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5章

    原想看她笑话的人,最终是失望了。

    她杜红英比谁都过得好。

    杜红英换上了一件红色的外套,这是去年过年的时候买的布料给自己做的。

    上辈子,她的衣服都是蓝色灰色为主,日子也过得灰扑扑的。

    这辈子,她要过得绚烂多彩,再不受什么约束。

    两个孩子也穿上了一身新衣服,高志远则换上了大队长的新制服。

    高志远一手牵着大儿子一手牵着杜红英,杜红英另一只手则牵着小儿子。

    一家四口出现在战友们为他们布置的婚礼现场时掌声雷动。

    “高队高队……”

    “嫂子好漂亮”

    “两个孩子真乖啊。”

    实名羡慕啊,一群单身狗感觉自己又是想娶老婆的一天!

    第一百六十章

    甜蜜的负担

    想娶老婆,怎么着也得过五关斩六将。

    周旅成了他们的证婚人。

    简单的宣誓以后,接下来就是战友们的“整活”阶段了。

    “高队,先说好,我只是代表战友们来给你说项目的,你明天可不能特殊关照我。”

    柳路平平时话最多鬼点子层出不穷。

    战友们说他最能整活,所以一致没文化的嫂子面前很有优越感,穿着上又很讲究,不知道的都以为她是城里人。

    杜红英这话她不敢反驳,要不然就露馅了。

    “嫂子,你这是种的什么?”周红好奇的问杜红英。

    第一百六十三章

    败家婆娘

    “我育的一些瓜种。”

    “瓜种?”周红都惊讶了:“这么早?怕是不行吧?”

    “没事儿,我闲着也是闲着,就试试。”

    所有的老庄稼都会觉得她是在胡闹,杜红英却不以为然。

    她决定这周要跟着采购车去县城里买些东西了。

    就问颜容什么时候可以搭车去县城。

    “明天,早上七点就在军区门口出发。”

    知道杜红英住在村里:“你早点来,他们不等人的。”

    “还有,买东西要多带点粮票肉票这些,这儿没票是买不到东西的。”

    黑市这件事儿回头再私下里和她说就行。

    “好的,谢谢嫂子。”

    高志远知道杜红英要去县城,立即翻出自己存的私房上交。

    “以后可得自觉上交才行。”杜红英笑道:“要不然就就要受罚。”

    “是,一定严格执行。”高志远抱着她:“你第一次去紧跟着符嫂子别迷路走丢了,符嫂子是家属里出了名的老好人,是符参谋的贤内助。”

    “我有这么蠢,会走丢?”杜红英觉得被男人小看了,心里不爽他一分钟。

    “不蠢不蠢,我老婆贼聪明。”高志远就偷了一个香:“奖励我聪明的老婆一个吻。”

    “你可真会占便宜。”

    “那我让你占回来,双倍占回来都行。”

    “高志远,你的脸皮越来越厚。”

    “脸皮厚,吃得够。”

    所以,高志远又准备吃肉。

    “别闹,明天我早点起床出发呢。”

    “不耽搁,老婆,今天就交一次作业。”

    杜红英……真怀疑他训练的时候是不是偷懒了,动口不动的,要不然精力怎么这么足?

    “没有,训练的时候可不敢偷懒,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你男人在军区有一个称号:第一硬汉,这要一偷懒,这称号就得拱手让人了。”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高志远表示自己一点儿也不敢懈怠。

    “训练不累吗,还折腾。”

    “老婆,这是训练累的有效休息方式。”高志远咬着她的耳垂:“只要一想到你,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儿。”

    杜红英真是没辙了。

    第二天一早迷迷糊糊的被高志远喊醒吃早饭。

    “我给勇娃子说了让他带两个孩子玩儿等你回来。”高志远道:“老婆,买点肉吧,勇娃子胃口好。”

    “好。”

    兰勇真是一个好帮手,干活的时候力气足,不干活的时候就带两个孩子玩儿。

    两小子和兰叔叔玩得可嗨了。

    走一二一,练习打木枪,射箭这些,杜红英丝毫不怀疑两个儿子以后要子承父业。

    杜红英和高志远到军区门口的时候,小罗的车子已经停在那里了。

    “小罗。”

    “高队。”

    “这是你嫂子,帮忙照顾一下。”

    “高队放心,嫂子好。”

    “你好,辛苦你了。”

    “不辛苦。”

    小罗也吃过杜红英做的菜,心里想嫂子要是再吃一顿你做的菜再辛苦也值得。

    “快点,快到点了,要开车了。”颜容几乎是跑着过来的,看车上有十多位家属了就大声问:“红英来没有?”

    “嫂子,我在这儿呢。”杜红英连忙道:“嫂子,这儿来,这儿还有一个空位。”

    “好嘞。”

    汽车的轰鸣声很大,但是车里嫂子们的兴奋劲儿却十足。

    吐槽男人抱怨孩子,说说笑笑,吵得不行。

    “小兰,你带了肉票了吧?”

    “带了,今天要是遇上有肥一点的肉我一定要多买两斤熬油。”

    “那可难不好遇噢,肥点的肉一上案板就会被一抢而空。”

    “就是,都轮不上我们这些人买。”

    “哎,我家小胖都饿瘦了,听说我今天去县城抱着我的腿让我买肉。”赵艳无奈的苦笑:“我已经有三周没买到肉了。”

    “我歇了一个月没买到了。”

    杜红英……他们好可怜啊,还没有通安村的村民们日子好过。

    自从推行了家家户户领养的办法后,通安村时常都有肥猪出栏。

    每到端午中秋过年都会杀猪分肉,就省得大家去供销社买。

    分肉是常态,而这里,买肉还要讲运气。

    毫无例外的,她们一下车就往供销社卖肉的地方走去,结果,只剩下两只猪蹄了。

    这东西骨头多,重量足却没多少肉。

    嫂子们都不动手。

    “帮我称上吧。”

    杜红英真是感谢猪蹄不肥,这玩意儿炖一锅萝卜汤不香吗?

    看杜红英眼都不眨的拿了四斤肉票花了三块二毛钱买了两只猪蹄瞬间心里各种想法都有。

    有人觉得高队娶了一个败家婆娘;有人在猜高队的津贴高;还有人想这杜红英怕是不懂得过日子要节省这回事儿吧。

    就算要买,买一只也足够了吧,一买就两只。

    众人的神色都很复杂。

    然后,众人又看到杜红英买薄膜。

    “红英,这薄膜是育秧子用的,你买来干啥?”

    “我买来育瓜苗。”

    而且,杜红英买了不少,直接花掉了八元钱。

    这女人怕是傻子吧,育什么瓜苗要花这么多本钱,种金瓜吗?

    李小兰看到杜红英这么败家就放心了。

    不怕你高志远升了大队长,有一个败家婆娘日子终究会艰难。

    杜红英败家,简直是无法形容,她又买了很多调料,又买了冰糖白糖,还给两个孩子买了尖尖糖。

    “尖尖糖是给孩子打虫的吗?”颜容问。

    “是啊,他们从来没打过虫,怕肚子疼。”

    “那我也给两个孩子买一些。”

    颜容问杜红英还要买点什么。

    杜红英……又扛了一口锅。

    无它,周天那些战士来给她开荒,自己不想去食堂搞吃的,她都想好了,就在荒地的井水架两口锅来煮,煮好了就在那里吃。

    毕竟食堂,哪怕是小食堂呢也不止他们一个大队的人吃,自己在里面搞得喷香的又吃不上,对那些战士来说是很残忍的事儿。

    杜红英到县城一趟,足足花了四十二元钱。

    “太能买了。”颜容回家对符参谋说起都感慨不已,她在杜红英面前甘拜下风。

    “可能以前是婆婆管着的,不懂得怎么持家。”符参谋道:“高志远这个小子还不错,你回头提点一下他媳妇。”

    第一百六十四章

    忆苦思甜

    “行,这可真是别具一格的午餐哈。”

    高志远对自家媳妇说将锅灶架在水井边的事儿没反对。

    星期天,特战大队的队员全都到场了。

    他们各凭本事带了各种工具。

    镰刀锄头洋铲铁锹铁钎……甚至还有匕首。

    好家伙,匕首用在这种地方合适吗?

    不过当杜红英看他们砍手碗粗的杂树一刀就割断的时候就知道这工具也挺趁手的。

    在这片宽阔的荒地上,战士们有的割草,有的用铁钎撬石头,有的挖土,干得热火朝天的。

    “小李子,昨天你还感冒来着,今天怎么不休息?”

    “报告队长,我……我惦记嫂子做的菜。”

    “哈哈哈,小子,你可真实诚。”

    众人全都笑。

    杜红英就在井边用石头搭的两口锅煮起了菜。

    特战队炊食班的几个战士则给杜红英打下手。

    “嫂子,这个为什么要先过水呀?”

    想他们炖肉都直接下锅,过了水又倒掉了一些油水。

    “过水的时候放点酒下去会去掉一些异味。”

    不管是什么动物的肉总归会有一些异味的,有些很浓有些没有。

    “炖汤加老姜花椒,有条件的加点沙香八角。”杜红英还给他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炊食班的几人都表示跟着嫂子学做饭受益匪浅。

    特别是闻着香喷喷的肉汤时他们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战友们也吃上这么香的饭菜。

    人太多没法做饭,高志远交代炊食班的战士蒸了几锅的馒头带来。

    各人带了自己的饭盒。

    “全体都有,休息,吃午饭了。”

    井里的水打上来洗手,洗手的水都没浪费,全都给浇到土里。

    战士们排队打饭,就和部队在野外训练时一样,不对,档次太高了:肉汤喷喷香,麻辣血旺吃得爽。

    就连有几个北方的战士不吃辣的都被带歪了,辣得满脸通红额头冒汗依然还喊爽。

    “啥都不说,吃过嫂子做的菜后就觉得人间再无美味了。”

    杜红英看着这一张张年轻的脸满足的样子心里其实很难受的。

    他们大多也是孩子,十八岁入伍,能进特战队的都是新兵尖子。

    高志远说他背着自己跑步做俯卧撑这些都是小事。

    特战队的队员们谁不是天天训练的,负重30公斤冲刺、100多个深蹲、翻高墙爬悬崖,钻火圈,爬泥潭……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在这个物质缺乏的年代,吃上肉就是打牙祭。

    “慢点吃,锅里还有。”

    看一个队员吃得差点咽着了,杜红英心疼不已:“以后有空嫂子就给你们做吃的。”

    “行啊,嫂子,这地里的活就交给我们,你给我们做吃的。”

    “柳路平你可真是会算计噢,经常给我们做吃的高队的津贴就养我们都不够。”

    “就是,好是好吃,就是贵吃。”

    “没事儿,等以后嫂子的菜能卖钱了就够吃了。”

    自己种的菜自己吃了,那嫂子忙活就赚个吆喝。

    战士们都觉得这事儿不可能。

    一天的功夫,杜红英三十亩地全部被战士们给翻出来了,规规整整的,看起来特别的喜人。

    “这可比生产队出工利落多了。”

    杜红英很是感慨,生产队出工个个都想找轻松活儿干。

    而这些战士却从来不会偷懒,杜红英发现有两个小战士手都打起了泡,他们也没有停下什么休息。

    “嫂子,你还管晚饭啊?”

    看杜红英又那里忙活,柳路平惊讶的问。

    “你们高队说了晚饭在食堂打点饭来,我给你们烧了鱼。”

    这鱼是杜红英在县城的时候发现的,卖得很便宜,一斤才两毛钱。

    饶是这样也很少有人买,因为吃鱼费油不说还有很多刺,最最主要的是做出来的鱼有腥味,没多少人喜欢吃。

    高志远让小罗帮忙带了两百六十斤鱼回来,一下午都让兰勇打理,杜红英煮了四锅才煮完。

    吃的时候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高队,我们帮嫂子开一天的荒,你一个月的津贴都让我们吃光了吧?”

    众人都有点过意不去:“要不我们每人给嫂子一斤粮票吧?”

    “扯淡,老子未必还没点存款,你们又不是天天吃。”高志远瞪了他们几眼:“你们帮你嫂子开荒,一天就搞完了省得她整天辛苦,花这点钱很值,我也很感谢你们。”

    “那高队,明天的训练是不是可以……”

    “你们放心,我不是那无情的人,你们对我好,帮了你嫂子的大忙,我也会感谢你们的。”

    众人一阵欢呼。

    “明天负重40公里。”

    不是吧,就是这样的感谢,还加了十公里,高队这是不做人?

    “记住老子的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咱们是特战队的人,没有平时的训练哪来战时的强悍。我高志远的兵,不能是孬种。”高志远站在那里大声道:“想知道老子和陈俊兰勇是怎么在荒岛上生存了七百多天的吗?”

    众人抬头看向高志远。

    “被逼得走投无路弹尽粮绝的时候,老子和陈俊兰勇直接就跳下了海,那时候就想这样死了也干净,总比做俘虏的强。”

    “当然,能活着谁愿意死,在水里挣扎了一段时间意外发现了不远处的荒岛,但是陈俊的腿一直在流血,血腥味引来了鲨鱼……”

    “同志们,战友们,兄弟们,我高志远对你们的狠就是对你们的爱,打铁一定要自身硬,没有一点本事遇上险境想求生,那是难上加难。”

    “魔鬼极限训练,每一次都要让自己达到最大限的承受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极限的条件下生存下来。”高志远道:“我们是特战队,随时都可能接到任务,面临的各种艰难困苦无法预估,不要做安逸的梦想,要做最坏的打算,只有经历得住魔鬼般的淬火砺炼,我们才能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一个不少的平安归来……”

    众人听着都忘记了吃鱼,杜红英听得泪流满面,他从来没在家里说过当时的场景,那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他们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

    第一百六十五章

    迷茫的陈俊

    一场开荒种地的,让战士们知道了高队的特殊经历。

    一场忆苦思甜,高志远想起了陈俊。

    晚上搂着媳妇儿躺在床上高志远叹息一声。

    “也不知道阿俊怎么样了?”

    “你写信问问他吧。”

    “嗯,我明天就写。”高志远道:“我的要求并不高,就想阿俊和勇娃子都能娶上媳妇,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兄弟三人,他日子最美。

    有老婆有两个儿子还留在部队升了,自己过上好日子了就觉得是偷来的幸福。

    “陈俊只是左腿没了,应该能说得上媳妇。”

    杜红英听说陈家人很团结,这样的人家就有前途。

    殊不知,此时的陈俊正在家里发火。

    “我说过,不谈,不谈!”

    老三回来了,退伍缺腿年纪也到了这份上了,一家人都挺替他着急的。

    陈妈妈四处托媒婆说亲。

    结果并不如意。

    “你们自己说说,我娶这样的女人干什么?一个是聋哑人,一个双臂没了,一个是傻子,我……”陈俊气笑了:“为什么?就因为我是残疾人吗?”

    “阿俊,你不要怪我们。”陈大姐心里也难受,自己的兄弟去当兵时四肢健全清秀俊朗,当兵六年后回来就缺了一条腿成了残疾人,说亲都不容易。”

    “咱们农村有劳动力才能做工分,有本事挣工分才能养活一家人。”

    但凡正常的姑娘都不愿意嫁过来。

    陈妈妈为了儿子能结婚生子,成一家人要求就降低了些。

    结果变就成了现在的局面。

    搞得陈家人都以为他只能配这些人。

    “我宁愿单身也不会娶这样的媳妇儿。”陈俊道:“如果你们嫌弃我丢人,我这就走。”

    “阿俊,你上哪儿去,没人会嫌弃你。”陈二姐哭道:“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就只有你没有结婚,爹娘是想让你成一个家,有一个女人照顾你也好啊。”

    “那你们觉得,娶这样的女子回来是我照顾她还是她照顾我啊?”

    陈俊都气笑了。

    “阿俊啊,我都看过了,这些女子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人样样儿还是长得可以的,生几个孩子……”

    “娘,我说过,我不会娶这样的女子。”

    在陈俊的心里其实也有一个白月光,那是同村的叶静,比自己小三岁,白白净净高高挑挑的。

    陈俊当兵的时候他们还时常有书信来往。

    他曾想过等休探亲假回来就上门提前。

    可惜造化弄人,休探亲假前半个月出这次任务就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

    他们在荒岛上求生时,部队下发了“牺牲“的通知书。

    等他千辛万苦回来,叶静早已嫁作他人妇。

    陈俊昨天还看到她回娘家,挺着一个大肚子,那男人……真没自己长得好,可惜,人家就是好命的娶到了自己心仪的姑娘。

    想着叶静看到自己那瞬间的震惊委屈和悲伤,再看到自己左腿没了后的释然,然后挽着男人的胳膊向他介绍时,陈俊的心像刀割一样。

    没有谁会在原地等你。

    没有谁会真正不在意你的腿。

    叶静的刺激,家人慌不择人的说亲,让陈俊感觉到浓浓的挫败和屈侮。

    他现在是废人了。

    家里人什么活儿都不让他干。

    爹娘当着他的面说:只要你好好活着就好,我们不奢求什么了。

    活着就好吗?

    当一个米虫,当一个废物。

    他只是断了一条左腿,却如断了四肢,甚至断了前程和未来。

    看不到未来的日子让他感到窒息。

    想起高队临走之前说的话,有什么事儿告诉他。

    陈俊将自己关在了房间里,给高队写信。

    写下满腔的愤怒不甘和委屈,写下了迷茫和无助。

    自己倘且将日子过得一塌糊涂,不知道勇娃子怎么样了?

    有那么一瞬间,陈俊甚至想和勇娃子搭伙过一辈子算了。

    想到这儿,就写下了这样的心里话。

    高志远给陈俊的写信的第三天就收到了一封陈俊的来信。

    拆开看时,写信日期比自己的还早两天呢。

    看到信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将信揣在口袋里就去找杜红英。

    杜红英正带着孩子和兰勇一起在地里浇水。

    她在村里找村民们买了韭菜、血皮菜这些来种上。

    用薄膜育的种子已经发芽了,两片三片叶子长出来了特别的喜人。

    杜红英决定等它们长高一点就移栽。

    也是用大棚来栽,她要搞实验。

    今天又撒了几大包的小白菜种子,郑大嫂是劝都劝不住,就觉得杜红英是瞎搞。

    “爸爸,爸爸下班了。”

    看见高志远,两个孩子飞奔而去。

    高志远一手抱一个大步走了过来。

    “今天怎么这么早下班,我还没回去煮饭。”

    “没事儿,我们一起回去煮。”高志远道:“阿俊来信了。”

    杜红英抬头看向他。脸上不太高兴。

    “过得不好?”

    “家里张罗着给他谈媳妇,不是聋就是哑或没有失手的或脑子不够使的,他心里憋屈,想和勇娃子一起过。”

    杜红英……知道农村娶媳妇难,真不知道难成这样。

    “老婆……”

    “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吧。”这男人一定是想管陈俊。

    也是,三人的情谊非同一般。

    “我写信让阿俊来这里散散心吧。”

    杜红英……你确定是让他来散心而不是给人家添堵的。

    高志远说得对,他太幸福了,两个兄弟的日子却过得这么艰难。

    杜红英抬头看着自己精耕细作的一大片地,突然想出一个办法。

    “让陈俊来,他和兰勇帮我经管这一片地,我给他包吃包住还管工资。”

    “老婆,你当自己是大老板资本家噢?”

    就种这点地还搞得这么复杂,请了兰勇请陈俊,她也不怕亏本亏死?

    “不是,我就觉得这个办法是极好的,你们兄弟仨谁都离不开谁,那就在一起生活好了。”杜红英道:“你别小看我的这个菜地,回头让你惊掉下巴。”

    杜红英就有这样的自信。

    “我让阿俊来散散心,其他的再说吧。”

    自己的兄弟尽自己最大限度的保护。

    第一百六十六章

    远离垃圾人

    同样是种地,杜红英的地简直是花样百出。

    “又在地里搭什么棚子,这哪是种地啊?”

    几个女人往地里走的时候都在议论:“高队家是干啥的,好像挺有钱的,让她败成这样子了也不好好收拾。”

    “你知道人家没收拾,没准儿收拾得狠狠的呢。”

    众人一阵哄笑,有面皮薄的脸都红了。

    这些嫂子们开的玩笑也是少儿不宜的。

    “红英,又在地里打理啊。”颜容和杜红英打招呼。

    “是啊,嫂子,你也下地来了?”

    “你这么勤快,我都不好意思偷懒了。”颜容道:“你看我这地啊,以前草比菜多,现在看我管理几十亩都干干净净的,我也只好来干了,就是不知道现在该种点什么?”

    “嫂子,我这儿有瓜秧苗,你要不一样种一棵。”杜红英道:“种多了也吃不了。”

    “那敢情好。”颜容道:“你这棚子搭来种菜的?”

    “嗯,这个大棚能将菜早点种出来。”

    “第一次听说呢。”

    杜红英也是第一次搞,上辈子看到过这辈子学着做。

    杜红英将瓜秧每一样都给了颜容一块土块。

    “你这个办法挺好的啊,移瓜秧也不用撬,就不怕撬断了。”

    直接搬走就能种了,颜容表示学习了。

    “就是比较方便。”看了一眼其他几个妇人,他们是下意识的离自己远一些,又想看她笑话的那一类:“嫂子,那几个嫂子谁家要种也可以在我这儿拿瓜秧。”

    “那你岂不是没剩多少了?”

    “没关系,我育得多。”

    颜容……这是一个大方媳妇。

    “小兰,陈艳,周红,你们几个种不种瓜秧,红英这儿有。”

    几个妇人对视一眼都摇头。

    “算了,我就不种了。”

    她们也不是第一次种地,就知道这个时节不是种瓜秧的时候,再过半个月来育种都嫌早。

    “种了也白搭,我才懒得浪费时间。”

    李小兰小声嘀咕:“自己不会种地乱整,回头还欠她一个人情。”

    “就是,我也知道这不是种瓜的时候。”

    “我听村里的那些大嫂都在笑,说我们军区的家属不懂种地闹笑话呢。”

    “真是败坏我们的名声。”

    “管她的,各人管好各人就行。”

    杜红英忙得很,她给颜容各端了个土块给她。

    “嫂子,我这儿有剪下来的一些薄膜,你先做个小架子给它搭着遮一段时间,等长到三四片叶子再揭开这样成活率就高些。”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