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毕竟弟弟们条件好了,父母也能过的好。可何老太看到他,却一脸委屈的告状。
“自从老二老三有钱后,对我们态度就不好了。”
老房子漏雨,也不知道喊她们去新房子住,一点都不孝顺。
何建国听后蹙眉。
“他们家不是三层吗?”
给老太太住一层都不让?
何老太一肚子委屈。
“这些年我帮他们带孩子,多辛苦啊,也不知道让我们去住一下子新房子。肯定是他们媳妇撺掇的。”
她凡事都习惯性怪儿媳妇。
不过这事也确实是老二老三媳妇不让的。
她们现在有钱了,更硬气了。
新新的房子就不乐意让何老太住,嫌何老太脏。
怕何老太把新房子给弄脏,所以绝口不提让他们来住的事。
何建国听后,对何老太道,“既然不让你们住新房子,就把老屋翻新。”
只要父母自己住,婆媳矛盾也少点。
何老太也是这么想的。
“一会儿你起头,看看一人要给多少钱。”
反正她跟老头子是没钱盖房子的。
【第38章,回老家,要兄弟三个翻新屋】
人到齐后。
何老爷子就说了盖房子的事。
“老屋淹过水,估计要推倒重新盖。”
“你们三兄弟看看一人要出多少。”
“我们不用盖三层,给我们翻个全新的一楼就行。”
何建国没意见,问老二老三,“咱老家一般盖房子要多少?”
老二老三有点不情愿。
“推翻重新打地基重新盖,起码要两三万。”
到时候还得装修,又是不小一笔费用。
他们觉得,与其浪费几万块盖一层,不如就盖一间。
成本最多几千块。
不过这话他们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怕被指责不孝顺。
于是他们把问题丢给何建国。
毕竟何建国赚的不如他们多,肯定会推辞。
“大哥,你什么想法?”
何建国,“那就推翻重新盖,盖一层就好。”
“但地基要打稳一点,屋顶也要盖好点,才不会漏雨。”
“还有厕所自来水弄一下,方便爸妈用水用电。”
老二老三诧异。
没想到何建国会提出这么多要求。
要知道这些可是要多花费很多钱的。
自来水他们自己家都舍不得装呢。
老二老三媳妇就不乐意了。
“大哥,这村里就村长家有自来水,谁有那个钱装自来水。”
按上后抽水都要用电的,多浪费啊。
何建国却说,“爸妈用自来水方便,他们方便不就等于你们方便?”
“他们帮你们带孩子,给孩子做饭吃,有自来水不是更有利于他们带孩子吗?”
老二你老三媳妇却说,“孩子现在都大了,也不用爸妈带了。”
“现在爸妈只要自己做一口饭吃就好,用不着自来水的。”
何建国蹙眉,“你们这几年不是赚大钱了?”
这点钱都舍不得出?
老二老三听后不乐意了,“大哥,我们赚钱是没错,但盖房子跟装修就全花完了,哪还有钱给爸妈弄那么多。”
其他亲戚也说,“是啊,他们盖房子花费多,要我说,老屋盖一间就好了。”
说这话的是老二媳妇娘家人。
她说。“老两口只要有一间房间就够用了,两千块搞定的事,哪里需要浪费几万块。”
老三媳妇娘家人
也说,“是啊。盖一间新房间,遮风挡雨就不错了,也给孩子们省钱,积攒点福气。”
何建国看向父母,“爸妈的意思呢?”
何老太当然不乐意。
她养这么多孩子就是为了享福的,才不要只盖一间屋子,说出去多让人笑话。
可老二老三现在翅膀硬了,她也怕得罪他们,只能推给何老爷子。
何老爷子脸色沉沉道。
“你们爱咋咋地。”
他在儿子们成年之前,在家最有地位。
谁能想到老了之后,儿子都不把他放眼里。
居然随便弄个小房间就想敷衍他。
这跟羞辱他没什么区别。
何建国倒是想为他们争取一点。
“还是盖一层吧。”
“爸妈起码还要住三四十年,一间屋子看着确实寒酸。”
“而且你们两边都是洋气的房子,中间就盖一间房子,看起来也不好看。”
老二老三媳妇不乐意了,“大哥说的轻巧,一张嘴全是钱,我们哪有那么多钱。”
“要不大哥你多出点?”
何建国看了看两个弟弟。
两个弟弟不说话。
说明他们心里也不乐意花钱。
何建国又看了看虞馨儿。
虞馨儿则看看闺女。
何向葵在回忆。
她记得临死前,好像听说了老宅要拆迁的事,只是后面她死了,就不知道后续了。
若老家真的会拆,那倒是可以盖一层高楼。
若是不拆,就给老两口住,也算是她爸尽孝了。
于是她提议,“爸爸,要不咱们给奶奶家翻新吧?”
“盖个三层楼。”
一楼给老两口住,二楼三楼他们过年回家住。
房产就写他们的名字。
众人诧异,没想到她年纪不大,口气倒不小。
这年代想盖三层楼,没个三四年是不可能完成的。
何建国跟虞馨儿倒是觉得这个主意可以。
便问何老爷子,“爸,如果房子我们翻修,房产证能写我们的名字吗?”
何老爷子蹙眉。“你啥意思?”
老二老三也看着他,“对啊,你啥意思?”
“你想要爸妈的房子?”
老二老三媳妇当即不同意,“大哥,这老屋大家都有份,怎么能写你的名字?”
要写肯定写三个人的名字啊。
何建国明白了,“那装修也三个人一起出?”
老二老三两口子闭嘴了。
何老爷子心里也有气。
“我养你们这么大,翻个屋子推三阻四,居然还要我们的房子!”
真是不孝子。
虞馨儿不说话。
这是何家人的事,她不想参与。
偏偏老二老三媳妇不放过她,还要特意问她。
“大嫂,你的意思呢?”
虞馨儿暗暗翻了个白眼,面上还得当和事佬。
“我的意思也是想给爸妈翻新屋,要不然盖一间太寒酸了。”
“可你们又不想翻,这让我怎么说?”
老二老三媳妇看她当好人,嘿了句,“大嫂你这话就不对了。啥叫我们不给翻?那不是我们没钱了嘛。”
有钱谁在乎翻几间啊。
“再说,这些年你们没回来,爸妈可全是我们在照顾。”
“按理说,你们没回来,起码钱要多出一点吧?”
“再说,大哥还是长子,多出点也是应该的。”
其他亲戚也纷纷附和,“确实,你们都不回来,老两口都是老二老三在照顾,你们确实该出点钱。”
何建国想了想,“要不我们在后院那边盖一栋?”
“地写我们的自己的名字,但房子留给爸妈住?”
这样总可以了吧?
虞馨儿默默给他点个赞,心说他终于聪明一回。
何向葵心说,这都是她回来之前提前交代她爸的,不然她爸那孝顺的,估计要大包大揽。
何建国其实已经没那么愚孝了。
他现在懂得为自己的小家庭考虑。
父母是大家的,既然是多兄弟家庭,肯定要一起付出。
不过看老二老三这样子,估计是不想多出。
那他也不想吃亏,就盖个自己的房子,可以给父母住,但地契就写自己的名字。
这样就都不会吃亏了。
何老太觉得可以,看了看老头子。
“老头子,你咋说?”
何老爷子还是想翻新自己的屋子,可看三个儿子都不想出钱,只哼了一句。
“不稀罕。”
【第39章,房子谁出钱盖?】
既然三个儿子都不出钱,那老屋就继续住。
漏雨就漏雨,“大不了我跟你们妈在屋里淋死,冷死。”
“到时候你们再来给我们收尸!”
说完甩袖子走了。
何老太忙追出去。
其他亲戚顿时来说他们,“建国啊,不是我说你们,你们爸妈养你们这么大,还给你们带孩子,就翻个新屋,你们就推三阻四,也太不孝了。”
“就是。自己房子盖那么大,给爹妈翻个旧房子都不肯,真是白养你们了。”
老二老三被说的没脸,“那我们不是没那么多钱了吗。”
他们还准备去外省接工地,是需要一笔备用金的。
若是把这笔钱花出去,他们工地也别想接了。
到时候就赚不到钱了。
何向葵’天真‘问道,“那让爷爷奶奶去你们家住不就好了?”
一人家里住一个月,不就行了?
这样既不用翻新屋,还可以帮他们带孩子。
老二老三媳妇语塞。
心里不愿意。
她们就是嫌弃何老太脏乱差才不愿意让他们住进来的,不然就没那么多事了。
可眼下这么多亲戚,也不能直接说不让住,一时给为难住了。
倒是老三媳妇机灵,当即反驳,“我们家还有地方住,那大哥家咋办?”
“总不能到时候让爸妈上北市去吧?”
何向葵’天真‘道,“可以啊。”
“一人一个月,等到我们家的时候,就让爷爷奶奶来我们家啊。”
老三媳妇瞪她,“你们北市那么远,爸妈过去多累啊。”
“一来一回的坐车,太折腾了。”
“就是。”
“要我说啊,大哥你还是多出点钱,给爸妈翻新屋算了。”
“就当你不在爸妈身边孝敬爸妈的。”
何建国不介意孝顺老人,但前提是你们也得孝顺。
“我说了,可以翻新屋,大家一起出钱。”
“如果房子总价要三万多,那我出两万,剩下你们出。”
老二老三没想到他口气这么大,“你确定?”
何建国点头,“你们自己干工程的,可以节省成本。”
老二老三眼睛咕噜一转,觉得可以。
“行,那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何向葵小声问虞馨儿,“妈妈,爸爸给大头你没意见吗?”
虞馨儿通透道,“两万解决麻烦,省心。”
若真一毛不拔,到时候他们又是告状又是上法庭,浪费的是他们赚钱的时间。
不如给大头。
这样名声有了,累赘也甩掉了。
将来老两口有什么问题他们都有借口拒绝。
老二老三媳妇见他能拿的出两万,就过来跟虞馨儿打听。
“这几年你们在外面赚的怎样了?”
虞馨儿骄傲道,“还可以吧。我们现在都租好一点的房子住了。”
“我们还去二手市场买了一辆面包车,也算是有车的人了。”
老二老三媳妇.....
这听着也不咋样嘛。
车子谁没有啊,他们包工地的,早就买车了。
而且车子还不错呢。
老大他们家的车肯定没法跟他们比。
还租房子大一点的?又不是在北市买房子了。
真能吹。
老二老三媳妇顿时一脸看不起,“大嫂,你们要是在外面混那么差,不如回来给我们打工算了。”
现在建筑工一天也有三四十块。
“我给你们算贵点,两人一天三十五。”
“咋样?来给我们打工吧?”
虞馨儿在心里翻白眼。
心说骗谁呢。
好的建筑工师傅一天起码四五十。
大城市的更贵。
他们夫妻两个才给三十五,压榨也不是这么压榨的。
她反过去问,“你们包工地一次下来能赚多少?”
亲戚们也都好奇的看过来。
老二老三媳妇原本想炫耀,又怕亲戚们会来借钱,干脆装穷,“也没多少。”
“主要我们得先搭钱买材料,好多尾款都还没给我们,搞的我们手上都没多少钱。”
虞馨儿才不信,“以你们的性子能让人欠钱?”
骗鬼呢。
其他亲戚也不信,纷纷来跟她们借钱。
“大红啊,我是你娘家表姑,今年儿子看病,家里困难,这听说你们夫妻都包工地赚钱了,你能不能先借表姑三千块?”
老二媳妇....
不是,还真来借钱啊。
有一个人开口,就有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