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这些州官出门前一定是沐浴过的,不仅沐浴过,而且从头到脚都精心打理了一番,比如那个精心梳过的发型,比如那个修剪得圆润光滑的指甲,比如一丝不乱的胡须,再比如鬓边含苞欲放的花。他们还一定不能忘记搭配好全身的衣物,毕竟难得在上司面前穿常服,衣服不能太华丽,太华丽就会盖了上司的风头;衣服不能太朴素,太朴素就会泯然于众人。于是大家的心思就都差不多:可以在衣料上下功夫,但除了衣服之外,头巾到带钩,招文袋到杂佩,每一样都得搭配得当,才能达到低调,但精细,内敛,但不俗的境界。
这一个个头发丝儿都精致着的士大夫走下马车,就款款带来了一阵香风。
衣衫固然是要熏香的,但梳头用的刨花水,头上的头油,那也都是香得很,个别还嫌不够,或是鼻子不大灵敏的仁兄鬓边再来一朵香水里浸过的鲜花,香得就极厉害,力求蜜蜂路过也得栽一跟头才是。
一边的小僮仆没忍住,低头打了一个喷嚏。
小僮仆的小僮仆们就连忙跟着低头,憋住笑。
人型香氛们先下马车,他们是这次团建的主角,施施然向着早早围起帷帐的地方走去,步履从容。香氛们有先有后,彼此说说笑笑间也不忘记恭维一句对方今日穿得好,真真的簪花少年郎,一会儿就安心见兄大展奇才了哇。
跟在后面的是几个画师和小吏,他们属于这场宴饮的人型记录员,有人吟诗他们记下来,有景被大家夸夸他们也画下来,万一有人突然作了个惊世名作,大家一起跟着他与有荣焉。
画师和小吏穿得就很朴素低调,春花烂漫下,灰扑扑地跟着走,有人小声诉苦,这多半是拿不到福利单加班的小吏,也有人小声炫耀,这多半是卷过自己同僚拿到这份外快的画师。
还有些人型生物也跟着他们在走,但浑然不作数,一个个就像穿着绿衣走在绿幕里一样,没人注意到他们,这自然就是主宾带来的仆役了。他们虽然不作数,但客人们能够坐在遮风的帷帐里,一边喝一盏清澈甘甜的美酒,一边吃一块外焦里嫩的烤肉,赏那一树繁花飘落在溪流里,都是靠他们的功劳。
除了以上这些人外,还有寥寥几个不大合群的,比如说头一个就是宇文时中,他不用讨好别人,这位清瘦文人穿了件半旧的袍子,鬓边也没簪花,整个人显得非常放松,在香氛们的众星拱月中就显得人淡如菊,突出一个清高淡雅,卓尔不群。
和宇文时中打扮差不多的是宗泽,也是一件洗过几次的袍子,鬓边也没簪花,但袍子穿他身上,大家就自然而然觉得褪了色,抽了线,又洗坏了版型,整个人就松松垮垮。
当然大家也不会当面去笑他,还有几个人同他打招呼,说了几句话,算是很客气,他也很客气地一一回应,又讲了几句关于自己家乡春天与这里不同之处,算是很得体的应酬往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大家吃吃喝喝,聊一点更风雅的东西,宗通判则吃吃喝喝,听大家聊那些更风雅的东西。
这位老人也坐在古树下,溪流旁,专注地倾听别人之间的谈话,与他一丝干系都没有,瘦削的身影就显得有些寂寥。
但看他神情那样平和,又像是根本不觉得寂寥。
大家赏过花,也喝过酒,将文盲们也能体会的乐趣都体会了一遍后,终于就有人开口了:
尽处古树繁花当然是很好看的,但春光短暂,怎么才能将这一刻记录下来呢?
大家先是作了一轮诗,宗泽也跟着作了一首,平平无奇;
大家又赏了一下画师当场作的画,中规中矩,看着也没有传世的资格。
在大家褒贬过一轮画师的画和各自作的诗后,“赏春”的话题开始扩大,并风雅上了一个档次:
“我曾见在中立兄处见过一幅古画……”有人感慨,“真有‘竹外桃花’之意境啊!”
“是何样的画?”有人好奇。
“比今日之景如何?”
立刻就有几个同僚开始吹吹捧捧,古画主人则负责低调地凡尔赛几句:“虽得海岳外史之妙,但非其擅长之作……”
居然是米芾的画作!那就连宇文时中也起了兴趣,“何不取来一观呢?”
“独我一人,岂有趣意?”古画主人就连连推辞,“今日赏春是正事,岂能喧宾夺主呢?”
“既如此,不如咱们各取一画,品鉴高低如何?既赏春,更赏字画,堪为佳谈!”
一个人提议,一群人相应,宇文时中环视一圈,就微笑着捻须点点头。
大家的画都不是带在身上的,得回家去取。
从城外景区跑回城内取画,这其实有些累腿。
但大家都不方,因为他们用不着累自己的腿,只要让那些穿梭在绿色帷帐里的绿衣人型生物跑一趟就行。原本他们都存了这样的心思,那字画也不可能是藏在老家的床底下,而是摆在书房最显眼的架子上等着随时被拿出展开凡尔赛。
人人都唤自己的僮仆来吩咐,只有宗泽坐在那里不曾唤人过来。
有人看到了,假装没看到,还有人看到了,就互相挤眉弄眼一番,其中一个狭促鬼就开了口:
“通判如此爱惜家中的藏画,不叫咱们看一看么?”
“我来此赴任,行囊里只有换洗衣物,纸笔文书,”宗泽笑道,“余者什么也不曾带。”
有人就再接再厉地调侃一句:
“通判如此说,家中必藏了几幅名画,不舍得带出来呀!”
这话有点过分,毕竟这位老通判穷苦出身,一辈子不得志,天上飞下来一幅名画吗?
虽说语气还带三分调侃,但已是明白地嘲他穷了。
——没办法,群体活动里总该有一个话题人物,让大家调侃几句,活动才有滋有味,大家也没有坏心是不是?
尤其这老头儿戳上去还是软绵绵的。
“令诸公见笑,我自幼家贫,又无此天赋,家中素来是不藏画的。”
他一点也不恼,态度也很真诚,整个人笑呵呵的,像是没有半分火气。
这就让拿他打趣的几个狭促同僚有点不满意,想再调侃几句,但又有点不放心地望了上首处的宇文时中一眼。
宇文时中的态度有点奇怪。
这位组织者坐在上面飘飘忽忽的,像是根本没注意到下面发生了什么事,他的目光在这附近来回扫,像是想扫出个什么人。
大领导在找人!
有机灵人立刻就精神抖擞起来,目光也跟着四处扫来扫去,可大领导想看到什么人呢?
是哪一位也来此游玩的年轻学子吗?
是哪一位家中有关系直达汴京的同事吗?
还是哪一位刚刚路过这里,踏歌而行的美貌女郎?
他们的目光也跟着大领导扫来扫去,甚至连刚刚的凡尔赛和轻度的职场霸凌都丢在了脑后。
于是宗泽也被他们丢到了脑后,没人再把目光放在这位老人身上了。
老通判轻轻地呼了一口气,坐得很直的身体也悄悄放松下来,整个人很惬意地发起呆来。
“宗翁。”有人在他身后,轻轻地推了推他。
宗泽就打了个激灵,清醒过来。
没待他回头,一卷画被身后之人推过来,“宗翁的画,我取来啦!”
他的画?
他家里其实是有两幅画的,街上看到画师卖画,画得还行,老头儿随手就买了,一幅画不要几百文钱,挂在墙上当装饰,也很好看。
但宗泽又不是个不通人情世故的,三百文的画你拿出来跟谁展示呢?
他皱起眉,转过身,不知道这到底又是谁家的僮仆跑来捣蛋,还是他家的小僮仆真就把三百文的画带了出来——
身后的人将手中画卷展开一截,小心给他看。
那绚烂富丽,一笔一划都精细无比,栩栩如生的一只鸟儿就跳出了画卷,扑进了他的眼里!
“啊呀,”老通判惊叹了一声,下意识就说,“你必是走错了,这岂是我能买得的画?”
小僮仆自画后露出一张脸,小心道,“不要紧,这画别人也买不到的。”
看了那张脸,再看看这一身灰扑扑的仆役打扮,宗泽整个人瞳孔就放大了,像是受了极大的惊吓。
有人正看到了这一幕。
还是那个狭促鬼。
“啊呀!宗翁果然是藏了画吗?”他声音很欢快地叫起来,“快请让诸位同赏如何?”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35-12-0122:53:50~2035-12-0235:03: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甘草、小茉、蒹葭、八寻白鸟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君平剔200瓶;汤圆110瓶;餍晨85瓶;瑞鹤50瓶;脆皮奶油夹心泡芙35瓶;张凌AL、太饱菌、她的名字叫玛丽方、雨相、旺财撒嘛、祝夏泤、小亮港货店、山山、abc20瓶;向死而生、通膨看小說10瓶;葛生、Affirmation5瓶;已溺书海2瓶;sdgr、猫饼、魔法少女费佳要罪与罚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55
第六十六章
◎歪嘴宗泽◎
那一声并不算高,毕竟就算个别人性情再狭促,再爱取笑人,到底大家也是无冤无仇的同事,又是正经的知识分子,不会搞校园霸凌那一套。
但中心思想依旧是“找一个人来取笑,活跃气氛”,因此宇文时中直觉就往那人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了。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僮,扎着个灰头巾,穿着个浅绿的细布圆领衫,衣衫下摆像所有需要干活的杂役一样掖进腰带里,正站在宗泽身后,将手里的画卷小心展开给老人看。
几乎所有的杂役都是这么个打扮,因此非常不起眼。
但这个小僮有着不同寻常的敏锐,宇文时中的目光刚过去,还没有打量完,他就将目光投过来了。
两个人的眼神就对上了。
小僮忽然冲他一笑,将身子往后藏了藏,正好躲在了宗泽的身后。
宇文时中就没笑出来。
不知道该怎么说。
但脑袋“嗡”了一下。
还是很希望假装没看到。
如果说看到了,他也希望能没认出来。
过了这几秒钟,宇文时中终于就镇静了。
显而易见,扮成僮仆站在宗泽身后的是朝真帝姬赵鹿鸣,但帝姬那个眼神很明显是不想让他认出自己的。
想清楚这一点后,宇文老师不仅镇静,而且淡定了。
他是个在官家身边打熬过的,放在巴蜀这种西南边陲里实属人精里的人精,城府能碾压下面一票人几个来回,要说看不透的也只有过于早慧,过于有心机,过于有行动力的朝真帝姬——这属实不能怪他,毕竟宋朝士大夫们不乐意同力怪乱神打交道,帝姬这么个叠加了许多超自然标签的人他自然是看不透的。
虽然看不透,但帝姬最浅表的行动逻辑他还是能分析出来的。
比如说帝姬要求他做个东,带大家出来赏春,宇文时中考虑过很多种可能,是想在里面选一选灵应宫用得上的人物吗?是想要探听一下今岁乡试学子们的风向吗?又或者是她想给灵应军再搞点声势出来,暗示大家找点业绩给她刷一刷吗?
说实话宇文时中眼里的帝姬就是这么个行为逻辑非常清晰,非常明确,几乎不做任何与目标无关之事的人,比成年人更自律,更有规划,也更冷静。
但现在帝姬的行动逻辑,他看是看不出来的,但他可以猜。
帝姬拿了一幅画,帝姬冒充宗泽的僮仆。
那么帝姬是不是在努力拉拢灵应军这位新任统制?
她有那么多种办法,非得用这么出格的吗?她是怎么拉拢县令县尉禁军都头的?又是怎么确认她在灵应宫独一无二地位的?
想一想帝姬之前的手段,宇文时中脑子里就出现了一个很离奇的想法。
宗泽一张老脸吓得白了红,红了白,要不是知道他神经特别坚韧,比眼下更大的大场面他都能应付的来,帝姬都要请他赶紧躺平让血压平稳下来了。
但老爷子还是小声说,“胡闹!”
帝姬小声说,“没事儿!人家要看这画呢,宗翁,给他们看看!”
州官们在帝姬被刺时都去过灵应宫,但一来大家都是点个卯表示一下慰问,除了几个倒霉的县官外谁也不会天天在那守着,二来就算在某个场合见过一两次帝姬,文官们谁也不会盯着她的脸看。
再说就算盯着她看,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相貌美也不会美得离奇,最后能留下的印象也只有“是挺可爱”,现在她穿了这身僮仆服,又站在宗泽身后,哪怕有人觉得眼熟也不会想到那里去。
狭促鬼刚一开口,其他同僚也陆续收到了家里的藏画——其中有几个甚至干脆就是将家中几幅靠谱字画提前收在车上,现下只是让僮仆拉着车在外面装模作样走一圈罢了。
宗泽老爷子就很没有办法,说,“家中并无名贵藏画,这只是意外得的一幅画罢了。”
身边的小僮仆就又说,“盖着题跋印鉴呢,品评之前先不要给他们看!”
这边正捣鬼,那边已经有人开始迫不及待地显摆起来。
第一位拿了蜀地山水画出来,说是李文才的画。
“山之奇峻,水之幽深,”一位长胡子学官就感慨,“不愧为周昉之亚啊!”
“不意今日竟能得见,”大家吹嘘道,“有此一幅,可传于世矣!”
第二位拿了一幅江南山水画出来,说是传家的董源之作。
“董北苑之画,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米芾之言,今日方知真意啊!”
“江南春色三分,天然流露,不留斧凿之痕,”大家吹嘘道,“谁能不为此画动容?”
第三位拿了黄筌的画出来,更是全场都嗡嗡声一片。
黄家富贵,说的就是黄筌父子的画,又精细,又富贵,论起画花鸟来说,在北宋宫廷画师里堪称第一第二把交椅,谁能不赞叹?
有这样一幅画挂在中堂,当真是体面极了!
有这样一幅画能出现在今日的赏春宴上,赏春宴也体面极了!
关键是这位拿出画的还是个漕官,也是个有钱有权的,这就体面得没边了!
在座十几二十个州官,各自凭本事都拿了自家的藏画出来,其余也都是小有名气的画师所作,只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这三位的,有人就堆起一张笑脸对宇文时中说:
“今日头甲,以宇文相公之见……”
宇文相公脸皮就轻轻地抽动了一下,还不曾开口,下面又有人说话了:
“通判的画还不曾给大家看一看,伯玉兄是否太过心急?”
老通判低了头,脸上很有些赧然神色,“实不擅于此。”
“我刚刚却亲眼见了,”那个狭促鬼笑道,“宗翁手里那卷画,很是精细呀!”
大家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有人就忍不住打趣,“莫不是宗翁怕这卷画作将诸位所藏珍品都比下去?”
老爷子就脸红了,一迭声地说不敢,大家就一迭声地起哄让他拿出来看一看。
画卷展开,各路知识分子立刻凑了上去,有人细细地看,有人诚心诚意地点头赞叹:
“真是好画!”
但又有人撇了撇嘴,轻轻地“哼”了一声。
这画是很精细的,画里的鸟儿活泼可爱,在春日的枝叶间舒展羽翼,姿态轻松又愉悦,让观画的人也看得眉目舒展开。
而它又不止画了一只鸟儿,鸟儿站在枝头,枝条也纤长,枝节也分明,片片绿叶也清新素雅,衬得鸟羽更加明丽真切,仿佛将要冲出画卷一般。
这画是赏玩过了,可题跋却被用纸糊了起来,有人就稀奇地问了一句:
“宗翁,怎么不见印鉴?此何人所作?”
宗泽老老实实地摇头。
又有人就笑,“难道是仿作么?”
“此画工整精细,明丽处不下于……”
“不过是效法黄家之作罢了,”有人又冷哼一声,“想来也不是什么有名姓传于世者。”
画是好画,大家不管面子上承不承认,但心里都承认,质量没得说。
但文无第一,画也如此,你要是名家所作,大家哪怕不懂鉴赏,自发也会觉得它很好,毕竟它很贵。
要是无名无姓呢?那天下无名无姓的画家多了去了,有的是爱临摹会临摹的,其中能像米芾一样又爱造假又能出名的有几个?剩下的不都成了庸碌之辈,一辈子到死出不得头么?
看它封了题跋,大家就猜多半是仿作,被人当面打过脸,宗泽又是个穷酸人,舍不得撕,那就留下来了。
因此说它好看是真的,但没有个有名的作者,那它还是上不得厅堂,大家夸完前两句,再看看那位拿出黄筌画作的漕官,已然冷着一张脸,大家心里就差不多定了下来。
“虽然是好画,”有人叹道,“到底不大方。”
“许是寒门之才,见过多少富贵?想学黄公笔法,却落了下乘。”
“黄公是侍奉宫廷之人,当今又有几人见过汴京富丽?”
“不过这画与宗翁倒是相称,挂在厅堂里,还是能看得出几分意趣。”
“再高些的门第,”那位漕官笑道,“就难了。”
宗翁捧着这画,也没什么反应,像是很心不在焉的样子,脑袋忍不住就想转一转,从周围这一群同僚身后揪一个人出来。
可没瞧见那人,老爷爷看了一圈儿,很想将画卷重新卷回去时,溪边忽然就来了一阵风。
糊在题跋上的纸本来就轻——谁干这活儿能不轻手轻脚些——那纸条粘的不牢靠,轻易就飞了起来。
立刻有眼尖的人嚷起来,“题跋露出来了!或是仿了谁的画呢!”
大家就将脑袋凑过去看,捧着画的老爷子自己也愣愣地看。
林间忽然就静极了。
过了不知多久,突然有人用发颤的嗓子尖叫起来:
“你!你大胆!你连官家的,官家的画都敢仿——你——”
这一圈的人突然就惊醒了,炸开了,扑腾得羽毛乱飞似的。
有人脸吓得煞白,有人往后退去,有人就看向上首处的宇文时中。
“相公!”他喊道,“宗泽他——”
这一群脸色煞白的州官围着一个宗泽,宗泽脸上的表情就像笑,又像哭,总之就是一个哭笑不得,非常无措。
宇文相公就站起身,走过来,冲着画卷行了一个礼。
“这是官家的真迹。”他说。
一群人面面相觑时,有人抖着手指着老爷子,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爷子就很实在地替他们答了,“我刚收到的,我自己也不知道。”
宇文相公就笑了。
“诸位再赏此画,富贵否?”
一直坐在上面不大吭声的宇文时中终于出声了,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声情并茂地赞美了一番官家这幅画作。
有人就悄悄躲到后面去了,比如一直嘲笑宗泽的狭促鬼,比如那位深恨山寨货的漕官,再比如坚持着要离席更衣的宗翁。
宗翁走到帷帐后面去,正看见他这位不花钱就雇到的小僮跑过来。
“宗翁宗翁,”她说,“我那画如何呀?”
她眼睛很亮,脸上全是孩童一般的兴奋和得意,不带半分算计,老爷爷见了,那些苦口婆心劝她不要胡闹的话就都噎进了肚子里。
“多谢帝姬借画,”他很温和地说道,“只是臣原不在乎这些琐事。”
她轻轻地摆摆手,“不要紧,我在乎就是。”
老人有些在意地看着她,“臣斗胆,敢问帝姬为何这般在乎呢?”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35-12-0235:03:03~2035-12-0335:04: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萧疏、gloriawen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就用这个账号啦3个;八寻白鸟、兔子的向日葵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越粤月约跃岳樾125瓶;大大今天更新了吗?108瓶;马虎80瓶;狗蛋儿的迷妹50瓶;星宸44瓶;兔子的向日葵40瓶;鹿鸣35瓶;天青石32瓶;临冬30瓶;荟司漾25瓶;北落师门25瓶;咬一口云朵棉花糖22瓶;吃我一记风来吴山、江阿姜、nanny、ilrding、玄君20瓶;瓶;文笔差不会写书评、数星星的孩子、镜里看花、天下第一流、摸摸小胖狗头、滢阳10瓶;沉水、红烧肉8瓶;茵荫5瓶;路易斯无意思、不通、陆望舒5瓶;顾辞、白月花红、猫饼、running、小杨咩咩、国泰民安、风雪夜归人、永远喜欢蒋丞选手、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蛮颓真格挣扎菜鱿、然、秋桐之夏、要做自己的高跟鞋男王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85
第六十七章
◎郁金香◎
赏春宴上,现在没人有心思吃饭了,更没人有心思再赏一赏什么潺潺的溪流,什么繁花盛开的古树。
他们眼里就只有那幅画!
那画就在宇文时中的手里,浑然像是闪着金光一样,上面的鸟儿和树枝他们是一样也看不见了——官家的亲笔!天老爷呀!
在宫廷里吃过见过的安抚使大人还在不紧不慢地讲官家的笔法,讲这画与黄筌的画有相似,但更进一步,除却明艳之外,更显清丽鲜活,那鸟儿的姿态多么可爱,安抚使大人笑道,就算不够富贵,是不是也在当世称得上数一数二啦?
一圈的文官那脑袋就都点得跟啄米鸡似的,其中机灵的,刚刚没跳出来开嘲讽的人就又赶紧配笑着说:“天下岂有比这更妙绝的画呢?岂止富贵,简直贵不可言!”
谁说这画不够富贵的?谁说这画师没见过富贵的?脸疼不疼!就问脸疼不疼!漕官呢?赶紧出来挨打站正!
漕官惨白着一张脸,已经缩到了人群后面去,想要亲切地抓住老通判的手,问一句这画究竟是何缘由到他手中的啊?
这能用机缘来形容吗?
官家爱画画是真的,可官家的画你买也买不到,他送也不会随便送啊!
被人围着的宇文时中余光瞥见漕官那晃来晃去的身影,心里也嘀咕着同样的疑惑。
画是帝姬拿来特意给宗泽撑场子的,这很好理解。
但帝姬为啥会特意让他攒个局给宗泽撑场子,这就很不好理解了。
她有一百种比这更不着痕迹,更巧妙柔和的拉拢方式,没必要费时费力甚至自己微服跑过来,粗暴地在兴元府职场上开大。
思来想去都只有一种解释:
朝真帝姬是真心敬重宗泽。
她不愿意用她平时用惯的手段,那些阴谋阳谋她都不想用在这位六十余岁的老通判身上。
她就只是真心敬重他,所以听说他来兴元府后受了同僚的嘲笑,十分不忿,非要给他找一找颜面。
可是,凭什么?
“我以前就听说过宗翁的名字。”赵鹿鸣说。
她的嘴角微微翘着,眼睛很是澄澈地望着面前的老爷爷。
老爷爷就有点懵,“帝姬何时听说过臣呢?”
她想了一会儿,挥舞着两只手比划,“爹爹说起天下诚实肯干的官员,曾将宗翁的名字写在屏风上!”
帷帐后的林间空地里,有僮仆端着香炉从他们身边走过去,香炉里的灰跟着走动就往外飘一飘,飘到了老爷爷面前,老爷爷忽然就揉了揉眼睛。
“臣不过是……”
“我那时还很顽皮,伸手去摸,”她立刻说道,“还抹了一手的墨!”
她的声音诚恳极了。
红着眼圈儿的老爷爷听后就静了很久。
他忽然掸了掸袍服,正了正头巾,肃然地向她行了一礼。
这一礼,是为她帮了他吗?
为她攒了这个局,借出这幅画,还要特地糊个名,专为打他那些嫌贫爱富势利同僚的脸吗?
不。
“臣已是花甲老人,数载后便将致仕,名利于臣已无意义,但帝姬告诉臣,臣这几十载的辛劳,竟都在官家眼中,臣已心满意足。”
须发皆白的宗泽微笑道,“臣恐怕无机缘再赴汴京,请帝姬代替官家……”
“你有机会的。”她突然打断了他。
被打断的宗泽老爷爷睁大眼睛望着她。
朝真帝姬说:“宗翁,你来日一定会去汴京,你还会跨过那条河。”
这一日的赏春宴后,老通判在州府里地位直线上升之类的废话是不必说了。
有聪明人渐渐琢磨明白了,整个兴元府可能有官家亲笔画的就只有灵应宫的朝真帝姬,老通判监管调度灵应军,与帝姬一定是有所往来的,这不就串上了吗?
羡慕嫉妒恨!要知道帝姬的好感可是很难刷的!这小姑娘岁数不大,可是经过见过,送什么都很难讨好她,而她又与京城那一群云端天顶的大人物关系那样密切!
只要能得她信中一句美言,说不准就能进了京,在康王殿下或是哪位相公,甚至是官家心里留下个印记,这对于西南边陲的兴元府众官员来说简直是登天的梯子!
这老头儿哪里像个身段柔软,懂的阿谀奉承的样子啦?
他上次获罪不就是因为和神霄宫的道士干架吗?怎么现在就能和神霄宫的帝姬搞好关系了!
虚伪!狡诈!
羡慕嫉妒恨是没有用的,大家背后嘀咕完,还是只能去宗泽身边旁敲侧击,先送点特产,再送点锦缎,被拒绝了再换成夫人外交——宗翁一把年纪不考虑续娶的事,他儿子儿媳还在身边啊,赶紧问问他家的少夫人,到底是哪条线联系上的帝姬?看在大宋的份上,能不能伸出手来,分享一下,拉兄弟一把啊?
老通判就很淡定,旁人一概不理,专心办自己的事。
通判这职务其实挺累,因为常有刷履历的知州,人家根基在汴京,过几年一定会回京去为了相公的位置卷生卷死,那他们就不会太用心在这一州的事务上——至少脏活累活是不爱干的。
但这些活也得有人干,尤其有人监督,于是通判就出现了。
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春天来了要不要防汛,冬天到了要不要修河,本来已经很累的老爷子现在又担上了灵应军的重任,每天一口饭都来不及细嚼,揣着两个炊饼坐着小驴车还要出城去看看灵应军的军营。
军备不是一蹴而就的,陕西那边送来了一批二手铠甲和武器,道童们终于不用每天效法太祖皇帝练棍棒了,但距离完全版还差很远,比如说这个预算发的就有点墨迹。
这也不是三司使的度支故意和赵鹿鸣过不去,而是因为灵应军目前是按厢军给的预算,军备钱给的就比禁军差了一小半,大头还是料钱,按年给付的春冬衣赐,还有寒食、端午、冬至这些。
宗泽除了时不时去军营视察,看看几个小伙子练兵之外——偶尔还会考校一下他们对阵法的熟悉程度,其中最熟稔的居然不是这几个指挥使,而是一个叫王善的小伙子,因此还被老爷爷抓着手鼓励过——就只能给三司使写信,催钱,催钱,再催钱了。
三司使的钱还是得慢慢等,老爷爷再见了帝姬,就很是有些愧疚之色。
“不要紧,”她笑道,“军备之事,宗翁不必悬心,我来想办法就是。”
宗翁听了这话就更内疚了。
帝姬一个十四岁小姑娘,虽然心是好的,可她哪有办法供养一支军队呢?
很客气地送宗翁出门后,帝姬转回灵应宫中,左右看了一眼,尽忠就悄悄跟了上来。
“春茶将收,”她说,“茶商们的钱送过来了吗?”
尽忠头也不敢抬起,“说来也蹊跷……”
“这世上没有蹊跷的事,”帝姬说,“只有咱们愚笨,还没有想清楚的事。”
这事其实并不蹊跷,但需要一点脑回路才能想清楚。
茶商们刚开始是送礼,后来发现送礼得不到茶引后,他们又换了一个思路,提出用固定产来抵押的办法。
把房子土地或是茶山押给帝姬,套出茶引,卖出钱后再将产业赎回来,思路很清晰,也很常见。
但赵鹿鸣只想要钱货两讫:这种抵押借贷生意回款费心费力费时间,她要是准备在这里慢慢经营十年,收也就收了,但现在她只想继续采购铁矿雇佣工匠武装自己的军队,她哪有功夫慢慢经营呢?
除却灵应军外,唯一那点耐心也就是用在安济院建设上,这也是她存了私心,惠民算是附加的用途,主要还是给她刷一刷声望,再加给灵应军提供一个稳定的军区医院。
她拒绝了茶商们的请求,表示她是修道之人,不搞这些东西。
茶商们有些失望,偃旗息鼓了一段时间后,忽然又纷纷捧着现钱上门求买茶引了。
那个价格还特别高!
茶引不等同于茶叶,而只是一种允许买卖茶叶的文书,因此它本身应当是换不来一文钱的,现在即使它能换来钱,也不应当比市面上茶叶的价格更贵,否则这不就本末倒置了吗?
但今岁兴元府茶引的价格就很离谱,十石的茶引,先是有人出十贯来买,那一日李素去了山里,替帝姬巡查灵应宫地产,尽忠又去寻铁匠,只有季兰在城中。小姑娘记得帝姬要卖茶引,就卖给他一张,但茶引在李素手里,因此她登记之后收了钱,但没有发茶引,只给了他一张收据文书。
到得第二日,茶引的价格就涨到十二贯了,不是季兰涨的,而是那张收据卖了十二贯。
等到第三日李素回来后,茶商们表示愿意花十五贯买茶引,但李素就不敢卖了。
灵应宫的人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城内的物价上涨他们想不明白,茶商们给茶引定了比茶叶更高的价格他们也想不明白,尤其是茶商们抵押借贷也非要花高价来买它,这就更奇怪了。
就像茶引已经不再是茶引文书,而是一种在这个封闭的山区里更有价值的东西。
帝姬捧着一杯热茶听尽忠讲,听完之后皱起眉头:
“比茶叶更金贵的东西?”她问,“那是什么?郁金香吗?”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35-12-0335:04:48~2035-12-0422:48: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小楼春雨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向向2个;Schass(我不是在印度)、我就不信没名了、小怪兽大怪物、八寻白鸟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楼秋月114瓶;穿猫的靴子君58瓶;lt竹丝53瓶;RFK梦女50瓶;小千40瓶;阿苓、十三30瓶;白翛、喜脔人25瓶;苍烟下白鸥、来个评论、许翎风、众人皆卷我不卷、异点点、Innonsense、lilydudu、祝夏泤、十多个、小亮港货店、笑开颜、桓越、清澹20瓶;耶斯15瓶;生长14瓶;wimoonz12瓶;吃罐头的鱼、乔木染相思、名字君失踪了、糖中玻璃渣、殷陵漩、诗酒趁年华10瓶;醋蘸饺子、脆柿子8瓶;117瓶;暖、灰·光阴交替5瓶;Affirmation、dzsv3瓶;一条想要翻身的咸鱼、崔崔想退休2瓶;Willow、长住地缝里、猫饼、故城旧巷、糖炒栗子、小杨咩咩、陆望舒、幽幽、蛮颓真格挣扎菜鱿、鼓盆而歌、永远喜欢蒋丞选手、秋桐之夏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58
第六十八章
◎茶叶大战(序)◎
雨过天晴的瓷碗。
有细小的蟹爪纹,在澄净的表面慢慢裂开,像是这一盏天空炸开了无数裂纹。
看着它,这么一个名贵的小玩意儿,心里就觉得清醒,觉得冷。
有人将茶汤斟进去,幽暗氤氲。
漕官捧着茶汤闻了闻,那香得让人发昏的热气钻进脑子,整个人反而就更忐忑了。
“这是建茶。”他说。
“川茶粗鄙,”对方笑道,“我知贤弟风雅,极擅茶道,因此特地命人自东南小心送过来的。”
“兄有心,”漕官似乎很感动,赶紧小心喝了一口,又啧啧地称赞了几句,“我当何报呀?”
对方就又笑了一声,“不值什么,倒是贤弟有名画,传遍蜀中,改日若能取来一赏,愚兄便心足了。”
漕官整张脸就白了。
“不过是寻常画作罢了,”他苦笑一声,“怎么比得过宗汝霖的藏画?”
“那岂是他的画?”对方的声音里透出些不屑,“他倒身段柔软。”
长叹一声。
“纵如此,我又岂敢与帝姬争强?”
茶汤轻妙,滑落喉咙时流畅极了,一点涩味不留。
话题也是这样的流畅,从名画顺顺当当走到了帝姬跋扈的话题上。
不说官家与黄筌谁的画技更高明,只说帝姬糊了题跋这事,其心可诛呀!
这么多人,谁个是傻子?都知道官家的画高明是高明,不高明你也不敢说一个不字,你怎么就敢糊了官家的题跋印鉴,拿来让大家臧否?大家臧否了,是不敬,你这纯孝的女儿难道就敢说一句心诚心敬吗!
“她毕竟是帝姬,又只有十三四,她便胡闹,咱们岂有同她分辨的道理?”漕官叹气道,“又岂敢同她分辨呢?”
“话虽如此,”对方的声音里就透出了一股恨意,“贤弟受此辱,我替你不平呀!”
他受了多大的羞辱?
这话很难说,毕竟是他自己非要多那几句嘴,暗讽宗泽穷酸,拿来的画也穷酸——可宗泽一个老通判,被大家嘲讽几句怎么了?
倒叫他担了一个对官家不敬的嫌疑,这怎么不算羞辱呢!
原本大概只有三分羞辱,被这位有心人一说,漕官心里倒升起了七分怒气。
可他再想一想对面的身份地位,那怒气又渐渐平息了。
“一个将致仕的老通判也就罢了,”他说,“不值当我出手。”
对方听了就捻须一笑,“帝姬也不过十三四女童,也不值贤弟出手。”
漕官就老脸一红,心里压下去的怒气又升起来,不知道是恨帝姬,还是恨这个不留情面,戳穿他欺软怕硬心思的同僚。
但对方将上半身轻轻向前,推心置腹地问道,“那要是康王殿下,贤弟以为值不值呢?”
漕官一下子就被吓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