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73章

    “好啊。”

    “说的太好了。”

    数秒钟后,王教授大喊一声,随即带头开始鼓掌。

    紧接着,会议室里爆发出,山崩海啸似的掌声,其中甚至包括很多,支持赵林的专家学者。

    他们把掌声送给刘浮生,不是说自已因为这段话,就会改变立场,而是刘浮生的话,听着确实很提气,也确实让他们心潮澎湃。

    赵林的脸色非常难看,他万万没想到,姓刘的上来就火力全开,连预热都没有,就说出了这样慷慨激昂的话,而且还极具煽动性。

    掌声停息后,赵林沉声喝道:“刘同志,你刚才说的,确实很有感染力,不过,做事不能仅靠一腔热血,我们要讲究科学发展,讲究实事求是。”

    “请问,你了解过粮食价格的本质吗?你知道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吗?你知道我们加入世贸组织时,所签署的条款的具体规定吗?你明白诚信经营,世界金融的意义吗?”

    “刘同志,你恐怕连我们所持的观点,真正的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赵林这一连串问题,在气势上,丝毫不输给刘浮生的慷慨陈词。

    他话音落下之后,会议室里更安静了,因为赵林说的问题,同样非常尖锐,许多人都觉得,刚加入讨论的,外地政府官员刘浮生,根本没有实力回答这些问题。

    包括王教授和王惟庸,李兆麟,李兆坤等人的脸色,也都发出了细微的变化,可想而知,他们对此也是忧心忡忡。

    刘浮生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露出了思考的神色。

    王教授想帮他抗一波火力,可是刚要开口,就被赵林给打断了:“我希望,其他的同志们,暂时不要表态,因为我很想知道,这位刘同志那样慷慨激昂的发言的基础,到底是什么?”

    “国际问题,不能蛮干,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蛮干只能激化矛盾,让事情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说完,他盯着刘浮生,缓缓开口道:“刘浮生同志,我们革命的成功,国家的解放,人民的富强,没有一个是靠着蛮干而成功的。”

    “我们的目标远大而坚定,我们在执行的时候,却要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国家和人民的信任。”

    赵林抓住了刘浮生不是经济学者,而且十分年轻的空子,想要集中火力,将他一波带走。

    只要打灭他的嚣张气焰,后续的事情,可就好办了。

    刘浮生叹了口气说:“赵教授讲的,我同意其中一部分。”

    王教授等人纷纷色变,会议室里,也发生了轻微的骚动。

    没等赵林的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刘浮生已经说道:“我赞同的这部分,是赵教授对某些事实的陈述,我也很清楚,国际大事不能只靠着一腔热血,否则就会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2141章

    世贸规则

    “同时,我们也不能对所有的事情,都采取隐忍的态度,大豆战争就是前车之鉴。”

    “刚才赵教授说的,所谓的国际市场规则,全都是别人制定的,本意就是收割其他国家,对于这种条款,我向来是不屑一顾的。”

    不屑一顾?

    赵林沉声道:“小刘同志,我们是在做学术探讨,可不能随便大放厥词,你不在规则框架内,和别人做生意,就只能被市场所孤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都是这样的道理,你对别人不屑一顾,别人难道还会尊重你吗?”

    刘浮生笑道:“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尊重的规矩,必须建立在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基础上,那些丧权辱国的条款,绝对不能答应,如果有人想对我们的内政说三道四,我们肯定会跟他们抗争到底。”

    赵林撇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唱高调,理论很正确,实操层面,根本行不通。”

    刘浮生正色道:“实操层面?赵教授,如果上个世纪末,我们真的遵循了所谓的国际规则,那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将会让我们的国民财产损失殆尽,我们会像东南亚那些小国弱国一样,一夜之间,回到几十年前,包括香江,也得灰飞烟灭,再也无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国家选择奋起抗争,举倾国之力,打赢了金融战,现在的赵教授以及在座的各位,这才有闲暇可以坐而论道,讨论抗争还是妥协!”

    “如果你没有抗争的实力,敌人甚至不会给你留妥协的机会,也只有抗争的,才能被尊重。”

    赵林万万没想到,刘浮生的格局这么大,直接就否定了世贸组织的规则,这等于是釜底抽薪,让他失去重要的理论依据啊。

    赵林有些恼火的说:“小同志,你完全在强词夺理,你知道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世界金融市场,对我们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吗?你居然要无视世贸组织的各项规则,简直岂有此理。”

    刘浮生笑道:“赵教授,我可没说过,要无视规则啊,我只是要求,规则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如果规则不平等,我们遵守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赵林怒道:“迄今为止,国际粮商的操作,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全是规则框架所允许的,哪里不公平了?”

    刘浮生点了点头,在他的引导下,赵林终于落入了他的节奏。

    刘浮生要做的,就是跟赵林讨论规则公平。

    因为他是外行,哪怕有王教授提供的资料,也不可能在专业领域,跟赵林这种研究了很多年的教授学者相比。

    既然是辩论,就要明确自已的观点,然后发挥自已的长处。

    只有扬长避短,才能最大程度的,取得想要的结果。

    可怜赵林被刘浮生带偏了节奏,几乎忘了对方只是政府官员,而非专业的学者。

    在赵林提出规则问题之后,刘浮生都没有给他思考的机会,立即就接茬道:“赵教授,当前的世贸组织框架,就是西方国家在仗势欺人,他们制定规则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参与,又何谈公平公正呢?”

    赵林皱眉道:“这跟我们国家有没有参与,又有什么关系?”

    刘浮生说:“当然有关系了,制定规则的人,才是规则的受益人,这是万年不变的铁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秉持的,就是利益至上,他们不会希望世界大同,否则,他们又怎么会,对我们国家的军事和政治,科技等方面,进行无端指责,甚至制裁呢?”

    “对于制定世贸组织规则的人来说,哪个国家的生产力强大,就要对他进行商品倾销,或者提高进口关税,遏制相关国家的发展,相反的,他们向其他国家倾销商品时,却无须遵守对应的规则。”

    “一旦有国家敢于向制定规则的人,实行关税等方面的反制举措,他们就会打着世贸组织的大旗,对这个国家进行联合制裁,这种情况,绝非孤立,甚至可以说屡见不鲜,这难道叫公平?”

    刘浮生的质问,让赵林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倒是没想过,对方还挺了解世贸组织相关的信息。

    赵林想了想说:“小同志,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世贸组织最大的作用就是调节,它存在的目的,就是防止一家独大,至于你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整体还是利大于弊的。”

    “我承认,有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在世贸组织中,占有着一定的优势,可是优势和权重,并不代表世贸组织不公平,否则,我们国家也不会强烈的希望加入这个组织了,你难道觉得,国家的决定是错的吗?”

    刘浮生摇了摇头,抓住麦克风说:“赵教授明显在偷换概念,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并不是因为这个组织足够的公平,而是当初的国际大环境,西方国家一家独大,我们又急需发展经济,所以必须得融入大市场,哪怕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也是要落实到位的。”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历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除了我屡次三番提到的大豆战争之外,国家在其他方面,也处处受到掣肘和打压,这就是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企图把我国变成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让我们只能生产和加工最低端的物品……这绝对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

    “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不代表就认可了被别人宰割的命运,赵教授问我,是否了解当下的市场环境和游戏规则,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了解规则,并且我认为,下一步国家要做的,就是在规则的框架内,让别有用心的人,全都铩羽而归。”

    刘浮生侃侃而谈,气势十足。

    赵林感觉有点牙疼,这个刘浮生,条理很清晰,把所有事情都给圆上了。

    如果他再纠结世贸规则,很容易落入下风,于是,赵林立即改变策略说:“小刘同志,你讲的也有一些道理,不过你应该知道,国际四大粮商的影响力吧?他们收购粮食,也不是针对我们国家,而是在全世界的范围,都进行这种活动,所以,他们并非针对我们,并非别有用心啊。”

    第2142章

    敢于承担责任

    “全球粮价都在攀升,足以证明四大粮商的实力有多强大,我国单方面与之对抗,绝对会引起国际粮商集中力量来对付我们,我们真的能抗住吗?”

    “如果扛不住,我们的储备粮,就都会被收走,而粮价也会上涨到天价,你应该明白,那时候社会将动荡成什么样子,别说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了,恐怕整个国家的秩序都要随之崩溃,这个责任,你能付得起吗?”

    又是这一招。

    以前赵林用这招,让王教授在内的许多人,全都哑口无言。

    这么重大的责任,谁敢说自已能负担的起?

    此时的王教授,王惟庸,李兆坤和李兆麟等人的脸色,全都变得难看起来。

    他们觉得赵林太无耻了,另外也担心刘浮生会冲动,真把责任揽到自已身上。

    这件事处理不好,他们恐怕都会沦为民族的罪人,刘浮生更是首当其冲,会被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众人紧张无比的时候,刘浮生忽然笑了。

    他没有顺着赵林的话,去回答是否承担责任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赵教授,如果我能承担起这个责任,你是不是就会支持我的观点呢?”

    赵林微微皱眉,他能听出,刘浮生这番话中隐藏的语言陷阱。

    如果自已点头,就等于放弃了后续的讨论,如果摇头,刘浮生就会说,你连这点责任都不敢承担,又有什么资格,跟我讨论责任的问题?

    如此拉扯,讨论就重回僵局,刘浮生更能占据上风。

    王教授等人闻言,眼睛也都发亮,没想到刘浮生如此机敏,一个反问,就把赵林逼到墙角了。

    主席台上,王和平等官方代表也是面面相觑,他们哪里知道,一场学术讨论,开局竟然就定格在了责任问题上。

    赵林的目光闪烁不定,脑海中飞快的权衡着利弊。

    昨天唐老爷子没有接见他,没有做出进一步的指示,在这种前提下,今天,他就只能强撑着,用过去的观点熬过这次会议,哪怕冒点风险,也必须这么干啊。

    赵林冷笑道:“小刘同志,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如果你敢承担责任,我就可以支持你的想法,并为你出谋划策,只是,你恐怕承担不起这份责任吧!”

    哦?赵林居然同意了?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王教授等人都没想到,赵林死鸭子嘴硬,竟然承诺帮助刘浮生。

    刘浮生朗声道:“既然赵教授愿意支持我,那咱们就说定了——倘若国家对四大粮商的反击行动失败,所有责任,我刘浮生全部承担。”

    说到这里,他不再看向赵林,而是环顾包括官方代表在内的所有人说:“各位领导和学术界的前辈们,我刘浮生不是专业研究经济和学术的人,但是,我和各位一样,都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我心中所想所念,都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当国民利益遭受侵害的时候,我愿意站出来,押上身家性命,哪怕万劫不复,也要抗争到底,因为我知道,国家的发展也像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我们今天面对的,就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最大的一次挑战。”

    “前几年的大豆问题,我们已经被海外资本收割过一次了,现在我们面临同样性质的危机,必须有人挺身而出,必须坚持斗争,才能获得胜利,如果我们连这点决心和勇气都没有,境外资本肯定不会放过我们,就算妥协求和,也没有任何好下场。”

    “这不是粮食价格涨跌的问题,也不是所谓的市场环境和自由贸易的问题,而是国家存亡,民族存亡的问题,我知道,赵教授以前曾经问过,谁敢承担这个责任,那时候,没有人能回答他。”

    “现在我刘浮生回答他,我敢承担一切责任!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有能力抵抗任何危机,并给与海外资本迎头痛击,我认为,讨论是战是和,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只有战斗下去,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否则,昨天有大豆问题,今天有粮食问题,明天可能就是金融问题,科技问题,我们的国家,如果习惯了妥协,就一定会走进深渊里,永远不能实现伟大复兴,不能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国!”

    “刚才赵教授已经公然表示支持我了,我想请问其他的前辈和老师,你们是否同样愿意支持我呢?”

    刘浮生这番话,干净利落,掷地有声,不断的回荡在,所有人的心头。

    王教授等人对刘浮生的冲动行为表示担忧,可众目睽睽之下,开弓就没回头箭了,刘浮生已经把话说出口,已然再无挽回的余地。

    王教授很清楚,自已必须跟刘浮生,坚定的站在一起,给他最大的支持,才能争取到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

    所以刘浮生说完这番话,王教授第一个沉声道:“小刘同志,我支持你!”

    随后,王惟庸,李兆麟,李兆坤等人,纷纷表态,坚定的支持刘浮生的意见。

    此时,赵林那边的人,也发生了一阵骚乱。

    刚才赵林已经跟刘浮生承诺过了,只要对方敢承担责任,他就会全力支持对方,带头人都被拿捏了,他们自然不想做无谓的坚持。

    在群龙无首的状态下,有几个意志不坚定的人,纷纷跟着表示支持刘浮生。

    赵林脸色铁青,他知道自已再不说话,事情就难以收拾了。

    “等等,我可没说……”

    赵林话音未落,刘浮生已经打断道:“赵教授,你说没说,大家都听得很清楚,至于某些细节,我们都不要斤斤计较了。”

    斤斤计较?

    赵林差点吐血,这可是立场问题,是从属关系的问题,怎么是细节,怎么是斤斤计较呢?

    赵林刚想反驳刘浮生,王教授那边也说道:“赵教授,你亲口做出的承诺,我们都听的清清楚楚,这会议上,也有录像,难道当着这么多同志,这么多官方领导,你还想食言而肥吗?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以前的讨论结果,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王惟庸也跟着说道:“是啊,你说话不算数,我们说话也不算数,那还讨论个什么劲?只要结果对自已不利,翻脸不认账,就能重头来了。”

    第2143章

    三长两短

    李兆坤说:“我们在为国家的政策出谋划策,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如果允许出尔反尔,我们就回家算了。”

    这些老教授,老院土带头起哄,赵林顿时就懵圈了,他没想到,这几个不善言辞,只会拍桌子大呼小叫的老学究,也被刘浮生给带坏了。

    有些原本支持赵林的官方代表,这时候也都低下头,不说话了。

    王和平清清嗓子,趁势发言:“赵教授,我们这是严肃的讨论,必须为国家和人民负责,也要为自已的一言一行负责,我看,这件事就先定了吧。”

    “定了?”赵林诧异的看向王和平。

    王和平一本正经的说:“是啊,目前我们讨论的内容,已经达到了空前的一致意见,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下个环节吧,研究一下如何与国际四大粮商,以及海外资本进行对抗,如何保住我们的粮食价格,并对国际资本,进行有效地反击。”

    他煞有介事的翻动手里的文件说:“国际粮商在哄抬全球的粮价,很多国家都迫切的希望,组成一个联盟,对抗这种难以控制的危机,我们研讨小组方面,昨天也接到了上级部门的指示,要求尽快讨论出结果,以便提供统一的意见,向领导人进行汇报。”

    “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计较一些小事。”

    王和平环顾身边的官方代表说:“各位,如果我们耽误了国家制定政策的时间,这个责任,恐怕大家都负担不起吧?”

    又是责任。

    王和平这句话,让赵林和其他的官方代表,全都默然无语。

    这个时候,谁跳出来持反对意见,就要承担“延误国策”的责任。

    事实上,主战派和主和派,已经吵了太久,官方代表也担心,这种争论再不落下帷幕,自已也要跟着承担责任。

    赵林还在思考,如何扳回一局时,刘浮生已经说道:“感谢所有前辈老师的支持,也感谢官方代表为这次讨论做出的努力与付出,既然路线方针已经决定了,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应对国际资本的攻势吧。”

    说完,他就开始与王教授等人,讨论各种情况,并拿出相关数据,按部就班的分发给大家。

    刘浮生俨然主导了整个讨论会议。

    赵林看着他把各项数据投放到大屏幕上,终于知道自已大势已去,今天无论如何,也讨不到便宜了。

    他气呼呼的说:“各位,不好意思,我身体有点不舒服,没办法继续参加讨论了。”

    讲完这句话,他就起身要离席而去。

    刘浮生笑道:“好啊,赵教授身体不舒服,那就回家休息吧,我们会尽快讨论出结果,并交付给国家的,你安心养病就行,不用为此操心了。”

    刚走出两步的赵林,闻言身子一歪,差点被气吐血。

    他本以为,自已要离席,表示刚才的决定,和他没关系,肯定会有人劝他回来,再重新讨论结果。

    却没想到,刘浮生直接来了一句,让他安心养病,那不就等于,他彻底失去了讨论会的参与资格了吗?

    赵林深吸一口气,转头又坐下了:“小刘同志,你都这么说了,我带着病也要坚持讨论啊。”

    刘浮生笑呵呵的说:“赵教授,你可千万不要勉强,我建议立即叫来医务组,在会议室外面随时待命,如果赵教授有个三长两短,也好及时得到抢救。”

    三长两短……

    这形容的是棺材板啊。

    刘浮生这个王八蛋,嘴巴难道淬了毒?

    赵林气的脸色发黑,却拿对方毫无办法,毕竟是他自已说的,身体不舒服,对方叫医务组,也没毛病啊。

    刘浮生不再搭理赵林,转头继续跟大家讨论问题,并开始假设,一旦爆发了粮食战争,境外资本会出的牌,以及已方所能做出的种种反应。

    王教授看到这一幕,心中忍不住感慨,恶人自有恶人磨,对付赵林这种无耻小人,就得刘浮生这样牙尖嘴利,心思敏捷的选手出马。

    研讨会继续进行,刘浮生已经将整个讨论的基调给定下来了,后续的讨论,也完全按照这个方向来进行。

    原本支持赵林的专家学者,见赵林彻底失去掌控力,也无法出来挑头,只能不言不语,用无声地行为,表示默许了刘浮生的观点。

    其实,他们支持赵林,也是基于各种利益上的考虑,如果有的选,没有哪个人,愿意向境外资本屈服,大家都希望,自已的国家,能够扬眉吐气。

    主张屈服的顽固分子,四个字形容,非蠢即坏。

    这场研讨会,从上午开到日落时分。

    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依旧感觉意犹未尽。

    最后还是官方代表开口,终止了继续讨论。

    代表充满歉意的说:“各位老师的意见,我们已经充分了解并记录在案了,归纳总结之后,我们会尽快向领导人汇报的,因为时间的关系,讨论不能再进行下去了,毕竟明天一早,这份议案就要提交了。”

    “下次讨论,我们会带着领导的相关问题,再来与各位深入地交流,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

    说完这些,包括王和平在内的所有官方代表,纷纷起身离席,结束了本次研讨会。

    返程时,刘浮生坐在王教授他们的商务车里。

    车上的人全都兴致高昂,大声谈笑。

    王教授说:“小刘,真有你的,我万万没想到,你三言两语就让赵林放弃了对会议的主导权。”

    刘浮生笑道:“我只是因势利导,耍了一点小心机而已,说起学术方面的问题,还得是各位教授和院土出面才行,我根本罩不住啊。”

    王惟庸叹道:“你不用妄自菲薄,今天讨论会上,你提出的很多意见,我们从来都没想过,比如你说的,四大粮商都是纸老虎,资金看着雄厚,其实内部也有很多压力和弊病,还有其他被西方资本压制的国家,如果我们出头对付资本,他们也会起到助攻的效果,这些发言,让我耳目一新。”

    “我们习惯于计算纸面上的数学问题,往往忽略了社会层面的情况,以及各国民众的心理。”

    李兆麟也说:“是啊,在大局观方面,我们这几个老家伙,都得向你好好学习。”

    顿了顿,他又说道:“不过,我有一点担心,你今天说愿意承担对抗失败的相关责任,这个责任可太大了,不是随便就能承受得起啊。”

    第2144章

    架在火上烤

    李兆坤也赞同的说:“没错,我们的讨论关系到国策的制定,往小了说,会影响你个人的仕途,往大了说,甚至关系到千千万万的百姓,国家的领导也一定会查看相关报告,我们着实为你担心啊。”

    王教授沉声道:“只有像小刘那样,才能痛快的解决赵林,否则,他恐怕还会继续跟我们纠缠不休,甚至最终以人数的优势,来决定讨论的最终走向。”

    “和平说过,上面的领导着急要讨论结果,我觉得,小刘的办法,是最行之有效的。”

    众人的心情都挺复杂,一边是感激刘浮生的所作所为,另一边也觉得,他当了出头鸟,冒了蛮大的风险。

    刘浮生笑道:“各位老师,你们不用这样,我真的不是冲动,我是认真思考过,觉得粮食战争,咱们肯定能赢。”

    开车的王剑也说:“刘书记说的对,咱们肯定能赢。”

    王惟庸瞪了他一眼说:“好好开车,你懂什么。”

    说完,他看向刘浮生:“小刘,你要知道,现在的国际形势,对我们越来越不利了,海外四大粮商在全世界各地收购粮食,他们的资金规模难以想象,而且今年全球的粮食都减产欠收,我们其实很被动啊。”

    刘浮生摇头道:“这恰好体现出了四大粮商和国际资本的心虚气短。”

    “哦?”

    众人全都不解的看着他。

    刘浮生说:“全球粮食欠收,所以四大粮商选择出手,趁着这个机会,付出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是,这也代表着,他们手里的资金,不足以收购丰年时的粮食。”

    众人缓缓点头,刘浮生说的有点道理。

    李兆坤沉吟道:“换句话说,他们敢在欠收的年景出手,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刘浮生说:“没错,他们肯定有把握,才会这么做,不过我们要想清楚,四大粮商真正的目的是谁,就像金融风暴时,国际炒家总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谁也不敢跟全世界为敌。”

    “粮商们的主要资金和精力,全都放在东亚这边,准确的说,他们在国内收的粮食最多,很明显,这是对我们的一场围追堵截。”

    “我记得,王惟庸教授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很多世贸组织的成员国,都在米国的带领下,研究关税的问题。”

    王惟庸说:“是啊,他们讨论的重点,还是针对我国。”

    刘浮生说:“这些国家在打提前量,探讨完关税之后,就要对我国加征相关行业的税收,遏制我国的出口,并方便对我国进行粮食倾销。”

    “一旦我们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市场肯定会发生大规模的动荡,这是民生的根本,粮价大幅上涨,其他东西也会随着涨价,通胀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李兆坤说:“我们也加入了世贸组织,并跟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刘浮生微微一笑:“因为他们在害怕。”

    “害怕?”

    众人全都不解其意。

    刘浮生说:“咱们国家这些年,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许多西方国家,无论是从意识形态方面考虑,还是实打实的经济利益,都不希望看到一个强盛的东方大国崛起,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晚清那种,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

    “只有积弱积贫的东方大国,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我们的定位,最好是依靠人口红利,作为生产加工地和产品倾销地,他们不需要这么大体量的贸易伙伴。”

    “以上就是我敢于承担责任的主要原因,这一仗,我们必须得打赢,否则就是万劫不复,没有缓和的余地,看懂这个本质,我就无所畏惧了。”

    刘浮生说的很诚恳,王教授也很唏嘘:“小刘,我知道你是个好领导,好干部,一心为百姓着想,却仍然没有料到,你心中有如此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特别是大局观方面,比我们可强太多了。”

    刘浮生摆手道:“您别这么说,你们才是国家的栋梁,如果没有各位老师提供的资料,我也看不穿境外资本的险恶用心,相比你们日积月累的工作量,我做的这些事,根本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吗?

    刘浮生做的事,都是关乎国运的大事,怎么会不值一提呢?

    众人全都发出叹息,感慨刘浮生不居功的品质。

    这时,开车的王剑说:“我看医疗队都跑到会议室门口去了,你们讨论的过程,也太激烈了吧?”

    王惟庸闻言笑道:“是赵林,他被小刘气的血压升高,浑身发抖,医疗队都是抢救他去了。”

    李兆麟笑道:“我私下里还跟兆坤说呢,也就小刘能治他,这么多年,他嚣张惯了,也该倒大霉了。”

    车内的气氛,明显变好了。

    刘浮生心中却是一叹,因为他挺身而出,承担所有责任,会让白首长很担心,毕竟,前者再三叮嘱过他,不要莽撞行事,不许强出头。

    果然,王剑把车开到地方之后,刘浮生的手机上,就收到周至发来的一条短信:“首长要见你。”

    刘浮生充满歉意的对王教授等人说,这顿庆功宴,他先不吃了,等一切都尘埃落定,在一起庆祝也不迟。

    众人知道他有公务要处理,见状也没有强留,只能目送着刘浮生下车离去。

    ……

    半小时后,刘浮生来到白家。

    此时,白首长已经在客厅里等他了。

    “坐。”

    白首长给刘浮生倒了一杯茶。

    刘浮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伯父,抱歉啊,我没有按照您的吩咐做事。”

    白首长轻轻摇头说:“不重要了,我已经看过你们讨论的简报,详细的汇报,明天也会交上来,大致的情况,我都掌握了……这次你出头,等于把白家也架到火上烤了啊。”

    刘浮生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他是白家的准女婿,这件事瞒不过高层领导,所以,刘浮生的态度,约等于白家的站队。

    刚才在王教授的车上,他心里想的,也是这件事,因为刘浮生并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时,白首长会做什么选择。

    毕竟,在大人物的眼中,有些事情可以很重要,也可以不重要。

    第2145章

    背锅

    白首长看着刘浮生,笑了笑说:“我知道你心里有点忐忑,但是不重要了。”

    他重复了两遍不重要,刘浮生挑了挑眉毛问道:“伯父,您说的不重要是什么意思?”

    白首长说:“在官场上,不能把后路走绝,这是一条铁律,但是这一次,我很支持你,因为你,白家,甚至我们的国家,都没有后路了。”

    “如果我们真的决定,向海外资本妥协的话,我们的国家,就会陷入南朝鲜和泥轰国那样,被人拿捏的地步,表面上经济或许很繁荣,实际上连完整的主权都没有,就像泥轰国的广场协议,一纸文件,竟然把花团锦簇的国家,彻底的打入了尘埃。”

    “大豆战争我们已经输了,国家的经济,遭到了难以想象的损失,甚至整个行业,都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我们不能再后退,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拼搏才能赢。”

    顿了顿,白首长一字一句的总结道:“即便你没有出头,我也会在更高层的会议上,主动承担下这个责任。”

    刘浮生缓缓点头,由衷的说:“谢谢伯父。”

    白首长笑道:“谢我做什么?”

    刘浮生说:“谢谢您没有把这番话,在我参与讨论之前就对我说,我知道,这是您对我的一种保护。”

    他很清楚,白首长没有提前说,就是怕他多想,换句话说,白首长没有让刘浮生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的意图,他确实是想把所有事情都扛在自已的肩膀上。

    白首长听了这句话,哈哈大笑说:“要帮就帮聪明人,我从来没有看错过你。”

    刘浮生笑道:“我也很欣慰,没有看错伯父您。”

    这话说的,似乎有点不知礼数,可白首长却觉得,这是对自已极大的肯定。

    这不是说,晚辈在心里质疑长辈,而是两个怀着同样理想的人,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意。

    白首长说:“你做的很漂亮,让唐家彻底失去了唱双簧,沽名钓誉,乃至给我们泼脏水的机会,整个白家都需要感谢你。”

    刘浮生说:“要不是您拖住了唐首长,现在的情况,恐怕就不好说了,为此您应该也付出不小的代价吧?”

    白首长摇头道:“这些都不重要,先有国后有家,只要我们的国家没有走错方向,我付出的代价就全都值得。”

    刘浮生知道,白首长拿下了倾向于唐家的副部,肯定会引起唐老爷子的剧烈反弹,更何况,他还阻止了唐老爷子力挽狂澜,洗白自已的行为,这肯定会导致,唐家更为猛烈的报复。

    ……

    此时的唐老爷子,面无表情,心中却燃烧着,熊熊的怒火。

    眼前卑躬屈膝,畏畏缩缩的赵教授,可把他给气坏了。

    唐老爷子跟白首长一样,已经拿到了会议的简略记录。

    他正想打电话,训斥一下赵林,却没想到,赵林居然主动来到唐家。

    赵林哆哆嗦嗦的看着唐老爷子,咧嘴干笑道:“首长,这件事,我实在没办法啊。”

    “没办法?”

    唐老爷子眯着眼睛说:“你是没办法,还是没胆子?我听说,你又故技重施,拿责任去压刘浮生了,等他接招之后,你就不能给责任,重新揽到自已身上吗?”

    “这个……”

    赵林苦笑道:“首长,您冤枉我了,我不是不敢,而是您吩咐我的那些事,跟这种承诺,完全是背道而驰呀,我就算有胆子反驳刘浮生,也没办法给话圆回来了。”

    “按照咱们的约定,我应该据理力争,做个坚定的投降派,再由您出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我幡然悔悟,根据您的指示,扛起保家卫国的大旗,与四大粮商开战。”

    以前唐老爷子和赵林确实约好了,演一场双簧,具体的拨乱反正的时间,则由唐老爷子来把握。

    赵林在前期要做的,就是掌握话语权,主导讨论的进程,等着唐老爷子发话。

    现在唐老爷子听了赵林的话,脸色不由得更难看了,因为赵林说的很有道理,导致他无话可说。

    赵林看见唐首长的表情,唯恐自已被迁怒,忍不住画蛇添足的说:“首长,这件事真的不能怪我,昨天我都快到您家了,您却忽然让人通知我,取消了见面,如果我们昨天把话说完,今天肯定又是另一副光景啊。”

    唐老爷子脸色发黑,沉声说道:“你的意思是,因为我才耽误事的?你在怪我喽?”

    森然的声音,吓得赵林猛地一哆嗦,冷汗瞬间就湿透了脊背。

    他急忙摆手说:“不敢,不敢,首长您误会了,这事儿怪我,全都怪我,是我没脑子,没能力,我……”

    唐老爷子冷哼一声:“你确实比想象中更愚蠢,不过说到底,还是我中了别人的圈套。”

    “圈套?”赵林茫然的看向唐老爷子。

    唐老爷子没搭理他,只是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

    赵林等了两三分钟,见唐老爷子一直不说话,忍不住试探着问道:“首长,事已至此,您看我是继续坚持妥协的观点,还是……”

    唐老爷子瞥了他一眼说:“你什么观点,现在还重要吗?”

    “呃。”

    赵林发现唐首长的心情很糟糕,吓得不敢说话了。

    唐老爷子说:“你回去吧,你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了。”

    赵林弱弱的问道:“那您跟我说过的,帮我运作院土的事?”

    唐老爷子冷飕飕的说:“你听不懂我的话?”

    此时他对赵林这个蠢货,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这个蠢材,还想当院土?做梦去吧!

    如果赵林再多说几句,恐怕唐老爷子就要动怒,给他一点苦头吃吃,甚至让他蒸发掉。

    赵林也算聪明,他在唐老爷子的眼睛里,明显看到了一抹杀意,连忙闭嘴,站起身来,慢慢退出了书房。

    这时候,赵林心里也有点不爽,他觉得自已没做错什么事,却帮唐老爷子背了一口黑锅,原本说好的院土身份也泡汤了,这他妈叫什么事儿啊?

    离开唐家之后,赵林咬牙切齿的想着:“用人朝前,不用人就朝后,还他妈大领导呢?你给我等着,别忘了,你儿子的粮食,还在我的手里……既然你不帮我办事,你儿子的粮食也就别想出手了!”

    第2146章

    富贵险中求

    燕京,某个酒吧的包间里,唐少雄和白如雷,正在对坐喝酒。

    白如雷满脸笑容,好像吃了蜜蜂粑粑:“二哥,太感谢你了,没有你帮忙,我绝对不可能拿到这么多贷款。”

    唐少雄笑道:“咱们自已兄弟,你还跟我客气啥?”

    白如雷敬了他一杯酒说:“二哥,我感觉,这件事不能这么干啊。”

    唐少雄脸色一变:“怎么?你改变主意了?咱们可都说好了。”

    白如雷笑道:“二哥别误会,我仔细想了想,咱们要做,就做大点,我觉得你给我转手这批粮食,还是稍微少了一些,赚钱的机会难得,我得好好把握住啊。”

    唐少雄似笑非笑的说:“好家伙,你野心还不小啊。”

    白如雷说:“二哥,我岁数也不小了,仕途也没法混了,在生意场上,还小打小闹的,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出头,我不成功,都没脸去见以前玩的好的兄弟们,所以你一定得帮我啊。”

    唐少雄挑眉问道:“我还能怎么帮你?”

    白如雷说:“我希望二哥再帮我,多拿点贷款,让我去市场上,大肆收购粮食。”

    唐少雄摸了摸下巴说:“你身上已经背负一笔贷款了,再想继续追加,还真有点难办。”

    白如雷笑道:“我不会让你为难的,我可以把家里的两座老宅都抵押掉。”

    “行吗?”唐少雄微微一愣,这是要卖房子挣钱的节奏啊。

    白如雷说:“行啊,富贵险中求,我想办法把房产证拿出来,二哥只要帮我运作抵押就行,能贷出多少,就贷出多少,多多益善,我全都投入粮食生意里去。”

    唐少雄佯作沉吟,实则心里冷笑不止,他原本只想利用白如雷,给白家泼点脏水,却没想到,这家伙要主动送死。

    如果白家连老宅都搭进去,说他们投机倒把,发国难财,那岂不是实锤了?

    既然你们家自已往绝路上走,那我也不能拦着啊。

    唐少雄心中欢喜,答应了白如雷之后,还特地打电话给唐老爷子做了一个报备。

    ……

    另一边的赵林回到家里,心中越想越窝火,正准备出手给唐少雄的饭锅里扬点沙子,就接到了唐少雄的电话。

    赵林装模作样的说:“唐董事长,粮食转手的事,似乎有点难办了。”

    唐少雄迟疑道:“什么意思?”

    赵林不阴不阳的说:“不瞒您说,我和四大粮商,确实有点关系,可是您应该知道,那些人都是国际大企业,公司上上下下,都有着成熟的规章制度,这次全球收购粮食,要用的资金太高了,企业运营的成本也很强,不方便给你出太贵的价格,毕竟国内的粮价,还没有涨到位嘛。”

    唐少雄多精明,他瞬间就听出了,赵林在故意给自已制造困难。

    一般情况下,他这种做法,只有两个目的,第一,多要点好处,第二,故意刁难自已。

    如果在平时,唐少雄肯定会第一时间就敲打一下赵林,让他知道自已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

    一个学术领域稍有名气的专家学者,就敢跟唐家的人呲牙,谁给你的勇气?

    现在连敲打都不用了,他找赵林,本来就是商量一下,让对方少收点粮食,多匀出一部分,交给白如雷那个接盘侠的。

    所以听到赵林阴阳怪气的话,唐少雄呵呵一笑说:“看来你这边有困难,事情难办了。”

    赵林说:“是啊,唐董事长,实在不好意思,我这边太难办了,不过,如果你愿意等,我倒是可以再努力一下。”

    “不必了,事情难办,就别办了。”唐少雄平淡的说。

    赵林呆住了:“这,不办了?”

    唐少雄没解释,直接挂断了电话。

    赵林满脸懵比,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他一直被各界追捧,属实有点飘了,感觉即便是唐老爷子,也不敢对他怎么样,更何况是唐老二呢?

    没想到,自已一句软话都没等到,唐老二直接拒绝沟通。

    赵林气呼呼的说:“不办就不办,我他妈求着你办了?什么东西!”

    他骂完没多久,手机铃声再次响起,赵林不屑的撇了撇嘴,拿起手机说:“怎么着?唐董事长,你还有事儿啊?”

    电话另一端,传来刘浮生的声音:“赵教授认错人了,我不是董事长,我是刘浮生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