪的这些人,也有更为详细的记录。
总之这些人失踪后,人们就开始怀疑,是不是罗府闹鬼,这些人是被罗府里的那些亡魂给带走的。
一直到后来,失踪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引起了官府的重视。
最后官府迫于压力,只得在大白天带着许多青壮年,揭开了罗府的封条,准备进去一探究竟。
结果这一探……有了巨大收获,他们在罗府里面发现了所有的失踪者。
这些失踪者,全都在七姨太的房间里面,横七竖八地躺着,死状跟罗府之前那些下人一模一样,皆因惊吓而死,死时姿势扭曲,表情狰狞。
而且七姨太的房间里面,不止有这些失踪者,还有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后来官府一查,查到这些人都有前科,说白一点就是贼,还都是外地贼。
这些外地贼不知道罗府发生过什么,看到这么大的府邸,又贴了封条,于是就起了偷盗的心思。
他们想进去偷盗,必然是在晚上翻墙进去,结果这一进去,就永远留在了罗府七姨太的房间里面。
这件事发生之后,又给当地百姓的心里蒙上一层阴影,后来都在传,说罗府里面的冤魂变成了厉鬼,要找替身,必须再死39个人,那里面的冤魂才能去投胎转世。
而那些失踪者的灵魂,则被困在了罗府,成为新的冤魂。
总之,罗府自那以后就成为当地的鬼宅了,根本没人敢再从那个地方路过。
可罗府的冤魂,也不会因为人们的惧怕,而不再害人,后续还是有人失踪。
当地百姓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请了一位高人来解决那些冤魂。
当时请的那位高人叫李涂山,是个民间术士,并且十分年轻。
虽说是年轻,但这个李涂山十分有本事,在某天夜晚子时时分,敞开罗府大门,孤身一人走了进去。
据说当时连官府的人都来了,守在一百米外的地方。
那晚冤魂齐叫,很多人都听到了罗府传出鬼叫声。
当时就有人觉得,这个李涂山怕是要死在里面,毕竟年轻,本事也不可能有多高。
次日一早,官府的人见李涂山还没出来,也是叹息不止,就准备撤了,也不敢去给李涂山收尸。
可就在他们准备撤的时候,李涂山竟然安然无恙地从罗府里面走了出来。
他甚至没受一点伤,只是有些疲惫。
当时官府的人都震惊得不行,当地百姓也把李涂山视为高人。
他们问李涂山,是不是已经把罗府的冤魂都超度了。
但李涂山说,他也拿罗府的冤魂没办法,因为死的时间太长,加上冤魂数量太多,根本难以超度,想要超度这些冤魂,除非阎王爷亲自上来收它们。
听完李涂山的话,在场的百姓全都面露绝望,如此一来,他们要么留在此地等死,和那些失踪者一样,某一天莫名其妙被冤魂抓进罗府,要么,他们只能搬离这个地方,永远不再回来。
可李涂山紧接着又说,他虽然没办法除掉这些冤魂,也没办法超度,但他能阻止这些冤魂不再害人。
他提出的办法,就是建议百姓们筹钱,在罗府那个地方建一座雷祖庙。
雷祖乃道教神仙,其地位尊崇,神职之高,法术之高强,定可以压住那些冤魂。
待雷祖庙建成,百姓需虔诚朝拜,求雷祖保佑,只要心诚,雷祖就会分神镇压罗府的冤魂,等百年之后,那些冤魂见害不了人,自然会魂归地府。
第251章
雷祖庙
资料上说道,这个李涂山建议当地百姓建一座雷祖庙。
而且这个雷祖庙,要建在罗府的原址上。
意思就是,他们得把罗府先拆了,然后再建庙。
李涂山是高人,当地百姓自然信他,可是要建庙,就得先推罗府,但谁敢推啊?
于是李涂山又说,冤魂不敢在白天出来,白天可以动工,日落时分必须收工,但也要谨记一点,就是午时不可动工,且所有人都得离开罗府的范围之内。
午时是中午十一点到一点之间,这个时间是阴阳交汇的时候,极阳容易变成极阴,这个时候动工容易出事。
而他会在当地驻守半年,防止这半年期间冤魂出来害人。
百姓们再三商量后,最后达成共识,家家户户都捐了钱出来,准备修建雷祖庙。
之后在李涂山的操持下,罗府不复存在,修建庙宇的工程进行得有条不紊,期间也确实没再出过事。
可此时不出事,不代表一直不会出事。
修建庙宇是个大工程,当地的工人不够,只能从外地在请一些工人过来,可外地来的那些工人,他们不知道当地发生过什么,自然没有当地百姓的敬畏之心。
他们根本没把李涂山的警告当回事。
李涂山在最初的时候就说过,午时工地不能留人,留人必出事。
而午时又正好是工人吃完饭休息的时候,一来一去就会耽搁休息的时间,那批外地来的工人就不信邪,在某一天午时吃完饭又折返回了工地,就在工地里面休息。
午时是阴阳交汇的时候,这个时间段,有时甚至比晚上都要危险。
于是那天出事了,本来已经建好的部分建筑,莫名其妙倒塌下来,当场砸死了五个工人。
看到这儿,我和七爷停顿了一下,端起茶水又喝了一口。
这被砸死的五个工人,跟林老板那个工地上死掉的那两个人,好相似啊!
尤其是偷情被砸死的那个。
资料上写道,那五个工人死后,李涂山也很无奈,他已经警告过了,这些人没听,他也没办法。
好在这五个人死了之后,其他的工人再也不敢不听李涂山的话,谁都不敢在午时还待在工地里。
出了这次的事后,期间也没再发生过意外,半年时间,雷祖庙建成,当地百姓全都来朝拜雷祖,诚心诚意地给雷祖上香求保佑。
而之后,也确实如李涂山所说的那样,当地百姓每日都去雷祖庙祈福,再也没出过事,那些冤魂就好像消失了一样,没再出来害过人。
而且李涂山走了之后,雷祖庙依然香火不断,连庙宇的门槛都被踏破了,不止是附近的百姓每日前来上香祈福,就连外地的百姓听说了雷祖庙的灵验,都前来朝拜。
自雷祖庙建成之后,还发生了一起佚事,据传是在战乱时候,当时有一伙敌军扫荡于此,在附近的山林里迷了路。
那片山林其实视野开阔,根本不至于迷路,邪门的是,那伙敌军偏偏就在里面迷路了,而且在里面被困了整整半天。
而这半天时间,足以让当地百姓逃离,免于被屠杀的厄运。
这件事过后,雷祖庙被传得更神了,很多人都说是因为当地百姓的诚心,打动了雷祖,得到了雷祖的庇佑,雷祖不忍见百姓被屠戮,于是降下仙法,困住了那伙敌军,让百姓有时间得以逃离。
我看到这里莫名有些亢奋,我觉得这太神奇了!
“这个故事,真的假的?”我抬头不知道问林老板还是问七爷,希望他们能给我肯定的回答。
“故事真假,其实都无从考证了,也许是真的,也许只是人们夸大其词。”
七爷说道:“但雷祖显灵并非是不可能,同样的事曾经在豫州也发生过,也是战乱之年,敌军发射了十三枚炮弹,准备轰掉老君台,结果十三枚炮弹全都成了哑弹。”
“后来当地百姓也不知道怎么处置这十三枚哑弹,只能找地方埋了,一直过了很多年,那十三枚哑弹才被挖出来进行引爆。”
“而且当初下令轰老君台的那个人,后来还时常来我们国内,回到老君台,忏悔自己当年的罪行,他以为当年是太上老君显灵了。”
我听得啧啧称奇:“太神奇了!这真的太神奇了!”
林老板也感叹道:“这世上有很多玄而又玄的事,我相信神灵也是存在的,所以当年雷祖庙的故事,应该也是真的。”
七爷说道:“雷祖庙的故事是不是真的,我不敢确定,但李涂山是确有其人。”
我好奇起来:“您怎么这么肯定?”
七爷说:“李涂山在那个时期,算是一代高人了,连我师父都知道这个人,并且有幸见过,还得到过李涂山的指点,只是那时候的李涂山,已是年迈老人。”
闻言,连林老板都有些震惊起来。
七爷都这般厉害,七爷的师父肯定更厉害,竟然也要被李涂山指点,那李涂山得多厉害?
我们两个都对这个高人感到好奇:“这样的高人,如果仙逝了,应该是成仙了吧?”
七爷摇头:“活着的人,哪知道死去的人会怎么样,但李涂山晚年很凄凉,他无儿无女,最终死于一场大火,那场大火也不知道是别人烧的还是他自己烧的,总之人们发现他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他了,他和他的房子化为了一堆灰烬。”
我和林老板有些感叹。
一代高人,晚年竟如此凄凉,还死得这般凄惨。
资料上写道,自从雷祖庙建成之后,罗府的冤魂再没能出来害人,只要雷祖庙一直存在,百年之后,那些冤魂自然会魂归地府。
可如果雷祖庙真的一直存在的话,就不会有林老板建度假村一事,那地方也不可能再发生诡异之事。
我看到资料上的那行字,莫名感到了一种悲哀。
上面写着:在雷祖庙建成的几十年后,当地百姓为了破除封建迷信,把雷祖庙拆了,而且……还把雷祖的雕像也给砸了,砸得稀碎。
第252章
三才阵
我看到雷祖庙被砸,内心莫名有些悲哀。
先不说雷祖庙庇佑当地百姓逃难这事,是真是假,至少雷祖庙镇压了罗府那些冤魂,保护了一方平安。
当地老百姓也对雷祖庙尊敬有加。
可他们的后人,却把雷祖当成迷信,不仅把雷祖庙拆了,还把雷祖的雕像都给砸了。
原本都镇了几十年,再镇个二三十年,那些冤魂就会魂归地府。
这下倒好,雷祖庙被毁,那些冤魂肯定是镇不住了。
“怎么会这么愚蠢,说砸就给砸了。”
我叹道:“大不了不去供奉,何必给人家砸了。”
七爷摇摇头:“时代的潮流,挡也挡不住,当年拆雷祖庙的那批人,要是不去拆,恐怕他们也没有好日子过。”
资料上写道,雷祖庙被拆之后的很多年,当地也没发生过怪异的事。
看到这儿,我有些疑惑,问七爷:“怎么雷祖庙被拆了,却没有怪异的事情发生?”
七爷说:“一来,雷祖庙已经镇压了那些冤魂几十年,即便雷祖庙倒塌,那些冤魂也不会立马出来作祟,二来,也是‘时代潮流’的缘故,当年那些人很团结,也很有信念。”
“当一个人有信念的时候,是可以将其摧毁的,当一群人有信念的时候,也能将其摧毁,但当所有人都有信念的时候,邪祟也拿这些人没办法。”
“你没出生在那个时候,可能体会不到当时那些人的团结,但当社会平稳下来之后,他们反而就不再那么团结了。”
资料上又写到,雷祖庙被拆后的很多年来,当地没出过事,但在最近的十几年里,以雷祖庙原址为中心,也就是以罗府原址为中心,当地终于开始发生了一些怪事。
而这个区域,正好就是林老板动工的那块地。
这些怪事,最初还不怎么明显,只是当地百姓有时会突发癔症,而且这些癔症去看西医疗效甚浅,看中医能得到有效治疗。
最初是单体性癔症,后来就变成了群发性癔症,症状各不相同。
而且发展到后面,这个地方的人,多出精神病患者,也多抑郁症患者,并且这些病人,还都是男性。
后来就有一个老中医看出了端倪,他觉得这些人的病症没有这么简单,他揣测这些病人都是受到了某种磁场的影响,而这种磁场,他翻书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但他不敢明说,明说就是宣扬封建迷信,于是他只能给那些病人家属提议,让这些家属去请个高人,来看看当地的风水。
讽刺的是,当年砸雷祖像的那些人,最终听信了那名老中医的建议,去请了一位高人。
这位高人正好云游到此地,本来村民们最初请的也不是他,而且最初连请了好几位,但那几位都根本无力解决村民们的麻烦,最终才推荐的那位云游高人。
这位高人名叫宋青山,他来到当地一看,一眼洞穿此地盘踞无数冤魂,而且冤魂的数量已经不止是当年那么多了,后一打听,才得知罗府的事,又知雷祖庙被砸的事。
这位宋道长得知真相后,也很无奈,他深知这些村民是自作自受,自己把自己的守护神给拆了。
但他也不忍这些村民被冤魂祸害,于是又给村民们出了一个主意。
要说这位宋道长也是个真正的高人,他在村子里布了一个阵法,用了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也很普通,就是两面镜子。
但这两面镜子与寻常镜子不同,形如八卦镜,但却不是八卦镜,八卦镜的背面有八卦的图形,而宋道长用于布阵的镜子,背面只有一个图,一面乾卦,一面坤卦。
如此一来,两面镜子形成乾坤相对,各挂村头和村尾,而村民们居住于村子里,构成‘天人地’三才。
这个阵法叫三才阵,其实足以镇压冤魂,但却镇压不了这么多的冤魂,所以光是一个阵法,还是不能解决村民们的麻烦。
那怎么办呢?
宋道长对村民们说,当年他们对雷祖不敬,拆了雷祖庙,又砸了雷祖像,已是冒犯了神灵,但神灵又岂会跟凡人一般见识。
现在要重建雷祖庙,显然不现实,他劝告村民们,将雷祖像挂于入户门上,或直接把雷祖像贴在家中,每日上三炷香便可,祈求雷祖再次分神镇压冤魂。
只要心诚,雷祖一定会继续保佑他们。
于是更讽刺的事出现了,当年砸了雷祖像的那些人,又再次把雷祖供了起来。
他们听信了宋道长的话,而且也不得不信。
自那以后,没人再发过癔症,就这样,那个地方又平静了下来,一直持续到今年。
今年,有个开发商看中了那块地,要搞什么项目,然后就跟当地居民商谈拆迁赔偿的事宜。
其实当地居民巴不得搬走,只要价格合适,他们绝无二话。
可最后还是因为拆迁赔偿的问题,双方没谈好,这赔偿款如果不到位,也不够这些居民在城里重新买房,既然如此,那人家又怎么会同意拆迁呢。
这开发商也是继承了前辈们的传统,开始搞强拆,搞骚扰。
有些居民半夜睡得好好的,门上被泼了粪便,或者门被砸了,窗户被砸了。
大家一看,这怎么了得,因为大部分的居民,都把雷祖的画像挂在门上,有灵性的东西都不能接触污秽之物,如今开发商这么一整,大家顿时又慌了。
好在这个时候,林老板听说了这个事情,他动用关系让这个项目停了,最后花钱把这个项目抢到了手。
一来,当地确实在发展旅游业,如果建个度假村,未来收益一定不错。二来,林老板这人本就心善,他想着按照合理的价格,一分不少地把赔偿款赔给那些居民,大不了以后他把钱再挣回来,这些居民也能去城里重新安家,大家双赢,何乐而不为。
但人性这东西,真是险于山川,林老板让这些居民免于被强拆的命运,又给了合理的赔偿款,可这些居民呢,他们怕林老板知道那块地的历史,不再开发他们那个地方,于是……没有一个人跟林老板说过那块地之前发生过什么。
林老板就因为一个善念,他莫名其妙接下了这块烫手山芋。
第253章
夭折之相
看完所有的资料后,我和七爷当真有些无语。
当年那些百姓的后代,先砸了雷祖像,又坑了林老板。
一人一神,还都是为他们好的,结果逮着就往死里坑。
虽说林老板有钱,但被人这么坑一下子,他损失的金钱绝对不是几个零那么简单,那得是多少个零。
“这件事我也很无奈。”
林老板这才跟我们诉苦:“一开始我根本不知道那块地上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没有一个人跟我说过,如果我知道那块地出过这些事,我一来不会去开展这个项目,二来也根本不会去动工。”
“现在好了,我成了冤大头,赔偿合同都签了,我又不能以这些怪力乱神的事来违背合约,只能硬着头皮动工,否则这次损失的,多达上亿。”
上亿……
我这辈子都挣不到上亿,他一下子被人坑了上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