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1章

    钟述岑没脱雨衣,就站在门口,听林映羡的训。

    林映羡看他的认错态度良好,她的说话语气不觉软了下来,“把雨衣脱了。”

    钟述岑这才把雨衣脱下来晾好,他从背后抱着林映羡,“楼里其他人也一起帮忙,不只有我一个人。我下次不会再犯,羡羡,原谅我一次。”

    林映羡感受到他手掌传来的热度,微微颔首表示原谅他了……

    到了傍晚,雨彻底停下来。

    两人觉得在家待着无所事事,有些无聊,两人搬着餐椅到厨房坐下,拿鱼竿钓鱼,拿橱柜里的小红薯削皮切粒当鱼饵。

    两人坐了两个多小时才有收获,林映羡钓上一条鲫鱼,不大,但也总算是开张了。钟述岑一直没钓到鱼。

    后面林映羡钓到几条很小的小鱼给钟述岑做鱼饵,他还是没钓到,大鱼十分狡猾,把鱼饵吃了就逃跑。

    他们准备结束钓鱼活动时,桶里只有一条鲫鱼,他们只当是消遣活动,有收获已经是意外之喜。

    今天停水,他们也处理不了这条鲫鱼,先养着,等迟些再杀来吃。

    钓鱼结束后,他们就休息睡觉了。

    这一夜很安静,没有下雨。

    到了第三天早晨,林映羡看见水位下去了很多,不少人直接下水捞鱼,水位只到膝盖处。不过很多人都没有收获。

    彭婶的大儿子,彭大哥过来敲门,问钟述岑要不要下去捞鱼,钟述岑看了一眼林映羡后婉拒了彭大哥的提议。

    第四天早上,积水彻底退去。林映羡和钟述岑都早起,感觉今天是要上班的了。

    钟述岑先载着林映羡去制药厂,林映羡的车还在片剂车间办公室。

    路上堆着淤泥,还有杂乱的树叶、树枝、垃圾,已经有人开始在清理了。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大暴雨造成的损失不小。

    林映羡上到片剂车间的二楼,梁书记来得很早,想着早点过来看车间在积水退后的情况。

    她先和坐在里面的梁书记打招呼,“早,梁书记。”

    “过来拿车了,这是你的伞。等会儿我还要下去和工人一起清理车间,车间里一些搬不走的机器都被泡在水里几天,也不知道能不能修好。幸好能搬的东西都搬到高处了,我也是尽力防洪,希望领导不要怪罪我。”梁书记拿着伞走出来。

    林映羡接过已经折好的伞,“我也在担心生化车间的情况。”

    她和梁书记简单聊了几句后离开,葛晓云刚好上楼,她又等了一下葛晓云,两人一起去生化车间。

    第149章

    灾后

    林映羡和葛晓云来到办公室,她们是最早到的,她看了一下墙上退水后的痕迹,退水前的水位应该是到她膝盖处,办公桌上的文件没有被浸湿。在办公室搞一下卫生就行,没有什么大问题。林映羡把东西放下后,和葛晓云去车间查看情况。

    在路上遇到了方信,方信听到办公室没有什么事,他直接和林映羡他们一起去车间。

    葛晓云说了周一暴雨他们在厂里遇到的情况。

    林映羡问方信:“那天下暴雨,主任也是耽搁很久才回家吗?”

    方信说:“我和你们不同,生化车间离家远,我和秦副主任,还有徐副主任在这里待了几乎两天一夜,等到第二天早上雨变小,肉联厂搬出几艘防洪用的小木船,他们撑船送工人回家,傍晚轮到我,我才能被送回家。家里人见我两天都没回家,担心得不行。樊书记和苗粟有事回制药厂,不在车间,也躲过一劫。”

    葛晓云惊讶道:“你们是一直待在办公室吗?”

    “那倒没有,在车间守了一夜。当时雨势太大,两个小时都不见停,我担心车间的仪器设备会被水泡坏,我就赶紧去车间指挥大家做防洪工作,到了很晚才结束。然后肉联厂的人就找到我们,让大家都到办公楼避水灾。但是车间里的设备仪器娇贵啊,很多人留下来守夜,怕下半夜会再下大雨。”

    方信想要是作为留守领导的他大大咧咧去办公楼避灾,对车间不管不顾,车间在那时又有个不测,被水淹,他是要被追责的。方信很是关心车间的情况,尽心尽责在车间守夜,这样就算车间不可避免地被淹了,他也不用担起大部分责任,这是天灾,在很多时候人面对天灾是无能为力的。

    那天晚上一夜他没合眼,就怕水灌进来。他身旁的徐副主任心就很大,睡得香,当时他心里想要不是他提出不去办公楼,徐副主任肯定跟着肉联厂的人去办公楼避灾了。

    当初建厂房的时候就特意做了防洪准备,生化车间的位置地势高,再加上地基很高,就是怕会有洪灾发生。方信和工人们在门口堆麻包袋,又把灌进来的水舀出去,车间没有被水淹到。

    办公室就不被领导所重视,地基不高,大概只有两三层台阶高,不可避免地被水淹。

    三人仔细检查过车间都没有什么问题,做好清洁就可以正常运行,期间他们遇到樊书记,樊书记也是没有回办公室,是直接来车间检查。

    四人回到办公室,韩图特和苗粟在打扫办公室,两位领导回自已的办公室后,看到自已的办公室最先被清理过,有些满意地点点头。

    林映羡和葛晓云也开始打扫自已的办公位置。

    樊书记打开他办公室的门,看了一圈,“晓云呢?”

    韩图特说:“她去锅炉房打热水了。书记,您找她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我就是想让她打热水。对了,两位副主任去哪了?”

    韩图特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怕得罪人,看樊书记一脸平静的样子,莫名地觉得有点要问罪两位副主任的意思。

    幸好秦副主任及时出现,不用他回答,他赶紧说:“秦主任,刚才书记不见您,找您。”

    秦副主任抹了抹汗说:“刚才没回办公室,直接去车间了,看车间情况怎么样。”

    樊书记上下打量他几眼,又问几个问题后,秦副主任都回答得上来,樊书记暂且相信他,“嗯”了声后,就转身进办公室。

    水灾才刚结束,生化车间差点出事,要是作为领导的两位副主任表现得事不关已,还迟到,樊书记是要骂人的了。平时晚来,他都当作没看到,不管不问。

    秦副主任松了一口气,赶紧回座位上坐下。

    过一阵后,徐副主任终于来了,韩图特和他说刚才樊书记问他和秦副主任去哪了。

    徐副主任得知秦副主任同样迟到,他去找秦副主任支招,“老秦,你刚才是怎么蒙混过关的?”

    秦副主任没抬头,不甚在意地说:“在回办公室前去巡查车间,晚了回来。”

    “好主意,等会儿我也要这么和书记说。”

    秦副主任抬眼看徐副主任,“我真是去了,你小心穿帮。”

    徐副主任向秦副主任询问详细情况,他没有去车间,他觉得车间又没什么事,没想那么多,按往常的时间出发过来,又去找被洪水冲走的自行车,这样一来晚了不少。

    苗粟听到他们的谈话,调侃道:“徐主任是不是怕被书记骂,跟秦主任串口供啊?”

    徐副主任指了指樊书记办公室的方向,小声地说:“别那么大声,我的车被洪水冲走了,过来不方便。停车棚的地势真是低,我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把车停在那里。”

    看在徐副主任车丢了的份上,他还是领导的份上,葛晓云不拆台说旧家属院附近有一趟公交可以经过肉联厂,方信也是这样过来的,他一大早来找自行车,没找到,整个人心情都不好,刚才又出去找自行车了。

    那天秦副主任的车拿去修车铺修了,他没骑车过来,修车铺的工作人员把他的车保管好,没有丢。秦副主任心想他的车坏得及时,问:“你有没有在周围找过?”

    “我找过了,没找到。重新买一辆自行车可没那么容易。一大家子要养活,哪有余钱买新自行车?”徐副主任苦闷地坐在椅子上。

    他通过秦副主任了解车间情况后,他就敲门进樊书记的办公室。

    林映羡见没一会儿,徐副主任一身轻松走出来,知道他这是过关了。

    林映羡不怎么在意这种事,继续忙工作。

    从上周开始,她经常要挪出半天时间回制药厂集训,处理工作的时间只有半天,方信和樊书记觉得她有经验,她又是提议者,竞赛的重要的作事宜还是要由她来处理。

    然后徐副主任又表现得积极热心,方信就把她负责的其他工作交给徐副主任暂时处理,减轻一下她的工作量。

    第150章

    文艺汇演

    徐副主任想要借汇演将林映羡所负责竞赛的工作抢过来的算盘还是落空了。

    方信本来就要将一部分竞赛相关工作交给他,他又阴了林映羡一把,让林映羡去参加文艺汇演,现在他是办公室里最忙碌的人。

    今天参加合唱的三人在办公室工作了一天,没有回制药厂参加排练,大家都还在处理水灾后的事情,还要腾出半天时间去参加排练,实属本末倒置,林映羡他们缺席的理由十分充足。

    方信和徐副主任的自行车最后还是没能找回来。

    傍晚,林映羡骑车回家,看到路面比早上干净了不少,大家一点一点地清除水灾带来的影响。

    职工大院里住在一楼的人都把自家的东西搬出来外面,对屋子进行大清洗。林映羡回到职工大院,他们的东西还摆在外面。

    家里终于来水了,只是没有来电。林映羡煮了热水,痛痛快快地洗澡洗头,这几天停水,她觉得有些难熬。停电多停几天,她还能忍受,但是停水不行。

    ………

    受水灾的影响,原定在七月一号举行的“七一”文艺汇演推迟到了七月八号。

    因为外面临时搭建的大舞台受水灾影响塌了,再次搭建也来不及,就改变了计划来到礼堂举办文艺汇演。

    制药厂的礼堂里坐满了人,也不是厂里的每一个工人都去看文艺汇演,因为位置不够,都是派代表去的。能去看文艺汇演的家属也仅限参加文艺汇演的工人家属,还是只有一个名额。和邀请制药厂全体职工和家属来看文艺汇演的原计划有很大的不同。职工大院里的家属都很遗憾不能来这里看文艺汇演。

    不过有的胆子大的工人拿着小板凳溜进礼堂看表演,领导看到了也没有多说什么,这样给大家壮了胆,不少人进了礼堂看表演。这样文艺汇演不常有,大家的娱乐活动又也很少,所以大家都很想去看这场“七一”文艺汇演。没过多久,礼堂就挤满了人,有些人进不了礼堂,就挤在窗户看。

    钟述岑坐在家属区的位置,彭二嫂坐在他旁边,彭二嫂是制药厂的工人,抽签决定去观看文艺汇演的人时,她没抽中,但凭着家属这一身份可以进来看表演。

    生产科的大合唱节目顺序排在中间,他们都穿着普通的藏蓝色工作制服,也不用化妆,展现最自然的工人形象。

    钟述岑记得林映羡说过他们的文艺汇演还会排名次,科里的干事一直在和参加大合唱的成员强调要拿到头几名,林映羡觉得只要不是倒数就好。他在看节目的时候默默地给节目排名次。

    听到报幕员说下一个节目是《我们走在大路上》大合唱时,钟述岑举起相机等待林映羡的出场。

    林映羡走在队伍的后面,她站在前排,不用爬铁架子。站到相应的位置后,林映羡看到坐在家属区的钟述岑在给她拍照,她露出明媚的笑容看向钟述岑。钟述岑抓拍到这一幕。

    伴奏响起,大家听着伴奏和崔干事的指挥,找准拍子进拍,崔干事要求总会抢拍的同志等到别人开始唱了,他们才能开口跟着一起唱,他们被安排站到后排边缘,灯光暗一些的位置。像林映羡这种不会唱歌的,但会看指挥进拍子的,就对口型,尽量不出声,不要带偏身边的人。他们没时间排练,大多数都是凑数的,他们只能取巧。

    钟述岑在台下看到林映羡在台上一副很会唱歌的样子,不禁失笑,还记得林映羡第一次练习怎么假唱时,面对他这个唯一观众还有些羞耻,唱完整首歌后林映羡耳朵有些红,练习几遍后她就唱得愈发自然,到现在表情上挑不出假唱的迹象。

    大合唱节目顺利结束,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自已总算没有拖后腿。

    钟述岑站了起来,去后台找林映羡,他的位置很快就被人占去。钟述岑在混乱的后台找到了林映羡,她正准备和崔干事他们到入场口边偷看表演。

    林映羡见到他,问:“我们刚才的节目怎么样?”

    钟述岑说:“应该和你们节目顺序差不多。”

    “不是倒数就好。我有没有露陷?”

    “没有,你表现得很好,完全看不出来。”

    林映羡听到钟述岑这么说,眼睛不禁弯了起来,她带着钟述岑一起去入场口偷看表演。

    林映羡觉得有一个耍杂技的节目很出彩,也是生产科出的节目,他们准备的时间比较充分,早早就定好人,开始排练。说不定这个节目能如科长所愿拿到头几名。

    所有节目都表演结束了,大家等了一会儿,报幕员才公布结果,第一名是生产科的杂技节目,第二名是厂委的舞蹈节目,第三名是保卫科的武术表演。生产科的大合唱节目在所有节目中排在中上游,除了罗干事和崔干事,其他人都对这个结果感到满意,他们要求不高,不出糗、不倒数就可以。

    林映羡和钟述岑并排一起走去停车棚,彭二嫂在后面叫住他们,他们闻声转头看过去,彭二嫂和彭二哥快速走向他们。

    彭二嫂和彭二哥走到他们面前,彭二哥还有些支支吾吾不好意思开口,彭二嫂看到他那样,打算自已开口和林映羡说:“映羡,我有点事和你说。”

    “什么事?”林映羡问出这个问题后,彭二嫂附在她耳边说:“我看到你家钟先生有一台相机,大合唱的时候,他拿出来往台上拍照了,我想问一下你们洗照片的时候能不能多洗一张给我,我按外面照相馆拍照片的价钱给你钱。”

    这种事不能光明正大地说,让别人听见了可能就去举报他们投机倒把了。彭二嫂之所以现在才说,是因为她不好和男同志说悄悄话。彭二嫂虽然不是个好相处的人,但是林映羡他们和她又没什么矛盾,林映羡是厂里大车间的副主任,钟述岑又是在研究所工作的,明眼人都看出他们有前途,有些心高气傲的彭二嫂待他们客气些。

    第151章

    照片

    林映羡说:“这要问过述岑的意见,照片是他拍的。”随后她和钟述岑转述彭二嫂的话。

    钟述岑回忆刚才拍的照片里,哪张是适合给他们的,想到大合唱进拍齐唱前,他拍了一张照片,“可以,过几天给你们。”

    相机里的那卷胶卷今天用完,他明天可以拿出洗,在野炊拍的照片也终于可以洗出来了,胶卷没有用完就拿去洗,剩下那些胶卷就不能用了,这样很浪费。

    四人在制药厂门口就分开,钟述岑载着林映羡去菜市场买菜,家里还有单位在端午节发的糯米还没有吃完,两人打算买些做糯米饭的材料,今晚做糯米饭吃。林映羡在买青菜的档口遇到顾大嫂,感到有些意外,她是娘家离这里近,还是回顾家了?

    顾大嫂微笑着和林映羡点点头,林映羡也笑着回应她。

    等到回去时,林映羡发现他们和顾大嫂同路,意识到顾大嫂是回顾家了。之前大家都在传她要和顾大哥离婚,他们两家闹得很僵,顾大娘提起顾大嫂都是怒火冲天,他们不可能和好。

    几天后,林映羡来到彭家,是彭大嫂开的门,不见彭二嫂在客厅,彭婶在缝衣服,让小桉给她穿针,她有些老花看不清了。

    彭婶让林映羡坐,林映羡递给她一张照片,“二嫂托述岑洗一张文艺汇演大合唱的照片作留念,好像不见二嫂在家。”

    彭婶接过照片,拿远后看了又看,“她在家,老大媳妇去叫她出来。”接着她笑着和林映羡说:“你家钟先生拍的照片真好,我看我家老二在照片里俊了不少。”

    彭二嫂很快就出来了,她刚才在里面午睡,她也拿过照片仔细看,很满意,掏出钱给林映羡。

    彭大嫂给林映羡倒了酸梅汤喝,“这天气热,喝酸梅汤解暑。”

    “谢谢大嫂。”林映羡双手接过,喝了一口,感觉很舒服。

    小桉给彭婶穿好了针线,彭婶边缝衣服边说:“真是见了鬼了,华美居然回来了,今天我去天台收被子,看到她在收衣服,我嘴巴都合不起来。水灾过后一两天她就回来了。”

    彭大嫂问:“是顾家那边接她回来的吗?闹得那么难堪,没想到还能和好。”

    彭婶说:“我问她是不是顾家老大接她回来的,她说不是,她自已回来了的。隔壁余嫂子还看到她自已一个人孤零零地背着小包裹回来。”

    彭二嫂吐槽道:“顾大嫂这也太没骨气,自已一个人背着包裹回来,以后她在家里还能有地位?”

    “我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脑子就跟坏掉了一样。我看顾嫂子使唤她使唤得很厉害,两人的关系是好不了的。”

    顾大嫂这样态度大转变,和顾家低头,把自已当作过错方,林映羡感觉她是不是还有别的目的,要是心里真的舍不得顾家,当初也不会把娘家人叫过来,和顾家彻底闹翻。林映羡忽然想起厂里最近在严查工人之间的不正当男女关系,消除不正之风,现在工人们连正经谈对象都十分谨慎,不敢在厂里任何表现。顾大哥又有出轨传闻,顾大嫂也是制药厂的职工,肯定知道这个消息。顾大嫂不去告发,反而回来了……不知道这之中有什么隐情。

    ………

    翌日,钟述岑去上班,来到办公室,把照片发给一起去野炊的几位同事,虽是同事,但从上个月开始齐主任将这几位同事归钟述岑管,成立一个固定的新科研小组,不再是临时拼凑的科研小组。他们当中有一些从别的科研小组来,李淙和陈景贺是从黎教授的组里过来。

    钟述岑话不多,在实验室里冷漠又严苛,大家都有些不服气但又怕他,在乙肝药物干扰素课题上,大家逐渐被他折服。胆大的陈景贺、李淙主动和他走近,发现他在工作之外并不难相处,没有架子。其他人也因此和他走得近一些。上次野炊是李淙提出来,有意让组里成员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大家拿着照片,开始聊起之前野炊的事,陈景贺从里面挑出两张照片,“这是莫普成的照片,我拿给他。”莫普成是黎教授组里的人,可以说是黎教授的亲传学生,钟述岑也认识他,莫普成得知钟述岑组里要去野炊,陈景贺随口问他要不要来野炊,没想到他很爽快答应了,他就加了进来。

    过了一阵陈景贺才回来,一个同事问他:“他就在隔壁办公室,只是送照片,你怎么去那么久?”

    李淙看到他手里还拿着照片,“莫普成不在吗?”

    陈景贺说:“不在,原本我想把照片放到他办公桌上就走的,但是听李立说他老家有事,昨天就请假回家探亲了,我就把照片拿回来,等他回来再给他。”

    “哦,是这样啊。”李淙也只是问问,不怎么在意,莫普成虽然是他的师兄,两人同在黎教授的门下,但是两人关系一般,不像陈景贺和莫普成的关系好。

    今年一月的时候他调到钟述岑这里,还有些隐秘的开心,可以有出头的日子,不用被莫普成压得死死,所以他对钟述岑有些热切,不会因为自已年纪比钟述岑大就拉不下脸面。

    齐主任走进办公室里,见他们围着钟述岑在讨论什么摘羊奶果,氛围看起来很融洽,齐主任笑道:“一段时间没来,你们的关系亲近了不少啊,有说有笑的。”

    他们看到齐主任,都站直和他问好,齐主任让他们不要拘谨。齐主任对大家说:“7351干扰素被批准进入临床试验。”7351干扰素研制成功的日子临近“五一”劳动节,大家一致决定将治疗乙肝的干扰素命名为7351干扰素,献给广大的劳动群众。

    齐主任话音落下,大家不禁欢呼起来。齐主任走到钟述岑面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述岑,真是年轻有为啊,我们这些老家伙要跟不上你啰。”

    “主任,别这么说,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向您学习。”

    齐主任越看钟述岑越满意,当初黎教授执意要让钟述岑进研究所,他不驳黎教授的面子,才勉为其难地同意钟述岑进来,没想到这给了他不少惊喜。

    第152章

    冰绿豆水

    晚上书房,林映羡在看技术竞赛的组队名单,竞赛在“七一”前官宣,大家的响应挺积极的,短短几天有六支队伍来报名了,报名时间很长,让大家认真思考确定研究方向,到八月一号才截止。竞赛时间也很长,到明年一月才结束。有想法的人不想浪费时间,很快就找好队友组队。

    这竞赛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差不多完成了,加上这“七一”文艺汇演结束,她忙碌奔波的生活终于可以暂告一段落。

    钟述岑坐在她对面,放松眼睛时,不经意看到一张报名信息,“这个小组选的研究方向不错,目前不少药厂都缺这项技术。他们选择在体生物测定的话,可能更容易做出这个实验。”

    “嗯?这么小的字倒着,你也能看得到?”林映羡拿起那张报名信息,“胰岛素的效价测定。在国内掌握这项技术的药厂是凤毛麟角,沪城制药厂也没有这项技术。这个小组要是能研究出来的话,除了竞赛奖励外,厂里肯定嘉奖他们。在体生物测定,具体是什么方法?”

    林映羡现在在脏器生化车间工作,又有过培训经历,对当前的一些制药生产技术有些了解。虽然这个胰岛素的效价测定有前人发现了不少方法,但是在国家现在的技术环境下做这样的实验并不容易,要克服种种难关,是看到了答案,可要理清答案怎么来的才是最难的地方。

    “小鼠惊厥法,还有小鼠血糖法都有相关资料可以参考,不过我更倾向于小鼠惊厥法,因为它比较早建立,国内能找到资料参考,对于生产的车间来说,它的实验周期也短,更有利于生产。最近工作是不是很忙?很少见你带工作回家。”

    “差不多忙完了,比起你过年前的忙碌程度,我这算是轻松的。”林映羡把这些报名信息资料都收起来。

    “我看到这张报名信息了,有没有关系?”

    “没什么关系,要是重点保密的话,我也不会带工作回来。这只是研究方向和一些简单的信息,参加的队伍都是一个车间的,打探出其他队伍的成员和研究方向不难,保密也保密不了。”

    “要是他们出现撞题的情况会怎么办?这很容易陷入抄袭争议。”

    “我也和领导反映这个问题,但是他们不怎么在意,认为不能将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这样更有竞争力,只要没有证据表明是抄袭,就不会追究。”9608

    ………

    一日中午,林映羡准备去食堂吃午饭,苗粟看到窗外的大太阳,又见林映羡手里拿着伞,就说要和她一起去食堂。林映羡说好,撑起伞和她一起去食堂。七八月的太阳非常毒辣,撑着伞依旧觉得热气腾腾,两人尽量在树荫下走。

    到生化车间上班后,林映羡就没有了和她默契、口味相似的饭搭子江立夏,她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已去食堂,偶尔和办公室的人一起。

    林映羡看到一块大冰块绑在小推车上,穿着食堂工服的工人拉着小推车,和她们同路,后面还有同样拉着小推车的工人。

    苗粟拉着林映羡跟其中一个工人,她问道:“同志,拉这么一大块冰块是要做什么?”

    工人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擦擦汗说:“从冷库拉出来的,送到食堂,做冰绿豆水。新建的大冷库就是好,夏天制点冰都很容易。”他们只说了几句话,工人就加快脚步去食堂,怕冰要融化了。他经过的路段都有冰水滴落在地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