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0章

    甚至对王老太太道,“姥姥,不然我不回去了吧?”

    他觉得在何向葵家里比在自己家里快乐。

    因为何向葵每天带他在附近一带疯玩,今儿不是去看彩票,明儿就去看新闻,或是去串门。

    手里抓一把瓜子,去邻居家里听东家长西家短的。

    尽管何叔叔他们都不在家,但他却觉得没有家长在的日子其实也能过的很充实,也很快乐。

    所以要回姥姥家的时候,他特别不舍。

    【第36章,何向葵让爸妈承包食堂】

    王老太太看他那么舍不得,笑着提议,“不然让小葵也去咱家住几天?”

    谢玉川眼睛立马亮了,对何向葵道,“去吗?”

    何向葵看了看忙碌的父母,想了想,点头道,“好啊,那就去你家住几天吧。”

    这些天虞馨儿跟何建国要忙开超市的事,没工夫管她。

    若放她一个人在家也会担心她,要是她去王老太太家,父母或许还能放心点。

    于是她就同意了。

    虞馨儿倒是有点不好意思,“我家小葵太闹腾,去了怕打扰您的休息。”

    王老太太豁达摆摆手,“我就喜欢小孩子闹腾,你们放心,家里有两个保姆,一定给你们带好。”

    虞馨儿见王老太太真心喜欢小孩,这才同意。

    还从饭店拿了很多拿手好菜,让王老太太带回去。

    王老太太吃过她家的饭菜,也挺合胃口,就不客气了。

    笑呵呵的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了。

    何向葵第一次在这个年代坐这种豪华的小汽车,好奇的看了看。

    还别说,这年代的汽车不管外部还是内部,看着就有一种高级感。

    尤其是这种贵的进口车,跟后来的汽车都不太一样。

    有种有钱人的专属感。

    谢玉川见她好奇盯着车子,小声告诉她,“你要是喜欢,我家里还有很多,让我爷爷送你一辆好不好?”

    何向葵捏了捏他的脸,教育他,“你爷爷的是你爷爷的,又不是你的,你有啥权利替他送人?”

    “要是车子是你自己赚钱买的,你说要送给我还差不多。”

    王老太太没想到她年纪小小能说出这么有脑子的话,欣赏的点点头。

    谢玉川也觉得有点道理。

    “那我将来赚钱给你买一辆?”

    何向葵笑了,“你干嘛老要送我车?”

    谢玉川,“因为你家车子实在破啊。”

    窗户都要手动摇起来。

    而且是漏风的,零件也是稀碎。

    坐起来跟拖拉机一样,哐哐当当的。

    何向葵....

    行吧,她家的车是有那么一点点破,但也能开啦。

    谢玉川见她一脸郁闷,就决定以后赚了钱就给她送一辆好的车。

    毕竟她家哪哪都好,就是车不行。

    可能是她家真的不会买车。

    那他以后就送她一辆超级豪华的车。

    到王家后,谢玉川热情带何向葵进去。

    一路都叽叽喳喳的,跟何向葵介绍家里的情况。

    王老太太觉得稀奇。

    去年外孙还很孤僻,谁跟他说话都不搭理。

    这次去一趟旅行回来,居然变个人似的,话变多了不说,精神气也好了。

    她不由感激的看向何向葵。

    之前就听闺女说是这个小姑娘的功劳,看来得好好感谢人家一下。

    晚上老两口叫了大饭店的饭菜,特意感谢一下何向葵。

    何向葵倒也不拘谨,大大方方吃着他们夹的菜。

    这家饭店在附近挺出名,但味道嘛,感觉差点意思。

    有点美食荒漠的感觉,料很足,就是味道差了点意思。

    不过这酱肘子跟卤肠还可以。

    她觉得她家的饭店完全可以扩大一点。

    最好在市区里也开一家,这样聚餐一多,饭店收入也多。

    她把这事跟爸妈说了一下。

    虞馨儿跟何建国一直很听她的建议,隔天就上市区去看了。

    不看不要紧,一看才知道市区店面价格那么贵。

    何向葵却说,“现在不算贵,等将来才叫贵呢。”

    现在咬紧牙关买,将来只会稳赚不赔。

    虞馨儿跟何建国却想多考察考察。

    何向葵想到另一种开店方式,“其实不开店也可以,咱们可以到学校里承包食堂。”

    这是她今天在饭桌上听王老太太他们说的。

    之前学生上学都是自己带饭菜,但是天气热饭菜容易馊了。

    所以学校就提议要开个大食堂。

    如果这时候去承包食堂,将来收入就更稳了。

    虞馨儿跟何建国觉得可以试试。

    当然,这需要门路。

    何向葵就奶声奶气跟王老太太提了。

    王老太太本身也想回报何家,一听这件小事,倒也可以帮忙。

    不过她要求饭菜一定要干净,营养,不可以以次充好。

    这点虞馨儿可以保证,他们家的招牌就是料足,干净,营养。

    不过他们也是第一次做食堂,还是有点小紧张。

    好在之前也做过五百人份的盒饭,对这种大份量,他们知道要备多少菜,倒也不慌。

    甚至还请了小工。

    请的都是一些老实人,勤勤恳恳做事的那种。

    食堂刚开业的时候,何向葵就拉着谢玉川去参观。

    一到食堂就发现排队打饭的学生很多,熙熙攘攘挤满了学生。

    何向葵跟谢玉川去窗口观看,发现虞馨儿他们戴着口罩跟帽子,忙得不行。

    何向葵当即进去帮忙收银。

    她从小帮忙找钱,心算又快又准。

    谢玉川也去帮忙。

    他心算也很好,尤其他是真小孩,算数还这么好,居然一毛都没找错。

    忙了两个小时,所有学生跟老师都吃上饭,虞馨儿跟何建国才坐下来休息。

    “妈呀,可真累啊。”

    她们许久没做这么累的活了。

    何向葵给他们捏捏肩膀。

    “妈妈,要不然多请几个人吧?”

    请点年轻的,老实肯干的那种。

    虞馨儿犹豫,“请那么多人,也要不少工资的。”

    何向葵告诉她,“你们将来是要当老板的,将来咱还得多承包几个食堂,那才有赚头呢。”

    这时候要学的是如何培养员工。

    最好给员工下一个规章制度,不准偷工减料,也不准以次充好。

    她自己当过学生,每天在学校最渴望的就是下课去食堂吃好吃的饭。

    要是学校食堂不好吃,那简直是灾难。

    虞馨儿觉得很有道理。

    “员工培训肯定要的。”

    “但你说咱还要承包更多食堂??”

    这是她没想过的。

    她以为只要承包一个食堂,再开着饭店,就已经很厉害了。

    没想到闺女野心比她还大?

    何向葵笑了。

    “要赚就赚个大的。”

    这年代还属于人人都可以创业的时代。

    等到二十一世纪,那时候创业的人多了,就挤不进去了。

    趁现在有机会,多创业。

    将来多赚点钱,就可以提前养老了。

    虞馨儿跟何建国面面相觑。

    觉得闺女说的很有道理。

    【第37章,老家漏水,得回老家】

    何建国心里其实也是想拼的。

    自从创业后,他觉得每天都过的很充实,赚钱的感觉让他很有成就感。

    所以对于闺女的建议,他是同意的。

    虞馨儿也觉得自己还年轻,不如拼一把。

    就把这个计划写上了。

    培养员工的时候,何向葵跟谢玉川都来了。

    找食堂员工最好找老实本分的,不要太多花花肠子。

    不然买菜会偷菜钱,给学生们买坏的菜。

    到时候吃坏学生肚子,名声就完蛋了。

    所以选员工的时候,虞馨儿非常严谨。

    连续观察大半年,才放心一点。

    至于食堂经理,虞馨儿找了老家的一个好友来帮忙。

    那好友是她未出嫁时候的好闺蜜。

    两人同时结婚,对方却因为连续生了三个闺女被离婚了。

    不过离婚后那女生也没有自哀自怨,反而一个人带着三个闺女边打工边供三个闺女上学。

    虞馨儿是很佩服她坚强的韧性,就打电话让她过来北市。

    那闺蜜也很相信她,带着三个闺女来了。

    虞馨儿给她们安排了住的地方,先让她在食堂打几天工,看看她的能力。

    这闺蜜不负她的期待,洗菜做饭打饭都很利索干净。

    收钱管理也很利索。

    包括怎样买菜,怎样对接跟讲价,她都是一把好手。

    虞馨儿都夸她,“丽姐,你之前做过管理吗?”

    看着挺有经验的。

    丽姐笑了笑,“之前啥活都干,也去过酒店当过经理。”

    后面被婆家说去酒店不正经,影响到娘家人,才不得已把工作换了。

    她是有脑子有野心的,奈何被婆家娘家拖累。

    好在如今有机会当食堂经理,她想好好珍惜。

    虞馨儿愿意给她机会,让她好好干。

    她三个闺女的学费她都包了。

    丽姐感动的要跪下来。

    虞馨儿赶紧扶住。

    有丽姐的帮忙,虞馨儿就放心把食堂交给她。

    她们夫妻又看其他食堂去了。

    到快过年的时候,老家打电话来了。

    是何老太,她张嘴就说,“老大啊,家里老房子淹水了,你回来看看吧。”

    当初分家,老房子是三个儿子都有份。

    如今房子淹水,肯定要回来一起出钱维修。

    “而且小老四跟老五找到了,你们快回来帮忙确认一下。”

    虞馨儿一听,“小老四?你那走丢的弟弟妹妹?”

    何建国点头,当初他妈生的是四个,老四据说是对龙凤胎。

    因为何老太的婆婆得了龙凤胎孙子孙女很有面子,就带孩子出去炫耀。

    结果因为跟人家聊的太投入,要回家的时候才发现孩子不见了。

    她慌忙让人一起找。

    找了两天都找不到。

    最后报公安,公安也帮忙找。

    但找了大半个月都找不到。

    何老太知道后都哭死过去好几次。

    也恨了婆婆大半辈子。

    如今居然找回来了,何建国也觉得神奇。

    何向葵也来听。

    上辈子她倒是没听过四叔或是四姑回来,可能是因为她重生,事情发生了转变。

    因为刚好要过年,食堂也放假。

    虞馨儿跟何建国才有空回去。

    这次回去直接买机票。

    不过他们依旧低调,不穿金戴银,只穿的干净整洁。

    带的礼物也是店里剩下的那些炸肉炸鸡。

    顺便再去小卖部买几瓶酒,几包烟,顺便买点米面油。

    这些都是实在用品,老人家都能用的到。

    虞馨儿还换了点零钱,准备给老人包红包。

    他们提着大包小包,刚到家的时候,就看到门口很多亲戚。

    亲戚们一看他们神采奕奕的回来,也

    哟了一声,“老大回来啦?”

    何建国点头,跟他们问好。

    虞馨儿跟着问好。

    这群亲戚见他们提这么多东西回来,过来八卦,“建国,你们这些年在外面赚多少钱了?”

    何建国摆摆手,“没多少,糊口而已。”

    亲戚们不信,“你们是不是在外面买房子了?”

    不然怎么一年到头就回来一次?

    何建国摇头,“没有,我们租房子住。”

    他这些年做生意,已经懂得财不外露享太平,自然不会炫富。

    那群大娘却不信,“你要是没房,怎么没在家里盖房子?”

    肯在外面买了。

    何建国也不反驳,她们爱说啥说啥吧。

    有女亲戚也来问虞馨儿,“你们现在还在外面给人做饭吗?”

    虞馨儿点头,“是啊,我们只会这个。”

    女亲戚好奇,“那你们现在工资多少?”

    虞馨儿装的很自豪的说,“有八百块了。”

    “明年估计要涨到一千块了。”

    那群女亲戚闻言却不屑,“你们去那么远才赚八百块?”

    “那也没多厉害嘛。”

    他们夫妻去镇上打工也有一千块的。

    还不如他们呢。

    虞馨儿干笑,“现在镇上工资涨这么多啦

    ?”

    怪她太久没回来,不知道这边的工资涨多少,说的少了。

    其他亲戚见他们赚那么少,对他们就不感兴趣了。

    都去跟老二老三讲话。

    这几年老二老三包工地,赚了不少。

    看那两栋楼,都盖好,还装修好了。

    可见他们确实赚了不少。

    何建国看两个弟弟赚的好,心里是为他们感到高兴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