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章

啊啊啊!

气死我了!

臭妹妹。

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班级前十、班级第一、年级前十、年级第一,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其他人瞧着两兄妹打闹,嘴角带笑。

……

说要清理山林就要清理山林。

第二天,赵振仁和赵振义就扛着锄头进了山。

水口村的山称得上深山老林,虽然没有大树,但是各种杂草、灌木和小树满山都是。

两兄弟一整天下来,进度条都没动。

晚上吃饭时,林素娥提出喊人帮忙:“就你们两个干,起码得弄个一个月才弄得好。”

“老二马上还要上学了。”

“我明天喊你们王叔,还有平生来帮忙。”

两人点头。

干了一天,他们也知道天高地厚了。

这可比干农活儿还要累人。

第二天。

林素娥就去说了。

王伯威和王平生父子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说定。

她立马去镇上买了肉。

到家。

赵凤兰告诉她:“妈,王叔和平生哥去山上帮忙了。”

“这么快?他们有心了。”

“凤兰,这是我买的五花肉,中午用来做红烧肉和蒜苗回锅肉,再炒个素菜,你把菜给我弄好,待会儿我来炒。

哦,对了,饭多煮点儿,你王叔和平生也在家里吃。”

赵凤兰点头。

“知道了。”

中午。

赵振仁4人一身脏的走了回来,站在坝子上弄干净,才进了屋。

一进来,浓郁的肉香味冲进4人的鼻中。

赵振仁一脸惊喜:“妈,你今天做红烧肉了?”

“嗯。”

她点头,然后笑着道:“辛苦一上午,都饿了吧?”

“王哥,平生,快坐下吃饭。”

王伯威和王平生坐下。

王伯威看着桌上丰盛的菜,有些不好意思:“素娥,你太客气了,其实不用管我们,我们回家吃就是了。”

这话一出,王平生立马看了一眼自己老爸,嘴角下拉。

“你们忙了一上午,这都是应该的。”

林素娥脸色一正:“不仅是今天,你来帮忙都管饭。”

王伯威还想说:“真不……”

“好了,王哥不用说了,村里都是这个规矩,给帮忙的人包一顿中午饭。

不光是你,随便那个来我家帮忙,我都是一样的招待。”

“快吃,菜都要冷了。”

说着,林素娥直接夹了一块红烧肉在王平生碗里:“平生,多吃点。”

王平生看着饭上颤巍巍的五花肉,再也忍不住,对林素娥道:“谢谢三婶。”

一口放进嘴里。

“太好吃了,三婶,你做饭真是这个。”

他竖起大拇指。

林素娥笑容灿烂:“哈哈,好吃就多吃点儿。”

见此。

王伯威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

这时,赵振义夹了一块红烧肉在他碗里:“王叔,你多吃点。”

王伯威一愣。

然后,露出一个释然的笑:“哎~”

一顿饭。

吃得干干净净。

一粒米也没有剩。

……

下午收工。

林素娥去看了,进度条总算的推动了,估计再要个10来天,就能清理完了。

这多亏王伯威和王平生父子卖力的干活儿。

一整天几乎没有休息。

林素娥心里感动,让老大和老二先回家,送他们两人回去。

走了几步。

王伯威摆手:“素娥,不用送了,你回去吧。”

林素娥从口袋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2块钱,递给他:“王哥,这是你和平生今天的工资,2块钱也不多,你不要嫌弃。”

王伯威脸色一变,赶紧往回推:“这我不能收。”

“得收。”

“王哥,你和平生来帮我,是放下了地里的事情的,你不收,我后面都不敢让你来帮忙了。”

王伯威还是不愿意:“这……”

林素娥把自己的地都给了他家种,已经够朋友了。

找自己帮点儿小忙,他还收钱,心里真的过意不去。

林素娥直接把钱塞给一旁呆愣的赵平生手上:“平生,你收好。”

赵平生一惊:“哎?”

可是已经晚了。

林素娥把手收回去,背在后面,看向王伯威:“王哥,这后面你们来帮忙,一个人一天一块钱工资,说好了哈。”

“我走了。”

大步离去。

身后。

王伯威眉头紧皱,表情十分复杂。

王平生先是惊讶,然后面露喜悦,在心里算道:三婶一天给我们一块钱工资,我和老爸就是2块钱,要是清理10天,就有20块钱工资,那就代表……

他脱口而出:“妈的药钱有了。”

这话一出。

王伯威先是恍惚,接着恍然大悟,眼中情绪翻涌的看向林素娥离开的方向,语气感概:“你三婶真是有心了~”

王平生听懂了。

他握紧手中的钱,心里发誓: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三婶。

对此。

林素娥一无所知。

她并不知道,王伯威父子脑补了这么多。

实际上,她真没想这么深。

给钱,是因为在她看来,请人干活儿,就要给工资。

让别人干白活儿,她做不来。

第49章

万元户的第一步,千元户

王伯威家。

刘丽早就做好了饭,搬着凳子在门口,一直张望父子两人的身影。

终于,看到了人。

她赶忙迎上去,给两人擦木屑,发现儿子手划伤了,赶忙捧起他的手,小心观察,语气说不出的心疼:“你这傻孩子,咋这么实诚,帮个忙而已,还把自己手弄成这样?”

“老王你也是,看你们累成这样,就是有人催你们,慢慢来就是了,慌啥子?”

这句话中带上了一丝埋怨。

是对王伯威的,也有对林素娥的。

闻言。

王伯威和王平生都皱起了眉头。

王伯威表情严肃起来:“丽丽,你不要多想,素娥没催我们。”

“是的。”

王平生紧跟着解释:“三婶对我们可重视了,中午做了两道硬菜,还给我和爸一人发了1块钱工资。”

闻言。

刘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你说啥子,还给你们发了工资?”

“诺,2块钱就在这儿。

还不止呢,这后面至少还要干10天呢。”

刘丽更吃惊了:“还要干10天,也是一天一块钱工资?”

王平生点头:“对啊!”

刘丽脑子有点混乱。

王伯威冷不丁出声:“要是村里人晓得素娥开工资,怕是要抢破头,更不要说她伙食开得这么好。

她喊我和平生过去,是特意照顾我们。”

说完,越过她进了屋。

刘丽表情一怔。

王平生深深看了一眼她,轻手轻脚的越过她进了屋。

独留刘丽在门口。

她表情复杂:愧疚、后悔、不安、自责、感动、高兴……

最后,她叹息一声:“是我心思太多了~”

前天。

林素娥主动把自己家的地给她们家种,她心里十分感动。

隔了一天。

突然上门要帮忙清理山林,她不由得多想了,觉得她仗着对自己家有恩,就想使唤他们。

一整天,她都坐立不安。

终于等到父子二人,见他们这么狼狈、疲倦,儿子还受了伤,一时没忍住,冲动之下说了那番话。

结果,是自己心太脏了。

人家林素娥真心实意为他家好!

……

林素娥并不知道这个插曲。

开学了。

赵振义上高一了,可以自己去报到,不用她陪着。

剩下4个,都得她来管。

赵凤兰读初二,镇上只有一个小学,自然要去县城读。

在老二的建议下,和她一个学校。

赵振礼、赵振信和赵玉兰在镇上读书,报名、缴费,分班,认教室。

弄完这些。

距离赵和华和陈素英的婚礼已经不足5天了。

她也收到了妹妹林素华的回信。

“展信佳:

姐,收到你来信说来蓉城看望我,我激动极了。

我一家四口都很期盼你们的到来。

睽违日久,拳念殊殷。

妹素华留。”

林素娥心里一暖。

按照计划。

她打算在赵和华和陈素英办完婚礼后,带着赵振礼和赵振信去蓉城。

之所以拖到现在,是为了攒钱。

等赵和华和陈素英结婚,她就能收到最后一笔,也是最大一笔谢媒钱。

再通过系统返利,至少三位数。

要是振信脑子里有瘤子需要动手术,也不用担心钱不够。

……

期盼中。

立秋终于到了。

在全村人的祝福和瞩目下,赵和华意气风发的把新娘带回了家。

新娘那边也跟来了不少亲戚,他们手里,拿着新娘的嫁妆。

在全村见证下,开始晒嫁妆。

被套2床、拖鞋2双,新衣服2套、袜子2双。

红色脸盆2个。

毛巾2条。

实木梳妆台带镜子一个。

缝纫机一台。

最最重量级的,是压箱钱:120块。

这是真疼闺女的人家的做法。

围观群众议论纷纷。

“振山家有福了,娶到个这么好的媳妇儿~”

“陈家也疼闺女,这么多嫁妆就算了,还有120块钱压箱钱,怕是彩礼不够,自己还填了不少进去。”

“气派,太气派了!”

“这个缝纫机怕是要不少钱,居然给新娘子当嫁妆,啧啧啧~”

“……”

听着这些话。

赵振山一家和陈素英亲朋都觉得倍有面子,胸膛不由自主的挺拔了起来。

……

快到中午。

大家坐好了等开饭。

钱翠花过来喊走了林素娥:“三婶,你跟我过来一下。”

林素娥心里有猜测,面上淡然一笑:“好。”

果然。

到了里屋。

钱翠花立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笑容满面塞到她手里:“三婶,和华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儿,多亏了你。”

“一点心意,不要嫌弃。”

林素娥大方收下:“那我就不客气咯。”

钱翠花连忙摆手:“千万别客气,哈哈。”

“三婶,我还有事情忙,就不和你多说了。”

“行,你忙你的。”

分开。

她走出去,然后,就被汪慧英喊住了:“素娥姐,好久不见了。”

林素娥笑:“慧英,你今天好精神。”

“素英结婚,我可不得好好收拾自己一下。”

两人说着话,默契走到了角落。

汪慧英拿出一个红包:“素娥姐,这是我姐姐姐夫拜托我给你的。”

林素娥坦然接过:“谢了。”

汪慧英摇头。

两人相视一笑,重新入了席。

一场婚礼办得热热闹闹。

大家好好休息的来,吃得心满意足,高高兴兴的走。

吃过午饭。

林素娥一家子往家走。

各回各屋。

林素娥一进屋,立马把门反锁了。

下一刻。

拿出红包。

总共2个红包,摸上去薄薄的一层,首先打开钱翠花给的那个。

不意外。

是大团结。

全部拿出来一数,总共3张。

那就是30块钱。

这并不出乎林素娥的意料,但不妨碍她很满意:“说倦了,木匠家就是大方!”

接着,拆开了女方给的红包。

数了金额,面露惊讶:“居然也给了30块钱!”

随即。

喜不自胜。

女方给了个“顶配”谢媒钱,这代表什么?

当然是对她这个媒婆的满意咯!

林素娥感觉到了满满的成就感,第一次在因为绑定媒婆系统而决定做媒之外,对这份职业生出了一股热爱。

“好了,什么都不重要。”

“现在——抽奖!!!”

搓了搓手,向各路神祷告一番,她心一横,按下了按钮。

指针疯狂转动。

林素娥双手合十,一直碎碎念:“不要抽到5,不要抽到5,不要抽到5……”

财神保佑。

不是5。

抽中了——10。

10倍返利,系统背包多出了一沓现金,正是600块钱。

加上本金。

就是660块钱。

660块加上她身上的500块钱,存款正式突破四位数。

“哦耶!”

林素娥双手握拳,蹦了起来:“发达了!发达了!我现在是千元户了。”

未来可期。

未来可期啊!

第50章

买火车票

参加完婚礼第二天。

一大早,林素娥去村长那里开了介绍信,说起要去蓉城看亲戚,赵振宇二话不说答应了。

拿着介绍信,她骑着自行车往县城里走。

浦县火车站。

这里绝对算得上浦县最热闹的地方。

人头攒动,川流不息。

她先去购票处买票,每个窗口都排起长队,只好随便选了一个流动得比较快的队排。

大概排了20分钟。

总算是排到林素娥了。

里面,一头乌黑齐肩短发、白衬衣,精神抖擞的女售票员微笑着问道:“大姐,你要买去哪儿的票?”

林素娥回答:“给我3张明天去蓉城的火车票。”

“3张去蓉城是吧?”

“对。”

“明天早上7点零2分发车,你看行吗?”

“可以。”

“好,3张票,总共7块5毛钱。”

“好的。”

林素娥把介绍信夹一张大团结递了过去,售票员给她找了2块5毛钱还有3张车票,介绍信也还给了她。

她接过来,说:“谢谢同志。”

售票员笑:“不客气。”

买好票,林素娥大步离开。

实在憋不住了,后方排队的大哥早上肯定吃了韭菜盒子,一嘴的韭菜味。

出了售票大门。

她这才大大的喘了一口气。

拿起车票看起来。

“这种硬板票,好多年都没看到了~”

她手里的车票是淡粉色的,只有拇指大小,长方形,和后世的高铁票不同,没有身份证号和姓名。

正面写了起始地点蒲县和终点蓉城;硬座;票价2.5块。

这是半价票。

原价是5块钱。

背后,用白色贴纸贴了发车时间。

现在全国火车站都是硬板式车票,一直到90年代才渐渐被取代。

……

出了火车站。

林素娥看了一眼天色,差不多9点钟。

她想了想,往国营商店驶去。

锁好车。

一进门,街巷的喧闹声都被屏蔽在了外面,商场里舒适安静。

没人逛街吗?

不是。

林素娥一眼望过去,几十个男男女女在各个柜台买东西。

那是逛国营商店的人素质高?

大可不必。

造成这样局面的,只不过是国营商店规矩大。

你敢吵闹,工作人员就敢赶你走。

为何这么嚣张?

举个例子,现在的国营商店就相当于后世的奢侈品店,你看那些奢侈品店的店员态度好吗?

再者说,现在的营业员还是铁饭碗,吃公粮的,又不靠销售额和提成吃饭,自然是有底气得很。

言归正传。

她左右张望,找到了卖锅碗瓢盆的柜子。

运气好。

这个柜子没人。

她走上前,吊眉的中年女营业员手里拿着一把瓜子在嗑,坐在柜台的高脚凳上,睨了她一眼,一点儿招呼的意思都没有。

林素娥:“……”

如果她是20岁的小姑娘,肯定受不了这个气。

但,她已经40岁了,加上上一世的84岁,都活了上百岁了。

自然,不会因为这个发火。

意气之争,没有必要。

于是,她带笑,客气道:“1755营业员同志,麻烦帮我拿一下第二排最右边的保温杯,我要买一个。”

1755,是吊眉女子胸牌的号码。

为了防止她装聋子,她故意这么说的。

买保温杯,是为了明天坐火车路上喝水用的。

闻言。

吊眉女人看了过来,林素娥脸上笑容不变,她撇了撇嘴,不情不愿的把瓜子放在柜台,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碎屑,转身拿下保温杯。

“Duang”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