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岑兰笑笑不接话,她没说的是,她看人一向挺准的,有些人她第一眼见到就不喜欢,恨不得离八百米远,而有些人,例如陆文珺,见之可亲,就是说不出的喜欢。陆文珺认真道:“岑嫂子,恕我多说两句,你以后可别见着人就觉得她是个好的,这个世界上的坏人多的是,什么时候坑你一把都不一定。”
岑兰笑了:“别人我不知道,你肯定是个好的。”
陆文珺哭笑不得,岑兰这善恶观也太朴素了。
岑兰又道:“别人看到我年纪轻,都觉得我是为了老赖的地位和钱才嫁给他的,你跟别人不一样,我跟你说我和老赖的事的时候,你眼里没有鄙夷,也没有看不起。”
只有好奇,好奇她为什么三十二岁的年纪嫁给了四十三岁的赖国庆,而在她解释完之后,这点好奇也没了。
陆文珺笑道:“那你又知道,我不是在心里说你的坏话,面上却装的好好的。”
岑兰也笑了:“就冲你说的这句话,你就不可能干这事。”
陆文珺:“不过有一点你说多了,我是见的稀奇事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不就老夫少妻嘛。
岑兰转过话头:“瞧我,拉着你在大太阳底下闲磕牙,都忘了让你进门了,赶快进来坐坐。”
陆文珺摇头:“嫂子,我不坐了,我来是找你问下坝赶集的事,我刚搬来这,想给家里添置点东西,下坝该怎么去啊?”
“你也别叫我嫂子了,听着怪不习惯的,直接喊我名字就行。”岑兰道,“原来你找我是为了这事啊,正好,我一会也要去赶集,你跟我一块去呗。”
陆文珺笑道:“那感情好,麻烦你了岑兰。”
岑兰说:“你等我一下。”她转身进屋,没一会,身上就多了一顶斗笠和一个背篓,“咱们现在就走吧。”
陆文珺说:“还不行,我得回家接四个小的。”又道,“沈劲去部队了,我想去赶集,但他们四个小孩在家我不放心,干脆一块带上。”
四个?
岑兰愣了一下,沈团长家生的不是双胞胎男孩吗。
她很快反应过来,剩下两个就是大丫二丫,沈团长把那两小女孩带回家的时候,老赖还跟她夸了一句,说沈团长心肠好,是个实在人。
“成,我跟你一块去。”
岑兰跟着陆文珺到了沈家,在院子里玩耍的大宝听到动静,耳朵一动,喊一声:“妈!”
陆文珺:“嗯,你们过来一下。”
大宝小宝屁颠屁颠地跑过去,路过大丫二丫身边的时候,还拽了她两一把:“跟上。”
小孩才不懂什么领养不领养的,不过以大宝和小宝的聪明劲儿,能大概看出,以后大丫二丫是要在他们家跟他们一块生活的。
既然住一块,那就是玩伴了,大丫二丫年纪又比他们小,大宝和小宝很有点当哥哥的自觉。
大丫和二丫晕陶陶地跟上大宝小宝,四个小孩来到陆文珺和岑兰面前,从大到小,从高到低,站成一排。
站最右边的大宝还歪歪扭扭地敬了个礼:“妈,有何吩咐。”
陆文珺给他小屁股一巴掌:“少贫嘴,这是你们岑阿姨,等会她带我们一块去赶集。”
大宝“哦”了一声,和小宝一起脆生生地拉长声音道:“岑——阿——姨——好。”
见大丫二丫还傻愣在那,小宝拉了拉她两的衣角,小声提醒:“快喊人啊。”
二丫不太懂:“为什么要喊人?”
小宝歪了歪头:“见到陌生人就要问好,要有礼貌。”他挺了挺小胸脯,“这是我妈说的。”
大丫二丫还是不明所以,从小到大,都没有人教过她两要喊人。
不过……大丫和二丫隐约能感觉到,小宝说的是对的,学着他两的样子道:“岑阿姨好。”
“哎。你们好,你们好。”岑兰笑得牙不见眼。
她是头一回见到沈家这对双胞胎,长相精致可爱不说,打扮的也很整洁,比外头那些光屁股流鼻涕乱跑的小屁孩看着干净多了,更别说还很有礼貌。
岑兰妈从小就跟岑兰说,看一个人,不要看他工作多有能力,穿的有多体面,要看啥,看他家小孩。
第10章
赶集
上梁不正下梁歪,好竹出歹笋毕竟……
哪怕一个人打扮得再溜光水滑,他家的小孩却邋里邋遢、刁蛮霸道,说明这个人肯定是个面上光,内里好不到哪去。
反之,如果这家的小孩聪明懂事有礼貌,说明大人也差不到哪里去。
上梁不正下梁歪,好竹出歹笋毕竟是少数。
初听这番话,岑兰不能理解,等她自己结婚后,慢慢观察身边的人,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
她没离婚前住的家,隔壁邻居一家的男主人是个当医生的,挣的不少还受人尊重,平时不烟不酒,说话待人还很有礼貌,岑兰刚接触他的时候,都觉得这简直是模范男人了。
可他家男孩呢,十岁就敢联合一帮玩的好的男孩揍别的孩子,把人家打进了医院,只不过是因为别人说了一句他长得像小女孩,还有什么放火烧家,砸学校教室玻璃,那都是小事了……一桩桩一件件,都不像小孩子能干出来的事。
后来岑兰才知道,那医生背地里爱打老婆,小孩看着有样学样,学会了用拳头说话。
看完大宝小宝,岑兰又看了看大丫二丫,更觉得陆文珺人好了。
这两个小丫头她以前也是见过的,在军属大院里吃百家饭,她家有多余的饭菜的时候,也会接济她两。
印象里,大丫二丫一直是脏兮兮,怯生生的模样,见人就跑,今天居然学会跟人打招呼了。
以前看她两,就像两只黑乎乎的小泥猴,今天一看,她两指甲缝里的黑泥没了,鸟窝一样的头发也乖乖地披在脑后,身上更是比之前干净多了,面色也红润不少。
岑兰忍不住在心里想,大丫二丫在黄家待了快一年,还没在沈家呆几天来的干净。
岑兰看了看窗外:“天色不早了,咱们出发吧,从这到下坝,还有段路程呢。”
陆文珺没去过下坝,自然是岑兰说啥就是啥:“我要带啥东西不?”
岑兰说:“你家要是有背篓就带上一个,能背不少东西,节省力气。”
陆文珺摇摇头,背篓——她还准备赶集的时候买呢。
岑兰乐了:“那就这样吧。”
路上,陆文珺细细问了岑兰下坝赶集的事,这才知道,原来下坝不是村,也不是堤坝下面的一块地方,而是一个镇,每月逢五逢十的日子,附近几十里的人都会去赶集,采买或交换家里需要的东西,堪称一个小型的集贸市场。
陆文珺觉得还挺新鲜的,她在平城的时候,买东西一般都会去供销社或者友谊百货商场,从未有过这样赶集的经历。
快到地方的时候,岑兰还叮嘱了一句:“集市上人很多,文珺你注意看好孩子。”
陆文珺有些不以为意,人再多能多到哪去,总不至于比平城的人都多吧。
等到了下坝一看,差点惊掉下巴,岑兰真没骗她,来赶集的人虽然多,但也没有多到令人诧异的地步,可这地方小啊,路两边全是摆摊的,一眼望去全是人,摩肩接踵,还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熙熙攘攘,把小小的街道围的水泄不通。
陆文珺回头看四个小孩,不禁犯了愁,这么多人,四个小孩她不一定看得住。
岑兰见状,忙道:“没事,文珺,我帮你看大丫二丫,一人两只眼睛看两个孩子,尽够了。”
赶集虽然人多,但是敢来拍花子的不多,乡民们都淳朴,要是抓到一个,那都是往死里打的。
陆文珺稍稍安心,还是叮嘱大宝小宝和大丫二丫:“敢乱跑,屁股打肿。”
屁股打肿?!
大宝小宝点头如捣蒜,一人一边拉住陆文珺的手:“嗯嗯。”
岑兰看了看人群,人实在太多了,便说:“也快中午了,咱们先去吃点东西吧,吃完饭,估计人也比现在少点,到时候咱们再来。”
陆文珺很同意这个错峰赶集的主意:“那咱去吃啥?”
岑兰想了想:“天气热,咱们吃凉皮吧。”
她领着陆文珺和四个孩子走到一个卖凉皮的小摊前:“老板,要六碗凉皮。”
陆文珺忙道:“四碗就够了,再多拿两个小碗。”
她看一眼边上客人碗里的凉皮,份量很足,四个小孩是绝对吃不下一碗的。
转头跟岑兰解释,“我看了,这家卖的凉皮份量多,大宝和小宝分一碗,大丫和二丫分一碗。”又跟四个小孩说,“你们两人分一碗凉皮,不够吃等会再吃点别的小吃填肚子,成不?”
大丫二丫一向没啥意见,陆文珺说啥就是啥。
大宝和小宝低头嘀咕了一会,说:“成。”
岑兰在一旁看着,觉得怪稀罕的。
陆文珺拿主意前问四个小孩的意见就算了,大宝和小宝两个才七岁的小孩,还跟大人似的,有商有量。
这个年纪的小孩,不都由大人来拿主意么。
她忍不住问大宝和小宝:“你两怎么就答应了,本来能一人吃一整碗凉皮的呢。”
大宝歪了歪头,一脸理所当然的模样:“可是,凉皮吃多了,就没肚子吃其他东西啦。”
小宝点点头:“就是,还是留着肚子多吃几样小吃好,能多尝好几种味道呢。”
岑兰乐了:“两个鬼机灵。”
凉皮做好了,岑兰抢着要付钱,被陆文珺拦住了:“你都带我们来赶集了,这碗凉皮合该我请。”
岑兰在心里夸了一句陆文珺会做人:“成,那我就不跟你抢了。”
陆文珺用筷子将两个大碗里的凉皮分在两个小碗里,递给小宝和二丫,等孩子们吃上了她才开始吃。
岑兰推荐的凉皮果然好吃,晶莹剔透的凉皮口感细腻丝滑,略带一丝嚼劲,调味也咸鲜酸辣,夏天吃十分爽口开胃。
摊主看她们两个女人还带着四个孩子,做凉皮的时候就没放太多辣,孩子吃也很合适。
吃完凉皮,两大四小在摊位上略坐了一会。
日头渐烈,到了午饭的点,来赶集的人大多舍不得像陆文珺她们那样,花钱在集市上吃吃喝喝,多是选择赶路回家吃饭,又或是自己带了粮食,找个凉快的地方吃饭,等吃完饭再来赶集。
这样一来,集市上的人就少了。
岑兰见状,赶忙招呼陆文珺趁着现在挑东西去。
如今集市上只有稀稀拉拉十来号人,人一少视野也开阔了。
陆文珺打眼一看,有卖自家编的竹制品,背篓、竹席、竹篮、竹筐的。有卖烧饼、豆腐脑、油条、糖葫芦的。还有挑了农产品和蔬菜来卖的……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
陆文珺是样样都想买,她问岑兰:“买这些东西……算不上投机倒把吧?”
岑兰乐了:“不算,卖这些的都是附近的公社的社员,这也算是公社的产品,卖了发展经济,上头是不大管的。”
她左右望了望,压低了声音:“况且,这两年管的也不像以前那么严了,别说公社拿东西出来卖,个体户也有不少嘞,打办的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自个也买的。”
陆文珺放心了。
农产品和蔬菜副食厂就有卖,小吃可以待会再买,她将注意力都放在了竹制品上,一眼就相中了一个竹编的双开门小柜子,最上层是书架,下面还有六个抽屉,装什么都行,更喜欢了:“这个咋卖?”
卖竹制品的是附近公社的社员,瞥了她一眼,伸出一个巴掌:“五块钱。”
陆文珺摇摇头:“贵了。”
社员也知道自己开价高了,柜子这种属于大件,很少有人买,错过了这单,下个买家就不知道在哪了,他想了想,道:“我再搭你一张竹席。”
陆文珺继续摇头,就说话的这会功夫,她又看中一张竹躺椅。
两人你来我往地讲了一会价,最后以十块钱的价格成交了一个柜子外加一张竹躺椅,剩下的竹席、背篓、斗笠,都算添头是送的。
买的时候是尽兴了,可陆文珺看着这一堆东西犯了愁,该怎么拿回去呢?
光靠她和岑兰,外加四个小孩,肯定拿不动。
社员见状,便道:“你报个地址,我找两个人给你送到家去。”
陆文珺也算大客户了,做完这一单,他今天都可以收工了,这点方便还是该给的。
岑兰立马道:“那可不行,万一你卷钱跑路了咋办。”
社员乐了:“我姓刘,别人都叫我刘老四,家在南水公社,不信你去打听一圈,咱公社没一个不认识我的。”
旁边摆摊的人也接道:“刘老四是个实诚人,他跑不了的。”
实诚?陆文珺可没忘记,他刚才故意开高价的举动。
所以,她付钱的时候只给了一半:“我先付一半的钱,剩下的一半,等东西送到了再给你。”说完,目光在买的货物上转了一圈,“我还得验货,确定是我买的这几件,才能给你钱。”
有些卖东西的人,就爱耍这种滑头,成交的时候是一样,等拿到手又是另一样,就是被掉包了,陆文珺可吃过不少这样的亏,现在都长心眼了。
这是碰上懂行的了,刘老四顿时老实了:“成,我保证一根毛都不少地给您送去。”
陆文珺留下地址,跟岑兰继续往前逛。
挑着一些轻巧能拿的东西买了不少,两大四小手里都拿满了东西,她还没逛够,想着能不能买几匹布回去。
海浪岛天气热,她跟大宝小宝原先在平城穿的衣服,在这穿就有些热了。
还想着给沈劲做个新背心,他就那两条背心来回穿,一件都沤黄了,一件全是洞洞,跟被老鼠咬过似的。
再就是,大丫和二丫,也该添两件衣服了,她们现在身上穿的那两件,陆文珺看着都嫌磕碜,也不知道有没有跳蚤。
第11章
晦气
这衣服该不会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
陆文珺问岑兰:“有没有卖布的地方?”
岑兰想了想:“我记得有个老乡卖自家织的土布。”
她领着陆文珺到老乡那里,陆文珺看了看摊上的布,颜色还行,就是这布料有些粗糙扎手。
老乡道:“大妹子,看中哪匹了?”
陆文珺问:“还有别的布吗,成衣也行。”
老乡啧一声:“没有,你再看看我家这些布呗,颜色鲜亮得很,老多人买了。”
岑兰也跟着劝道:“她家的布的确是集市上卖的最好的了,颜色鲜亮,做衣服也好看。”
陆文珺道:“再鲜亮也不成,衣服穿在身上,好看是给外人看的,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再说了,这布买来是给四个小孩做衣服的,布料糙成这样,小孩皮肤又嫩,穿上没几天身上肯定红了。
岑兰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总不能贪图鲜亮,就不顾自己的感受吧,她放下手上拿着的布:“文珺你说得对,我听你的。”
老乡看两人都不买,撇撇嘴道:“你们不买,有的是人买。”
陆文珺笑笑,拉上岑兰和四个小孩便走。
刚走没两步,就被叫住了:“哎,你们想买布吗?”
陆文珺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个方脸大高个的女人。
女人见状,又重复一遍:“你们想买布噻,我知道哪里有卖。”
陆文珺上下打量她一眼,女人穿着短袖格纹衬衫和黑色长裤,打扮得还是挺时髦的——这样的人说有布卖,还是有几分可信的。
岑兰也想买布,闻言迫不及待地道:“在哪?”
女人笑笑,露出一口不太整齐的牙:“跟我走就是了。”她左右张望一下,“得快点,晚了可就没了。”
陆文珺还想多问两句,岑兰已经拽着她跟上女人的脚步了。
布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得买的,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女人带着陆文珺她们七拐八绕,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户紧闭大门的民房前。
她敲了敲门,里头传来一声:“谁啊?”
女人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是我。”
门内的人似乎听出了女人的声音,将门打开:“是春菊啊,快进来吧。”
叫春菊的女人回头朝陆文珺和岑兰笑笑:“就是这了,快进去吧。”
陆文珺和岑兰对视一眼,都松了一口气。
还以为她要把她们带到哪去,原来是一户人家里,四周都是平房,有什么事,喊一声别人都听见了。
陆文珺跟在春菊的身后进了屋,叮嘱大宝带着其他三个小的在院子里玩,她跟岑兰进了里屋。
到了屋内,民房的主人拿出一个大包裹,将系的结打开,把里面的东西都铺在了桌上:“两位同志是来买布的吧,我这啥都有,除了布还有成衣,要啥有啥,你们随便看。”
这包裹一打开,把陆文珺和岑兰都吓到了,里面的成衣和布料,比百货商店卖衣服的柜台还要全,还要洋气。
岑兰像被剪掉舌头的鹦鹉,一时间话都说不利索了:“你、你们上哪弄这么多衣服。”
民房的主人也不是第一次看到来客震惊了,她习以为常地笑道:“我家里有亲戚在香江,这些衣服都是他从那边邮回来的。”
陆文珺冷不丁出声:“你这亲戚可真大手笔。”
想也知道,再怎么邮寄也不可能邮这么多衣服。
这批衣服肯定另有来头,不过,这是别人赚钱的本事,民房主人肯定不会说的。
所以,民房主人也只是笑笑,并不多解释,好货不愁卖,横竖她手上的衣服紧俏,就算陆文珺和岑兰不买,也多得是人买。
这间民房里,除了陆文珺和岑兰,可还有几个客人。
来路不明的衣服,陆文珺可不想买,她刚想拉着岑兰走人,就见岑兰已经扑到衣服上,恨不得将这些衣服都包圆了。
不怪岑兰喜欢,这批衣服和布料确实亮眼得很,跟它们一比,刚才老乡卖的土布是真的土气得不行。
衣服款式很多,有牛仔裤、牛仔外套、浅黄色的西装、红白格子裙、扎染衬衫、黑白点长裙、波纹背心裙……布料也是各种颜色花纹都有,新颖洋气得很,这样的衣服,百货大楼成衣柜台里都没有,难怪民房主人会说是从香江那边邮回来的了。
这样漂亮的衣服,肯定价格不菲。
岑兰很是心动,又怕带的钱票不够多:“这衣服多少钱一件。”
民房主人笑道:“上衣三块钱一件,裙子裤子两块钱一件,布料五块钱一匹。”
“这么便宜。”岑兰眼睛一亮,脱口而出,“那要布票吗?”
“不用。”民房主人道。
这样的便宜,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岑兰顿觉撞大运了,她快步走到桌前挑了起来。
民房里又陆续来了几位客人,跟岑兰一样,她们也对这些衣服爱不释手,拿着挑好的衣服都舍不得放下,恨不得把衣服都包圆咯。
岑兰挑了一条红白格子裙,又给赖师长挑了一条西装外套,转头一看,陆文珺什么也没买,催促道:“文珺,快挑啊。”
见岑兰这么喜欢,陆文珺也不好推辞,她拿起一件翻领的扎染衬衫,上下翻看着。
这一看不得了,陆文珺心里突然一个咯噔,这衣服上的是什么?
扎染衬衫的领口内侧,有着一块暗红色的印迹,印迹不大,也就小指大小,若不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陆文珺以为自己眼花了,闭上眼睛再睁开,仔细望去,那暗红色的印迹还在。
她心中突然有了不详的预感,将衣服放到鼻尖嗅了嗅,整个人一僵,一股寒意从脚后跟直窜天灵盖。
岑兰已经挑中了几条满意的衣服,再看陆文珺,手上还拿着同一条衣服:“你看来看去,就看中这件啊,多看几件啊,好看的衣服多得是。”
陆文珺看了一眼民房的主人,她正笑容满面地跟其他几个顾客说话,完全没注意她们这边。
她将扎染衬衫递给岑兰,指着那块暗红色的印迹,压低了声音道:“你闻闻,这是什么味道。”
“什么味道?”岑兰将衬衫接过来,凑到印迹上闻了闻,“没啥味道啊……不对,好像是有种怪味。”
初闻闻不大出来,多闻两下,就能闻出一种既像土腥味,又像铁锈味的味道。
岑兰皱眉道:“这也太磕碜了,咋不洗干净了再拿出来卖。”
见她还没发现重点,陆文珺便道:“你带了手帕没?”
“手帕?带了啊。”岑兰从兜里掏出一方白色的手帕,“喏。”
陆文珺接过手帕,走到院子里,打开水龙头浸湿。
大宝正领着小宝和大丫二丫玩呢,就见到陆文珺从屋里出来,他歪了歪头:“妈,不买布了吗?”
陆文珺随口应道:“嗯……没你们的事,我不叫你们进来你们就乖乖呆在院子里。”
大宝“哦”了一声,又接着玩了。
陆文珺回到屋内,用浸湿的手帕对着扎染衬衫上那块暗红色的印迹反复擦拭。
不一会,手帕就染上了淡淡的红色。
岑兰怔住了:“这是?”
陆文珺将手帕递给她:“你再闻闻。”
岑兰接过,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手帕传来一股有些刺鼻又熟悉的味道,这是……她瞳孔一缩,大骂出声:“靠,不会是我想的那样吧。”
陆文珺拽了拽她的胳膊:“小点声。”
民房主人跟那个叫什么春菊的还有几个客人都望过来了。
岑兰咬紧下唇,压低声音:“文珺,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就比你早一会。”陆文珺道,“你也闻出来了,这十有八九就是血腥味。”
岑兰声线都颤抖了:“这、这衣服该不会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吧。”
带有血渍的衣服,要么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要么是之前穿过这件衣服的人受伤了,无论哪种,都不是什么好事。
难怪这些衣服和布料卖的这么便宜,感情还有这原因在里头。
陆文珺垂下眼帘,轻声道:“我在平城的时候,买过类似的衣服,听别人说,这种衣服又叫洋垃圾,都是捡的外国人不要的,扔到垃圾场的衣服,又或者从太平间的死人身上扒下来的衣服,然后通过走私,运到咱们这边。”
平城是大城市,鱼龙混杂,出现‘洋垃圾’并不稀奇,只是没想到,都流通到海浪岛来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边临海,海运是最方便快捷的,货量也大,这边没有才奇怪呢。
岑兰看向桌上的衣服,半新不旧的,她越看越觉得这上面的衣服就是陆文珺说的洋垃圾。
死人穿过的衣服……不知道会不会带病。
一想到自己刚才摸过那些衣服,岑兰恨不得把手都剁掉,牙齿轻颤:“现在咋办?”
“把衣服放下,走人。”陆文珺道。
岑兰暗骂一声:“晦气。”
她跟陆文珺拔腿就走,民房主人见状,跟在后面连声道:“哎,两位同志,不买了吗?”
岑兰理都不想理她,陆文珺脸上带笑,眼里却没有一丝温度:“哦,家里有点事,我们赶着回去,下次再来买。”
听陆文珺说下回还来,民房主人也不拦了,便道:“那行,下次再来啊。”转头又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出了屋,陆文珺喊上大宝他们,跟岑兰疾走到茅房,用水将十根手指头细细冲洗了十分钟,才算松了一口气。
岑兰将手上的水甩干,突然想起什么:“呀,忘记提醒她们了。”
民房里除了她们,可还有几个客人呢。
岑兰又道:“文珺,咱们要不要回去一趟啊?”
陆文珺摇摇头,说:“人家未必不知道呢。”
她都能发现衣服不对劲,那几个女人也不是傻子,在那看了这么久,肯定也能看出些门道。
可既然她们选择买下来,说明她们还是不介意的。
像陆文珺和岑兰这样‘挑剔’的人,毕竟是少数。
这年头,衣服难买,布料难得。
哪怕知道这是从外国死人身上扒下来的,这样洋气漂亮又便宜的衣服,也多得是人想买。
洗干净了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再不济,把脏污的那块地方剪掉不要,剩下的拼拼凑凑,又是一件新衣服。
第12章
聪明
毕竟她们前脚刚走,后脚公安就来……
岑兰又问:“那,要不要去公安局举报她们?”她皱眉道,“万一有不知情的人贪图便宜,把这些死人穿过的衣服买回去穿,染病了怎么办?”
那些衣服里,可有一小部分都是童装。
小孩子体弱,最容易得病。
一想到可能有小孩穿上这样的脏衣服,岑兰顿感内心不安,暗骂卖这些‘洋垃圾’的人害人。
“举报也行。”陆文珺道,“不过咱们得想想,要怎么跟公安同志解释。”
岑兰愣了愣:“解释啥?”
“解释咱们怎么发现的啊。”陆文珺道,“别忘了,咱们差点把这些衣服买回去。”差点就成了走私的一环。
岑兰皱眉道:“……那也不能放着不管吧。”
陆文珺道:“我有主意。”
她让岑兰带她到邮局,找工作人员要了信纸和笔,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不记名的举报信。
岑兰看她字迹端庄秀丽,措辞也很妥贴,忍不住问:“文珺,你念过书吗?”
“上过几年学。”陆文珺随口应道,把信纸塞进信封里,“这就成了。”
岑兰追问道:“然后呢?”
“然后咱们下次再来赶集的时候,经过公安局,趁人不注意,把举报信塞他们信箱里。”陆文珺道,“公安局门口每天来来往往这么多人,他们怎么知道是我们举报的。”
同样的,去民房买衣服的人这么多,料想民房主人跟春菊也猜不到是她和岑兰举报的。
岑兰松了一口气:“还是你聪明。”不过仍有些疑惑,“为啥不现在去公安局?”还要等下次赶集再去,多麻烦啊。
陆文珺没说话,大宝却是乐得咯咯直笑:“岑阿姨,如果我们刚走,公安叔叔就接到了举报信,那卖衣服的婶婶们肯定就知道是我们举报的了。”
再不济,也会把怀疑的目光放到她们身上。
毕竟她们前脚刚走,后脚公安就来了,不怀疑她们怀疑谁。
所以,得打个时间差。
岑兰恍然大悟,捏了捏大宝的小脸:“小不点,还挺聪明的。”
大宝骄傲地挺起小胸脯:“跟妈学的。”
陆文珺摸摸他的头:“真是我的好大儿。”
岑兰叹口气:“早知道就不贪便宜了,惹这么个麻烦。”又道,“你说,那个春菊怎么会找上我们。”
陆文珺道:“她看我们两个女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一看就是大客户,或者说肥羊。就算我们自己不买,还带着四个小孩呢,家里孩子多,意味着需求多,哪怕不给自己买衣服,也得给孩子添两件,不得不说,这个春菊还是挺聪明的。不过依我看,那个春菊也就是个领路的,带我们去消费,然后她拿好处。”
就连民房主人,也不像有这么大能量能从外国走私,两人背后估计还有靠山呢。
不过,这就不是她跟岑兰能管的了,这事得让公安同志操心去。
闹了这一出,岑兰也没心思继续逛下去了。
陆文珺又带着大宝他们买了蜜三刀、炸糖糕等几样点心,便和岑兰打道回府了。
刚回到家没几分钟,刘老四就带着两个社员把买的竹制品送到了。
沈劲也刚回来没多久,他看着刘老四从牛车上一件一件把东西运下来,瞠目结舌:“咋买这么多东西。”
“多吗?”陆文珺看了看柜子和竹躺椅,“一点都不多,都是能用得着的。”
沈劲摇摇头,嘀咕一句:“败家娘们。”说完就去帮刘老四搬东西了。
把竹躺椅和柜子规整好,客厅总算不是空荡荡的模样了,陆文珺点点头,表示十分满意。
沈劲拍了拍竹躺椅:“买这玩意干嘛,家里没椅子吗。”
陆文珺:“你懂啥,竹躺椅比椅子好坐多了。”
等沈劲把院子里的杂草锄完,种上花,她再把竹躺椅往院子里一摆。
试想一下,午后,她躺在竹躺椅上,一边赏花一边看书,旁边再摆上一个果盘,时不时叉两块水果吃,这日子过得比神仙都惬意。
“我不懂。”沈劲啧一声,“我就知道这玩意挺碍路。”
陆文珺拿起东西想扔他,沈劲动作敏捷地闪过,正好屋外刘老四他们喊了一声,他赶紧出屋,躲过了陆文珺的第二轮攻击。
把刘老四他们送走,沈劲问:“啥时候开饭,我肚子饿了。”
“再等会,我还没去副食厂买菜呢。”陆文珺道,“你要是饿了,先吃点蜜三刀垫垫。”
沈劲掰了一块蜜三刀放进嘴里,蜜三刀方方正正,黄色的外皮上点缀着白色的芝麻粒,味道香甜绵软,就像喝了一包蜜似的。
味道还是不错的,可沈劲就是不爱这种软绵粘牙又甜腻腻的东西,吃了两口便放下了。
陆文珺戴上新买的竹编斗笠,问四个小孩:“要跟我去副食厂吗?”
四个小孩刚赶集回来,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都犯困了。
一个两个,无精打采的,一看就不想去。
陆文珺也不强迫他们,让四个小孩躺在新买的竹席上,腰间盖一张凉被。
此时已接近傍晚,天气没有这么热了,凉风习习,不一会,四个小孩就进入梦乡,响起细小的鼾声。
陆文珺去了副食厂,挑着新鲜的海鲜买了一些,天刚擦黑的时候就回到家了。
到家一看,四个小孩已经醒了,沈劲正拿糖逗他们呢:“吃啊,多好吃啊,咋不吃呢。”
小宝见陆文珺回来了,哒哒哒跑过来抱住她的腿,扬起一张委屈的小脸,拉长了声音道:“妈——”
“有事说事。”陆文珺道,“少作怪。”
沈劲也过来:“你回来的正好,你评评理,我给他们买的糖他们居然不吃。”
大丫二丫是不敢吃,大宝小宝压根就看不上。
陆文珺:“我看看,你给他们买的什么糖。”
沈劲把油纸包递过来:“喏,就这个。”
陆文珺打开油纸包一看,里面都是拇指盖大小的碎红糖块,挑眉道:“这也叫糖?”
沈劲:“这咋就不是糖了,供销社畅销得很,咱们院里的小孩都爱吃。”
陆文珺拍拍大宝小宝:“跟你们爸说,你们平时都吃的什么糖。”
大宝歪了歪头:“水果糖。”
小宝掰着手指头数:“牛奶糖。”
大宝又道:“话梅糖。”
小宝跟他比赛似的接道:“还有桔子糖和双喜糖。”
沈劲乐了:“哟呵,这里头有好几种我都没吃过呢。”
大宝说:“可好吃了。”又看向沈劲,“下回妈去商场,我让她买一包大白兔奶糖给你,大白兔奶糖好吃,有一股奶味,甜滋滋的。”
沈劲更乐了,拧一把他的小脸:“那我是不是应该谢谢你啊,沈大宝同志?”
大宝搓了搓被他捏红的小脸:“不客气。”
“以后你给他们买糖,就按他们说的那几种买。”陆文珺道,“供销社买的糖块,他们且看不上呢。”
陆文珺之前有工作,能挣钱,手头宽裕得很,吃喝上从不拘着大宝小宝,糖果也是常买的,小宝还有一个饼干盒,专门用来收集糖纸呢。
沈劲嘀咕一句:“还挑上了。”
不过他到底理亏,知道海浪岛没有平城经济这么发达,有大型百货商场能买到各式各样的糖果:“行了,下回我托人给你们带椰子糖吃,总行了吧?”
“椰子糖?!”大宝小宝眼睛一亮,对没吃过的糖果,他两很感兴趣。
小宝咽了咽口水:“椰子糖是什么味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