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6章

    第146章

    江南的春天似乎来得比别处更早一些,

    碧波荡漾,岸边柳条上的嫩芽冒出了尖儿,鹅黄色的迎春花也一簇簇开得正好。

    李莫愁的眼神不经意瞥过窗外的景色,

    春天好像来了?

    这么一想,李莫愁的心思总是会不由自主的飘出去,

    她一直都很期待的,

    可以名正言顺的一辈子陪在他身边。

    别看李莫愁成天跟着王语嫣阿朱阿碧她们几个玩玩闹闹,练练武,

    好像时间一不留心就过了很久一样。其实,她心里头一直都念着想着,就是慕容复说的春日里他们便成亲。

    可是,最近越来越忙时常不见人影的慕容复,

    好像将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莫愁虽然什么都不说,只是心里总是惦记着。

    直到李莫愁在房中看到一套红色的嫁衣,

    金丝银线,

    绣凤飞花,缀满了珠玉,简直晃花了她的眼。

    李莫愁站在门边,

    呆呆的看着放在那里的嫁衣,

    脚步一动都不敢动,恍惚间以为这不过是一场美到让她不敢相信的梦。

    模糊不清的记忆里,曾在李莫愁小的时候,师父悄悄的带她见过祖师婆婆一辈子都没能穿上的嫁衣,那么的好看,

    好看到让李莫愁过了这么多年还依旧能想起来。

    这件嫁衣比祖师婆婆那件还要美。

    可怜的是,祖师婆婆遇人不淑,

    到死都没能再穿上那件嫁衣嫁给她心爱的人。师父的话犹在耳边,要找一个人愿意为她去死的人才好。

    只是,李莫愁知道慕容复这一辈子都不会为了她去死,因为他的命早就同复国紧紧连在了一起,国未复,命便不是他自己的。

    而李莫愁更清楚的意识到一点,不管慕容复愿不愿意为她去死,可她是愿意为他死的,这就够了。

    “怎么?不喜欢吗?”

    慕容复略带笑意的声音唤回了李莫愁的思绪,她一转头就看见了慕容复站在她身边。

    春日的光影里,身长玉立的他比春光更加动人。

    “喜欢,非常喜欢。”说话时,李莫愁的眼睛只停留在慕容复的脸上,也不知她说喜欢的是人还是嫁衣,抑或是两者皆有。

    “喜欢的话,要不要穿上试试?”

    慕容复的提议很是让李莫愁心动,可若是她现在试了,等到成亲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惊喜了?再说了,这好像更阿朱她们说过的不一样,可以这样吗?

    李莫愁心里这么想,面上也露出几分意思来,全叫慕容复瞧在了眼里。

    “我想先看一眼,莫愁穿嫁衣的样子,可好?”慕容复眼中藏着期待,语气很是恳切,还隐隐有一种若是现在不看以后就看不到的悲伤,只是难以察觉。

    李莫愁哪里受得了这个,她总是无法拒绝慕容复的。

    既然慕容复想看,那她就去试试好了,反正她对那件好看的嫁衣也是很心动的。

    因为害怕李莫愁一个人应付不了那么繁复的嫁衣,慕容复便找来了几个手巧又机灵的小丫鬟帮她的忙。

    关上房门,门里是满心欢喜忙着试穿嫁衣的李莫愁,门外是抬头看天神色莫名的慕容复。

    两人分明是一种情思,却无端了生出愁绪,只能叹一句身不由己。

    不多时,房门打开了,一身红嫁衣的李莫愁站在门内,有些害羞的扯了扯衣袖裙摆。此时的李莫愁虽无满头珠翠凤冠,已然是容色倾城,风华绝艳了。

    慕容复回过头,深深的望着李莫愁,看着意中人穿上那件嫁衣,心中陡然生出一种只有她才配得上的感觉,他终是有机会先看上一眼了。

    这件嫁衣乃是慕容家祖上传下的来,不是寻常嫁衣比得上的,只是一直被妥善的保存在密室中,不曾有见过天日的机会,也不能有。

    慕容复今日取来这件嫁衣,不过是想叫李莫愁开心罢了。

    假如是一场幻梦,那就该更完美一些的。

    “慕容,好看吗?”她只是想要得到他的赞美。

    “今日见了莫愁,日后世间群芳百艳皆不入我眼。”慕容复一字一句,缓慢而郑重,他不是个重诺的人,可这一句他此生绝不忘。

    都说慕容复无心女色,也不懂讨女儿家欢心,可此时的情话只说得眼前人面红耳赤,心如擂鼓。

    可见慕容复不是无心,而是只对她李莫愁才有心。

    如此,李莫愁心中再无半分遗憾,只等着他们成亲的那一天的到来。只是,叫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亲终是没结成。

    参合庄张灯结彩,忙着准备婚礼的事情,也确实向外面漏了风声说是慕容复要娶亲了。可娶的是哪位姑娘却无人得知,什么日子也不清楚,更没有人收到过慕容复的请帖,一时间江湖中人也难辨事情的真伪。

    慕容博远在嵩山少林,一心想着从藏经阁中习得少林的无上绝学,好一统武林,助他慕容家重建大燕基业。

    当年,慕容博假死脱身,不过是一时之计罢了,他仍是没忘了慕容家的一切,只等有朝一日回去再重掌慕容家。

    这就是为什么慕容复还是个半大小子的时候,江湖中姑苏慕容的名声仍然是人人有所闻;这就是为什么慕容复初入江湖便有了南慕容的名号;这就是为什么慕容博一走了之,却无心托付家中隐秘更无心培养慕容复的原因。

    因为慕容博至少到此时此刻都未曾想过让慕容复接他的班,他始终都认为他是慕容家的家主。

    慕容博人在外,在参合庄的眼线却是不少,只是这些人寻常时候少有动静,谁也看不出来。他不曾将自己假死的隐秘告诉家臣,甚至他死去的妻子都不曾透露半分,可见他谁也信不过。

    可又是什么让慕容博有这样的自信,自信他有朝一日回到参合庄便能重掌慕容家呢?

    因为慕容博自信于自己对慕容家的绝对掌控,他相信即使这么久他不在参合庄,他的权威也一样管用。

    慕容博想得没错,可他没有算到的是他一直不放在心上的儿子慕容复,以为只是一个无用的小子,可不曾想过慕容复会有实力有朝一日能与他抗衡。

    因着这些横生的变故和慕容博的过度自信,这才叫慕容复的计划有了成功的可能。

    只能说是,时也命也。

    外头的人不知慕容复成婚的风声是真是假,可慕容博不仅清楚的知道这一切的事情,时间地点甚至连李莫愁的身份,他都调查的清清楚楚。

    就是因为清楚,慕容博才觉得荒唐,觉得愤怒,想要阻止这一切。

    假如说慕容复娶的是曼陀山庄的王语嫣,慕容博心里觉得倒还能说得过去,可居然是李莫愁,一个一无所有身世不详的孤女。

    慕容博一直以大燕皇室自居,便是当年他成婚的时候,也不是随意娶的慕容复他娘王氏。

    王氏出身姑苏名门望族,家中富可敌国,容貌不俗,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更是一心向着他,用尽一切支持他复国。

    可这李莫愁又是个什么身份?

    门不当户不对,既不能给慕容家带来泼天的财富,更不能带来一丝一毫的权势地位,这样的女子怎么能做他慕容家的儿媳妇!

    只这一条,慕容博便容不得慕容复娶李莫愁为妻,这一场荒唐事还是赶紧结束的好。

    慕容博待在少林寺已有数十年了,可是一直找不到机会偷得少林寺的无上绝学,只习得一些少林的独门功夫。且因为是偷学多种功夫混杂,又无人带他入门授他诀窍,此时慕容博已有了走火入魔的征兆。

    慕容博也隐隐感觉有些不适,却仍然不放在心上,还是继续修炼少林的武功。

    此番他得到慕容复即将成婚的消息,气上心头,无法忍耐,便寻了个机会出了少林,折返姑苏。

    慕容复早便知道以他爹的为人,不可能在参合庄没有暗手,只是没有动作,便是他想抓也抓不到。

    这一次,正好让这个暗手给他爹传他想让他知道的消息,让他露出马脚,慕容复也正好将这人找出来,一除隐患,可谓是一石二鸟的好计。

    至于庄子上的人手,慕容复更是有了调整,萧让是怎么也不能让他爹瞧见的。于是,慕容复便遣了萧让帮着风波恶整顿整顿新收拢的江南门派势力。

    而原本是该让吴用去的,只是慕容复不放心这可是他最看重的谋士,还是安全第一。这会儿慕容复也让吴用先送王语嫣回曼陀山庄,他也先在那里待着,切不可叫他爹见到。

    因着慕容复与王夫人达成了合作的协议,所以将人放在王夫人那里也是安全的,更不说王夫人的为人,是慕容博轻易也不愿意打交道的。

    慕容复安排好了两个替他出谋划策的,又把王语嫣这个小表妹送回了家,接着就是手底下的四大家臣了。

    因为慕容复打算好了与柴进合作,这是不会更改的,那么赤霞庄公冶乾那里就不能停了,可未免被人察觉还是转到了暗地里。

    邓百川和包不同两人,慕容复只叫他们约束好手下的人手,便来参合庄待着。风波恶那里,萧让武功一般,他得先帮着手,待日子差不多了,慕容复再叫人回来。

    慕容复手下原不只这些人,只是剩下的皆是暗中的势力,只要他在参合庄将他爹的事解决了,便不需再动。只是,慕容复心有忧虑,便通知了让他们静待了命令,要小心行事,不可轻举妄动。

    第147章

    春日的清晨,

    朝霞渲染了在东方的天空,映出一片瑰丽的色彩。

    姑苏城外一处僻静的小院中,一道窈窕的身影推开了房门走了出来,

    美眸中带着血丝,愣愣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恍惚间不知发生了什么。

    李莫愁呆呆的立在院中,

    脚步沉沉,她恨不得立刻飞回慕容复的身边,

    但是她不能这么做。此刻,李莫愁脑海中全都是昨日的那一场惊心动魄,满心都是后怕。

    原来那晚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就在李莫愁正欲就寝之际,

    慕容复提剑而来,

    一剑要了她的命。

    可李莫愁也知道,那一切都不是真的,

    她只恨自己的无能,

    只能让他用这样的方法替她保全性命。

    今日原该是他们成亲的日子,可他们却只能分隔两处,连面都见不着。也是这一刻李莫愁知道,

    假如她想要成为慕容复的妻子,

    一辈子陪在他身边,如今的她是做不到的。

    她需要令自己变得强大,有与他对抗一切的资本,而不管要多久,她都会做到,

    然后再一次回到他的身边。

    两人成亲的前一晚,参合庄中张灯结彩,

    寂静深夜却已然可以看得出第二日将会是怎么样一种热闹的气氛。

    而这一切全都被一个人的出现所打破了,那人身着一身玄色衣袍,五官深邃,面有微须,一副中年文士的打扮,最重要的是这人的样貌与慕容复有五分的相似。

    地处隐蔽,守卫森严的参合庄,此人行走间轻松如入无人之境。

    当时,慕容复正在厅中与独自喝茶,似乎是在等待什么人的到来。

    果然,当他放下茶盏的时候,那人便走进了厅中。

    “既是要成亲,没有父母高堂在,便能如此草率行事?”

    那人步履从容的理所当然的坐在了厅中的上座,而自他一进入厅中,慕容复便悄然起身站在了一旁。

    慕容复面带惊疑的看着眼前的人,一言不发却又似不知该如何开口,一瞬间与他记忆中的人重合了,可人死如何能复生?

    “怎么,连你爹都不认识了?”

    说话间,慕容博冷哼了一声,这个儿子全然没有半分他当年的样子。

    接着,慕容博一招参合指攻向慕容复的周身大穴,慕容复勉力抵挡仍然是抵不过他。

    好在,虎毒不食子,慕容博只是简单的教训教训儿子罢了,并无要他命的心思。

    “你当真是我爹?可你不是早在多年前便……”

    深不可测的内力,慕容家的独门秘籍参合指,与他像了五分的容貌,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眼前的人便是他早已死去多年的父亲慕容博。

    慕容复颇有些震惊的看着慕容博,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此中缘由,为父自会与你细说。我本不打算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否则岂不是叫人看穿了我当年的秘密。只是你太不争气了,我只问你,你明日要成亲了。那和你成亲的女子是什么人?当真能配得上慕容家吗?”

    慕容博对慕容复这个儿子可谓少有管教,毕竟慕容复年少之时,他便假死脱身,藏身少林,父子俩之间怕是只比陌生人好一些罢了。

    慕容博一心阻止这场婚事,更不想跟慕容复一叙久别的父子情分,他眼下不过是质问他,希望慕容复能够自己认清事实及时的纠正错误而已。

    慕容复能怎么说,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可就是这样才叫慕容博心头火气越发的旺盛,这是什么?

    这叫明知故犯!

    慕容复明知李莫愁不过一介孤女,还要娶她为妻,这叫慕容博如何忍得下去?

    慕容家未来的家主怎可是一个耽于儿女私情,一心沉溺于温柔乡的人,这样还如何光复燕国?

    饶是慕容博一早打着自己回来重新掌权的想法,慕容复如此更有利于他再次接受,可不代表他就能容忍慕容复这么做。

    慕容博一拍桌子,勒令慕容复道:“明日的婚礼,便不要办了。”

    父之命,子焉敢不从?

    可偏偏慕容复下意识的反驳,如同火上浇油,却又听慕容博道:“婚礼也可以如期举行,只是得换个人选。”

    要不就不办,要不新娘就得换人,慕容博完全没有一点跟儿子商量的想法,这是命令,必须服从。

    可是,这两个方案没有一个是慕容复想选的,慕容复一味的固执己见,一副儿女情长的样子,看得慕容博十分生气,简直是失望透顶。

    慕容博不需要一个不听话的儿子,耽于情爱,不务正业,便不配做慕容家的人。

    “看样子,复官是不知为父的心思了。原想着让那姑娘多活两天,现在看来,今天便该了结了她。你动手,还是为父替你动手?”

    慕容博冷笑着睨了慕容复一眼,人命在他的眼中不值得一提,或许有那姑娘的命,让这孩子长长记性,倒也不错。

    数十年后重又回到参合庄,慕容博觉得与他当年离开时并无二致,无一点变化,便是因为这样。

    慕容博认为慕容复不是一个好的继承人,最起码他是无为无能之人。

    慕容复是拒绝的,他不愿意这么做。

    可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除了妥协,便是在抗争中失去一切。

    慕容博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边喝茶一边冷眼看着慕容复做出选择。

    慕容博是自信的,他想慕容复肯定会妥协的,似乎一切事都在慕容博的预料之中。

    深夜,慕容复提着一柄长剑,走进了李莫愁的院子,而慕容博便跟在他身后。

    一柄带血的长剑,一具死不瞑目的美艳女尸,一个失魂落魄嘴角带血的男子。

    慕容博很满意眼前的一切,看来这个儿子还有得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便该是如此。

    “行了,让人干净利落的收了尸,便许你在参合庄外面找一处地方埋了。明日一早来找我,我今晚就先住在你的院子里了。”

    慕容复看着慕容博渐渐远走的身影,轻咳了几声,似乎五脏六腑都伤得不轻,他随意的用衣袖擦了擦唇边的血迹。

    他爹对亲儿子下手都能这么狠,如此说来,他算是先有备无患下手为强了。

    想起慕容博方才在厅中喝的那杯茶,慕容复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觉得他们果真是亲父子,一般的心狠手辣。

    待看不见慕容博的身影了,慕容复便赶紧回转房间,亲自将“李莫愁”的尸体带了出来,命人在庄外寻了个地方,埋了。

    另一头,阿朱与阿碧两个人半抱着昏迷的李莫愁,从密道悄悄出了参合庄,自参合庄后门绕了个道,转而将李莫愁送进了姑苏城外的一处小院。而她们俩便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并不回参合庄,转道往曼陀山庄去了。

    晚上的时候,慕容复给了李莫愁一丸丹药,出于对慕容复的信任,李莫愁当即便吃下了。以致于,之后的事,李莫愁能听得到甚至能感觉得到却无法动弹,无法开口,连呼吸都没有了,就如死了一般。

    慕容复父子俩的对话,慕容复受的伤,还有那柄长剑划过她脖颈时的感觉她都记得。

    李莫愁回过神来,便看到一个老婆婆从一边的屋子里走出来,躬身问道:“姑娘,早饭准备好了,要用些吗?”

    李莫愁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颔首,她怕一开口她的嗓音便是颤抖的,早有人交代了老婆婆要好好照顾李莫愁,是以她便去将早饭端到了屋里。

    李莫愁不是一个容易一蹶不振的,相反的,只要是她下定决心的事,无论怎么样,她都会做到。

    所以,此刻的李莫愁便再是担心慕容复,也绝不会冲动的回去找他,更不会因此将自己弄得身形消瘦,人不人鬼不鬼的。

    李莫愁还记得当时慕容复在她耳边说过的话,“莫愁,终于到了不得不放手让你离开的时候了。你要记得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日后更好的重逢。”

    “虎毒尚且不食子,我不会有事的,不要担心我。”

    “我会争取早一天去找你,而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若是有一日,你觉得你的武功能保护好自己了,那你可以先回来找我。”

    “莫愁,我会一直等你的。”

    说到底,还是武功差,命便在人家的手里,李莫愁知道自己打不过慕容复,更何况是慕容复他爹呢?

    仍然红着一双眼的李莫愁如无事人一般吃了饭,便从老婆婆的手中接过了慕容复之前留个她的信。

    这里是慕容复的母亲王氏当年置办的一间小院,这老婆婆也是她身边的亲信,值得信任。

    慕容复心中并无细说缘由,只是说让李莫愁暂时不要在参合庄和姑苏出现,可以先待在这处院子里,自有人照顾她。若是李莫愁要离开,便让她往哪边走都好,且不能往北走。

    信封中,除了信纸,便是几张银票,足够李莫愁一个人在外潇洒生活好几年了。

    因着是初醒来,李莫愁未来得及打量屋内的摆设,发现一旁有一个包裹并一把剑,里面是一些衣裳首饰,都是李莫愁日常用惯了的。

    李莫愁想起了她是被阿朱阿碧带出来的,不由叹了一声,如今又该何去何从呢?是时候,做了决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记得复官找王夫人讨的两味药嘛,这都用上了,这次的事其实是套路中的套路,继续看就知道啦!或者,有小可爱猜出来的嘛?

    第148章

    虽然李莫愁一直待在古墓对外面的人和事知道的不多,

    但是自打她出来之后,一个人行走江湖,曾经不明白的事多少都要了解一些的。

    李莫愁并不是一个天真善良不知事的姑娘,

    她心里很清楚,所以她的长剑染过血,

    她也叫那些对她图谋不轨的人尝尽了苦头。

    谁人不会机心谋算,

    李莫愁也会,只是在慕容复身边的时候,

    她不需要这么做,她愿意信赖他,愿意同他学一些东西。

    可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告诉李莫愁,

    没有谁是可以一直被对方依赖的人,

    慕容复也是。便是慕容复武功高强,智计过人也会遇到难题和过不去的坎。

    李莫愁知道自己该成长了,

    不是依赖他,

    而是通过她的努力,或许有朝一日她能够凭自己站在他的身边。

    李莫愁也看得出来,慕容复从来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可他对上他爹却如临大敌,

    便说明慕容复他爹比起他来,不论武功智计都要强上许多,让他无力对抗。

    这么一来,慕容复所言让李莫愁待在这座小院的计划,在她看来也是不行的了。姑苏城暂时是不能待了,

    必须离开姑苏,不能给慕容复帮忙便算了,

    李莫愁是不愿意自己给他拖后腿的。

    打定主意,李莫愁便想先休息一天,考虑好了去向打算先离开姑苏,第二天准备启程。

    江湖是个可以磨砺人的地方,在慕容复身边待得久,安逸久了,李莫愁也不知道自己的剑是不是一如既往的锋利,该磨磨了。

    参合庄内,慕容博一觉睡醒,神清气爽的打开房门,便看见慕容复老老实实的站在门前等他。

    时过境迁,只要少林不知道他死而复生的消息,慕容博还不怕别的什么人找上门来,如今的他便是对上少林方丈也不缺这一战之力。

    对于参合庄的掌控,慕容博有这份自信,不会有人走漏风声的。因此,慕容博便不必如当年一般,终日只能待在密室之中,不敢让旁人瞧见。

    “想清楚了?”

    慕容博看慕容复仍旧有些魂不守舍面色憔悴的样子,心里看不上他这副样子,他自己动的手杀的人,如今却又做出这般模样来,可是情深意重呢!

    不过,慕容博也算是还对这个扶不上墙的儿子多了几分耐心,因而此时竟有心情同他叙叙父子之情了。

    “复官,你要知道,爹这是为了你好。成大事者,岂能耽于儿女私情?慕容家的祖训你是记得的,往后慕容家是要靠你的。”慕容博语气和缓,捋着胡须神色和善的看着慕容复。

    慕容复想是听进去了,颔首,“爹说的是,孩儿谨记在心。”

    慕容复能这么说,便意味着他对他爹的妥协,这是慕容博意料之中的事。

    不过,一味的强硬是不行的,便是打了一巴掌也还是得给个甜枣吃的。慕容博深谙其道。

    “复官,婚礼想来你也不会想办了,找人处理了去。至于那个姑娘,名分虽不能有,待过阵子找些人来做个道场,日后逢年过节多上几柱香便是了。”

    慕容博说得轻巧,其实他只是想安慰安慰儿子罢了,说到底只是面子情,半点都不曾用了心。

    慕容复面露感激之色,心中却是讥笑:若真是人死了,做道场上香烧纸也是于事无补。难不成让死人上来给他道谢?

    慕容博自以为安抚好了儿子,便将人叫进屋子里来,问问近些年来慕容家都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慕容复早就做好了准备,自然是按照他未曾动手整改人手,置办产业之前的说了,当然了,就连当初亏出去的五十万两白银也一道说了。

    慕容复看上去很是愧疚,参合庄本就钱财,还叫他一下子搭进去五十万两,这可怎么是好?

    慕容博因为慕容复所表现出来的沉溺于儿女情长、优柔寡断、懦弱无能等特点,对这个自幼便是放养的儿子放松了警惕。

    慕容博此时再一听此事,一是庆幸,二是心虚。庆幸自己没有将暗中的产业全部交给这个儿子,心虚明明慕容家世代积累的财富不下千百万,而他的儿子却要为这打水漂的五十万两耿耿于怀。

    慕容博久在少林寺不闻慕容家之事,当年他为了更好的隐藏自己,便勒令暗线如无重大事件切不可与他联系。

    慕容复前些年的表现一直与慕容博所期待的一样,所以本来应该替慕容博暗中监视传递情报的暗线也就松懈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慕容复后面做的这些事慕容博全然不知的原因。

    想来,慕容复这些年来做得最出格的事便是要娶李莫愁为妻了,否则能把在少林寺潜心窃取秘籍的慕容博给招回来?

    事已至此,慕容博仍是未准备将密室所藏的财宝告知慕容复,只道是:“复官莫急,五十万两白银既然丢了便丢了,这些钱可都及不上你娘当年的嫁妆。只是,为了复国一事,你娘的嫁妆也花了不少,余下的一些为父便交给你吧。”

    慕容复实在是搞不懂,他爹当年是怎么把他娘迷得晕头转向的,连儿子也不管了。按理说女子的嫁妆是该留给自己的子女的,他娘倒好全都交到他爹了。若不是他今日有意哭穷,想来他爹还准备扣着不放呢!

    不过,既然有银子,谁会嫌弃多呢?他娘的嫁妆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慕容复面上的愧疚之色少了许多,“谢过爹了。”

    “谢什么,都是自家人。这样吧,晚上我把你娘剩下的嫁妆给你。这几日我便先待在参合庄了,你且去找了邓百川他们四个来见我。总归是出了些变故的,为父总不能全让你一人担着吧?”

    慕容博这话说得好听,慕容复心里直想笑:老头子要是真这么想的话,早干嘛去了?不过是想再试探试探他而已,连自己的儿子都信不过,合着他们四个就不会骗你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慕容复暗中松了一口气,目前看来他对他爹的了解还算是全面,这样一来,计划应该可以完成。不过是再拖个两三天罢了,能成的!

    慕容复应了一声,便打算去找邓百川他们四个来见慕容博,只是他还没走出房门,慕容博便又问道:“复官,怎么不见阿朱阿碧她们两个?这时候她们不应该在参合庄吗?”

    慕容博看似随口一问,但是慕容复知道,他要是回答不好,他爹绝对是要起疑的,药效尚未发挥完全,若是这个时候跟他爹动起手来,绝对是他倒霉。

    “爹,阿朱阿碧在曼陀山庄陪表妹呢!我先前想娶……表妹不高兴了,舅母那里也是一样。我只能把她们俩送过去先陪着,本是打算之后,再去与舅母和表妹赔不是的。”

    说起这件事,慕容复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他总是在这些事上弄不清楚。

    慕容博本就是随口一问,阿朱阿碧早年他带回庄里就是当半个女儿养的,此时不过是想见见人而已。

    可是听慕容复这么一说,再一看他的样子,慕容博这个头疼哟,儿子太不争气了。

    于是乎,慕容博也就歇了见人的心思,催促慕容复赶紧去做邓百川他们四个来见他。

    慕容复见他爹面色不虞,便脚步匆匆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房间了,看得慕容博直叹气。

    邓百川四人见到慕容博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置信,这倒是让慕容博生出那么一丝的愧疚,都是忠心耿耿的老家臣了,他似乎是该他们一些信任了。

    慕容复自然是不在场的,他要是在场,他爹这场戏怕是唱不下去了。

    慕容博对于许久未见的儿子都放心不下,更不用说是长久未见的四大家臣了,这明里暗里的试探哪里少得了。

    只是,慕容博完全没有想到看似忠心耿耿的四大家臣,对着他的时候,十句话里有三句是真的就不错了。

    “老家主,那五十万两白银的事,是我老包主意出得不好,可是公子爷老是揪着不放,这也不是个事儿啊!这段时间,公子爷可没少给我和老四脸色看,好在你回来了,你可要替老包做主啊!”

    “公子爷何时给你脸色看了?三哥,明明是你自己说话不讲分寸惹恼了公子爷,难不成还要老家主骂公子爷一顿给你出气吗?”

    “我可不管这出不出气的,反正公子爷怎么都不肯松口让我去制新兵器,说是没钱!我看呐,一准儿是他还记得老家主的话,就是不松口。有好戏看,我就不管了。”

    ……

    “老二老四,你们都少说两句吧,还有老三你也是的。都说了你那张嘴没个把门的,怎么气坏了公子爷不成,还得到老家主跟前闹一闹?都消停点,老家主材刚回来,得好生休息休息才是。”

    包不同先是开口埋怨,风波恶公冶乾你一句我一句的三人就吵起来了,最后还是老大哥邓百川出来打的圆场。

    四大家臣全然是当年的模样,这五十万两白银倒是与慕容复说的话对上,慕容博也懒得看这四个在他面前吵架了,索性挥挥手叫四人退下了。

    邓百川四人面面相觑,见慕容博脸色不好,便纷纷退出了房间。关上房门走远之后,四人对视了一眼,气氛和谐,全然不像刚刚那样吵得脸红脖子粗的。

    第149章

    两日后,

    慕容博独坐室内,修炼内功,真气运行到一处经脉时突然淤滞不前,

    正欲强行运功突破,却不想一时不慎一口鲜血自口中喷出。

    慕容博立时点住自己的周身大穴防止真气混乱走火入魔,

    他拭去唇边血迹,

    仔细回想这几日到底发生了什么。还不待慕容博理清头绪,慕容复便兀自推门进来,

    但他听得分明慕容复根本不曾敲门。

    慕容博老奸巨猾,饶是慕容复此时面上并无异样,仍是叫他猜出了是慕容复暗中对他下的手。

    慕容博自恃武功高强,之前并不把这个不学无术的儿子放在眼里,

    就连这两日提点慕容复参合指和斗转星移的诀窍之处都带了几分轻时之心。可此时,

    慕容博回想起来,当时他指点完慕容复之后,

    慕容复那运转自如的样子,

    便知晓这个儿子在一开始就对他藏了拙。

    思及此,慕容博冷笑一声,“复官,

    我原先道你年纪轻对一些事情尚不明白。可此时看来,

    倒是我看走了眼,不愧是我慕容博的儿子,还是有个几斤几两的。”

    慕容复不动声色,只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望着慕容博,

    “都说是虎父无犬子,既是如此,

    我也不好叫爹失望才是。”

    “好小子,好算计!自以为这般,便能与为父抗衡了?”

    “我哪敢小看您呢?只是,舅母给的药也确实是好用,想来,再过半个时辰,您老人家往后便可以安稳度日,不必再舞刀弄枪了。”

    慕容复提起手边的茶壶给自己斟了一杯茶,慕容博脑中灵光一现,已然是想到了慕容复该是在他到参合庄的那晚喝的茶里下了毒了。

    此时,慕容博悄然运行内力,却已然如泥牛入海,了无痕迹了,心下苦笑不已:一向只有他算计别人的份,可如今他却叫自家儿子一个毛头小子算计了去,当真是大意了。

    慕容博自然比慕容复更加清楚明白王夫人和丁春秋之间的关系,旁的不说,丁春秋的毒可不是一般人解得了的。王夫人也算是颇有心计,唯利是图之人,慕容复能从她的手中拿到这个药,可见是他慕容博小瞧了这个儿子了。

    “你对为父下此毒手,难道当真要枉顾人伦了吗?”

    慕容博看得明白,这几日来参合庄内毫无破绽,便代表着四大家臣并他当初的暗线均不是投靠了慕容复便是栽在了他的手里。他这个儿子已然是发现了他的用心,才会有的这么一出,可此时慕容博除了这微薄的父子之情外,也无甚能说得动慕容复的。

    慕容博知道,慕容复绝不会杀他,可也不会给他解药。至于慕容复想要的那些东西,他是能拿来要挟他。可即便是慕容博不给,只要无人干涉慕容复,他照样能握在手里。

    果然如慕容博所想,慕容复道:“爹放心,你我父子之情,孩儿岂能不顾。您便安心的待在参合庄里颐养天年吧,复国大业便由孩儿来替你完成。”

    父子相争,自然是能看出对方心中所想,便是两人相处时日不多,可慕容博看得出来慕容复骨子里与他是一样的人。

    慕容博从未有打算放弃复国的心思,便是此刻也是一样,他不会答应的。

    慕容博默不作声,已是拒绝之意,可慕容复却毫不在意。

    “父亲不同意也可,少不得孩儿要强留您了。”

    慕容博的反应全然在慕容复的意料之中,他爹是何等执着之人,若是他几句话便把人给劝动了,慕容复倒要怀疑其中真假了。

    慕容复的想法,便是目前夺了慕容博的武功,将他暂时困在参合庄内,让他无法干预自己的行动。人在眼皮子底下,总是让人安心些的。至于慕容博顽固不化的想法,慕容复只等着自己做出一些成绩,好叫慕容博在事实面前低头罢了。

    慕容复也不同慕容博多说,既然计划已经成了,那么他便要加紧行动了。

    待慕容复正欲走出房间之时,慕容博突然开口问道:“那姑娘你当真杀了?”

    慕容博已然起了疑心,既然慕容复一上来便在骗他,那么杀人一事也应当是假的。

    慕容复面色不改,镇定自如的走出房门,临走时只留下两个字,“杀了。”

    杀了?

    正是因为慕容复的毫无破绽,才让慕容博的怀疑更重了,不过也无甚大碍,毕竟慕容博此时什么也做不了。

    慕容复命人将此处院落严密看守,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许出入,而负责看守此处的院落的人正是慕容复自己培养的心腹。

    断绝慕容博与其他一切有可能帮助他的人的联系,将他放在自己身边,慕容复才能够略微安心一些。

    慕容复命吴用从曼陀山庄去往姑苏城与他会和,他们正好一道瞧瞧邓百川包不同带回来的那些孩子,看看怎么安排他们的去向。

    萧让已经帮风波恶解决了收拢帮派的事,慕容复便命他回来看着慕容博。

    要知道,恐怕萧让是最不想慕容博出来的人,毕竟曾经的过河拆桥可还历历在目呢!

    “先生有何想法?”慕容复是在问吴用看过这些孩子之后,有何打算。

    吴用略一斟酌,便道:“公子爷,按照咱们先前的安排,已然命人给这些孩子上过一些课程,暗中观察过这些孩子的资质和品格。这一回一看,倒是与先前汇报到参合庄的相差不多。”

    慕容复颔首,他不是善人,他收留这些孩子自然是为了让他们为他所用,当然是该确认一下是否能得用的好。

    “公子爷,你是否有打算自武林慢慢包围渗透朝廷的想法?然后里应外合,文武并重,再一举夺取江山?”吴用眸中精光一闪,捋着胡须慢条斯理道。

    慕容复勾起唇角,“果然瞒不过先生,我正有此意。”

    先前慕容博一味结合武林势力,又是暗中寻觅能人异士,可他们既不具备一呼百应举旗谋反的能力,一味如此是行不通的。

    这样一来,必须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内应,可眼下这个局势,除了重金收买,怕是别的法子也行不通。

    可是既能为利益所诱变节,那么又何谈忠心,这样的人,慕容复是不敢用的。只怕会引火烧身,上一次那个余大人和那五十万两白银便足以让慕容复铭记这个教训。

    “既然如此,这些孩童里,我看了有几人于读书上的天赋不错,当悉心栽培,他日科举入仕,或可为公子爷手中的秘密武器。另有几人,不喜文却喜武,如今朝廷对西夏用兵,虽胜心中仍有不甘,从军入伍,当日必有人能为军中猛将。”

    将这些孩子培养成才,再插入文官武将之中,到时候不过是暗中传递消息,还是做些什么,都轻松容易的很。这样一来,朝廷之中就有慕容复的人手,这便向着他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先生好算计,这么一来,文官武将之中皆有我的人手,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慕容复对吴用的说法表示很满意,忽然他心思一动,话锋一转,“先生以为,若不只是在大宋呢?”

    其实,这正是吴用准备说的话,慕容复此时提来更是让吴用觉得自己的这位主公颇具大局之观,不局限于一国,而是在各国都安排自己的人手。这样一来,虽然事情更难办,但是对于日后的大业是有莫大的好处的。毕竟。朝中有人好办事嘛!

    “公子爷果然不凡,只是……”吴用声音一顿,此事还有待商榷。

    慕容复一时未曾想到,便问他,“只是什么?”

    “这些人公子爷也都说了,是邓庄主他们自平夏带回来的,必然是西夏或大宋的子民。若是利用其心中所思所想,当然是让他们在西夏和大宋更为合适了。至于剩下的大辽吐蕃和大理,公子爷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若不是从小养大的,这忠心怕是难以保证,这些孩子里还有一些已然懂得不少事,能利用的不过是一片复仇雪恨之心。平夏城乃是西夏和大宋两军交战之地,若是将这些人用在别处,效果尚未可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