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4章

    林映羡说:“你陪她玩一会儿,她就和你亲近了。”

    林映婉把在菜市场买的鸭子递给林母,“我和大嫂挑的,你看怎么样?”

    林母接过鸭子和林映婉手上的菜篮子,把菜篮子放好后,仔细检查鸭子,满意地点头说:“这只鸭不错。厨房还有板栗,今晚做板栗鸭汤。”

    “今年不买鱼,是二妹这里有鱼吗?”周东红在沙发坐下,和林映伟陪九月玩。

    “爸和大哥,还有述岑昨天去钓鱼了,钓上不少小杂鱼,还没有吃完。我和妈商量着不买鱼。”林映羡坐在餐桌前开始吃早饭。

    到了下午,吴英兰和金金来到家里说,“楼下的石榴可以摘了,快过去领石榴。”

    “好,我这就过去。”林映羡走到门口换鞋,林映婉和周东红也好奇跟着过去。

    第161章

    石榴

    在路上,林映婉问:“这石榴树是去年种的吗?这么快就结果。”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种的,在建职工大院之前,这棵石榴树就在了。领导不让砍,说要留着石榴树,石榴寓意好。他们希望大院里的住户管好自已的小家同时,也能像石榴籽那样团结在一起,为制药厂和研究所做贡献……”吴英兰缓缓地说这棵石榴树的由来。

    今年石榴树结了一树果实,临近中秋石榴才成熟。制药厂和研究所的领导都不让大家摘,说要等到中秋才能摘。有些人家看到饱满硕大的石榴十分心动和心急,没有熟就偷偷摘回家吃,不熟的石榴不好吃,摘了也是浪费。

    制药厂就让大院里的小孩当监督员,守住石榴树,不要让人提前把石榴摘走。三楼的几个孩子都是监督员。他们每天都盼着有石榴掉下来,要是石榴掉下来了,就归他们所有。只可惜石榴十分牢固地挂在枝桠上,掉下来的石榴少之又少。

    林映羡他们来到石榴树下,楼下的石榴树很大,起码有三层楼高,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夏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在树下纳暑乘凉。

    林映羡看到一些石榴甚至裂开了,露出里面红色的果肉。林映羡看到秦副主任和苗粟也在石榴树下。

    秦副主任还参与到摘石榴中,他将镰刀绑在长棍上,系紧后,举起长棍,把系有镰刀的那头伸到挂满石榴的树枝。还有几个男同志也在把石榴钩下来。石榴树底下的孩子们拿着家里的菜篮子接石榴,尽量不让石榴掉在地上。

    林映羡被工会主席赵毅军叫去分石榴,苗粟也和她一起。每户都能分到两个石榴,大小不论。

    林映羡和苗粟都随机从篮子里拿起两个石榴放到石凳上,等摆了十组石榴才开始分发石榴,排队的人拿到大石榴还是小石榴,这就要看运气了。

    林映婉和周东红替林映羡排队领石榴。林映婉数着她队伍前面还有几个人,“前面还有六个人,轮到我们领的那一组石榴不错啊,是两个大石榴。”

    闻言,周东红走过去石凳那里数了一下,又走回来和林映婉说:“你数错了,轮到我们领的石榴是一大一小,要是我们晚两个人排队,可以领到两个大石榴。”

    林映婉不确定地说:“真是我数错了吗?”她又数了一遍,好像是数错,有些可惜地说:“我们还是差一点运气。”

    排在她们后面一位的大叔听到她们讲话,他和排在他后面的大娘提议换位置。大娘一副看傻子的眼神看大叔,没好气地说:“我耳朵没聋,听到你前面两位女同志在说什么。”

    大叔有些尴尬地转回头。

    林映羡没留意队伍里发生的小插曲,现在天空下起了毛毛小雨,她只想赶紧分完石榴回去。

    摘完石榴没多久后,林映羡和苗粟也给大院里的职工分到石榴了,还剩一些没分完,赵毅军让参与摘石榴分石榴的人都把它们给平分了,林映羡拿到一个石榴,和等她回去的林映婉、周东红上楼回家。

    林母见到她们回来,问:“不是去领石榴吗?怎么领了这么久才回来?”

    “我们去得有点早,被安排去分石榴。多领了一个石榴当报酬。妈,早上述岑离开的时候有没有说几点回来?”林映羡看了一下挂钟,现在都四点,再过一个多小时,家里就要开饭。他们要早吃饭,林母他们可以搭上公交车早点回去。

    “没说什么时候回来,不过说了会回来吃晚饭,今天中秋,领导不会抓着他,不让他回家吃饭的。”林母和林父坐在餐桌前择菜。

    说曹操曹操就到,林映羡听到开门声,钟述岑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一盒园鸿楼的月饼。

    林映羡接过钟述岑递来的月饼,“齐主任来找你出去是有什么事吗?差不多出去一天了。”

    “治疗乙肝药物的临床试验有进展,之前我在首都,他们和我沟通不方便,昨天齐主任来找过我,但是当时家里没人在。他今天就一早过来找我。”

    “可能那时候刚好我和妈去副食品公司买豆腐,他才扑空。”

    “研究所的领导送我一盒月饼,说当作是中秋礼。盒子里面是鲜肉月饼。”

    ………

    晚上七点多,林母把手伸出窗外,外面在下小雨,今晚多云,月亮没有出来。她将围裙摘下,走出厨房,“时间也差不多,我们要回去了,刚好这个时候出发能赶上公交。再晚回去,我怕会下大雨。”

    林母和林父,林映伟在白天就把行李收拾好了,没一会儿他们就收拾妥当可以离开。离开前,钟述岑给了东西他们带回去,再次感谢他们这大半个月来陪着林映羡,要是他们不在,那些人来家里抄家那天,齐主任也不会来得及时。

    林母他们离开后,家里重新恢复安静,钟述岑把林映羡搂进怀里,这两天他们都没有什么单独说话的时间,他们都互相诉说着彼此在这段时间遇到的事情。

    钟述岑抚摸她的后背,享受两人独处的时光。

    当他从齐主任寄来的信得知家里差点被人抄家,林映羡处于危险之中,他愧疚不已,都是他连累了林映羡,于是他更加不留情面地下狠手处理莫普成和万教授,让他们身败名裂。今天齐主任找到他,还告诉了他一件事,齐主任在昨天收到电报,万教授被批斗公审回家后,精神失常了……

    一日中午,林映羡和钟红坐在一块儿吃午饭,她们来得晚,主食只剩高粱馒头。林映羡一点一点地掰着馒头吃,方才钟红吃了一大口高粱馒头,被噎到,好一会儿才顺下来。

    钟红也在小口吃着馒头,刚才要吓坏她了,“以前做的高粱馒头都没有这么噎人,我感觉挺好吃的,今天的高粱馒头太粗糙。”

    林映羡说:“我问过食堂的卢师傅,他说以前是85面粉和高粱面和在一起做的高粱馒头,现在是加90面粉,变得粗糙噎人正常。”这时的面粉是按小麦出粉率称呼,数字越大代表着出粉率越高,出粉率越高说明面粉的品质越差。

    第162章

    面粉

    这时卢叔叔也端着馒头和菜走过来,坐下,“映羡也这么晚过来吃饭?”

    林映羡说:“这几天有些忙,就晚过来吃饭。卢叔叔,食堂供应的米饭是不是变少了,前天我这个时候来,还有米饭。”

    “是少了,说是省里今年冬小麦严重减产,刚好这个时节稻子也收上来了,产量和往年一样,不算高。省里用大米和外省换面粉。供给到食堂的大米也就减少了。你看我们吃的面粉品质也下降。”卢叔叔将高粱馒头掰开吃起来。

    “去年那场大范围的霜冻对好几个省份都有严重的影响,新一轮的越冬小麦还没开始种。看来这样的情况是要持续一段时间。”

    林映羡原本还以为面粉紧缺对自已影响不算大,因为她和钟述岑都对面食兴趣不大,更喜欢吃大米,手里的粗粮票一般是用来买小米或者土豆红薯,很少用来买粗粮面粉,领到的面票也是和人换粗粮票。现在缺面粉也影响到了大米供应……

    “因为这件事,食堂对粮食看得严,每隔几天就要用收到的票子核对库存。以前有人借工作便利撬食堂墙角,偷拿粮食回家,大家都互相包庇,领导也不会发现,现在就不行了。”

    卢叔叔现在也不敢带肉回家了,怕殃及池鱼。

    等到吃完饭,他把林映羡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平时打饭的胡大姐就被人打小报告,领导正在查她,拿她杀鸡儆猴。我看她对你们车间的领导多有关照,映羡你小心一些。这件事只有几个人知道,你不要说出去,顾好自已就行。”

    食堂职工都互相包庇,因为不少职工多多少少都做过占食堂便宜的事,一般看见了也不会向领导打小报告,就怕一人出事,大家都遭殃。胡婶入了领导的视线,还是因为她做得太过,有人眼红,趁着这个机会揭发她。卢叔叔趁别人还没发现胡婶和生化车间的领导来往过多的事,先提醒林映羡,免得林映羡在这里栽跟头。

    林映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感谢卢叔叔的提醒。

    ………

    林映羡回到办公室,只有徐副主任不在,葛晓云带了一个月饼过来,分给大家吃。他们边喝茶边细品月饼。

    葛晓云见到林映羡回来,热情邀请她吃月饼喝茶。林映羡接过葛晓云递来的茶,“谢谢晓云。晓云,胡婶的儿子叫什么名字?”胡婶还没来得及向林映羡推荐她的儿子,林映羡就婉拒了她的好意,胡婶识趣地不提起自已儿子,免得惹林映羡不喜欢。

    葛晓云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好像是叫曹宝军。主任,您怎么突然问起他?”

    “没什么,路上遇到一个工人跟我打招呼,我一时没想起他叫什么名字,有些过意不去。不过隐约记得他是胡婶的儿子,就回来问一下你。”林映羡在苗粟旁边坐下。林映羡知道这个人,月考核表中时常排在前列,原来是胡婶的儿子。

    “主任,这没什么过意不去的。车间里工人多,我都记不全他们的名字,要不是当初误以为胡婶要给我介绍她儿子,吓着我了,我早把曹宝军这个名字给忘了。”

    秦副主任正在剥苗粟带来的石榴,“我也经常这样,名字记得是记得,但总是名字对不上脸。哎,石榴总算是完整剥出来了。”

    秦副主任将石榴放在盘子里,苗粟说:“老秦,剥石榴的技术不错。没有浪费我的石榴。”

    苗粟端起盘子,让大家吃石榴,“映羡,你家先生回江城过节了没?”

    “有回家过节。上周六回来的。”林映羡拿几粒红彤彤的石榴果肉吃。

    葛晓云也拿起石榴吃,“我看报纸上也给你先生和那位黎其润教授澄清,批评了莫普成和另一个叫万什么的人。总算是还他们清白了。”

    韩图特说:“人的嫉妒之心很可怕,前有陆册的知青朋友,后有研究所的莫普成,自已过不好也要把别人给拉下水,毁人前程。”韩图特觉得对比起他们,自已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人,从不害人。

    这时方信和樊书记走进办公室,葛晓云也邀请他们喝茶吃月饼。

    方信喝了一杯茶后,说:“歇一会儿,聊聊天,等两点半开会。”

    苗粟说:“领导,怎么又开会?”苗粟最烦开会,一般开会的内容也不关她什么事,每次就是去那里坐着,听得她昏昏欲睡。

    方信正色道:“就是选副组长的事,苗粟同志,你的意见也很重要。”

    苗粟也正经起来说明白。

    方信解释道:“现在车间也逐步走向正轨了,第一批出口的辅酶订单完成后,反馈很好,供销科说国外有大订单过来,加上省里给下来的生产指标,接下来车间要更忙了。事情变多,只有一个副组长,处理不来这么多事。所以选副组长的事不能再拖。”

    樊书记说:“原本我还打算等技术竞赛结束后,从各竞赛小组的组长选人的,毕竟可以从中看出一个人的领导能力,现在确定副组长的事亟需解决,也只能放弃这个想法了。”

    秦副主任说:“其实也可以从之前的劳模名单中考虑,我们对他们的能力有过相对长时间的了解。”

    “我也有这个想法。这样一来大家也会更加重视车间举办的竞赛和评选。这次开会也要叫上各组的组长,晓云,你过去通知他们。”

    “好的,书记。我现在就过去”

    葛晓云前脚离开,徐副主任就回到办公室,苗粟见到他,调侃道:“徐副主任是偷摸在外面吃了什么大肉,嘴上的油都没抹干净。”

    徐副主任用手擦了一下嘴巴,没看见有油,“苗粟,你耍我。”

    “我是看你出去吃午饭这么久才回来,随意调侃一句,谁能想到你当真。来吃点石榴消气。”

    秦副主任看到徐副主任脸上的反应大,圆场道:“大家都是同事,开点玩笑,无伤大雅。你回来晚了,主任、书记在和大家说选副组长的事。”

    徐副主任见领导在,没再和苗粟说什么,坐在沙发上牛饮一杯茶消气。

    第163章

    看望江立夏

    下午会议结束后,组长回去告诉工人们选副组长的事,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心思不禁活络起来。

    林映羡到车间里巡查,也看到工人们干活更加勤快利索了,他们见到林映羡也十分热情。林映羡在路上遇到他们,他们还会和林映羡一块儿走。之前有的人怕见到领导,也怕和领导走在一起,远远看见领导就会躲起来。

    ………

    一天傍晚,林映羡下班,先去医院看望江立夏,几天前江立夏生下一个小男孩,还没出院。林映羡在路上买了一网兜橘子带去医院。

    林映羡进到病房时,看到江立夏的舅舅王科长抱着孩子和江立夏说话,王科长见到林映羡来,和蔼地笑着说:“映羡过来了,赶快坐。”

    林映羡和他问好,然后坐在床边和江立夏说话,“还要在医院住几天才能出院?”

    “明天就出院回家住月子了,病床紧张,医院也不让我多住几天。”

    王科长的媳妇王舅妈走了进来,一进病房就开始骂江立夏的父亲,“我好心拿红鸡蛋过去给江好学,和他说一声立夏生了。红鸡蛋是领得快,一句不问立夏的情况,也不说要来医院看看立夏和孩子。当爹当得这么绝情,我也是头一回见。”

    王科长和王舅妈使眼色,王舅妈看到林映羡在,立马转了话题,拿红鸡蛋给林映羡,“映羡,吃红鸡蛋,沾沾喜气。”

    林映羡接过红鸡蛋,和王舅妈道谢。

    江立夏不觉得在林映羡面前有什么好隐瞒,林映羡早就听她吐槽过无数遍她父亲和后妈,“我就当我爸死了。他不来最好,他来了,我看见他都堵心。”

    江立夏也不拿江父当父亲,在她心里早就把舅舅和舅妈当作她的父母,小时候后妈还是一副慈母的样子,那时后妈还没孩子。任后妈挑拨关系,江立夏和舅舅舅妈的关系依旧很好。谁好谁坏,对于年幼丧母的她来说很敏感地感受出来。

    咽不那口气的王舅妈附和道:“你这是说什么晦气话,损自已的福气。不过他真是狗东西,我就不应该拿红鸡蛋给他吃。他要是吃了,噎死他。闺女出嫁时,使劲扒拉着要高彩礼,你和何华这门亲事都差点要让他搅黄。好让你守在家里嫁不出去,当他一辈子闺女,他就跟水蛭一样能继续吸你的血。”王舅妈认为自已能骂江父,江立夏作为女儿不能骂,给人落下话柄。

    王舅妈拍了一下林映羡的手,换上亲和的笑容,“我们立夏也是幸运能结交到你这个朋友,要不是你对象帮何华捣腾出电风扇,堵住立夏她爸和后妈的嘴,他们的婚礼也没那么顺利进行。”

    “我和立夏是朋友,互帮互助是应该。我也高兴有立夏这样一个朋友。”

    林映羡在江立夏这里待一会儿就回去了,临走前王舅妈给林映羡塞好几个红鸡蛋带回去,让她和钟述岑一起吃,又让她带一半橘子回去吃。

    林映羡回到家里,钟述岑刚好把晚饭做好,她从纸袋里拿出四个红鸡蛋,对钟述岑说:“立夏舅妈给的红鸡蛋。原本她要给七八个的,实在是太多,我赶紧给回几个,劝了好一会儿,她才肯收回去。”

    钟述岑知道林映羡今天要去看江立夏,他从林映羡手里拿走这四个鸡蛋,“等到晚上饿了再吃。立夏情况怎样?”

    “看着气色不错,何华,她舅舅舅妈和婆婆都在照顾她。”

    钟述岑牵着林映羡的手,把她带进餐桌前,“牛奶蘑菇炖鸡,彭叔指点我做的。”

    他用筷子夹起一块鸡肉,示意林映羡尝一下味道。

    林映羡吃掉那块鸡肉,尝到味道后,给钟述岑竖起大拇指,“好吃。鸡肉滑嫩,牛奶香味也浓郁。这次新尝试很成功。”

    钟述岑见林映羡的喜欢不像作假,他嘴角不禁扬起,“喜欢就好。”

    林映羡洗手后坐在餐桌前,和钟述岑一起吃饭。

    不远处的柜子上放着收音机,正好是广播讲故事时间,两人听着长篇下饭。林映羡觉得这也是一种另类追剧。

    钟述岑给林映羡夹一块蘑菇,“明天你下班后,在肉联厂等我一会儿,我过去找你,然后我们一起去爸妈家。”九月过周岁生日,林母在回家前就让他们来家里吃饭。

    “好,明天我去食堂买一份肉食带过去加菜。”林映羡觉得食堂的肉食比外面大部分的国营饭店好吃,价钱也实惠。

    ………

    第二天中午,林映羡早一点去食堂吃饭,见到卢叔叔在把一大铁盘的菜搬到窗口前的柜面,她喊了一声卢叔叔。

    卢叔叔听到林映羡在喊他,他走了过来,“映羡今天这么早过来啊,想吃什么,我给你打。”

    林映羡把铝饭盒递给卢叔叔,“我想四个大猪肉丸子。今天大哥的女儿过周岁生日,我晚上过去吃饭,想带几个肉丸子加菜。”晚上食堂菜品很少,肉菜不多,林映羡在中午就买肉丸子。

    “孩子就周岁了,感觉我吃你家红鸡蛋才过没多久。”卢叔叔拿起饭盒,专门挑个头更大的丸子装进饭盒,又多舀了肉汁。要不是最近管得严,他都想多盛一个小一点的丸子进去,填满饭盒。

    卢叔叔把饭盒盖上盖子,盖严实后,放到窗口。林映羡把几张花花绿绿的菜票给卢叔叔。

    林映羡买完肉丸子后,再去买一份芹菜炒肉丝,和二两白米饭当午餐。

    林映羡刚坐下,中午下工的钟声响起,不一会儿,工人们纷纷冲进食堂。她对这个场面已经见怪不怪。

    林映羡吃着白米饭,感觉新米真的比陈米好吃……

    各组的组长陆陆续续把副组长的推荐材料交上来了,樊书记又把办公室里的人叫到隔壁办公室开会。

    葛晓云把各组的副组长推荐名单汇总,誉抄了几份给大家看,推荐材料就只有各组组长交上来的一式两份材料。幸好樊书记没让她抄材料,要不然手都要抄断。

    第164章

    人选

    林映羡拿到葛晓云发的总名单,浏览一遍后,拿起会议桌上的推荐材料看。

    樊书记和方信事先已经看过一遍这些材料和名单,等到大家看得差不多时,方信开声道:“大家在这些资料里有没有看到合适的人选?如果有,说出来,大家讨论决定。”

    除了方信和樊书记,其他人都提自已觉得不错的人选。

    徐副主任提樊书记欣赏的陆册后,见在座的人都没有提出异议,又提了一个人,“私以为102组的曹宝军同志不错……”徐副主任在书记和方信面前推荐曹宝军,细数他的优点。

    闻言,方信找到曹宝军的推荐材料,看了之后微微点头,“他这份材料写得不错。”说完,他就把手中的材料给坐在他左下方的林映羡。

    林映羡接过材料,和她坐在一旁的苗粟、葛晓云一起看。

    樊书记问林映羡看了推荐材料后有什么想法。

    林映羡不急不缓地说:“曹宝军虽然是初中毕业,今年才接触制药方面的知识,但是知道积极进取,在每月的考核表里不是排第一就是排第二。他写的自我推荐信不错,看出来是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对制药方面的知识也有自已的见解。从这份推荐材料上看,是个不错的人选。我没什么异议。听说曹宝军的父母是肉联厂的职工,把曹宝军升上去,可以当作卖给肉联厂一个面子,毕竟我们是在肉联厂的地盘上。”

    徐副主任意外林映羡会说出这番话,还以为林映羡会和他唱反调,他和林映羡现在是面和心不合,他也从林映羡的话里挑不出什么陷阱,林映羡应该是看方信对曹宝军满意,才顺着方信的意说这番话的,他笑了笑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殊不知方信和樊书记听到林映羡这一番话,对曹宝军当副组长的意愿下降,初中毕业,在进生化车间之前没有接触过制药知识,肯定不是走正常程序进来的。父母是肉联厂职工,他能进生化车间很有可能走的是肉联厂那边的关系。

    而现在制药厂和肉联厂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暗流涌动,特别是在生化车间上半年的总效益公布后。

    当初肉联厂也没想到生化车间的效益会这么好,他们了解过外地的一些肉联厂生化制药班组情况,很多都处于亏本中,需要厂里弥补亏空,才能存活下去。

    一开始制药厂把生化车间的控制权拿到手里,肉联厂没有意见,反而有一种烫手山芋扔到别人手里的庆幸之意,但到了生化车间运行起来,他们才慢慢感到懊悔。

    经常在制药厂和肉联厂两边走动的樊书记、方信敏锐地感受到这一点,在这个节骨眼上向肉联厂卖好,有站队的意味,这就容易影响自已在制药厂的前程,他们还想往上升。

    樊书记指了一下秦副主任,“秦副主任,你是什么想法?”

    秦副主任也说从推荐材料上看曹宝军是个不错的人。

    樊书记又问了苗粟和韩图特,两人都说对徐副主任的推荐没有异议。樊书记心想一个两个都不会察言观色,把问题丢给他。

    林映羡默不作声地看着这一切。

    方信喝了一口茶,把杯子放在桌面上,没有盖上杯盖。葛晓云看到后,起身拿水壶给方信续水。

    方信食指轻敲桌面,“晓云,你对曹宝军当102组副组长有什么看法?”

    “我?我就知道他是我们车间的工人,还是食堂胡婶的儿子,其他的,我都不了解。不敢随便给看法误导大家。”葛晓云续完水后,盖上杯盖。她看到樊书记也把杯盖拿开,她也给樊书记的茶杯续水。

    樊书记忽然觉得这个时候还是葛晓云有用,等葛晓云坐回自已位置,他说:“看来大家对曹宝军不算熟悉,我们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你们还有没有其他人选推荐的?”

    大家又开始下一个人选的讨论。徐副主任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

    傍晚下班,苗粟见林映羡还在工作,没有要收拾东西的意思,“映羡还不回家吗?”

    林映羡停下笔,说:“等我先生过来再下班,今天要回娘家给侄女过周岁生日。”

    苗粟听了,和林映羡说祝贺她侄女周岁生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