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秦钊嘴角勾起,林清瞪了他一眼,“秦钊!你敢笑我!”“没有。”
秦钊端着空碗走了,林清在后面咋呼,“狗崽子!臭崽子!你就是故意的,煮个生姜水连个糖都不舍得放的!”
林清吐着舌头呸呸了两下,秦小花忙捧着蜜饯过来了,“小爹,你快吃个杏干。”
林清跟看见救星似的在嘴里塞了一颗,酸酸甜甜的杏干总算是解救了他的味蕾,林清感动得泪眼汪汪,“大闺女,还是你好。”
秦小花嘿嘿傻笑了两声,她小爹真的是又好看又温柔。
林清要是知道了不定笑成什么样呢,秦小花现在对林清的滤镜有八百米厚,就是一个妥妥的林清吹。
秦小花把杏干全给放在了林清的床头,“小爹,你难受了就吃蜜饯。”
秦小花跑出去了,秦钊招呼了她过来,把两个碗塞给了秦小花,“让他吃饭去。”
“哎!”秦小花应了一声给林清端饭去了。
一个碗里装了热好的油饼子,另一个碗里昨天剩下的肉丸子汤,秦小花端着给林清送了过去,“小爹,吃饭。”
“还是我大闺女贴心。”
林清没什么胃口,但秦小花狗狗眼看着他,他想不吃都不行,就喝了一碗肉丸子汤,饼子看着有点腻就不吃了。
秦小花伸着小手给林清拉上了被子,还拍了两下,“小爹,你睡吧,睡着了就不难受。”
林清嗯了一声闭上了眼睛,好歹他穿过来不是孤家寡人,还有两个崽子和他相依为命。
林清迷迷糊糊想起了原身的娘家,原身还有一个老娘,一个哥,一个姐,原身因为第一次闹着和离,然后又嫁给秦老三,全家都不同意,原身就和那边断了关系。
林清睡着了,睡梦中乱七八糟的,一会儿是他小叔叔他们,一会儿是秦钊二人,过去现在交织,林清睡得并不算安稳。
秦钊进来看了他一眼,就看见林清虽然睡着了,但眉头还是皱着的,他退了出来,带着秦小花一起温书去了。
林清在睁眼的时候还是被秦小花给叫醒的,“小爹,小爹,起来吃饭了。”
林清呜了一声,这一觉竟然睡了这么久,都该吃午饭了,睡了一觉林清觉得身上松快了不少,鼻子也透气了。
见林清醒了,秦小花忙端饭去了,“小爹,吃饭。”
因为林清睡着了,晌午秦钊给做了饭,擀了面条就放了一些葱花和盐,一碗的面条糊糊,林清睡了一觉也饿了,“帮我给放堂屋,我起来吃饭。”
“哎。”
林清伸了个懒腰爬了起来,他穿上了袄子下来了,舀了水洗了把脸,脑袋这才彻底清醒了过来。
林清拿着筷子嘬面条,这臭崽子做饭的手艺一般,这一碗面条糊糊清淡的连滴油都没有,林清饿了也没得挑,呼噜呼噜吃了一碗就不在吃了。
秦钊瞅了他一眼,林清明显是在嫌弃他的厨艺,要知道林清平时都是吃一碗半的。
这会儿晌午天气好了起来,林清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竹哥儿也来了,林清就带着两人在院子里读书,“弟子规,圣人训……”
赖婆子听见读书声伸着脖子偷摸看了一眼,就看见林清正带着秦小花和竹哥儿在念书呢,她撇了撇嘴,林清会念个什么书呀。
青牛村不大,也就百十来户人家,谁家有个啥事一村子人都知道。
赖婆子一宣扬大家都知道了李桂枝送竹哥儿去了林清那念书的事,大家你一嘴我一嘴的,“啊,跟着林清念书?林清识字吗他?”
“谁知道呢,就林清那种人还是离远一点,省得连带了咱的名声。”
“说胡话呢你们,林清能教人念书?他可是连秦钊都不让去学堂的。”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就全当是在看笑话了,李桂枝端着一盆子尿布去河边洗呢,老远就听见了几个妇人夫郎笑得嘎嘎得,都在说林清在装什么读书人,要知道他们青牛村里可没有一个识字的哥儿女娘。
就连男的识字的都没有几个呢,家里有个识字的要么是家里过得不错的,要么是受人尊敬的长辈,还没听说过哪个哥儿女娘识字的呢。
李桂枝端着木盆经过的时候刚好听见,“咋了,你们嫉妒呀,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还笑话起了人家识字的呢,人家林清就是识字,咋了吧?”
赵秋霞也在人堆里呢,“你怎么知道林清识字呀,还送竹哥儿过去,别好好一个小哥儿,跟着林清学得一身的狐媚子劲,听说他还做生意呢,一个寡夫郎一点都不安分的,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赵秋霞既骂了林清又骂了竹哥儿,李桂枝这哪里能忍,“管好你家那两个就行了,我看你家芸娘现在也了不得了呢。”
两人本来就不对付,说着说着就动起了手,李桂枝身形高大,和赵秋霞打起来一点都不吃亏的。
两人相互拽着头发,旁边的婆子夫郎赶紧下手劝架,“别打了,别打了,都是一家人。”
“我呸,谁和她一家人啊,就生了两个没用的哥儿,宝贝的跟啥似的,早晚还都是人家的,活该!”
赵秋霞嘴毒,专门往李桂枝的痛处戳,李桂枝这哪里忍得了,弯腰拿了兰哥儿的尿布就往她嘴里塞,“我让你嘴贱,让你嘴贱!”
赵秋霞被塞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李桂枝就是不撒手,死命地往她嘴里塞,旁边的婆子有劝的,有笑出声的。
主要是赵秋霞的表情实在是太好笑了,白眼翻得都快上天了。
最后还是几个婆子把两人给拉开了,赵秋霞噗噗把尿布给吐了出来,弯着腰直干呕,李桂枝得意一笑端着尿布走了,“在敢胡说八道,下次接着塞!”
赵秋霞现在快恶心死了,压根都抽不住空还嘴的,一旁还有人偷偷捂着嘴笑的,没见过大家往人家嘴里塞尿布的,哈哈哈。
林清并不知道今天两人打架的事,他下午带着竹哥儿和秦小花一起先完整读了《弟子规》,然后在教两人识字。
教完两个小的,林清还要去带着秦钊一起读书,一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林清在院子里闲逛的时候看见他的小菜园上盖着一层稻草,林清窝槽了一句赶紧去看他的小菜园,都冷了两天了,他都忘了给他的小菜园给盖一下了,也不知道冻死了没有。
林清忙扒开一点看他的菜苗,葫芦吊瓜这些还好,就是那一垄小勺菜给冻到了,有的都已经蔫吧了,好在他那会种子撒得密,冻死一些也无所谓,也省得他剔苗了。
林清这两天没啥事,冷了这两天之后天气又渐渐暖和了起来,但也没之前暖和,林清想着等在暖和些了在进山捞螺蛳。
上午没啥事的时候秦小花跑出去和竹哥儿玩去了,林清就和秦钊一起去他家地里看看,秦老三的三亩地是两亩水田一亩旱田,旱田今年种了麦子,水田还空着呢。
林清一看这天一暖和麦田都长草了,他也懒得回家拿锄头了,直接带着秦钊一起蹲地上薅了起来,反正就这么一亩地弄起来也快。
秦小花则和一群差不多大的小孩子玩了起来,自从她换了新衣裳,还梳了好看的头发,在也没有人叫她小乞丐了,一群小孩子玩得嘻嘻哈哈的。
玩累了就围在一起坐在稻草上休息,小红凑了过来,“小花,听说你后小爹教你读书识字哩。”
“嗯!我后小爹可厉害了,不仅教我读书识字,还教我哥呢,我现在都会写三十个字了,还会数到一百呢!”
几个哥儿女娘一脸惊讶,要知道他们家里可是没有一个识字的,秦小花竟然识字!还会数数!
竹哥儿也在一旁臭屁道:“我也会写字了,但我没有小花会写的多,小嬷可厉害了,还会讲故事呢!”
“我才信呢!竹哥儿你吹牛!”
“我才没有吹牛呢,小花我们背给他们听!”
竹哥儿很是不服气,他才没有吹牛呢,两人一起大声给背了小一半的《弟子规》出来,惊得几个小孩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竹哥儿还在地上写了几个字,几个小萝卜头深信不疑秦小花和竹哥儿是识字的,好厉害啊,比他爹娘都厉害呢!
林清并不知道他在这些小孩心中的形象高大了起来,不仅长得好看,还识字,简直是太厉害了!
下午的时候林清依旧带着三个小的读书,秦钊先自己温书,他教秦小花和竹哥儿在地上写字。
“清哥儿在家呢。”
院子外面有人喊了他一声,林清这才看了过来,是个夫郎背着个背篓,旁边还跟着一个半大的小哥儿。
林清看他有些眼熟,应该是村里的人,但他不知道这位夫郎叫什么名字。
在加上林清名声不好,村里人除了他二嫂李桂枝没有人愿意找他的,这位夫郎找他干啥呀。
又看人家脸上一直带着笑,不像是来找事的,林清就走了出去,“有什么事吗?”
那位夫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清哥儿,听说你能教书,你看能不能把我家小哥儿也给教了,我小哥儿今天和小花他两玩呢,知道两人会读书写字,也闹着要过来,你看能不能给收了。”
这位夫郎说得诚恳,林清没想过要带其他小孩一起读书写字,他解释道:“我也就略识几个字,而且上午还没功夫,也就下午得了空能教教。”
“没事,没事,能教一些是一些,清哥儿你就收下他吧。”
站在这位夫郎腿边的小哥儿眼巴巴地看着林清,“小嬷,我很乖的,你就收下我吧,我也想和小花他们一起读书。”
这位夫郎忙把篮子给递了上去,“一点心意,清哥儿你不要嫌弃。”
只见里面放着一百文的钱串子,一碗豆腐,还有一块猪肉,这真的是厚礼了,但沈夫郎也知道,这镇上的哥儿女娘的学堂更贵,一年就得二两银子呢,还不算平时给夫子送的酒肉呢,这些礼比起来不算厚的了。
林清还想着要不要收下这小哥儿呢,旁边就有道声音插了过来,“沈夫郎呀,你找他干嘛呀,林清他什么名声你不知道呀,也不怕带坏了你家木哥儿。”
林清一看,老熟人,这赖婆子真的是哪哪都有她,两家本来离得就近,刚两人站在门口说话,怕是这赖婆子全都给听了去。
沈夫郎的脾气挺好,赖婆子都这么说了他也没有骂她,“不劳烦赖婆子操心了,我家的事不用你管。”
林清抱着胳膊睨了一眼嘴碎的赖婆子,“你皮又痒痒了不是,要不再泼你一盆水给你凉快凉快?”
赖婆子忙退后了两步离林清远远的,生怕林清又修理她一顿,她嘴上还劝着沈夫郎,“沈夫郎呀,你可别糊涂,你家沈大知道吗?他要是知道了非要和你翻脸。”
沈夫郎家是做木匠的,他男人能干,又生了一个小子一个哥儿,家里日子过得宽裕又舒心,他家小哥儿吵着要念书识字他哪有不同意的。
和他家沈大商量了一下就带着他家木哥儿过来了,他家就是日子在村里算是好的,但也负担不起送一个小哥儿去镇上读书。
这束脩就不说了,笔墨纸砚乱七八糟的加起来一年没个十两银子下不来的,这乡下人家哪里能负担的起的。
沈夫郎被赖婆子念叨地有些厌烦,“我家的事不用您管。”
沈夫郎不在理赖婆子了,求着林清一起教教他家小哥儿,也不求教多少,能识上几个字就行了。
林清想了一下应了下来,原身的名声不好,林清是不在意的,但以后秦钊和秦小花长大了,相看的时候若是被自己累到了名声不好找,那就是他的罪过了。
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原身娘家二姐今年二十了都没有出嫁,在这是朝代女子十六七就成婚的年代算得上晚婚了。
原身虽然是家里老小,但都已经二嫁了,落了个嫌贫爱富,行为放荡的艳名,连累的他娘家二姐到现在都没有嫁出去。
林清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若是能扭过来名声,以后秦钊和秦小花在村里也好过日子。
见林清愿意收下他家木哥儿,沈夫郎很是高兴,忙把篮子往前送,“那以后就麻烦清哥儿了。”
林清并没有着急接下,他说道:“沈夫郎我有几句话说,能教上多长时间我也说不好,但今年肯定是能教完的,我上午要去镇上,只能教下午,还是就是农忙的时候也会歇上几天,也不教,有事的时候提前给你们说了,也不教。”
“哎,可以的,可以的。”
沈夫郎很是高兴,这乡下人家谁家能不有个事和农忙的,都是应该的。
林清这才把篮子给接了过来,赖婆子在一旁撇嘴,“沈夫郎,你有这好东西不如自己吃了,送给他了完全是浪费。”
林清哼了一声,“以后我这小院里就只收哥儿女娘,像你家小子那样的,我是一个不收。”
“我呸,谁要送自己小孩跟着你呀,也不怕被你给带坏了。”
竹哥儿在院子里写字呢,门口说话的声音他听得一清二楚的,哒哒跑过来捡了个土疙瘩丢了过去,“不许欺负我小嬷!”
赖婆子忙躲开了,差点被竹哥儿给砸到。
林清也没管,笑了一声带着沈夫郎两人和竹哥儿回自家院子里去了。
沈夫郎一进院子就看见了地上竹哥儿和秦小花写的字,他很是羡慕,“写的真好。”
林清把篮子里的东西拿到了厨屋然后把篮子还给了沈夫郎,他送沈夫郎离开,木哥儿高高兴兴留了下来。
沈夫郎和林清闲话了两句,“竹哥儿他可真护着你,昨天赵秋霞说你教书的事,被竹哥儿他娘听见了,两人撕扯了起来,气得竹哥儿他娘把尿布塞到了赵秋霞嘴里。”
林清啊了一句,他二嫂这么猛的,他觉得心里暖暖的,他二嫂就是个嘴硬心软的。
送走了沈夫郎,林清刚已经教了秦小花和竹哥儿,就进屋让秦钊帮忙在纸上写了一页的弟子规给木哥儿用。
至于他为什么不写,林清只会用硬笔,毛笔他写出来的字给鸡爪子挠了似的,他写了怕木哥儿回去了都认不清的。
林清把这张纸给了木哥儿,以后就按这个教了,他单独带着木哥儿念了起来,木哥儿也很乖,性子也腼腆,林清带起来挺轻松的。
他让木哥儿回家的时候还给留了作业,让他回家了念着六个字,然后对着在地上写几遍,明天早上来了找秦小花教他,他下午在教他。
他原本准备明天和秦钊一起进山捞螺蛳呢,这两天下过一场雨之后天气已经暖和了起来,他望着门口的田地,已经有村民下地开始春耕了。
家里还有两亩水田呢,得翻了地插秧了,就两亩地不算多,应该两三天就能干完了,干脆把两亩水田给弄好了再去山里捞螺蛳好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林清就和秦钊说了明天下地翻地的事,秦钊嗯了一声应了下来,林清又问了句,“那个,你会种地吧?”
秦钊一副你在开玩笑吗的样子看着林清,林清哪里能猜到他会不会呀,“到底会不会呀?”
“会。”
秦钊今年都十岁了,从小吃的好,身形比同龄的孩子高了半头,这个年纪的小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在乡下人家都能当半个大人用了。
秦钊也是,自小就跟着他爹下地干活,就算没了他爹,他一个人也能照顾过来三亩地。
“那家里的独立车你会推吗?”
“会。”
林清这才松了口气,他也是会种地的,他小时候家里就是乡下的,但他那时候都已经是半机械化了,像小麦的收割,直接收割机一过就行了,这现在到了古代他还得在熟悉熟悉,特别是家里那个独轮车,他是真不会推呀。
既然秦钊会,那明天就让他推好了,还要拉着犁下地,要不然他两就只能搬过去了,秦钊会推车那就方便多了,用车子推过去就行了。
第38章
秦小花也在一旁仰着小脸说道:“小爹,
我也会种地的,我明天也去帮忙~”
林清揉了一把她的脑袋,“不用,咱家的地少,
你在家教木哥儿学学之前的东西怎么样?”
“好吧,
那我在家教木哥儿写字。”
第二天一早吃了饭林清两人就准备下地了,
秦钊推着独轮车,
上面放着农具,
林清就在旁边帮他推着。
家里的地不多,
他和秦钊两人种的过来的,
今天下地一看,
这家家户户田里几乎都站了人了,大家都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春耕。
林清家的地在村子里不算多的,有的人家都有个七八亩地呢,之前秦老三是个猎户,他也不靠种田养家,也就没有在买地。
今天天气不错,这一场倒春寒过后天气又暖和了起来,
林清又换上了短褐,
他挽起裤腿跳入了地里,
这水田里还是有些凉脚的,
没事,一会儿干起活来就热了。
秦钊也下来了,他在前面拉犁子,林清就在后面扶着,
要把这块水田给翻一个遍呢。
两人在地里穿梭着干了起来,林清才走了一个来回趟,
额头就出汗了,这会儿也不觉得水田凉脚了。
两人正干着呢秦二过来了,“清哥儿,正干着呢。”
“哎,二哥来了。”
林清擦了擦汗,秦二挽了裤腿也下来了,“我来扶犁子吧,清哥儿你和小钊去前面拉就行了。”
秦二二话不说就接了过来,林清擦了擦额头的汗,“二哥,你咋来了,地里的活干完了?”
“嗯,昨天就已经把地给翻出来了,等两天再把秧苗给插上。”
林清道了声谢去前面拉犁子去了,有了秦二过来帮忙,这活干得轻松了不少,二亩的水田一上午就给翻了出来。
林清坐在田埂上休息,“二哥,今天去我家吃饭吧,昨天沈夫郎给送了块肉过来。”
“不用,都是自家人,客气什么,明天先把你家的秧苗给插上,不耽误你去镇上做生意。”
“哎,谢谢二哥了。”
秦二帮忙把独轮车给推回了村子,到了岔路口才分开,三个人都一腿的泥巴,林清没想到这翻个地真够累的,要不是秦二今天过来帮忙,这地他和秦钊得翻上一天呢,第二天他累得都得爬不起来。
两人回来的时候院子里就只有秦小花一个人,地上还有一些没有擦去的字,看见两人回来了忙去烧热水去了。
秦小花烧好了热水哒哒给林清端了一盆过来,“小爹,洗脸。”
林清洗了脸和手,又把脚给洗了洗,等晚上了在洗澡吧,今天干活出了一身的汗,林清自己都嫌弃。
“今天木哥儿过来了吧?”
“过来了,我教他念我会的呢。”秦小花一脸的自豪。
林清笑着夸了她两句,小丫头更是高兴了。
“竹哥儿也来了呢,听说小爹你们去地里了,他跑回家喊二伯帮忙去了,他说他娘让帮忙的。”
林清心里了然,原来是这样啊。
晌午的时候林清弄了白菜炖肉,里面放了油煎豆腐还有木耳,馋得秦小花直咽口水。
林清做好盛了一瓦盆出来,瓦盆有些重秦小花抱不动,他就喊了秦钊去给秦二家送过去,秦小花也蹦蹦跶跶跟着去了。
这翻了一上午的地了,怪累人的,秦二不肯吃他家的饭,那他就送一些过去,总不能让人家白给他家干活了。
秦小花现在不怎么怕李桂枝了,她后小爹说了二伯娘是个好的,给了她们饭吃,二伯娘日子也不好过。
秦钊两人来的时候李桂枝正在厨屋烧火准备做饭呢,秦二抱着兰哥儿在晒太阳,秦小花脆生生地喊了一声,“二伯,小爹让给你们送菜呢。”
竹哥儿老远就闻见了肉味了,他忙跑了过去,他踮起脚尖看了一眼,“是菘菜炖肉!”
李桂枝听见声音从厨屋出来了,秦钊把瓦盆递了过去,“二伯娘。”
李桂枝应了一声忙给接过来了,“你们小爹也太客气了,真是的。”
她脸上带着笑把菜腾到了自己的盆子里,洗干净了瓦盆在里面给抓了几把炒花生,秦钊端了过来,“二伯,二伯娘,我们回家吃饭去了。”
“哎,去吧。”
林清送了肉菜过来,李桂枝自然是高兴的,这乡下人家能吃上肉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娘,是肉!”
“知道,晌午就蒸个白米饭。”
“好哦,好哦。”
竹哥儿高兴地跳了起来。
李桂枝前两天就和竹哥儿说了,让他看见林清家干活了就回来喊一声,这林清以前虽然不好,但人家现在知道错了,带着两个小的好好过日子,还教她家竹哥儿读书识字呢。
林清一个柔弱的哥儿,看着还没有她有力气呢,带着两个小的种地,她家好歹还有一个壮劳力呢,都是一家人该帮忙帮忙,她只是没有想到林清还特意送了肉菜过来,这谁家收了心里能不高兴的。
今天竹哥儿吃上了不掺杂粮的白米饭,还有菘菜炖肉,可把他给高兴坏了。
李桂枝也在夸林清,“你说这林清,真够客气的。”
“娘,小嬷他真好,还给咱送肉吃。”
竹哥儿吃得腮帮子鼓鼓的,李桂枝笑了一声,“知道知道了,快些吃肉吧。”
秦二也端着碗夹菜吃,“清哥儿现在和之前不一样了。”
“是不一样了,昨天沈夫郎还来问我竹哥儿读书的事,听说他家木哥儿也给送了过去了。”
竹哥儿嗯嗯点头,“木哥儿也和我们一起读书呢,昨天赖金宝他奶奶说小嬷会带坏我们,气得我一土疙瘩丢了过去。”
李桂枝噗嗤笑了一声,“你还怪凶呢。”
竹哥儿骄傲仰头,小尾巴都要翘起来了。
吃了饭竹哥儿就哒哒跑去找林清上课去了,林清吃了饭要午休一会儿,竹哥儿是知道的,木哥儿也来了,正和秦小花一起写字呢,他也忙挤了过去。
林清醒了之后就带着四个人读书,今天下午的时候还来了一个婆子送了一个半大的小子过来,空着个手就不说了,这不是想白嫖吗?
这婆子嘴上还说着让她家孙子跟着秦钊学,也不说让林清教的,有点看不起林清的意思,秦钊好歹上过两年学堂呢。
林清呵呵了两声叫了秦钊出来,“认你做夫子的。”
这婆子见了秦钊很是亲热,先夸了秦钊一顿然后说让秦钊带着他家孙子一起读书写字。
秦钊直接给拒绝了,“我是跟着林清学的,教不了。”
“怎么会呢,他林清能教得了你?你带着我家孙子一起学吧。”
“没空,忙着呢。”
秦钊说完直接进屋去了,把两人给晾在了门口,林清也不搭理她,他庆幸昨天说了不教小子,这都是人家的宝贝孙子,若不是过来占便宜的,大可送到隔壁村子的老童生呢,来他这白嫖了。
婆子见秦钊不肯教这才又打上了林清的主意,“清哥儿,秦钊说是你教的,你带着一起给教了呗。”
林清淡淡说道:“教不了,隔壁村子不是有学堂,直接送过去就是了,那老童生还能不收?”
林清一句话噎得这婆子无话可说,人家老童生肯定收呀,但要银子呀,林清这不要银子呀,听说沈家给送了一钱银子还有肉,林清就给收下了木哥儿,这可比老童生那便宜多了。
这婆子愤愤不平地带着她家宝贝孙子走了,她就是想着若是能识几个字,以后长大了相看的时候不是也好找媳妇儿了,谁知道林清竟然不收。
气得她路过赖婆子家的时候,进去和赖婆子一顿蛐蛐林清。
林清是不打算白收学生的,哥儿女娘在家里不受重视,没几个愿意像沈夫郎那样拿了礼过来的,这才是真正的看中,不似其他家只看中小子。
要是有人空手送了哥儿女娘过来,林清就不收,这种人家送了小孩过来也不过是想以后哥儿女娘长大了,好借着能识字找个所谓的好人家。
万一为了些银子把自己哥儿女娘往火坑里推,不如当初不识字还能找个本分的人家。
林清第二天就带着秦钊一起把水稻给插好了,秦二也是一早就过来了,三人干起活了快了不少,不到晌午呢二亩地就给插好了。
弄完了地里的活林清又忙着他的生意了,和秦钊捞了螺蛳炒好去镇上卖。
林清这一算竟然有个五六天了都,也不知道今天过去生意咋样呢。
两人到了镇上背着竹篓朝着他们的摊子走去,这才几日没来,林清在集市上就看见了有两家卖螺蛳的。
林清路过的时候瞅了一眼,这味道闻着有些腥气,不如他家的,但街上有了其他家卖螺蛳,多多少少肯定会影响到他。
老朱老远就看见了两人,“林小哥儿,今天来了,怎么这些个天都不来镇上的。”
林清把背篓给卸了下来,“这两天在地里干活呢,就耽误了日子。”
“我说呢,老刘过来问好几遍了都。”
林清原本说在家歇两天就来了,这一歇竟然有五六天没来,老朱怕林清来了没案子用,就天天帮他给捎过来。
林清忙点火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
一看林清今天竟然来了,吃过他家螺蛳的客人赶紧跑过来让林清给打上一碗,“林老板,你可终于开张了。”
“不好意思,在家干农活呢。”林清笑着给人家打了一份。
老朱打趣道:“你不来这几天老刘天天过来你摊子这看看,可把他给馋坏了,今天他还没来呢,估摸着一会儿就过来了。”
林清看老朱现在没啥生意就给他打了一碗,“朱大哥,你也吃些。”
“哎。”老朱没有客气接了过来。
这会儿林清的摊子刚支起来还没有什么人呢,秦钊则去交市银去了,林清这次干脆让他交了一个整月,以后估摸着也没啥活耽搁了,这包月一天八个铜板还划算些,也省得天天往那边跑了。
这会儿还没什么人林清也边吃边和老朱聊了起来,“朱大哥,我看集市上又多了两家卖螺蛳的。”
“他家呀,不好吃,老刘见你没来买过一次,和我说他家螺蛳腥臭腥臭的没法吃,四文钱一碗,也有人买。”
林清点了点头,“应该是他家不会弄。”
林清刚没闲聊两句呢,他这边就有客人过来,这次不用林清在喊了,大家都老老实实排起了队。
秦钊也回来了,他在一旁帮忙收起了铜板。
老刘老远就看见前面有个不短的队伍,肯定是林小哥儿今天来了,他忙跑过去了,他伸头和林清打了声招呼,“林小哥儿,你今天可算是来了。”
“哎,来了,这些天在家种地呢,就耽搁了几日。”
尽管集市上又有两家卖螺蛳的,但林清这边有老顾客一点都不愁卖的,排着的队一直没有断过,甚至还有小厮打扮的人提着食盒过来的,一来就要了五分。
老刘在后面都急得慌,“林小哥儿,还有我的吧?”
“有的,有的。”
轮到老刘的时候他要两份,“你不知道呀,我那几个好友吃了你的螺蛳,这些天老是问你在哪支的摊子,看样子你的生意以后不愁喽。”
林清笑了笑,“多谢刘伯你关照了。”
“哪有,是你弄得好吃。”
老刘笑呵呵地拿了自己的螺蛳走了,今天的螺蛳依旧卖得很快,有人甚至能买上三四份的。
林清给人家打螺蛳的时候还看见了集市上另一家的摊主过来买,林清也不怕那家卖螺蛳的学了去,他特意把香料给夹了出来,来者是客,林清笑着给人家打了一碗。
那个瘦高的男人端着竹筒走了,他就不信他做不出这个味,不就是螺蛳嘛。
林清今天早早收了摊子,还有些人没买到有些不满,抱怨了几句走了。
林清收拾收拾东西和秦钊回去了,今天带得不算少,估摸着能挣上个两百来文呢,林清也不求多,饥饿营销有时候挺好的,越是买不到心里越痒痒,林清也不想太累了,秦钊在过些日子还要参加童生的考试呢。
他下午的时候依旧是带着几人读书写字,木哥儿跟着林清学了有几日了,已经能背上一段了,沈夫郎听了别提多高兴了,在村子里一个劲地夸林清教的好。
村子里的几家有小子的起了心思,“沈夫郎,林清他收了多少银子呀?我家小子也送过去学学,识些字以后也好找个好女娘。”
“清哥儿说了不收小子的,就只收女娘和哥儿。”沈夫郎笑了笑接着说道:“这还得多亏了赖婆子闹了一场,气得清哥儿直接说不收小子。”
听到林清不收小子,刚想送自己小子过去的妇人撇了撇嘴,“他林清能教到什么好上啊,我不信他能比那个老童生教的好。”
沈夫郎也不敢说林清比老童生教的好,但看他家木哥儿的样子,教他家哥儿完全是够用的。
下午的时候村子里又来了两家过来送小孩子过来,一家是女娘,一家是个哥儿,都带了东西过来了,林清都给收了下来。
那家女娘家实在是条件不好,给送了五个鸡蛋一背篓的地瓜,还怕林清不收忙说道:“清哥儿,你放心,我知道还要一钱的银子,以后我给你送过来,这里有二十文,你先给收了。”
林清也看出来了这家条件不好,能送的已经是她家能拿出来的厚礼了,林清只收下了鸡蛋和地瓜,那二十文铜板他就没要。
“这些就够了,这各家给多给少的看诚意,以后也都不用在送了,送了也不收的。”
这家人千恩万谢和林清道谢,留下了小孩子走了。
带上秦小花竹哥儿木哥儿,还有后面来的这两,林清一共收了五个学生,家里舍得花些铜板送过来的,都是对家里的小子哥儿女娘一视同仁的。
这些孩子都挺乖巧的,给林清省了不少的心。
后面就没有人在往他这送孩子了,毕竟有人怀疑他的能力,有人觉得女娘哥儿识字没啥用,还不如在家帮着干活呢。
赵秋霞也听说了林清收了几个女娘哥儿在他家读书,她在村里洗衣裳的时候和人家嚼舌根,“就林清那样能教成啥样,别教的跟他一样狐媚就行了,在说了哥儿女娘识字有啥用,以后不还都是人家的。”
赖金宝的娘应和了一句,“谁说不是呀,这哥儿女娘还不如学学绣花织布呢,以后还能补贴补贴家用,这识字有啥用呀,能挣铜板呀,有这些银子不如送了小子去老童生那,说不定还能考个功名呢。”
大部分人家都是这么想的,乡下人家本来就穷,尽管林清要的不多,但也没几家舍得花了铜板送过去的,而且这女娘哥儿以后都要嫁人的,学了也没用,不如买些肉回来吃吃。
秦芸自然也是听说了秦小花竹哥儿两人识字的事,今天上午她还偷偷跑到林清家偷看呢,看见秦小花竹哥儿在念书,还在地上画着什么,应该是在写字。
秦芸很是嫉妒,回来就闹着让赵秋霞送她去镇上念书,赵秋霞忙安慰道:“芸娘,你真信那林清小贱人能教书呀,不过是闹着玩罢了。”
“我今天都听见秦小花背书了,那个丑丫头都识字,为什么我不能,娘,我也要学,还要去镇上的学堂。”
秦芸并不是真心想读书识字,她就是觉得识字的女娘很威风,她要是能去镇上读书,村子里这些女娘哥儿不得羡慕死她了。
这去镇上读书花销可不小,赵秋霞忙哄道:“乖儿,你读书有什么用呀,你有张漂亮的脸蛋,以后找个镇上的不比其他人风光啊,等日后你弟弟读书出头了,那不也是你风光呀。”
“芸娘,听话,读书多辛苦呀,咱不吃那个苦。”
秦大也在一旁劝着,“一个哥儿女娘读什么书呀,这不是瞎胡闹嘛,芸娘,你娘说得对,你是咱村子里长得最好看,以后准能嫁到镇上去。”
秦芸娘这才高兴了,她爹娘说得对,她长得好,以后准能找个家里有银子的。
“娘,明儿咱去镇上吧,你给我买条缎子的发带,我的这条不好看了。”
赵秋霞咬了咬牙,“行,明天咱就去镇上买去。”
秦芸高兴了,忙去屋里把自己过年才舍得穿的鲜亮衣裙给拿了出来,就等着明天去镇上风光一下呢。
因为要去镇上,第二天一早秦芸就换上了一身茜色的衣裙,脸上还涂了一些香膏,这盒子香膏还是村里的小子送给她的。
她头发梳得不是常见的双丫髻,而且侧着梳了个头,上面还给簪了一朵绢花。
秦芸很是满意,她臭美地对着铜镜照了照,听说秦小花那丑丫头还涂香膏呢,哼,不就是香膏嘛,她也有。
秦芸挎着篮子和赵秋霞一起出门去了。
秦芸经过村子的时候看见玩在一起的秦小花和竹哥儿,秦芸毫不掩饰她的恶意,“丑丫头,丑小哥儿,哼。”
竹哥儿当然不干了,“大伯娘,芸娘她骂我们!”
赵秋霞全当没有听见,领着自己闺女走了。
竹哥儿在后面气得跺脚,“秦芸才是最丑的,丑八怪,丑八怪!”
秦芸回头骂了他一句,“嘴给你撕烂了。”
秦小花也有些发愣,她喃喃道:“芸娘骂我们,大伯娘怎么怎么不说她呀?”
“哼,她才不会说秦芸呢。”
“可是以前芸娘或者光宗欺负我了,大伯娘会向着我的,还会给我饴糖吃呢。”
竹哥儿戳了戳秦小花的脑袋,“小花妹妹,你傻呀,当然是大伯大伯娘想霸占你家的银子啊,现在看赶不走小嬷了,这才不搭理你了。”
秦小花有些不相信,“怎么会呢?可是以前大伯娘对我可好了。”
“你怎么这么傻呀,给你块饴糖就是好了?那你怎么不想想秦钊哥那会怎么不带你去她家吃饭去,而是来我家呀?”
秦小花被问住了,“我,我不知道,我让我哥去大伯家,我哥不肯去。”
竹哥儿瞪大了眼睛,“啊,你不知道啊,秦钊哥之前去大伯家借过粮食,大伯两人不肯给,说是自己家的粮食不够吃,还是我娘说的呢,你不知道啊?”
“我,我不知道。”
秦小花都快哭了,她原本以为她大伯大伯娘比二伯娘要好的,没想到竟然是想占她家的东西,小姑娘三观一时受到了冲击,“我,我下午问我哥哥。”
“好了,我们不搭理她,咱两去摘野菜去!”
第39章
赵秋霞带着秦芸从村子经过,
不少妇人夫郎和两人打招呼,“芸娘今天真漂亮呀,去哪呢这是。”
“婶子,我们去镇上呢。”
秦芸人长得好看,
马上也到了该相看的年纪,
村里不少年纪相仿的小子都喜欢她,
家里有这个意思的,
难免对她家客气几分。
一路走到村口赵秋霞笑得合不拢嘴,
生了这么个好看的闺女,
以后嫁了人不愁闺女不孝敬她这个老娘。
两人今天出门走的早,
刚出了村子沿着官道走了几步,
就碰见了林清两人等在路边。
林清穿着一身灰扑扑的短褐,头发随意地用一个碎布头子扎着,脚边还放着两个竹篓,里面放着些坛子竹筒竹签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