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尤其三兄弟加起来有一百八十块,完全够老两口用了。老二老三媳妇却觉得贵。
“一人三十得了。家里饭菜都不用啥钱,再说,我们盖房子要花很多钱的。”
何建国却说,“你们的孩子都要爸妈带,给六十算少的了。”
老二老三媳妇还是想讲价,最终讲到五十一个月。
何老父没意见,何老太也没意见。
虽然分家了,但孝敬钱还是要给的。
于是三人都签了字据,每人每个月给五十块。
何建国先拿出一百五,“我先给三个月的。”
他当一下榜样。
老二老三见状只好拿了五十。
“剩下的我们每个月月头再给。”
何父见他们孝敬,心情很好。
“行,都是我的好儿子,我相信你们。”
给完钱,何建国就带着虞馨儿回北市了。
一到小洋房,就闻到香喷喷的羊肉汤。
虞三三跟虞思思前天接到电话说她们要回来,老早就买了羊肉回来了。
今儿炖了一大锅,他们一回来就能吃。
何向葵更是开心跑进去,“三姨四姨,我们回来啦~”
虞三三跟虞思思高兴抱起她。“小葵,你可算回来了。”
真是想死她们了。
虞馨儿摸摸两个妹妹的脑袋,“第一次在外面过年,还习惯吗?
虞三三跟虞思思点头,“这里有热饭,有棉被,还有钱赚,简直不要太开心。”
她们实在太爱这里了,都不想回去了。
而且这边人都挺友善的。
大过年郊区这边回来很多人,家家户户都燃起饭香,可有过年的氛围了。
甚至她们的早餐店都很热销。
因为何向葵跟她们提建议,“过年有人会来买年夜饭的成品,也有人会买炸物当拜拜的贡品。
只要她们种类够多,一定能卖出去。
两姐妹听了何向葵的建议,果然做了很多炸物。
那些从外省回来的本地人,不想做那么多饭的,直接上她家饭店买。
虞三三跟是抱着钱盒子出来,“姐,过年我们赚了一大盒子呢。”
盒子是锁着的,只进不出。
这会儿虞馨儿开锁,才看到一个铁盒子满满当当都是钱。
她拿出来数了数,居然有五千多。
【第23章,贵族幼儿园】
虞馨儿没想到姐妹俩两个月就赚这么多。
“你们到底卖多少了?”
居然能赚这么多。
虞三三跟虞思思腼腆笑道,“过年那会儿,我们打出广告,说是可以做年夜饭送货上门。”
“于是好多有钱人来我们这里订年夜饭。”
她们报的价格中上,不便宜,但也能承受得起。
“而且我们炸了很多炸物,有炸肉,炸鱼,炸果子,好多人买来当零食招待客人。”
还有人买来当土特产送人。
“我们还灌了肉肠,附近的老太太都买回去给孩子吃。”
她们几乎从早上,卖到晚上。
足足开店六十天,没有停歇过。
五千块自然就来了。
何向葵跟虞馨儿都给姐妹俩点赞。
心说这两个小丫头还挺有生意头脑。
如今她们「小葵饭店」都挺有名气了。
附近的老太太想吃什么都直接找她们订。
因为她们啥饭都会做。
实在不会做就问小葵。
因为小葵知道步骤。
虞馨儿不解,看下闺女。
“你咋会那么多做菜步骤?”
何向葵嘿嘿一笑。
“学的呗。”
她本来就爱吃,上辈子就喜欢看吃播跟做菜视频。
虽然手不会,但眼睛会了啊。
但不能告诉妈妈她重生,只能说,“幼儿园有个胖胖,他爸爸是国际饭店大厨师,啥都会。”
虞馨儿一脸欣慰。
“我就知道幼儿园贵有贵的道理。”
虽然交学费的时候肉疼,但闺女去了幼儿园后,啥都侃侃而谈,应该是跟那群有钱同学学的。
这样一算,下学期还得去那家幼儿园。
过完年。
何建国跟虞馨儿就打算在学校附近再开个饭店。
如今工地都收尾了,盒饭卖不出去。
就只能去学校附近卖饭。
他们先是租个店铺,打算试试这边消费力如何。
早上先去做包子馒头。
可来的学生都是吃早饭过来的。
中午也都是自带饭菜来的。
只有零零散散几个学生来买中饭。
看来这些学生没啥消费力。
何向葵又提建议了。
“去我们学校门口卖啊。”
她现在读的这个幼儿园,相当于贵族学校。
许多有钱的家长都把孩子送来这里,学校门口好多小汽车呢。
这年代小汽车可比房子还要贵的。
何建国跟虞馨儿觉得很对。
当即就来贵族幼儿园开饭店了。
仍旧是小葵饭店。
许多有钱人一早不想做饭或是吃早餐的,看到这边有香喷喷的早餐,倒是买了一份。
何向葵建议爸妈做那种好看又精致的早餐。
不能像之前工地那种量大粗糙的。
卖给这种有钱人,就得好看又好吃的。
价格才能提上去。
何建国跟虞馨儿听了她的建议,重新买了手套,盒子,把早餐弄成一小份一小份的,好看又美味。
甚至还戴了口罩,帽子,显得很专业。
那群有钱家长一看这么专业,满意的问了句,“你们这早餐都哪学的?还挺好吃。”
尤其很卫生。
不是用手拿,指甲不会碰到包子皮。
虞馨儿笑了笑,“我们都是专业培训过的,保证干净又卫生。”
墙上还有卫生许可证呢。
那群家长挺满意,倒是愿意带孩子来吃。
生意慢慢稳定。
收入也越来越好。
何向葵就提议,“妈,买房吧。把咱家后面那些老院子都买了。“
那片老院子将来都会拆的。
介于闺女每次说啥都能有收获,虞馨儿认真的思考。
“行,那些院子价格比大平层便宜,往后装修装修也能租出去。”
到时候出租就能多一笔收入。
将来有钱了,就给大闺女买个大平层,再给闺女存个几十万。
让闺女将来也当富二代。
六月份的时候,幼儿园即将放暑假,老师给家长提暑假游的建议。
让家长们带孩子们去外省或是外国旅旅游,长长见识。
那群有钱的家长的建议去,“要不咱们报团去同一个地方吧?”
“去沪市转转?沪市挺热闹的。”
虞馨儿最远只来过北市,而且还是郊区,从未去过其他省。
这会儿听见沪市,倒也挺向往的。
她问何向葵,“闺女,你要去沪市不?”
何向葵点头,“要。”
上辈子她很懂事,什么需求都不敢跟父母提。
如今父母有钱,有时间,她也想当个快乐的孩子,便点点头,“妈妈,我要去沪市。”
虞馨儿母爱满满的笑了,“好,那妈妈给你报名。”
老师的意见是家长要一起去。
虞馨儿跟何建国商量,“要不咱俩一起去?”
去见见世面,就当散心了。
何建国放心不下店面,“我去了店铺咋办?”
虞馨儿,“幼儿园房放假,早餐店也没人买,干脆去玩几天,回来再卖其他的。”
何建国同意了。
因为他也想去其他城市看看。
因为不用烦恼经费,一家三口一致达成。
何向葵嘴角上扬,心说原来一家人想要和谐的最快方法居然是有钱。
只要家里不缺钱,大部分矛盾都迎刃而解了。
何向葵甚至去问两个小姨要不要跟她们去沪市看看?
虞三三跟虞思思直接摇头,“你们去吧,我们还想多赚点。”
她们现在目标明确,想在郊区买一套房子。
如果有实力,就一人买一套。
陈大牛也不去,他也想多赚钱买房。
于是沪市只有何向葵一家三口去。
隔天一家三口就去学校集合。
这次统一坐飞机去。
虞馨儿跟何建国第一次坐飞机,两人都很紧张。
何向葵反而落落大方,还帮她们系安全带。
“没事的爸爸妈妈,飞机比火车快。”
“很快就到了。”
虞馨儿见闺女落落大方,一点都不怯场,十分自豪。
小声对何建国道,“我就说贵的学校有好处,你看小葵现在啥都懂,连飞机都懂。”
何建国也满意。
“当初我还以为郊区没有有钱人呢,谁知道那个幼儿园还真都是有钱人。”
孩子进去后,看的学的,全是她们从未见过的。
虞馨儿倒是觉得这个钱花得值。
“咱小时候没学过的,就让闺女替咱学,这样将来她就不会像我们这样畏畏缩缩,能当个落落大方的孩子。”
何建国也是这么想的。
“等回来后,咱多赚点,再给闺女买点房产,让她以后当包租婆,衣食无忧。”
【第24章,被其他家长说是泥腿子】
飞机很快启动。
何建国跟虞馨儿有点紧张。
一旁的家长见状,笑的有点轻蔑,“你俩是头一回坐飞机?”
何建国比较单纯,嗯了一声,“之前都坐火车。”
那个家长顿时有点看不起的模样,问他们,“你们祖上做什么的?”
他们这群人,祖上多数是有家底的。
但由于之前时代原因,都不敢显摆,还得郊区安家装穷。
如今政策改变,她们自然又能过富裕的生活。
但骨子里有点看不起泥腿子。
尤其何建国这种开包子铺的,一看就是乡下来的。
于是她就跟另外几个家长说,“咱幼儿园门槛是不是太低了?什么人都能进来读。”
他们这群人,好歹祖上都出现过大人物。
就何建国这种乡下泥腿子,家里肯定也是泥腿子。
她还嘱咐儿子,“以后别跟那个何向葵玩,卖包子的能有什么前途。”
她儿子立马点头,“嗯,我不跟卖包子的玩。”
虞馨儿听见了,脸都变了。
“你怎么教孩子的?我们卖包子怎么你了?你早上不吃包子?”
那个有钱家长高高在上哼了句,“我们家有两个阿姨,中餐西餐,什么做不出来,需要吃你的包子?真是乡下来的见识短。”
这妥妥的人身攻击。
虞馨儿气的站起来,“你资本家了不起啊,看不起农民?”
“没有我们农民种地,你吃个屁西餐。”
“真以为吃几年洋餐就当自己是盘菜了?”
那个有钱家长没想到她一个穷卖包子了,脾气还这么大。
她瞪大眼,站起来,“你敢这么跟我说话?”
“你知道我是谁嘛你?”
虞馨儿也站起来,跟她对视。
“你倒说说你谁啊?哪家的大官这么看不起百姓。”
“我倒要问问北市的领导,我们农民到底怎么你了!”
“你。”
那个有钱家长一噎。
刚要说什么,就被丈夫拉回去,“行了,公共场合吵什么吵。”
他拉着妻子去卫生间,小声道,“你疯了是不是?爸那年代本来就被查了,如今好不容易时代变好了,你想给爸找麻烦是不是?”
那有钱的女人嗫嗫嘴,“那我不是看她说话太难听嘛。”
她丈夫,“一个泥腿子你指望她有什么素质,别跟她说话不就好了。”
有钱女人还是不爽,“我不想让儿子跟她女儿一个幼儿园,看到她就烦。”
她丈夫道,“这事我来办。左右不过一个卖包子的,随便找点事他们店铺也就开不下去了。”
有钱女人这才高兴了。
“行,那我等你好消息。”
夫妻俩心情不错出去。
虞馨儿也小声对何建国道,“他们指定商量怎么报复咱们呢。”
何建国有点不安。
“那咋办?”
虞馨儿摊手,“凉拌。”
何向葵倒是能猜到这对夫妻的想法,小声道,“他们最多就是在咱们包子上做文章。”
“到时候诬陷我们包子有毒之类的。”
何建国顿时警铃大作,“那咋办?”
买食品最怕的就是被诬陷东西有毒。
一旦有毒的名声传出去,店铺就别想开了。
何向葵有办法,“咱们可以去沪市买点拍摄的机器。”
如今拍摄的机器已经有了,到时候花点钱买回去按在店里,就能当证据。
虞馨儿也在电视上看过那种拍摄的,好像叫什么录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