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啊?”赵林连忙看向来电显示,发现确实不是唐少雄的号码。
刘浮生早晨刚跟他开完会,给他怼的差点生活不能自理,这个声音,他肯定忘不掉。
赵林冷声道:“小刘,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如果你想继续气我,那就大可不必了,我有气量,不想跟你这种小年轻一般见识。”
刘浮生笑道:“刚才赵教授说出唐董事长的名字了,应该是唐家的二公子唐少雄吧?他刚给你打过电话?”
赵林皱眉道:“跟你没关系。”
刘浮生说:“怎么没关系?我打这个电话,就是给你指一条生路。”
“开什么玩笑?”赵林不屑的说。
刘浮生说:“今天你应该去过唐家吧?而且唐首长应该没给你什么好脸色,我说的对吗?”
赵林面色一变:“你派人跟踪我?”
刘浮生说:“赵教授误会了,我只是猜测的,毕竟唐家在高层那边的意见,跟你的意见高度一致,你们双方肯定有一些交流。你在研讨会上吃了败仗,肯定要和唐家报备一下,再问问后续怎么办。”
赵林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你想说什么?直接点。”
刘浮生说:“我想提醒你,你现在很危险,包括唐董事长跟你联系,应该是想谈点事,而你刚才给我打电话的语气,我可以听出,你们谈的并不愉快。”
赵林心中大惊:“刘浮生,你在我家里装窃听器了?”
刘浮生笑呵呵的说:“我哪有那个本事,而且也没必要,我只是早就知道了,盛唐集团暗中通过许多渠道,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鉴于目前的情况,唐董事长应该需要尽快把粮食卖出去,否则他囤积居奇,发国难财,对唐家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他想卖粮食,你有四大粮商的关系,就是很合适的中间人……我说的对吗?”
第2147章
一条后路
刘浮生的分析丝丝入扣,逻辑上毫无漏洞,赵林心中惊讶的同时,更好奇刚才他说的,送自已一条生路。
所以他略微沉默,然后问道:“刘浮生,别扯这么多,你刚才说的,送我一条生路,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有人要害我么?”
刘浮生平静的说:“赵教授想想我刚才推测的那些事情,唐家大量囤积粮食,目前你应该是唯一的知情人吧?”
“如果你能帮助他们,把这些粮食卖给国际粮商,他们念在你帮过忙,又有很高的名气这一点,或许会放你一马,毕竟你也有点用,并跟他们在一条船上了,可是,如果你们发生了矛盾,还拒绝帮唐家把粮食卖掉,那你就是置身事外并知道内情的人了。”
赵林有些不甘心的问:“那又怎样?”
刘浮生笑道:“唐家是什么档次,有什么手段,你应该很了解,不是什么人,都够资格拿捏他们的把柄。”
“……”
赵林半晌无语,坐在原地,出了一身冷汗。
刘浮生这句话,好像一道厉闪,让他如梦初醒。
他本想拿捏唐家,在卖粮的问题上,做一些文章,报复唐老爷子对他的斥责。
却没想过,自已手里握着唐家的把柄,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
此时,赵林心里思索着,事情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如果他给唐少雄打电话,表示愿意帮忙,能不能弥补自已和唐家的关系?
刘浮生慢悠悠的说:“赵教授不讲话,就证明我刚才的猜测没错,那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吧……唐董事长没有跟你谈拢合作,是因为他手里的粮食,有其他的去处,那个去处,比卖给你更有利可图。”
赵林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凭什么信你?”
刘浮生说:“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我没必要取信你。”
“……”
赵林又陷入沉默,随后试探着问道:“刘书记给我打电话,想让我做什么?”
刘浮生笑道:“赵教授果然是个聪明人,如果你不想吃亏,我建议你立即离开国内,以你在国外的影响力,绝对更安全,更让唐家人忌惮。”
赵林闻言冷笑道:“刘浮生,说到底,你的目的就是让我退出研讨会,不再给你制造麻烦吧?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把今天你所说的话,全都告诉唐家,你会是什么后果?”
刘浮生沉声道:“赵教授,你仔细想想,经过今天的研讨会,你是否还有资格,去参加接下来的研讨?就算你参加,又能产生什么作用呢?”
“我是真心实意的想帮你一把,毕竟你也是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学者。”
“另外,就算你把我所说的告诉唐家,对我也造成不了任何伤害,你可以打听一下我的背景,同时,这么做对你更没有任何好处,诺达的燕京城,难道只有唐家,可以让你无声无息的人间蒸发吗?”
赵林闻言,浑身忍不住的哆嗦起来,声音有些发颤的说:“你,你威胁我?”
刘浮生笑道:“赵教授,你别紧张,我可没有说过,任何威胁你的话,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你博学多才,应该能明白,什么事情你能参与,什么层次的事情你解决不了。
”
“我知道你没有什么政治上的野心,你只是想通过学术能力,去赚点钱,做个逍遥自在的富家翁而已,既然如此,你又何必把自已逼到悬崖上呢?”
刘浮生的话,让赵林彻底沉默了。
许久之后,赵林轻叹一声:“你说得对,事情已经发展到,我不敢参与的程度了,我也没兴趣继续在国内待下去,明天我就以讲学为理由,去国外避避风头,你满意了吧?”
刘浮生说:“你是明白人,我也不会让你为难,我在国外会找人给你安排好一切手续的。”
赵林心中一动:“一切手续?”
刘浮生说:“对,一切,包括赵教授在米国的绿卡,以及洋房,豪车等生活配套设施。”
赵林闻言,顿时大喜,他没想到,这个刘浮生,还挺仗义的,他出手比唐家大方多了。
想到此处,赵林赶紧说道:“刘书记,刚才我说话有点重了,您可千万别介意啊。”
刘浮生笑道:“我理解赵教授的心情,这件事就说定了,明天一早我派人去接你,直接把你送到机场,保护你顺利离开。”
赵林说:“好,谢谢刘书记!”
挂断电话之后,刘浮生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回到住所之后,他把赵林的情况,跟周至说了一遍,并让周至全面监控赵林的动向。
对于唐老爷子,赵林就是个沽名钓誉的废物,随时都可以找到替代品,对于刘浮生来讲,赵林的作用,可就太大了。
赵林和海外粮商的关系很密切,手里掌握着很多机密的资料,刘浮生把他发配到国外,并非是尊重他的才华,而是为了更方便控制对方。
稍晚些时候,刘浮生拨通了张茂才的手机,跟他讲述了赵教授的事,并让他帮忙接待一下对方。
张茂才笑呵呵的说:“放心,只要赵林一落地,我的人就会立即把他控制起来,到时候,你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顿了顿,他感慨道:“我一直希望利用吕氏集团的力量,帮国家做点贡献,可是你总不让我出手,今天终于找到出手的机会了。”
刘浮生笑道:“张大哥的报国之心,我很理解,毕竟领域不同,总不能国家出什么问题,都要海外华人帮忙吧?我们有信心,不仅要赢,更要赢得漂亮。”
……
刘浮生说服赵林时,唐少雄也找到唐老爷子,汇报了赵林的态度,并说明他想通过白如雷,处理那批囤积的粮食。
唐老爷子说:“赵林确实是个小人,他能对你讲出那种话,也在情理之中,既然白如雷想要倾家荡产,那你成全他就是了。”
唐少雄笑道:“父亲,我觉得赵林对咱们,也算是潜在的威胁,他掌握了太多秘密,您看,要不要让他消失?”
唐老爷子说:“不要急,你手里的粮食还没出手,等白如雷把粮食都买过去,你再处理赵林吧,如果白如雷改变主意,或者白家阻止他跟你交易,赵林这边,也是一条后路。”
第2148章
回去还是留下
唐少雄点头道:“还是父亲想的全面,那我就去找白如雷了,回头再让赵林闭嘴。”
刘浮生让赵林出国,也是考虑到唐家的想法,对他进行一些保护,毕竟,以唐家的权势,如果在国内的话,刘浮生也很难保证赵林的生命安全。
第二天,唐少雄的事情还没办妥,赵林就逃亡到国外了。
唐老爷子得知此事,气的摔碎一个茶杯。
唐少雄叹道:“赵林居然比想象中的更狡猾,看来昨天他拒绝我提出的要求之后,就做好了逃亡的准备。”
唐老爷子说:“赵林必须除掉,你打电话给老三,让他通过海外关系,运作这件事。”
唐少雄点头,立即去做事。
没过多久,刘浮生就接到了唐少豪的电话。
唐少豪似笑非笑的说:“如果我没猜错,赵林出逃,应该是你的手笔吧?”
刘浮生惊讶道:“莫非你们家老爷子,把铲除赵林的重任,交到你手上了?你准备怎么做?”
唐少豪淡然道:“我的做法,取决于你的想法……你想用赵林做什么?”
刘浮生坦然道:“赵林是我留给四大粮商的杀手锏,等对抗结束之后,我会如约给他办理一个米国绿卡,后面他的人生,跟我就没关系了。”
唐少豪哈哈大笑:“好啊,那你放手去做,等他拿到绿卡之后,我再去找他。”
如果有选择,刘浮生也不想这样做,但是他知道唐少豪的能力,只要对方动用了吉泽鸣鹿这枚棋子,哪怕吕氏玉业,也未必能保护赵林的安全。
即便能保护好,也要引起各种冲突,为了赵林,不太值得。
刘浮生现在的做法,已经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
随后一周,刘浮生将方方面面的事情,全都安排妥当。
紧接着,国家高层根据学术界以及各方面的探讨结果,制定了政策方针,决定与海外四大粮商抗争到底,彻底吹响了,粮食战争的号角。
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学者们,在赵林跑路到海外之后,纷纷偃旗息鼓,再也没有半点声音。
大方针落地之后,刘浮生就想功成身退,返回粤东处理政务,可王教授等人,却不让他离开。
刘浮生有些无奈的说:“讨论已有结果,后续就是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你们这些专业领域的学者,根据政策的反馈,再进行策略调整了,这方面我玩不转,留下也没意义。”
王教授正色道:“小刘,你太谦虚了,如果不是你,我们也不能干脆利落的赢得这场胜利,这时候你走了,我们可就没有主心骨了。”
刘浮生连忙摆手:“王教授,您这话就言重了,我何德何能,敢当这个主心骨?”
王和平笑道:“刘书记,让你留下,不只是大伯的意思,更是国家领导的意思。”
“领导的意思?”刘浮生挑了挑眉毛。
王和平说:“大伯他们联名上书,向国家举荐你,高层领导在了解了整个研讨的过程之后,专门做出指示,务必让你也参与到,针对四大粮商和海外资本贸易战的专项工作组中,想必你很快就会收到国家的正式任命了。”
还有这事?
刘浮生真的有些愣住了,隔行如隔山,他的级别也不够参加这么重要的工作,他只想协助国家打赢粮食战争,没想过要出什么风头。
孰料,王教授他们居然联名上书给大领导,推荐自已担任相关工作。
王和平见刘浮生满脸愕然,忍不住笑道:“我还以为刘书记早就知道这个情况了,看来某位首长,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啊。”
某位首长?
刘浮生心中一动,能让王和平用这种语气形容的,除了白首长,没有第二个人了。
看来这件事,很有可能是未来的老丈人帮我促成的,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
刘浮生的猜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晚上,他去拜访白首长,后者说:“我觉得,这是你进入国家高层视线的大好机会,我们国家很大,能树立的地方官员典型也很多,但是有能力跨领域展露过人才华的地方官员,却是凤毛麟角的。”
“此前,你率领粤东军区的参演部队,在冬日和的军事演习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是你在军事方面的造诣,而这一次,你参加我国对外的贸易战,同样也能展现出这方面的才华,以后你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
刘浮生由衷的感谢道:“伯父已经帮我在中纪委和安全局方面,打通了相关的晋升途径,现在又时时刻刻为我考虑,真的让我受之有愧。”
白首长微微一笑:“都是自家人,没必要说客套话。”
顿了顿,他有些好奇的说:“以你的眼界,应该能看到这些好处,你为什么没有主动争取相关的机会?如果有什么难言之隐,我可以想办法帮你协调。”
白首长的洞察力非常敏锐,他精准的抓住了刘浮生心中的想法。
刘浮生很清楚,参加粮食战争的工作组,会让自已向上的路途更宽阔,增加无限的可能性。
但同样的,他对将来有着自已的规划。
他在粤东省的很多布局都要展开,尤其是突然跳出来的王克成,隐约有着搅局的可能性,折让刘浮生必须亲自把握各种细节才能安心。
对他来讲,粤东省才是他最需要关注的地方。
不过此时,王教授和白首长都不遗余力的在帮助他,为他提供大好的发展机会,他如果推辞了,就会辜负王教授和白首长对他的期待。
刘浮生再三权衡,还是决定,继续留在燕京,用最快的速度,解决粮食问题。
“伯父,我没有主动争取进入工作组,是因为粤东那边有很多事需要我去处理,但我也明白,有些机会摆在面前,必须做到当仁不让的道理。”
“既然伯父和王教授都对我抱有很大的期望,国家也的确需要我,那我就留下来,把这件事做完再回去。”
白首长欣慰的说:“我知道唐少英正在谋求粤东省的省长职位,你则是他最大的阻力,我这次提名你进入工作组,唐家的人,没有任何一个跳出来反对。”
第2149章
主动制造
刘浮生笑了笑说:“他们也希望我留在燕京,别回去给唐少英捣乱吧?”
白首长点头说:“除此之外,唐家也自以为抓住了你的把柄,觉得能利用白如雷,给你扣上以权谋私,泄露国家机密,投机倒把,发国难财的帽子。”
“不过,从我的角度来看,粤东省那边也是一时一地的得失,这场经世济民的贸易战,对你的未来,则是极有好处的事情,我们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未来势必会遭遇到,来自西方源源不断的各种打压,有此前提,你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站出来发挥一定的影响力,甚至力挽狂澜,护国护民,你的前途一定无比光明。”
刘浮生由衷的感慨道:“伯父从大局观出发,看到的东西,比我更高更远,您放心,只要国家有需要,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尽我所能,付出全部。”
……
刘浮生决定暂时留在燕京,参与粮食价格保卫战的时候,粤东省这边,王克成再次面见唐少英。
此刻他的底气,比以前更足了,因为在温国强的引荐下,他已经认了王老太太当干妈,虽然还没有促成王老太太,重返王家这件事,但依靠这层关系,他也觉得,自已多了一重保障。
唐少英见面之后,亲手给王克成倒了一杯茶说:“王先生,你在电话里说,有个计划要跟我面谈,具体是什么计划呢?”
王克成双手扶着茶杯,有些受宠若惊的说:“在书记面前,我不敢班门弄斧,我只是略尽绵薄之力,为您查缺补漏罢了。”
唐少英说:“我知道王先生有大才,也希望你能跟我坦诚相待,这些话,就不必多说了。”
王克成试探着问道:“书记,历史上能成就大业的,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吝于付出代价,您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唐少英知道他话里有话,想了想说:“不付出牺牲,很难获得胜利,只是,也要看付出的是什么,获得的又是什么,王先生,我并非拘泥于小节的人。”
王克成点头道:“书记,你对曾云飞手里那几座矿山,有什么看法吗?”
唐少英说:“曾云飞除了跟谢家有一定的关系之外,可以说一无是处,无论经营企业,还是为人处世,他都不够优秀,当初也是靠着谢家的扶持,才获得一定的财富,说到底,只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小人物。”
说到这里,唐少英笑了笑:“如果王先生有曾云飞那种条件,恐怕已经能在粤东省呼风唤雨,成为一方豪强了。”
王克成摇头道:“人各有命,我能得到书记的赏识,就是命运最好的安排,我没有过其他的非分之想……曾云飞那边,已经跟谢家斩断了联系,但是他属于曾家的嫡系血脉,跟谢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谢家肯定不会做的太过分,所以,他依旧是打击谢家的重要棋子。”
唐少英问:“然后呢?”
王克成说:“我想跟您商量一下,如何引爆曾云飞这颗暗雷,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唐少英眯着眼睛说:“刘浮生也很看好曾云飞,他以曾云飞为基点,设置了一套连环局,我们肯定要破坏这个局才行。”
王克成脸上露出一丝纠结的表情,重重的叹息道:“书记,其实有些话,我真的不该说,但是,自古忠义难两全,我既然决定跟随您,那就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
唐少英多聪明?看见王克成便秘似的表情,心里就有了相应的猜测。
“王先生,你想说钱厅长的事吧?”
王克成点头道:“我觉得,现在就是我们利用曾云飞,给您刷声望的好机会,不过这样一来,势必会波及到钱厅长。”
“我建议,您要跟钱厅长,迅速的剥离一切关系。”
唐少英笑道:“为什么呢?”
王克成说:“您正处于竞选省长职务的关键时期,您的竞争对手,同样不容小觑,除了他之外,您还要防止燕京方面,空降其他领导。”
唐少英缓缓点头,王克成这话说的不错,他表面很风光,背地里要担心的事也有很多。
王克成说:“我建议您让曾云飞的矿场,发生一起大型的矿难事故。”
这句话一出口,以唐少英的城府,心里都忍不住一跳:“主动制造吗?”
王克成低声道:“是的,书记,这个矿难,必须是震惊全国的那种规模,必须要有重大的伤亡,只有这样,全国的焦点才能集中到粤东,从而再集中到您身上,只要您干净利落的处理好这起突发的事故,就一定会搏得巨大的声望。”
“欲成大义,必除大奸!”
王克成这八个字,说的斩钉截铁。
唐少英皱眉道:“想要达成这种效果,伤亡数字恐怕不能小了啊。”
王克成坚定的说:“曾云飞那三座矿,所有的员工,最多活三分之一,这些人还得是书记您,亲手把他们救出来的!”
唐少英倒吸一口冷气,王克成这个王八蛋,实在是太王八蛋了。
他的手段如此毒辣,如果事情泄露出去,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王克成镇定的说:“我知道这个计划的风险系数很高,所以我才问书记,您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看法。”
难怪这家伙不敢一见面就说出自已的计划,如果引起唐少英的不悦,今后他就无法再接近对方了。
即便经过这么多铺垫,唐少英依然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王克成心中忐忑,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许久之后,唐少英缓缓说道:“我想听听王先生具体的想法。”
王克成的心,终于落了地。
他脸上露出笑容说:“这件事想要做的天衣无缝,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事故是曾云飞多重违规导致的,跟别人没有任何关系,第二,纵容曾云飞无视安全守则的保护伞,必须受到严厉的打击。”
“还有第三条……保护伞不能活下去,否则遗祸无穷。”
说出这句话时,王克成的眼睛里,闪过了一抹杀意。
唐少英沉吟道:“钱希林对你有知遇之恩,而这一次,他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王克成满脸痛心疾首的表情:“书记懂我,这件事我真的纠结了很久……钱厅长的确对我恩重如山,可是某些事,他做的实在太过分了。”
第2150章
批评是为了帮你
“如果有选择,我也希望钱厅长能去国外当个富家翁,逍遥自在过余生,可刘浮生和谢家已经勾结在一起,他们还让曾氏宗族跟曾云飞划清了界限,那么,曾云飞的事情,就很难勾连到谢家了,在这种情况下,引爆曾云飞的主动权,约等于还在刘浮生的手里……”
“钱厅长,随时可能被调查,而他是绝对经不起调查的,会对书记您的宏图伟业,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唐少英缓缓点头,钱希林做事不太仔细,他的相关账户,甚至是他名下的资产,都有无数的文章可以做,此前,钱希林一直靠着唐少英的照顾,才会安然无恙。
可是目前,唐少英要面对的斗争层次,已经上升到了他也无法妥善照顾钱希林的程度。
那么这个人,就成了唐少英的潜在威胁。
唐少英说:“你想要我怎么做?”
王克成说:“您要安抚钱厅长的情绪,表面上跟他割裂开,暗地里继续保持联络,只有这样,他出事的时候,您才能从容应对,至于别的事,我来做就好。”
唐少英平静的说:“别的事你来做,钱厅长这条命,还是我来收。”
王克成有些愕然。
唐少英说:“我做事喜欢让自已彻底放心,只有我认定威胁被剪除,才能真正睡踏实,你对钱希林存有感激之情,我担心你玩华容道的戏码。”
“这个……”王克成满脸犹豫,其实他对钱希林,根本没有任何感情,他最希望的,就是钱希林早点去死,这样他的秘密,才会被带进棺材里。
可是,王克成没想到,唐少英竟然是这么狠毒的人。
如果他再坚持,自已处置钱希林的话,恐怕就会引起唐少英的猜忌了。
王克成苦笑道:“您说的对,我或许真的可能会耽误您的大事。”
唐少英点头说:“我们同舟共济,都做好自已的事就行了。”
随后,他拨通一个电话,对面的人说了很多,唐少英只是轻声说了几个嗯。
“王先生,你对参政议政,有没有什么想法?”
放下电话之后,唐少英问道。
王克成眼睛一亮:“您是说,我有这种机会吗?”
唐少英说:“对,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王先生是个大才,你的才华只放在商海,似乎有些浪费了,当然,我知道你是生意人,不愿意在仕途上发展,不过有个政治身份,总是有好处的嘛。”
王克成毫不犹豫的说:“书记,我做梦都想有这么个身份啊。”
唐少英笑道:“既然你有这种想法,我就去跟省里的相关部门说一下,协商会那边也要换届了,总该引入一些新鲜的血液,像王先生这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优秀企业家,我看就很合适嘛。”
王克成心花怒放,这个政治身份,对他太重要了。
有了身份之后,司法机关再调查他,就要多出一些忌惮,他掩盖犯罪行为,也就更方便了。
唐少英笑道:“王先生,我喜欢坦诚的人,也知道你做事谨慎,心理素质很好,喜欢给自已留后路,但是你来见我,却没有准备那些乱七八糟的后手,这让我很满意,所谓的政治身份,也是我交朋友的一个见面礼,希望你也能满意。”
此话一出,王克成恍然大悟,难怪唐少英先打电话,然后才给他安排了协商会的身份。
这个电话,应该就是打给附近负责警卫的人,那个人可能带着侦探器之类的装置,检查他是否携带了,诸如录音笔那种小东西。
想到这里,王克成的后背,不禁冒出一层冷汗。
他见唐少英之前,确实想过留下一些录音证据,以防被对方当成弃子。
幸好,王克成权衡利弊,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否则的话,他的下场,可能比钱希林更惨。
不知不觉,王克成的脸色都变了,即便他头脑聪明,善于观察,可与唐少英这种身份尊贵的世家子弟相比,依旧只能做俯首帖耳的角色。
唐少英一直都在观察着王克成的表情变化,看到他默默擦汗之后,就知道王克成已经明白自已的意思了。
于是他笑道:“王先生,我不会亏待朋友的,我们约好的事情,就请你多多费心了。”
王克成恭恭敬敬的点头,表示一定努力办好所有的事。
……
数日后,粤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少英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钱希林给臭骂了一顿,并且当众说钱希林写的字,都是垃圾,不堪入目,让钱希林这种人,加入书法家协会,简直是侮辱书法这门艺术,拉低书法家协会的层次。
唐少英说,不能因为钱希林在官面上有点职位,就给他拉进来,再这么搞下去,书法家协会就成了乌烟瘴气的名利场,根本不符合协会成立的初衷,以后也就没必要存在了。
这番表态把许多协会领导都给吓蒙了,他们想破脑袋都不明白,唐副书记为啥发这么大的脾气。
很快,坊间就传出了,省委唐副书记和公安厅的钱厅长之间,发生了剧烈的矛盾,他们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联系的那么密切了。
其实,这里面最懵圈的,还是钱希林本人。
他万万没想到,唐少英会一点面子都不给,劈头盖脸的对他一顿羞辱和责骂,他斗不过唐少英,只能憋着气,回到家里。
当天晚上,唐少英打来电话,钱希林心里憋屈,语气也不如以前那么恭敬了。
相反,唐少英却语气亲和,带着歉意说:“老钱,我先跟你道个歉。”
钱希林说:“书记,您是领导,我是下属,您批评我,我虚心接受,没有其他的想法,您不用道歉。”
唐少英笑道:“老钱,我知道你生我的气,我给你打电话,就是想把事情,跟你好好解释一下。”
“解释?”钱希林不明所以。
唐少英说:“我在书法家协会批评你,其实是为了帮你。”
“……”钱希林不知道怎么接话。
唐少英说:“你升任公安厅的厅长之后,一直想继续进步,谋求副省的职级,并且按照常理,许多省份的公安厅长,也都有副省领导兼任。”
第2151章
加点私货
“可是我数次向上推荐,总是遇到重重阻力,让你无法得偿所愿,你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
钱希林说:“官场上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无非是看谁做出的成绩更好,我没做出成绩,所以得不到晋升……”
唐少英笑道:“我给你交个底,不久之前,我通过暗中运作,已经把你提名到副省长了,你应该知道,我正要竞争省长的职务,所以这次的阻力非常大,我如果不跟你划清界限,你肯定无法得偿所愿的。”
钱希林心中一动:“您的意思是,您当正职,我当副职,这事儿稳了?”
唐少英说:“现在还不够稳,只有我们公开决裂,我当众批评你之后,你的事情,才算稳妥。”
钱希林思索道:“您这招太绝了,咱们闹掰之后,那些曾经的阻力,估计都会成为我的助力,拉拢我,对抗您,把我推上副省的位置。”
说到这里,他有些感动:“书记,您为了我,真是用心良苦啊。”
唐少英叹道:“咱们表面是上下级,实则亲如兄弟,如果你能出任副省长,话语权肯定比以前大得多,也会对我争取省长的位置,产生更多的帮助。”
钱希林连忙打包票说:“您放心,我一定会以您的利益,作为我的根本利益,别说省长了,就算更高的位置,我也会竭尽全力的帮您争取。”
唐少英哈哈大笑:“接下来,你可要配合我,演好这场戏……今天的事,我没有提前跟你打招呼,要的就是你自然流露出的费解,震惊以及恼火的情绪。”
钱希林连忙答应,他真是打心眼儿里往外的高兴,因为这家伙,没做过对不起唐少英的事,至于贪钱,那是另一个维度。
唐少英则是冷笑不已,对付钱希林这种表面精明,实则糊涂的人,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
刘浮生在燕京市,忙的不可开交,他已经答应加入粮价稳定工作组,要学习的资料,接触的人,都比此前开研讨会的时候,多出了很多。
国际四大粮商,在全球收购粮食,导致粮价每天都在暴涨,国内对粮价有着严格的把控,可是今年天灾,粮食歉收,还是让价格产生了不小的波动。
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所有的物价,都有往上攀升的苗头。
无论在互联网上,还是市井之间,都传出了各种负面消息,许多超市,卖场,粮油店,都出现了老百姓疯抢粮食的情况。
国家紧急调动储备粮,往市场里投放,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对策,对付国际市场上的海外资本。
工作组里,负责策略制定的副组长,正是国家经济智库的王惟庸教授。
地质学家王教授,则没有参与到这个工作组里,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很高,但并不是专业领域的人才,此前讨论邀请他,是因为他的地位和威望,现在做专业的事,还要靠专业的人。
王惟庸教授对目前的情况,感觉颇为棘手。
他唉声叹气的对刘浮生说:“海外资本在各种市场操盘,别有用心的提高粮价,还在民间制造各种版本的谣言,导致老百姓也跟着疯抢粮食,我们需要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否则,社会秩序都会受到影响啊。”
刘浮生说:“国家已经有对策了吧?”
王惟庸说:“目前组织上准备通过报纸和电视等媒体,进行官方的辟谣,然后通过物价局和粮食局等职能部门,强势稳定住价格。”
刘浮生沉吟道:“效果应该不够显著吧?大多数人还是宁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的。我决定,应该再加上两点。”
王惟庸问:“哪两点?”
刘浮生说:“我们也可以利用民间的小道消息,比如,粮食局的工作人员对外透露,粮仓里的粮食很多,根本不会出现粮荒,只是有人想趁机把陈粮卖出去,才往外放的谎言。”
王惟庸点头道:“用魔法打败魔法,确实值得试一试,刚才开会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这个手段呢?”
刘浮生说:“我想先跟您透个风,听听您的意见,再对外公布……除了刚才那个办法,还有一点就是,针对那些囤积粮食,倒买倒卖的不法商人,要进行公开的制裁,并且,不能杀鸡儆猴,只制裁一小部分,要惩治就要做到,全国范围内,全都惩治一遍。”
王惟庸闻言,沉默半晌,都没有说话。
利用国家机器,震慑投机分子,安抚民众的情绪,这是一件大事,这么做的效果肯定很显著,可负面影响也会很强。
刘浮生见他不言语,就继续说道:“乱世需用重典,司法力量介入粮食市场,正是目前势在必行的手段。”
王惟庸说:“我怕海外舆论会说咱们国家,干扰自由市场的环境,侵犯商人的合法权益啊。”
刘浮生笑道:“粮食战争就是经济贸易战争,也是我们国家与国际资本之间的博弈,自然有什么办法,就用什么办法了,我们利用行政手段,去处理市场问题,短期内,会被境外资本视为一种软弱的态度,他们非但不会反对,甚至还会进一步的加大投资……我相信,通过后续的努力,咱们至少有八成的把握,能让四大粮商血本无归。”
这一系列的事情,刘浮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包括让赵林逃跑到国外,被张茂才所控制,也是为这些计划,而做出的铺垫。
他跟王惟庸商量好对策,回到住处,立即就拨通了米国的石星宇的电话。
“石大哥,最近辛苦你了。”
石星宇说:“刘书记已经加入国家粮食价格保卫工作组了?你应该更辛苦才对。”
刘浮生笑道:“咱们就不说客套话了,赵林的情况如何?”
石星宇说:“他已经被我们控制在吕氏玉业的一处庄园里了,按照你的吩咐,我让赵林保持着,与四大粮商之间的邮件往来。”
“这些粮商在邮件里,问了很多我国储备粮的数据,以及国家做出的应对策略等问题,我让赵林一一对答,没有露出任何破绽。”
刘浮生说:“多谢石大哥,最近四大粮商肯定还会追问赵林一些隐秘问题,这回咱们的回答,就要加点私货了。”
第2152章
抽雪茄
石星宇笑道:“要不是你吩咐,我早就让他加私货了。”
刘浮生说:“我先准备文案,咱们随时保持联系,拿赵林编一张网,让这些粮商,全都钻进口袋。”
又过两天,米国一处豪华的庄园里。
国际四大粮商的首脑云集在此,把酒言欢。
对外,这是一场普通的富豪商业聚会,对内,却是一群阴谋家在密谈如何获利套现。
一个叼着雪茄,肚子挺大的老外说:“共和国的政府,已经出手稳定市场了,现在民众不再恐慌性抢购粮食,事情有点难办啊。”
另一个又高又瘦,留着浓密胡须的老外冷笑道:“他们为了平息民众的恐慌情绪,使用了不少手段,还派出许多人,以分配任务的形式,对发布谣言,传递小道消息的人,做出了严厉惩罚。”
“包括抬高粮价的国内商人,也被执法机关给抓捕了,这些办法,短期内行之有效,但是无疑透露着心虚,他们如果有非强硬的,行之有效的手段,绝对不会用这种办法的,我分析,共和国的储备粮,已经不多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外说:“不要妄下结论,他们确实已经慌乱了,但我们没有得到准确的数据之前,还是不能过于冲动。”
抽雪茄的老外说:“你就是太谨慎了,我倒是觉得,行动必须趁早,我们再不出手,资金池恐怕会出现一些问题,毕竟国际粮价,已经越来越高了。”
白发老外说:“还是小心为妙,毕竟我们的对手,曾经击败过金融大鳄,挽救了整个亚洲啊。”
他看向一个沉默不语,高鼻深目的男人说:“你和共和国的某个专家,一直保持着联系吧?能不能跟他确认一下共和国的内部情况?最好得到储备粮的具体数据,才方便我们展开进一步的行动。”
那个老外端着酒杯,喝了一口说:“好,我现在就给他发邮件。”
他的邮件发出不久之后,大洋彼岸,熟睡的刘浮生忽然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
打电话的,是石星宇。
刘浮生问:“石大哥,有什么消息吗?”
石星宇说:“刘书记,你应该在睡觉吧?不好意思,事出紧急,只能打扰你了……赵林收到粮商的邮件,询问他国内储备粮的真实情况,还有我国智库的应对策略,他们还想跟赵林直接通话。”
刘浮生想了想,说出一个数字。
石星宇问:“这个数字是真的吗?”
刘浮生说:“我怎么可能跟他们说真实数据?这只是一个,足够让他们血本无归的数据而已。”
石星宇哈哈大笑:“我明白了,我马上让赵林按照这个数据进行回复,并亲自给四大粮商打电话,增强真实性。”
刘浮生说:“辛苦石大哥了。”
挂断电话之后,他伸了一个懒腰,看着外面天色微明,已经睡意全无。
刘浮生洗漱一番,随后拿起电话,拨通王惟庸的号码。
片刻之后,王惟庸带着一丝睡衣,接通了电话。
刘浮生笑着说道:“王教授,国际粮商那边,已经开始咬钩了。”
……
刘浮生按部就班的给四大粮商挖坑时,潮江市一座毫不起眼的农家院里,唐少豪用喷枪点燃一支雪茄,悠然自得的抽了一口。
随着房门被推开,他头也不回的说:“我抽雪茄的时候,不喜欢被人打扰。”
吉泽鸣鹿优雅一笑说:“唐先生,您应该知道,没有重要的事,我不会来打扰您。”
唐少豪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吉泽鸣鹿坐下之后,瞥了一眼燃烧的雪茄,随后说道:“据我了解,贵国官员倡导廉洁之风,许多与奢侈品相关的东西,都被大家所排斥,起码表面上,很多官员都不想被人知道自已的特殊嗜好。”
唐少豪淡然道:“你来找我,不是说雪茄的吧?”
吉泽鸣鹿笑道:“我和外面的组织,取得了联系,得到两个资讯,第一,国际粮商和背后的资本,都在试图刺探国内的情报,想了解共和国的储备粮,究竟有多少,以及针对粮食收购,制定了什么应付方式。”
唐少豪说:“我知道,我想问问你,有没有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