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0章

    解决完中午饭后,他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出门。

    钟述岑骑车载着林映羡去江城有名景点清湖,途中经过跨江大桥,他们停下来,林映羡站在桥边,迎着风,钟述岑给她拍照。

    学会怎么使用这款胶片相机的林映羡也帮钟述岑拍了照片。

    可惜的是没有路人会用相机给他们拍照,他们没有留下合影。他们打算今天用完相机里的胶卷,等明天照相馆开门,拿胶卷去洗照片。

    林映羡和钟述岑去到清湖时,清湖所在的公园人来人往。他们去租了小舟,泛舟游湖。

    可以租借的小舟数量,相比于热闹的岸边,广阔的清湖显得十分幽静。

    林映羡拍下岸边热闹的场景,也拍下钟述岑划船的背影。

    等到湖中心,钟述岑停下划船,任由小舟漂浮,他和林映羡边聊天,边欣赏清湖景色。

    小舟游到岸边后,钟述岑归还小舟给工作人员,他和林映羡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一个拿着相机的男同志,钟述岑拜托他帮忙拍照。

    男同志热心,爽快答应。林映羡和钟述岑终于留下了在新年游玩时的合影。

    公园的露天舞台有文工团在唱八大样板戏之一的《智取威虎山》,林映羡和钟述岑驻足观看,越来越多人前来围观。

    尽管大家已经听过很多次这样的样板戏,但还是很爱凑这热闹,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鼓掌叫好。

    林映羡和钟述岑又去到了百货大楼逛,林映羡感觉这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在营业,今天是初一,百货大楼也十分热闹。

    百货大楼里新出一些电动玩具,孩子们围在柜台边,踮起脚,看营业员给他们示范怎么玩这些电动玩具。

    这个玩具柜台无疑是今天最受欢迎的柜台之一,大人小孩都往那围观。玩具猫眼睛紧盯着铃铛转圈,玩具母鸡每移动几步就下一个鸡蛋,有个玩具人偶拉着手风琴……

    钟述岑买了一个拉手风琴的玩具人偶送给林映羡,“里面的曲子挺好听的。”

    林映羡拿着玩具人偶,听了一会儿,“好像在不断重复播放这一段音乐。”

    钟述岑去问了营业员,营业员说这个人偶只会播放半首音乐。林映羡安慰当了冤大头的钟述岑,“人偶和手风琴做工很有特色,拿来当装饰品也不错。”

    第106章

    拜年

    他们在百货楼逛的时候,遇到了严楹书和沈湘,两人说说笑笑,林映羡意外两人会走在一起。

    在里,严楹书和沈湘没有任何交集。

    沈湘之所以是男二,是因为他后期在商场上跟严清的对手戏多,他和严清亦敌亦友,是惺惺相惜的对手,两人的关系也有些暧昧。

    沈湘是作者重点着墨的男性角色之一,在后期的戏份比身份敏感,少出场的男主还要多。男主在前期着墨挺多的,在省卫生厅当副科长,钱家觉得这个岗位安全,远离是非。男主的工作悠闲,所以他经常有时间去追求女主。七十年代末后,男主就在官场上大放异彩了,后面男主的戏份就变得很少……

    严楹书看到林映羡,她立即收敛了笑意,她走到林映羡跟前,跟林映羡寒暄了几句才进入正题,“映羡,能不能当作没看见我?我还不想让别人知道。”

    在这个年代,未婚男女走在一起确实要很注意,林映羡说:“我会当作没看见的。”

    严楹书又看向钟述岑,钟述岑也说会跟林映羡一样,什么都没看见。

    严楹书道谢后,她把买的一纸袋中东蜜枣塞在林映羡手上就走,很快她和沈湘消失在林映羡眼前。

    林映羡看着手上的蜜枣,有些无奈,钟述岑不怎么喜欢吃蜜枣,家里的蜜枣大都是她在吃,幸好半斤不算多。结果现在又来了一袋,她喜欢吃,也吃不了这么多。7204

    钟述岑说:“明天去拜年,这一袋蜜枣可以带给爸妈他们吃。”

    初二一早,林映羡就和钟述岑骑车回林家了,他们只待半天,因为她要和钟述岑去给路教授拜年。

    林映羡走到楼上,看到以前刘家住的房子已经住进了新人家。

    房子是抢手货,就算是那间屋子死过几个人,大家也不会很介意,现在破四旧,再讲那些鬼怪就容易被人抓住话柄了。

    陶大娘见到林映羡,就猜测道:“你是林家嫁出去的大女儿吧,我还是第一次见你。今天这么早就回来拜年啦?”

    林映羡点点头,“是,大娘新年好。”

    林映婉在屋里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就出来开门,“二姐,你回来了。”

    林映羡和钟述岑进到屋里,家里的布置又变了一些。

    里间的下铺堆放着箱笼,周东红的梳妆台也被放到下铺。因为梳妆台放到客厅,吃饭时逼仄不已,动弹不得。梳妆台放在客厅不到一个月,就被放到下铺去了。林映婉现在睡到上铺,床底还是放着土豆和红薯。

    林映羡让林映婉把她带来的腊味和蜜枣放好,“今天初二,家里怎么关门?”

    林映婉小声和林映羡说:“大嫂和大哥都不回家过年,楼里的人说什么都有,妈她想着九月,但她咽不下那口气,没去周家找大嫂。今年这个春节是过得冷冷清清的。”

    林映伟给林母写了信,继续跟她低头,又寄了当地特产回来哄她。林母对林映伟气消,想儿子回来过年了。

    但林映伟无法回来,他要在培训班学习。他问林母关于周东红和九月的情况,他也担心周东红的身体是不是出了什么大问题。

    林母回信跟他说不知道,周东红一直待在娘家不回来,快过年了,也不把孙女带回来给她看看。林母明显还在生周东红的气,她认为自已没错,所以让她跟周东红低头是不可能的事。林母的回信没寄到林映伟那里。

    林映伟也给林映羡写信,寄了特产,林映羡过年吃的海虾干就是林映伟寄回来的。林映羡回信问林映伟的近况,信同样还没寄到。

    林母和林父听到动静也从里间出来,招呼林映羡和钟述岑。

    林母给他们倒热茶,拿点心干果出来吃,问他们的近况如何。她听到林映羡说最近升职了,很是高兴,让林父去国营饭店买些好菜庆祝。

    林母感觉家里总算是有件好事了。林父穿上外套就出门。

    林母拉着林映羡悄悄问怀孩子的事,毕竟林映羡和钟述岑结婚好几个月了,她有些担心这两人可能不懂男女之间那点事。

    林映羡说:“目前还没有想要生孩子的想法,我和述岑都在忙工作。”

    林母一听感觉林映羡和钟述岑不至于懵懂不知,她也不催生,附和说:“你们俩还年轻,现在单位又提倡晚婚晚育,晚点生好,响应单位的号召。”

    说到结婚,林母想起一件事,“听说严清过两个月就要结婚了。刚好勤书转业回来,可以参加她的婚礼,兄妹俩还没见过面。”

    林映婉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不是各个单位现在都严格要求晚婚晚育吗?她怎么这么早结婚?”

    林映羡也有点惊讶严清二十岁刚出头就结婚了。

    她的经历复杂,又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长大,对婚姻看得很淡,持以无所谓的态度,她知道自已的婚恋观不正常。

    而严清在家住得舒适,家里人也疼爱她,她又是穿越来的,有着正常的家庭教育,晚婚晚育的观念影响很深,在里,她也没有早结婚。

    为此,林映羡有些好奇严清为什么会做出和不一样的选择。她感觉整一个剧情改变很多,她庆幸自已不需要依赖这剧情做什么事。

    林母说:“要求是这样要求的,又不是强制性说不能结婚生孩子。严清也不在乎单位怎么想,男方今年满二十五,刚好可以结婚。”

    林映羡觉得结婚时间变了,这结婚对象也有可能变,问:“表姐是和谁结婚?”

    林母想了一下说:“姓钱,在省卫生厅工作,是个家世很不错的男同志。”

    林映婉八卦起严清和她结婚对象的事。

    林母对这件事也一知半解,只知道两人是自已认识的,处了一段时间。

    林映婉吃着林映羡带来的蜜枣,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涌去副食品公司买这个蜜枣,对这个外国货感到很新奇。今年过年多了不少新奇玩意,妈还买了朝鲜的明太鱼干。”

    第107章

    见闻

    林母也拿起一颗蜜枣吃,“除了甜一点外,没有其他问题。我也买了,映羡,你等会儿也拿一袋回去。我特意留一袋给你的,还有鱼干也回去吃。”

    闻言,钟述岑拿起茶杯,借着喝茶看了林映羡一眼。林映羡轻踢他的小腿,他觉得不痛,有点痒。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林父拿着三个铝制饭盒回来,“国营饭店的人还真是多,位置都被坐满了,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位。还是拿饭盒打包回来实在。我在那里遇到亲家母,她说东红身体不大舒服,要在娘家养一段时间,九月很好,让我们不用担心。她还说等东红病好,她跟东红上门来和你道歉。她没说东红生的什么病。文月,到时候亲家母给了你台阶,你也顺着下吧。说到底,东红还是九月的妈。”

    林母闷闷地说:“到时候再说吧。”

    林母最厌烦别人冤枉她,周东红还不和人解释她没有虐待儿媳妇,一副默认的样子,林母对周东红的印象是骤降。之前周东红怀孕,林母对周东红的态度好了一些。这件事之后,婆媳关系再次降到冰点。

    林母和林映伟是一个性格,吃软不吃硬,要是周东红好声好气和她说话,讲自已有什么难处,她或许不会怎么生气,气也是气别人乱讲是非。周东红那天晚上直接和林映伟大吵,收拾东西回娘家,林母是生气至极……

    吃过中午饭,林映羡和钟述岑骑车往路教授家去,经过副食品公司,买了一网兜水果。

    在外地工作的路教授儿子路叔也回到了家里,他一见到钟述岑,就拍钟述岑的肩膀,“一晃十几年过去,当年你还是个几岁孩子。现在都成家了,听爸说你的事业也在迈步前进中。”

    路叔、黎姨跟钟述岑的父亲母亲一起长大,关系十分要好。路叔大学毕业后去参军,后来在战场上受了伤,只能转业。

    钟述岑跟路叔介绍林映羡,林映羡婉笑着向路叔问好。

    路叔笑着应下,黎姨招呼他们坐,黎姨的儿子陪媳妇回娘家拜年,不在家里。

    路教授从书房里出来,钟述岑和林映羡跟他说新年好。

    黎姨看到林映羡手腕戴的表,问:“这块梅花表是什么时候买的?款式不错。”

    林映羡抬起手腕,“是结婚的时候,述岑送的。您送的那块腕表很有纪念意义,我想把它收藏起来。”

    黎姨听了有些高兴,她还以为林映羡不喜欢那块腕表,她送错了结婚礼物,“这块梅花表好,日常都可以戴着,还是述岑送的。”

    路叔调侃说:“怪不得我不见你拿那块表出来保养,原来是送给映羡了。”

    在场的几人里,路叔是属于话比较多的人,他在外地当公安局长,见闻丰富。大家冷场,没有话题可聊的局面出现。林映羡觉得他和路家人的性格不太一样。

    路叔说了一个他在外地的见闻,“有个六十多岁的独居老人,腿脚不方便,出入不方便。他每月退休工资有六十多块,子女待他也孝顺,只是都在别的地方工作,不能常去看他,就给钱托了热心的邻居照顾一下他们的老父亲。

    有一天,老人的女儿请了探亲假回家,发现老人瘦得不成样,瘫在床上起不来了,说话气若游丝。

    女儿赶紧喊人送老人去医院救治,医生指责女儿虐待老人,害得老人的身体比八十岁的老人还要虚弱,再晚点送老人来医院,恐怕老人已经命丧黄泉了。那女儿听了医生的话气愤不已,发了电报喊家里兄弟回来,又去找邻居算账,报公安。

    经过公安侦察发现,并不是邻居虐待老人,只是邻居并不细心留意老人的身体,觉得他老了,这样很正常。老人身体出问题的根源在于他常吃的菜和肉,那段时间黑市上出现什么贵价蔬菜和腊肉,老人吃过一次就喜欢上。邻居就天天买给他吃。知道是问题食材在作祟,公安就端了黑市聚集点,找出售卖这种食材的贩子,但是源头还没找到,怀疑是外地流入。”

    接着路叔问大家:“我们江城有没有这种食材出没?”

    黎姨想了想说:“我没听说过,映羡你们有听说吗?”

    林映羡和钟述岑都表示没听说过,他们只会跟认识的人换票换东西,这样安全又稳妥,不会去黑市买来路不明的东西。

    钟述岑问:“有没有检测过那些食材到底是有什么问题?”

    路叔摇摇头说:“不知道是什么问题。那是个小地方,哪有什么精贵仪器检测,大家也都没这个意识,食材早就被销毁了。我也是在下属闲聊时听到的。”

    这个话题很快就结束了,几人又说起了别的话题。

    过了一会儿,路教授家里又来客人。还是林映羡认识的杨厂长。杨厂长和他妻子彭昕来和路叔拜年。

    路叔开门见到杨厂长和彭昕,发出爽朗的笑声,揶揄道:“老杨?我真是受宠若惊。今年不回老家?”

    杨厂长说:“厂里事情多,走不开。老家离江城又很远,我和彭昕两个人在家过年冷清,就来你这里,跟你叙旧。”

    路叔说:“万分欢迎,进来坐。”

    杨厂长和彭昕进到客厅,他看到林映羡还感到一丝意外,没想到林映羡和路家也有来往。

    路叔看杨厂长和林映羡的表情,说道:“看来大家都认识。”

    “映羡是制药厂的统计员,肯定和老杨认识。”黎姨边招呼杨厂长和彭昕坐,边说。

    林映羡起身和杨厂长、彭昕问好。彭昕拉着林映羡的手,露出和蔼的笑容,“不用拘谨,今天大家都是来做客的。”

    路教授给双方做个介绍,杨厂长和路叔是多年的战友,杨厂长调到来江城工作后,和路叔又重新联系上。

    大家聊着天,又有路叔这个调和剂在,聊天并不尴尬。林映羡待杨厂长不拘谨,也不谄媚,当作普通长辈对待。杨厂长也把林映羡当晚辈看待,工作之外的时间,他不摆什么架子。

    第108章

    地三鲜

    到了傍晚,林映羡和钟述岑吃过晚饭才回去,黎姨给两人塞了蜜枣和糕点,还有切了一块路叔带回来的特产火腿给他们。林映羡又收获了一袋中东蜜枣。

    等到初三,林映羡和钟述岑各自去给单位的领导拜年,林映羡那两袋蜜枣终于有了去处。不过初四的时候,有人来给林映羡和钟述岑拜年,他们家又多了几袋中东蜜枣。钟红很喜欢那中东蜜枣,林映羡让她带两袋回家,钟红只肯收下一袋。

    晚上,林映羡坐在餐桌前看书,偶尔吃一颗蜜枣,旁边还有一杯热茶放着。

    钟述岑在林映羡对面坐下,拿起盘子上的一颗蜜枣吃掉,和林映羡一起解决家里过多的蜜枣,他看到林映羡那杯茶,“晚上喝下这杯茶会不会睡不着?”

    “这不是浓茶,影响不大。你不喜欢吃蜜枣,为什么当初还答应买?”林映羡也拿起蜜枣吃,她挺喜欢蜜枣的口感的,就甜了一点,多吃容易腻。家里有几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完。

    钟述岑说:“我看你喜欢,而且买的也不多,我吃一点,你多吃一些,不用多久就可以吃完。后面拜年,家里的蜜枣就越来越多了。”

    林映羡说:“可能中东蜜枣新奇,以前大家没见过,带蜜枣上门拜年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去拜年时,主任的孙子看到蜜枣十分欢喜,他家人挺喜欢的。”

    副食品公司的中东蜜枣是贵,但是过年,大家花钱欲望高,条件好一些的人家都会买来自家吃,或者送礼。中东蜜枣就成了江城今年春节的热门食品之一。

    钟述岑把一个纸袋递给林映羡,“照片洗好了,看一下成果怎么样?”3902

    林映羡从纸袋里拿出照片,和钟述岑一起看照片。看到照片里的人,林映羡和钟述岑说起拍这些照片时的趣事。

    相簿也早已经买好,两人将照片装进相簿里,挑出一两张照片放在相框里。

    ………

    初五那天大家都去上班了,想要多请一天假是难上加难。林映羡来到车间办公室时,搞卫生的张姨在生炉子,“张姨,过年好。”

    “哎,过年好。新年第一天上班,黄主任来得最早,我真是开了眼界。”炉子生好,张姨把热水壶放到炉子上。

    林映羡听到张姨的话,只是淡淡笑着。

    她刚在工位上坐下,黄副主任就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文件纸袋。

    林映羡猜他早早就在生产科办公室蹲守开门,拿回那份空白文件。黄副主任见到林映羡就跟耗子见到猫一样,坐回自已的工位。

    方信和陈副主任说着话,一起走进办公室,陈副主任看到黄副主任,打趣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居然比我和主任都要早到,新年新气象啊。”

    黄副主任不接陈副主任的话茬,打开报纸,“过年好。”

    陈副主任看他这样,肯定是发生什么不可说的事,陈副主任也不多问,坐在旁边的工位上。

    方信一来就和林映羡讨论入党的事,让她这几天写好申请书,梁书记当她的推荐人。

    林映羡应下,问方信有什么注意事项,流程是怎么样的。

    梁书记一来,也加入讨论。

    陈副主任也走过去凑热闹。黄副主任就只在看报纸,全程不参与讨论。陈副主任看了一眼黄副主任,又看看林映羡,不对劲,这黄副主任对林映羡态度不一样了。

    中午,林映羡在路上遇到江立夏,两人一起走去食堂,江立夏和她说:“我怀孩子了。”

    林映羡恭喜她,又问:“几个月了?”

    “才两个多月。我是去舅舅家拜年,舅妈看我情况不对,仔细问过我后,说我可能怀上了。昨天去医院检查才确定的。其实我还挺害怕的,因为我妈就是生了我之后,没养好落下病根,身体不好,我几岁的时候她就去世了。我怕我会像我妈那样。”江立夏说出自已的担忧与不安。

    林映羡握着她的手,“有和何华说你在害怕吗?”

    “没,我只和你说,大家都高兴,我也不想扫他们的兴。”

    林映羡安抚江立夏,也让她尝试着跟何华说她的担忧和害怕。

    两人来到食堂,发现蔬菜供应变多了,江立夏说:“这几个月的菜荒总算是过去了。这段时间咸菜都不敢多吃,生怕一不小心,家里的蔬菜票就用完了。”

    “嗯,总算结束了。近一年不见的地三鲜又在食堂供应。”林映羡看向窗口的地三鲜。

    “话说很久没吃了,不知道新来的东北师傅的厨艺能不能比得上之前的东北师傅。”

    林映羡去买了地三鲜,江立夏去买肉沫豆腐。

    上一次两人一起吃地三鲜时,都是未婚女同志,现在都已经结婚,江立夏即将当母亲。

    林映羡感觉这一年来,大家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

    江立夏夹起一块茄子,“听说最近公安在查黑市,查得很严,春节的前两天我邻居跟一个不认识的人买东西,被公安当场抓到,昨天她才被放出来。”

    接着江立夏凑近林映羡,小声说:“这段时间,我们还是不要私下和人买什么东西。幸好当场何华和述岑见好就收,要是生意做到现在,很可能就会出事。”

    林映羡对这类消息没有以前那样灵通,她还是第一次知道,因为办公室里几个男同志不讨论这一类话题。以前在包装组,女工们谈天说地的,她们身边发生的各种琐事,江城有什么热门八卦,林映羡都能听一耳朵,从中知道不少东西。

    林映羡问:“怎么突然严查黑市交易了?”

    江立夏语气不确定地说:“好像是有人吃了从买黑市的东西出事。就临近过年才出的事。”

    又是黑市的东西出问题,林映羡提醒江立夏说:“你现在怀着孩子,也不要吃黑市上来路不明的东西。你有没有听说过黑市里的贵价蔬菜和腊肉?”

    江立夏回忆了一下,说:“有听说过贵价蔬菜,我和何华还买过来吃。不过最近没有了,可能是因为公安严查黑市吧。过年的时候我们想买也买不到。”

    ………

    第109章

    新来的统计员

    过完年一回来,人事科就开始给片剂车间物色新的统计员,接替林映羡的位置。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