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1章

    他心底涌动的火,瞬间被她的眼神浇灭得透彻,掌中力道微松,几乎快禁不住拢她入怀,听她忍着难过轻声说:“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是不是早就知道孩子是假的了?

    她的话没说完,张瑾便知道她想问什么。

    他霎时心软,微微压低嗓音,用只有他们彼此听得到的声音说:“臣……”

    就在此刻。

    她余光处有寒光闪过。

    那是她让梅浩南安排的刺客,离她和张瑾位置最近,刺杀的距离和角度都计算得刚刚好。

    就是现在!

    姜青姝猛地朝张瑾扑了过去。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张瑾甚至来不及注意四周,只看见她满脸惊慌、不顾一切地朝着自己扑过来。

    “哧。”

    匕首没入皮肉的声音。

    她闷哼一声,生生咬牙挨了这一刀,随即就听到周围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喊声。

    药效发挥得极快。

    身体猛然下坠。

    她放松意识缓缓阖眼,满意地看到一行字在眼前跳了出来

    【当前张瑾爱情度:100】

    那行字背后,是张瑾惊怒交加、心疼失措的脸。

    第212章

    莫嫌旧日云中守9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

    那刺客冲过来的时候四周的侍卫便已经警觉,但反应终究晚了一步,那刺客本来离张瑾更近,但却又正好被女帝看见。

    那一瞬间,谁也没想到陛下会突然上前一步,挡在张司空面前。

    匕首没入后背,她痛极,咬紧牙关,脸色惨白。

    一刹那四目相对。

    只有张瑾近距离地看清了她的脸。

    他的眼睛里倒映着她苍白的脸,她艰难地睁大眼睛望着他,似乎想说什么,下一秒却闭上了眼睛,身子逐渐软倒了下去。

    一向算无遗策的张司空彻底懵了。

    大脑中“嗡”的一声,好像断了根弦,男人眼里原本涌动的冷漠和算计,逐渐被惊惶和难以置信掩盖。

    他脸色变得惊慌,手忙脚乱地伸手臂把她接住,手掌按住手背的刹那,摸到一手黏腻。

    再次抬手一看。

    掌心满是血,映目的红。

    张瑾盯着手掌,额头的青筋瞬间绷得死紧,他紧紧抱着她,拼尽全力地用力按着她背,似乎想将涌出来的血堵住,然而匕首扎的深,稍碰一下就涌出更多的血。

    怎么会有这么多血?

    有没有碰到心脉?

    张瑾完全无法冷静,思绪一片混乱,浑身血液仿若凝固,既想看她伤口,又想探她鼻息,又怕稍有不慎让匕首刺得更深,只好僵硬地抱着她,不敢挪动分毫。

    “陛下遇刺!”

    “快救驾!”

    “抓住刺客!”

    四周响起慌乱的呼喊声,所有人都被这变故吓了一跳,禁军一拥而上,按住了行刺之人,邓漪慌忙地扑了上来,用手托住女帝的肩,“陛下……陛下!先把陛下扶去车驾,戚太医速速为陛下止血……”

    很快,姜青姝被扶到了帝王车驾上。

    将军府是不能呆的,特别是帝王遇刺的情况下,张瑾的衣裳都被血染得斑驳,强拼着最后一丝冷静安排,并下令让人包围将军府。

    “行刺陛下是为叛党,焉知赵府内没有同伙,禁军彻查之前,还请诸位在此处多呆一会。”

    他冷声说。

    说完他猛地拂袖,大步出去,不顾内官阻拦,强行上了帝王车驾。

    她还昏迷不醒。

    车上不便拔刀,也不便脱衣处理,戚容暂时只是想办法止血,张瑾死死盯着她身上流的这么多血,眼角红丝弥漫,袖中的双手竟在剧烈发抖,浑身如堕冰窖。

    “……她怎么样?”张瑾唇动数次,才哑声问。

    戚容低声说:“不太妙。”

    “什么?”他心底一震,难以置信地疾声问:“如何不妙?”

    “陛下已经昏迷了,失血太多,回宫之后要先看匕首有没有伤及心脉。”

    失血这么多,自是有些唬人,这还得是戚容事先给陛下用药的功劳,让她的血没这么快止住。

    方才戚容检查过,这匕首看似刺在心口,但的确是精巧地避过了命脉。

    和他们事先安排的一样。

    还好没有出岔子。

    戚容全程心都跳得极快,就怕出什么意料之外的事,陛下在铤而走险,医者又何尝不是,好在,陛下现在的状况她心里有数,已经完全在她的掌控内。

    戚容敷了一些药粉,有条不紊地施针。

    将军府距离皇宫不算太远,待进宫回了紫宸殿,宫人急急忙忙地拥过来,给她除掉外袍,戚容仔细检查了一番刀伤,看向一边的张瑾,“司空,现在……必须尽快拔出匕首。”

    张瑾的手掌抚着少女白得一丝血色也无的脸,摸到一手冷汗,迟迟说不出话。

    “可有风险?”

    “只有一半把握,也许有性命之忧。”

    便是没有这么糟,戚容也尽量往坏了说。

    她亲眼看到张司空听到她的话之后,眼神彻底变得空洞迷茫,眼尾已是一片洇红,似乎有水光在闪动,手掌紧紧握着她的,手背用力到泛着青筋。

    他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给自己挡刀,就像他一直认为,在她心里,也许赵玉珩是第一位,也许阿奚是第一位,但一定不是他。

    一定不是他。

    张瑾为人骄矜自傲,唯独骨子里藏着怯卑,只信自己是孤家寡人,一切不过自己强求夺来,不信会有人真心爱他。

    就算有,也不会是全部。

    他不在乎,只要他能铲除别人让她身边只有自己,便假装她最爱自己又何妨?至少这样,他还能在心里有留余地,不必尽数丢盔弃甲,落得狼狈。

    但她怎么会为他挡刀呢?

    她竟然……这么喜欢他?难道她以往所说的“只对他认真”,是真心话?张瑾睫毛微颤,眼底一片迷茫。

    他的大掌死死攥着她手,沉默良久,“拔刀”二字迟迟说不出口。

    帝王若出事,整个大昭都将变天。

    如果是当年冷酷的张相,他或许毫不在乎小皇帝死活,甚至会编出一份“遗诏”来有备无患,只要皇位上有个傀儡令他操控,那人是谁对他而言并没有区别。

    他现在却很害怕。

    他微微低头,不顾戚容在场,薄唇微微碰了碰少女冒着冷汗的额头,咬牙说:“不惜一切代价,只要她平安。”

    戚容应了一声,看他这副双眼通红近乎失控的样子,不禁还是说了句:“下官会尽全力。”

    说完,她便握住匕首。

    张瑾用力抱紧她,让她伏在他的怀里,感觉到她的体温都有些低,不禁暖了暖她的脸颊。戚容深吸一口气,手腕猛地用力往外一拔,只听一声细响,血霎时喷溅出来。

    他呼吸一窒。

    戚容迅速放下匕首快速止血,嗓音似也在颤,低声道:“陛下没有事。”

    没事。

    张瑾心口似被活生生撕开,呼吸停了半晌,才逐渐反应过来。

    他飞快低头,看着她。

    怀中人纵使昏迷,也因为这一下而猛然一颤,似乎生生痛醒了过来,正睁眸望着他。

    对上目光的瞬间,她清楚地看到他眼底的惊慌和疼惜。

    【司空张瑾亲眼看着女帝朝自己扑过来,挡下了刺客的一刀,难以置信,惊慌失措,抱着昏迷的女帝不断发抖。】

    【司空张瑾在马车上看着满身是血的女帝,感觉心脏好像被活生生撕开了一样,内心难过疼痛到无以复加,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要为自己挡刀。】

    【司空张瑾听了太医署医监戚容的话,看着女帝毫无血色的脸,害怕拔掉匕首之后会永远失去女帝。】

    【司空张瑾眼睁睁看着太医署医监戚容拔刀,心脏几乎停跳,直到听到戚容说女帝没事,这才感觉自己好像从地狱重回人间。】

    他完全不冷静。

    甚至完全撇下了所有本该处理的事,只顾抱着她一路回宫救治,简直不像是他了。

    这是姜青姝想看到的结果。

    ……就是真的痛。

    好痛。

    她浑身脱了力般,伏在他怀里,轻轻喘了口气,似乎想说什么,他眼底的惊恸和担忧消弭些许,柔声细哄:“别怕,没事的,好好歇息。”

    她艰难摇头,手指上挪,攥紧他袖口,“你……有没有……”

    “我没事。”

    都是她挡了这么一下,他才没事。

    其实他宁可伤的是自己。

    不止一次受伤遭难的身子,至少比娇生惯养的要禁得起这些伤,现在看着她这般样子,他无力到了极点,心软成了一片水,快要从眼底淌出来。

    她依偎在他肩头,朝他艰难地露出一抹苍白的笑,他看着,手指拂开她额头散开的碎发,也低声笑了笑。

    “以后不许冒险,不要拿自己的安危当儿戏。”

    她轻轻“嗯”了一声。

    良久,她又轻声道:“是何人……想杀……”

    “刺客已经拿下,臣已经派人去审了。”

    “终究是上柱国葬礼……朕没有大碍,不想令世人说朕……寡恩薄情,贵君之事尚未了结,无论刺客是谁所派……不必赶尽杀绝……”

    雪白的脊背裸露在空气中,刀伤触目惊心,戚容细细包扎好,仍有血慢慢洇出来。

    她在他耳边小声低语,张瑾心不在焉地看着她的伤,满脑子唯有她的状况,耳边只听到她绵软的嗓音,却并未完全听清她在说什么,但还是“嗯”了一声应下。

    她要什么,他还怎么忍心不答应。

    “臣先出去为陛下煮药。”

    戚容小心为她拢紧衣裳,退了出去。

    殿中只剩下两人,案上烛台火苗跃动,将人影交叠在一处。

    “朕会尽快……好起来,别告诉别人朕伤成这样……免得朝堂乱了,就说……朕没有大碍……”

    “臣有分寸。”

    “贵君的事……你别插手……”

    “好。”

    “你也别……太担心……”

    他听到这句,用力闭了闭眼睛,下颌绷紧。

    尽量压抑鼻音,让声音显得冷静。

    “好。”

    她复又闭眼,似乎是很累。

    这几日,先有战败消息,又有假孕的打击,她本就殚心竭虑、遭受打击,这一刀几乎将她快要摧毁。

    张瑾抱着她的手臂已然僵硬发麻,但依然稳稳的一动不动,看着她安静苍白的侧颜。

    说不出来的滋味。

    他这次彻底信了,她没有骗他,她对他是真的有情,比他想得深太多。

    任嘴上如何讽刺他,与他闹脾气,出事的瞬间却也义无反顾。

    一闭眼就想到那惊险一幕,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越想越愧疚自责。

    怪他。

    都怪他为了一次性解决赵家,让她在赵府滞留,将她置身于危险。

    如果他不这样算计,也许她就不会中刀。

    多年来算无遗策,偏偏这次,是他过于托大,差点后悔莫及。

    她在他怀中靠着,很快,戚容熬好药端上来,她服下后很快便浅浅睡了过去。

    天已暗沉,紫宸殿灯火如昼。

    天子遇刺的消息已经传遍朝野,外间围着内禁军,也有不少人在焦急等候消息,唯恐帝王驾崩、天地变色。

    张瑾将她平放下来,给她掖好背角,起身走了出去。

    一推殿门,就是邓漪和梁毫,还有中书门下省的一些官员,张瑾顿了顿道:“陛下无事,只是皮外伤,休养即可,从明日开始罢朝三日。”

    梁毫上前拱手,迟疑着道:“司空,下官方才去审问刺客……”

    “结果如何?”

    “下官一时疏忽,没想到那刺客行刺前就已服毒,在牢中……暴毙了。”

    张瑾眸光陡寒,“什么?”

    梁毫也微微沉默,他越想越觉得,这次的行刺太突然太蹊跷,赵将军府因举办丧事,登门者极多,人多混杂,但来往访客皆有登记在册,那刺客身份不明,是什么时候不知不觉地混在其中,又是被谁带来的,实在是太蹊跷。

    而且当时梁毫清清楚楚地看到,他是冲着司空去的。

    张司空位高权重,自然也有不少得罪人之处,此番登门赵府者大多政见立场与司空不和,这样一想,也许这并不是什么事先安排好的局。

    就是陛下竟然……

    梁毫至今想起,都觉得心脏跳得有些快。

    如果说之前只是不解和怀疑,现在他就确定了,陛下和司空之间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这简直匪夷所思。

    这事要是传出去,只怕要掀起不小的浪。

    司空的目光冷冷扫过来,带着难言的压迫感,梁毫连忙闭紧嘴,垂着头假装什么都不知,请示道:“禁军尚在包围赵府,梅将军那边已经一一搜查询问,没发现有什么蹊跷,不知要如何处置?这刺客是否还要继续追查……”

    按张瑾的性格,自然是要追查到底,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但他想到她的话。

    不禁微微沉默。

    良久,他抬手按了按眉心,呼出一口冰冷浊气,淡淡道:“此事等陛下身体好些后,由陛下亲自定夺,赵府外的禁军暂时不撤,除赵家人以外的暂时放了。”

    “是。”

    梁毫转身似乎要走,又想起什么,迟疑了下。

    “还有什么事?”

    “监门卫姚将军派人过来询问数次,宫门外……也有柏老将军在内不少人在等着,等不到陛下安然无恙的消息,就不肯走。”

    女帝遇刺的事太突然,此事早已暗中掀起轩然大波,当时御驾浩浩荡荡,大多数人离得远,也并未看清前因后果,不知道到底是有人刺杀天子,还是有人刺杀张司空,天子为司空挡刀。

    后者太荒唐,哪有皇帝为臣子豁出性命的?就算有稍许流言说当时天子正好挡在司空面前,闻者也只觉得是巧合,不会往那边想。

    其实包括赵家人在内的更多人在想:这一切是不是张瑾策划的?

    不然为什么发生行刺时,他正好就离陛下那么近?

    他意欲在赵府派人刺杀陛下,这样刺杀天子之名就和赵府脱不了干系,而他张瑾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手遮天到了这种地步,焉知没有谋逆之心?

    天子尚且没有立储,赵贵君是什么情况他们也不知道,万一天子真的驾崩,那整个大昭没有天定血脉继承,司空不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篡夺皇位?

    他自己守在陛下身边,不许别人靠近,要是伪造遗诏什么的是不是也方便许多?

    这样一推算,何止姓赵的慌了,其他站在女帝这边的武将们也开始慌了。

    他们坐不住了。

    在皇帝安危消息还没传出来之前,他们就传令下去,时刻准备调动手中兵马,甚至不顾天色已经不早,连夜来宫门外要求进宫确定陛下安危。

    负责看守皇宫出入口的监门卫大将军姚启只忠于陛下,虽然没有无诏放他们进去,却也没有驱离他们,自己也在留心着里头的消息。

    这下不止张党和赵家暗中在准备调兵,是所有人都被一起卷进来。

    水被彻底搅浑了。

    张瑾听到梁毫这么说,微微沉默了一下,才缓缓道:“告诉他们,陛下已醒,身体无恙,不可再私下妄议。”

    “是。”

    梁毫一抱拳,转身去办了。

    姜青姝中途稍稍醒了几次,又断断续续睡了几天几夜,才彻底清醒过来。

    正是深夜。

    她意识清明,除了伤口痛,倒是没别的不妥。

    她偏了一下头,目光穿过帘帐,看到男人身着官袍的挺拔背影。

    张瑾。

    这些日子,他陪着她,近乎寸步不离。

    月立中天。

    宫殿角落的炉子上似乎还温着药,药香扑鼻,门窗紧闭,月光徐徐从窗棂之中透进来,倾洒在冰凉的地砖上,几盏孤灯拿得离她有些远,烛火交映着微寒的月光,分割开男人静坐的背影。

    一半寒彻,一半温暖。

    他离她坐得这么远,似乎是怕举手投足发出的声响吵醒她,明明面前铺着一些文书案卷,却握着笔发呆成了雕塑,很久都没有动一下。

    好像在出神地想什么。

    完全不像他。

    这几日,张瑾一直守在她身边,也没有心思去处理那些要事,他很少流露内心真实的情绪,也从不会让朝中那些人察觉,唯独这一次,他有些失态了。

    临到此时,他也顾不上会不会被那些人看出来,一生理智冷静从不犯错,唯独在她跟前屡屡犯禁。

    张瑾一直到确定女帝安然无恙,又处理了一些事,才回府换掉那些带血衣物,周管家帮他收拾,沉默到最后,突然问:“郎主是喜欢皇帝么?”

    “不该问的别问。”

    “恕奴多言,那皇帝,明明是小郎君的……”

    “住口!”

    张瑾冷喝,第一次有些薄怒,双眸冰冷。

    周管家却毫不避让地看着他,继续说:“从前在郎主心里,小郎君才是唯一的亲人,除此之外所有人皆不足惜,郎主忘了么?便是抛开兄弟亲情不谈,您若只是一时兴起也罢,可如今为了皇帝如此失态,还记得当初爬上这个位置之前说过的话么?您当年所承受的屈辱和折磨都还历历在目!如今……”

    张瑾骤然转身打断他,寒声说:“我的事无须你多言,管好你自己的事。”

    “可是……”周管家咬牙:“您就不怕会有软肋么?”

    “我心里明白。”

    张瑾闭了闭眼睛,良久,睁开漆黑的双目,冷淡地瞥向他道:“便是有软肋有何妨。”

    他不信鬼神,也从不信命数,当初的确万般忌讳会有软肋,才将那么小的阿奚送走,如今站在这个位置上,就算有了软肋,那又如何?

    他树敌众多从无所惧,便是有了软肋,也不信旁人能将他如何。

    从前唯恐被她欺骗利用,如今却已确定,在她心里,也是真心喜欢他的。

    张瑾这样想着。

    便是周管家质问,他也没有太多动摇,只是静静在殿中的角落一边处理公务,一边陪着她。

    搁置在空气已久的毛笔有些干了,他重新蘸了蘸墨,提笔写字。

    姜青姝看着他忙碌的背影,没有说话。

    她缓缓转回头,平躺着望向头顶的承尘,并不打算现在就出声惊动他。

    先看看发生了什么。

    她点开实时,被眼前这浩瀚如海的消息数量稍稍震撼了一下。

    好家伙。

    不知道的还以为大昭要亡了。

    姜青姝微微蹙眉,把所有发生的事都仔细看了一遍,着重先看张瑾和赵德成那边的情况。

    赵家最后还是没有做出冲动的事。

    赵玉珩和裴朔及时稳住了他们。

    只是她遇刺的事也对他们造成了很大冲击,若非已经明白调兵是送死的必败局,也许赵德元依然会无法安心。

    她昏迷其间,张瑾没有撤掉包围在赵府外的禁军,赵澄一直在被软禁在景合宫。

    【贵君赵澄看着面前的冷菜冷粥毫无食欲,只对把守的侍卫宫女说要见陛下,侍卫耿逊对他出演嘲讽,说女帝在赵府遇刺,赵澄也活不久了。】

    【贵君赵澄听到侍卫耿逊提及女帝在赵府遇刺的消息,只觉得心里被狠狠砸了一下,难以置信,怀疑这是不是父亲赵德成做的,是否是自己害了女帝,还想打听更多消息,却没有人理会他了。】

    姜青姝看到这条消息,稍稍叹了口气。

    赵澄本心自私,却并不恶毒,可是他的心到底如何,已经没有人想知道了。

    该受到的惩罚,他逃不掉了。

    女帝遇刺后的第五日,赵贵君假孕争宠之事,彻底震动朝野。

    刺客服毒暴毙,行刺之事并未牵连严重,毕竟无凭无据,也不会降罪。但贵君假孕争宠属实是胆大包天,怪不得那一日天子竟连上柱国的丧礼都不顾,如此暴怒。

    当日,赵澄被废贵君之位,赐白绫。

    死后体面埋葬,已是最大的开恩。

    天子顾念赵家为国征战,劳苦功高,后宫争宠之事不曾祸及全族,只是养不教父之过,赵德成有感德行有失,自请辞去官位,交还全部兵权,解甲归田。

    赵氏武将多数也自请交还兵权,大概是都已经心知肚明,小皇帝不计较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缘由。

    他们需要用兵权去交换自身安危。

    【影响力+6300】

    【国家稳定度+10】

    【声望+10】

    【皇权+30】

    【当前影响力:26310】

    【当前皇权:81】

    【当前声望:93】

    【当前国家稳定度:90】

    很好。

    姜青姝又看了一眼张瑾现在的影响力。

    她的影响力在涨,张瑾又少了政敌,影响力同样在飞涨,如今是两万九。

    差距在飞快缩小。

    现在张瑾在朝堂之上已无对手,那么剩下来的对手,就是她了。

    姜青姝受伤的第十日,伤口虽然还未彻底痊愈,但已经结痂不疼了,行走时也看不出什么异常了。

    那一日风和日丽,阳光正好。

    她趁中书省繁忙,换了一身轻便衣物,偷偷遛出宫。

    京城郊外空旷无人,姜青姝骑马紧跟在裴朔身后,二人翻身下马,裴朔道:“陛下,就在前面。”

    她抬头望去,只见林木之中有一座朴素无华的马车静静地停在那儿,青灰色的幔帐,近乎与周围的草木融为一体。

    是他。

    她深吸一口气,缓步上前,指尖尚未触及车帐,便见一只如玉般白皙修长的手,先一步撩开帘子。

    她抬头,对上一双清润温柔、带着笑意的眼睛。

    “七娘。”

    第213章

    莫嫌旧日云中守10

    林间雾气弥漫,鸟雀争啼,一缕阳光穿过薄雾,映入这青年的乌黑眼眸里,迤逦开淡淡温柔色泽。

    赵玉珩安坐车内,长发微束,眉眼一如往昔的清冽俊美。

    姜青姝仰头望着他。

    他也看着她,朝她微微一笑。

    那只撩帘的手缓缓下落,手掌摊平,手指修长如玉,伸到她的面前。

    “来。”

    她把手搭上去。

    赵玉珩手腕微微用力,扶着她上了马车,她坐在他身边,闻到他身上极淡的檀香,缠绕在鼻尖,令人心境安定。

    他们近一年未见了。

    这一年,看似只是一眨眼的功夫,然而时时刻刻都是煎熬。

    她人在皇宫,在最无助懵懂的时期被他陪着一路走来,尚未长成猛虎,身边却再也没有可以倾诉之人,留她一人面对这朝堂的波云诡谲,不得不打磨心性,变得锋芒外露。

    一开始时时刻刻如履薄冰,到如今越发稳重,成了一个真正的君王。

    而他带着女儿隐居山林,虽闲云野鹤、远离纷争,却饱受相思之苦。

    他想她很久了。

    每一刻都在想着七娘现在怎样了,是否按时吃饭,是否还在废寝忘食地处理朝政,若是遇到无可奈何必须妥协之事,又如何排解。

    有时,他看着身边的女儿,瞧她咧着嘴朝自己笑的样子,也仿佛透过她看到笑眼弯弯的七娘。

    他们少年结发,夫妻四年,然而能让他回忆的时间,却不到一年。

    万幸。

    今日终于见到。

    赵玉珩低头,仔细看着眼前少女秀气沉稳的眉眼,她比去年出落得更美了,不笑时双瞳幽深若海,看人的眼神也稍显锋利,透着矜持威严。

    他的七娘又长大了些。

    赵玉珩抬手,手掌抚着她冰凉的侧脸,她仰头看着他,看到对方克制着眷恋和动情的神色,低头轻轻用自己的额头碰了碰她的额头。

    鼻尖相碰。

    “七娘,你还好吗?”

    “我很好。”

    她抬起双臂。

    他怔了一下,微微失笑,也抬手。

    二人面对面紧紧相拥,几乎贴得没有缝隙,呼吸都喷洒在对方的脸颊上。

    赵玉珩收紧手臂,高大的身子几乎将她完全拢在怀里,下颌磨蹭着她的颈窝,手掌轻轻抚着她单薄的背脊。

    温柔,又小心翼翼。

    他好像抱着失而复得的珍宝,心口停滞了很久的血液,终于回温,开始流动。

    “听裴大人说,你遇刺了。”

    “不妨事。”她自然不敢告诉他是苦肉计,免得他又说她不爱惜身体,只是故作轻松地仰起头笑道:“不信你看,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气色也不错,一点事都没有。”

    话音刚落,他就伸出食指,在她脸颊上刮了一下。

    他看了一眼指腹极淡的脂粉,又淡淡垂睫,瞥向她。

    像是在说,“这叫不错?”

    姜青姝小脸一垮,含糊解释,“好久没看见你,自然是要打扮一番。”

    她今日出宫前特意敷了一层粉,还交代邓漪,最好是要自然逼真,让别人都瞧不出来她敷了脂粉,只要气色显得不错就好了。

    毕竟躺了几日,就算她自我感觉不错,别人一瞧,也会觉得她脸上惨白得跟女鬼似的。

    赵玉珩本来就比谁都在乎她的身体。

    万一见到担心怎么办?

    结果还是什么都骗不过他。

    赵玉珩低眼看着她躲闪的脸,知道她是不想让自己担心,无奈地笑道:“七娘如今能独当一面,想做什么,也有自己的决断,我不会责怪你,不必紧张。”

    她伸手拉着他,“三郎会心疼呀。”

    他抬起另一只温暖的手掌,轻轻将她的小手拢住,“怕我心疼,那就让我看看伤吧。”

    她迟疑了一下,应了下来。

    他往边上挪了挪,让她伏在自己膝上来,小心地除掉她的外袍,将里衣往下拉了拉,看到后背上刀伤,结痂之处在雪白肌肤上格外刺目狰狞。

    她看不到身后,感觉到对方颤动的指尖在上面轻碰。

    “还疼吗?”

    “不疼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