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趁着天气好晒一下去陈味,临近端午的天气变来变去,一会儿天晴,一会儿又下大雨。你家什么时候晒粽叶?”彭婶将一张张粽叶叠在一起。“我家没有旧粽叶,还不知道要在哪里找新的粽叶包粽子。”林映羡不知肉联厂的食堂会不会供应粽子,制药厂食堂是没有的。肉联厂食堂要是有,她就买点粽子回家吃,应一下景。
江城人包粽子的粽叶大多数是用陈年粽叶,旧年吃完粽子后,粽叶不能丢掉,要洗干净晾晒干,等到来年端午时晾晒,再用水浸泡,循环使用。
计划经济下,端午节会有糯米特供,但是没有粽叶供应,就好比酱油鸡里没有了酱油。黑市上也很少有农民卖新粽叶。没有糯米的人家会用大米代替,但是不能不包粽叶,没有了粽叶就不是粽子了,只是饭团。
林映羡方才在菜市场逛一圈也没发现有粽叶供应。
余大娘说:“我娘家有,每年娘家侄子摘了箬叶都会往我那里捎,都有多的。等过几日大钟载我回大队,我多带些回来,分给你就是。”
“这不好意思让您带。”
林映羡刚想问给点什么报酬好,余大娘就和她说:“大家街坊邻里的,怎么不好意思?你那天也大老远从石鹤山带羊奶果分给孩子吃。你们不用跟我客气,顺便的事,跟我谈别的就是生疏。”余大娘不用林映羡给什么报酬。
林映羡和钟述岑跟余大娘道谢后,拿着菜上楼回家做晚饭。
钟述岑问:“映羡,你会不会包粽子?”
“会,往年家里都会包粽子过端午,我也会帮忙一起包。你是不是不会?”
“嗯,我还没有包过。”
“没关系,我教你。”
彭婶这边听到余大娘有新粽叶不禁心动,她凑近余大娘悄悄地说:“能不能再多捎点粽叶回来,我给你一点赤豆包粽子。陈年粽叶也用好些年,想换换新的。”
余大娘有些犹豫道:“你家要包多少粽子?我怕粽叶不够,还要分给钟家。”
“你能拿多少回来就拿多少,有剩的就是我家的了,要是不够新旧粽叶一起用也无妨。”
余大娘答应彭婶这个交易。
………
周六,脏器车间办公室都在讨论下周二过端午的事,端午节不放假,但节日还是要过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有的人喜欢过节,是因为在节日那天可以吃到好吃的,人们有个借口可以对自已大方一些。
林映羡好奇问:“肉联厂食堂过端午节会不会做粽子?”
徐副主任对这个问题得很快,“问过了食堂的人,不会做,说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粽叶和糯米包粽子。”
葛晓云听了,语气带有遗憾地说:“我还以为来到肉联厂这样富的单位工作,端午会有粽子吃呢。我家过节不包粽子,从出生到现在吃粽子的次数五根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第133章
包粽子
林映羡问:“晓云不是江城人?听你的口音还以为你是。”
“不是江城人,不过我一两岁就随家人在江城定居了,完全融入江城。我父母还没融入,过节习俗也不跟江城的习俗。”
徐副主任说:“虽然食堂不包粽子,但是可以买二两肥肉回家包粽子,不要肉票。”
苗粟惊喜说:“居然这么好,来生化车间工作的好处不少啊。徐主任的消息真是灵通。”
徐副主任咳了一下,“问粽子的事顺便问出来的。”
苗粟问:“听说周一可以领端午节福利了,徐主任有没有打听到肉联厂的端午节福利是什么?”
“这我就不知道了。”
林映羡倒是听卢叔叔和孙国利说过一下是什么,但是他们不在肉联厂领过节福利,“听说我们不在肉联厂领过节福利,回制药厂领。”
他们的车间在肉联厂,但人员都是属于制药厂的,制药厂不想生化车间的人待久后,全让肉联厂拉拢去了,忘记自已是从哪里来,被人过河拆桥。
厂书记有察觉到肉联厂这个意思,要不然生化车间的人也不会和肉联厂职工的待遇没有什么差别。厂房所占地、原料都是肉联厂提供,最后是制药厂占据主导权,肉联厂对此有些不满。
因此在类似事情的处理上,生化车间的人有些搞不清楚到底是哪边在负责,要等领导通知。
秦副主任说:“这样啊,等到我们下班回到厂里领端午节福利,那个队伍肯定很长,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
苗粟说:“等会儿主任或者书记出来,我去问问。”苗粟最不怕他们,关于领福利这种事,她很积极。
方信出来时,苗粟就直接问了这件事。
方信指着她,调侃道:“消息灵通,我原本还想等周一再和你们说,你们就提前知道了。周一下午我们早点下班回制药厂。”
………
周一那天,生化车间的人是比较早一批去到后勤科仓库领过节福利的工人,林映羡不用像之前那样排长队,等好久才能领到过节福利。
很快就轮到林映羡,她进到仓库里的一个小房间,登记姓名和职位,仓库管理员从窗口把端午节福利递给她,升职后的福利也有所不同。居然有一斤糯米,这样她可以省下一斤米票了,一个月供应的三十斤粮食只有百分之三十是细粮,她可以凭粮本领几斤大米。
她还领到两斤鸡蛋,江城过端午节喜欢吃煮鸡蛋。端午节福利要比其他节日的福利少一些。
领到东西后,林映羡就从房间的另一个门离开,这是和以往过节领福利的流程有些区别,后勤科作出了改变。
回到家后,林映羡和钟述岑清点他们单位发的福利,钟述岑单位也发了糯米和鸡蛋,还有半网兜枇杷,钟述岑浅尝一个后,这半网兜枇杷就让林映羡一个人吃了。
钟述岑知道单位会发糯米,所以他们没有到粮站买糯米。
今晚他们就开始包粽子、煮粽子。
粽叶有限,他们只包六个体积较小的三角粽子,赤豆粽、白米粽(没有馅,清一色是糯米,蘸绵白糖吃)、肉粽,林映羡从肉联厂买回来的肉派上用场。72l
钟述岑拎了两条大黄鳝回来,明天再去买黄鳝就有可能买不到了,端午节的黄鳝肥美,个头大,大家都喜欢在端午节买黄鳝吃。
他将两条黄鳝放到厨房的桶里养一天,盖子上有个孔透气,明天过节再杀来吃。
林映羡看到这个盖子薄薄一片,大黄鳝力道不小,又爱乱钻,“述岑,盖子盖牢一点,不要让它们跑出来。”
“好,等做完晚饭和粽子,我用砧板放在上面压住,不让它们跑出来。”
两人煮面条吃,拍黄瓜做凉拌,简单解决晚餐。
晚上,他们把包粽子的材料备好,开始包粽子。林映羡给钟述岑示范包一个粽子,然后再指导他自已包一个。
“叠好的粽叶光滑面朝向自已,在粽叶侧面中间重叠一小部分……叠出漏斗状后,一只手捏住粽叶的交叠部分,另一只手填馅料……”
钟述岑有点磕绊做完第一个三角粽,林映羡指点他完善后,说:“可以了,就是这样,我们包下一个粽子。”
不到十只粽子,两人很快就包完。煮熟后,已经要到睡觉时间,林映羡和钟述岑分一个粽子解馋,不至于消化不良,睡不着觉。
吃的是赤豆粽,只有一点点咸味,需要蘸绵白糖吃。
林映羡吃粽子时不经意抬头看到厨房的砧板,想起一件事,“述岑,没把砧板放到桶里,黄鳝会不会跑出来?”
钟述岑怔一下,“忘记了。”今晚他一心放在包粽子上,一时疏忽没想起来。
他们都迅速站起来,去厨房查看水桶里的情况,林映羡把厨房灯打开,钟述岑掀开盖子,“少一条黄鳝。”
“先用砧板压在盖子上,免得又跑一条。”
两人开始寻找失踪的黄鳝,今晚没找到黄鳝,他们无法安心入睡。
外面滂沱雨声又急又密,一道闪电划破夜空,楼里陷入黑暗,停电了。这时候电力系统不稳定,遭遇雷雨天气很容易停电。
未知的事物是令人恐惧的,林映羡担心不知道躲在哪里的黄鳝突然出现,对于滑溜的蛇状生物,虽然她看的时候勉强可以直视,面上不会表露出来什么,但她心里是有些怕的,碰更是不敢碰。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里,林映羡生出一丝名为恐惧的情绪。她轻声地和钟述岑说她去找手电筒后,慢慢摸索着墙壁或柜子,凭着记忆和方位感,想要尽快找到手电筒,让她所看到不是一团漆黑。
钟述岑记得他的公文包里有一个小的手电筒,他往门口走去,摸索几下找到公文包,在里面找出手电筒,打开手电筒,客厅不再是一片漆黑
第134章
端午
林映羡借着手电筒的光,找到家里另一个大手电筒,两个手电筒同时照明,客厅亮了不少。钟述岑调试总闸,但还是没有来电,应该是外面的电力系统出了状况。
他对林映羡说:“暂时来不了电。我们只能继续这样找黄鳝。”
林映羡和钟述岑不再分头找黄鳝,她现在视野受阻,恐惧在增大,真的怕黄鳝爬到她身上来。
林映羡的手很冰凉,紧握着钟述岑的手一会儿后,手渐渐变暖和。林映羡耳朵此时格外灵敏,“卫生间里是不是有水滴声音?”水滴声隐隐约约的,她不知道是不是外面的雨声误导了她。
钟述岑靠近卫生间的门,仔细听里面的声音,黄鳝应该就在里面,他松开林映羡的手,自已一个人进去,他把卫生间的门彻底推开。
那条大黄鳝骤然出现在林映羡眼前,黄鳝正在地板砖上翻身,皮粘连着地板,皮离开地板上时发出水滴的声音。
林映羡看到这个场景感觉心跳都要漏半拍,很吓人。轰隆的雷声突然响起,黄鳝显得更面目可憎,惊吓程度加倍。
林映羡没有叫喊发泄情绪,异常平静地走到沙发坐下,但脑子里全是刚才那个画面。
不一会儿,钟述岑把黄鳝抓出来,放到桶里,用砧板重新压好。
他出来厨房,见林映羡受到惊吓,走到林映羡跟前俯身轻声说:“黄鳝不会再出来了,都怪我忘记把砧板压住盖子。”
钟述岑将林映羡抱起,林映羡像考拉一样挂在他身上,林映羡环住他的颈脖,将脸埋在他的颈侧。钟述岑轻拍林映羡的背,轻吻她的发丝,低声安抚。
感受属于钟述岑的气息,林映羡慢慢平复下来。钟述岑把她抱回了房间……
第二天早上,林映羡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供电局的人在抢修,她想傍晚下班家里应该就有电了。
今天林映羡来得有点晚,到办公室时,几人在剥鸡蛋吃,韩图特见到她,说:“林主任,桌上有鸡蛋。”
葛晓云搭腔道:“统计员很是大方,请我们吃鸡蛋。”
五月在古时称“恶月”,端午这天要祛病除邪,人们在这个时节容易生病,普通民众一向不富裕,物资也匮乏,鸡蛋是最常吃的荤食,在端午那天吃鸡蛋实际上是在进补,给身体增强抵抗力。这个习俗也就一直延续下来。
林映羡看到办公桌上的鸡蛋,和韩图特说了谢谢。
韩图特送不起粽子,水煮鸡蛋勉勉强强负担得起,可以送人,他来办公室这么久,一直处于游离状态,他现在已经彻底接受现实,想跟大家拉近关系。
傍晚,林映羡回到职工大院,看到不少人围着一处灌木丛。大院里种了不少花草树木,到了五月气候转暖,蛇虫百足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林映羡也走过去看,只看一眼,她就不围观了,是一条大蛇。余大钟和一个不认识的男同志在捕蛇。短时间内,她不想再看到蛇状的生物,昨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她准备离开时,两人就弄死了那条蛇,余大钟将它夹起来,那男同志说想要蛇胆,其他都不要,他儿子最近咳得厉害,他想用蛇胆炖川贝给儿子吃止咳。
余大钟心中嘀咕蛇胆最值钱,他要了蛇胆还想要别的,自已肯定不答应。目前蛇胆对余家来说没什么用,还是吃蛇肉要紧。“你家有急需,你就拿蛇胆吧,去你家杀蛇?”3702
男同志说好,两人往他家走。
余大钟两个孩子想跟去,被马敬芬拉住,“那有什么好看的?赶紧回家吃饭,奶在家煮好饭等你们回家吃了。今天端午节有粽子吃。”
两个孩子觉得吃粽子比较重要,也不闹着去。他们和其他小孩炫耀起他们的爸爸厉害,抓到蛇。
彭婶和林映羡、马敬芬走在了一块儿,她对马敬芬说:“昨天你婆婆还念叨家里没有黄鳝,市场上都卖光了。今天抓到一条大蛇吃,也是很不错。”
马敬芬也高兴,笑呵呵地和彭婶说话。
林映羡觉得野生蛇寄生虫很多,但她也不说什么扫兴话,现在吃肉的机会不多,蛇肉是意外之喜了。
林映羡回到家,钟述岑已经将两条黄鳝宰杀好,把头扔掉。林映羡进厨房看到黄鳝变成了黄鳝片,骨也被剔掉。
晚饭他们吃了粽子和爆炒黄鳝片,黄鳝做得很好吃,林映羡是敢吃不敢杀。
………
一日,林映羡和钟红吃完午饭从食堂回来,遇到孙国利,三人说着话走回脏器生化车间。
路上,他们看到有个女同志瘫坐在地上哭,一位男同志想拉她起来,她一直不肯起,看起来像两岁的小男孩靠在她身上,他边哭边抹眼泪,也站不稳。
孙国利指着那个男男同志说:“好像是我们车间的陆册,在201组。”
正是午饭时候,很多工人都在厂里走动,他们看见了,也陆续走过去围观。
林映羡对陆册也很有印象,上个月刚选出的六名车间劳模之一,他原本在省内一个地级市下面的生产大队当知青,当知青前在药学院念书。制药厂招人时,他回到城里应聘,考上这个岗位。
三人走近围观人群,想听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陆册看到有生化车间的人也过来围观,他感觉丢脸极了,带有些哀求的语气对女同志说:“咱回去再说,被人这样看着影响不好。”
女同志看到陆册态度软了下来,她气硬几分,“就在这里说,让大家都看清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一家都被猪油蒙了心,没看出你是这样的人。回城了就抛弃媳妇孩子,自已在城里享福。你就是戏文里唱的陈世美!”
大家一听对陆册指指点点,陆册感觉自已脸都被丢光,被自家媳妇无理取闹一顿指责,他以后怎么在车间立足?
“我从来都没有说过这种话,柯九兰你怎么会这样想我?”陆册的语气也变得硬起来。
第135章
挑拨
“一过完年你就离开家,没回过家一次,工资也不寄回来,我现在都靠我娘家接济养活我自已和小鹏。”柯九兰心中委屈,大队里的人都说陆册跑路了,再也不回来,她和娘家的颜面不存,她在娘家也没了地位,嫂子和弟媳都开始使唤她,明里暗里指责她和儿子是吃白食。
“我三月份才开始拿工资,每月都有寄回去,你还说没收到?大队离江城那么远,又没有假放,我是没时间回去。你不能这样污蔑我。”
“当着大家的面,你当然说得好听,实际上你一样都没有做到。你进城考试,都是我爹给你的路费。没有我家,你就没有今日。”
柯九兰从地上爬了起来愤怒地推一把陆册,陆册一副瘦弱的样子,一下子就摔在地上,屁股着地。因为柯九兰突然起身,她的儿子小鹏也踉跄,站不稳摔在地上,哭得更加大声。
现在双方各执一词,不知道谁说的是真,谁说的是假。
因为孩子哭闹得实在厉害,好像被摔疼,柯九兰心疼地抱着孩子离开。陆册想站起来追,这腰被摔疼了起不来,只是叫喊柯九兰的名字,柯九兰头也不回地离开。
陆册被一个工友扶陆册起来回车间。
没有戏看,人群很快就散去。
钟红和林映羡感叹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想到陆册是这样的人。枉他还是车间劳模。”
第二天,肉联厂都知道脏器生化车间出了一个陈世美,这陈世美还是车间劳模。
徐副主任拿着新发行的五月份厂报走进办公室。苗粟和韩图特不在办公室,回制药厂交资料了。
秦副主任和樊书记在下棋,林映羡和葛晓云在一旁观棋。
徐副主任特意在大家面前展开报纸,“林主任的文笔是真不错,把每个劳模都真情实意地夸一遍,大家看了也会感慨我们车间人才辈出,只是可惜……”徐副主任摇头又叹气。
樊书记问他:“可惜什么?”
徐副主任坐在樊书记身边,指着报纸上的一个名字,“这个陆册抛妻弃子,当知青时在媳妇娘家吃软饭,带着岳父的钱回城工作后,只顾自已风流快活,不管乡下的媳妇和孩子,一分钱都没寄回去。听说也没跟人家领结婚证。把这样的人选作劳模,还登在报纸上大肆宣扬,现下车间的好名声要不保。”
说最后一句话时,徐副主任目光瞟向林映羡和秦副主任,然后又补一句,“林主任,秦主任,这也不怪你们,都是陆册太会伪装自已了,你们一时看走眼也正常。”
樊书记听到徐副主任这一番话,脸色变得不好看。“我们车间怎么出了一个这样的败类?真是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林副主任和秦副主任,你们要好好反思,下次不能再犯这样严重的错误。这下生化车间劳模要沦为大家的笑柄……”
秦副主任想辩解一下,林映羡看了他一眼,示意不要冲动。林映羡有些懊悔地樊书记说:“书记,都是我们不好,疏忽大意,让陆册这样的伪君子入选。我一定会好好写检讨,反思,日后不再犯。”
林映羡的认错态度十分良好,秦副主任也跟着诚恳认错,一起揽下责任。
樊书记见他们不为自已辩驳,能知错纠正,反省自身,他心中的气也稍消一些,其实也不能全怪他们,名单是大家一致决定的,他也见过陆册,觉得陆册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当场就拍板确定陆册当车间劳模。他也看走眼了……
这时,樊书记望了望徐副主任,感觉他有些幸灾乐祸,想来是他没能参与举办劳模评选,心中不满。但大家都是生化车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副幸灾乐祸的样子,樊书记看着实在碍眼。
徐副主任不知樊书记心中所想,他还在暗嘲林映羡和秦副主任在领导面前露脸,结果把屁股给露出来了。
林映羡说:“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亡羊补牢,我们把陆册叫过来,教育一下他,让他不要做些道德败坏的事,为大局着想。”
樊书记点点头,“就按你说的办,能挽回一点是一点,不能让大家白费了心血。晓云,去把陆册叫过来。”
“是,书记。”葛晓云站起来,出去找陆册。03l
没过多久,葛晓云就把陆册带进来了。
陆册走路有些慢,还扶着腰,走到樊书记面前,“书记,您找我是有什么吩咐?”
樊书记没回答他的问题,反而看向林映羡,林映羡领悟到樊书记的意思,“陆册,这两日外面是怎么议论车间和你,想来你也是知道的。这不仅是你的家事,还关乎到生化车间的名声和颜面。我问你一句,你答一句,要如实回答,看有没有可以补救的机会。”
“我会如实回答的,主任您问吧。”陆册心情也无比郁闷,简直是无妄之灾。
林映羡看着陆册的眼睛,语气平淡地问:“你拿到的工资是不是自已花了,一分钱都没寄回家里养媳妇和孩子?”
“绝对没有,每月我都会把一半工资寄回家里,有时还会寄麦乳精回去给他们母子俩补补,我儿子今年四岁,但是家里条件不好,看着就只有两三岁那么大,路也走得不稳。”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寄钱回家了?”×31
“我每次寄钱回家都会和信一起寄回,信上会写我寄了多少钱,那封信就是证据,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信。”
“你来江城的路费是你岳父出的吗?”
“是我岳父出的,不过我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就把钱寄回去,在信上写明要还钱给他。”
“最后一个问题,你和你媳妇领结婚证了吗?大家都在传你没和她领结婚证,就在她家蹭吃蹭喝,要她给你生孩子,占尽便宜。”
“我,我和她结婚时,她还没到结婚年龄,所以领不了结婚证,后面一直没补办。”在乡下大家领结婚证的习惯才养成不久,他们觉得办婚礼宴席更能作为结婚的见证,那一张纸没用,要不是凭着结婚证可以添置糖果棉被,他们根本不想费工夫去办结婚证。
第13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