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章

    梁书记拿着有生产科科长和后勤科科长签名的批准报告给仓库管理员看,说她没收到通知就是失职,不把领导的决策放在眼里。梁书记不管这个月劳保用品采购了多少,反正领导批准了,他今天就是可以拿走属于片剂车间用来奖励的劳保用品。

    几个仓库管理员压不过梁书记,梁书记和祝涟如愿拿走劳保用品。

    方信听了,不满地说:“看来仓库油水很厚,把他们养得不知天高地厚。我都去问过采购科的科员,劳保用品的采购量明明没有和上个月差多少,还敢撒这种谎。”

    林映羡心想生产科科长还打算把片剂车间的管理新规推广到整个生产科,后勤科仓库员那档子事怕是瞒不住了……

    江立夏特意叫林映羡把钟述岑叫来制药厂食堂吃饭,她的结婚对象何华也来,四人一起吃饭,她请客。江立夏觉得大家以后都可能在同一片职工大院生活,而且她和林映羡是好朋友,四人要多多熟悉。

    林映羡去制药厂大门接钟述岑进来,看见钟述岑站在门卫亭旁,太阳晒到他大半边身体,手上也没拿着伞,只拿着两个牛皮纸袋。

    林映羡走过去,“怎么没带伞,今天太阳好大。”

    “早上出门的时候忘记带了。买了梨子,一袋给你朋友,一袋拿回去你和爸妈他们吃,带回家的这一袋里面有一包单位发的绿豆。”钟述岑现在喊林父林母爸妈十分自然。

    林映羡接过牛皮纸袋,和他说谢谢,“你有没有留下一些自已吃?”

    “有留,我们进去吧。”钟述岑拿过林映羡手上的伞,两人一起撑伞去到食堂。

    他们来到食堂时,江立夏和何华已经拿好饭菜了,还打了四碗冰绿豆水。

    林映羡把一袋梨子给江立夏,江立夏笑着说谢谢。四人彼此认识过后,就坐下来一起吃饭。

    一开始大家谈天说地气氛不错,但是聊到结婚的事,江立夏变得闷闷不乐起来。

    林映羡关心问道:“立夏,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江立夏苦恼地说道:“我爸说要买一台电风扇做彩礼,百货大楼的落地电风扇要三百多块钱,还没有加上票。我们都还在攒钱交房钱,怎么可能买得起?这段时间一直在闹腾。要不是我偷偷拿户口本出来,我和何华都领不了证,错过申请分房的截止时间。”

    江立夏的亲妈很早就去世了,亲爸很快就再娶,后来后妈生了两儿一女,家里愈发没有江立夏的地位,好在江立夏有个靠谱的舅舅王科长可以依靠,王科长相当于负起了江立夏的父亲职责,让她读书,进制药厂,给她介绍相适宜的对象。

    江立夏的弟弟闹着要一台电风扇,江立夏后妈想趁着江立夏未出嫁前再敲诈一笔,临时多要彩礼。因为嫁人后,江立夏没那么好拿捏了。江父现在是和后妈是一个阵营,江父说没有电风扇,别想领证结婚。

    江立夏和江父僵持了一段时间,后面江立夏给后妈生的小妹妹买了贵价糖果,又给她钱,指使她进江父房间偷户口本。江父和后妈对江妹妹不设防,江妹妹在糖果和钱的诱惑下偷出户口本给江立夏。

    江立夏才得以领证结婚。江父和后妈还想以搅和江立夏婚礼威胁江立夏,江立夏不想妥协,她和何华苦思冥想找出解决方案,还有不到十天就要办婚礼了,他们还没想出办法。江立夏并不想找王科长帮忙。江立夏觉得不能一味依赖舅舅,给他添麻烦,成为他的吸血虫。

    江立夏问林映羡和钟述岑有什么好办法。

    钟述岑提出一个建议,“何华你在设备科工作,对电器设备的组装修理应该在行,可以去收购站找可以修复的旧电机,旧扇叶,组装做一个电风扇。外表弄得新一点,你岳父岳母也不一定能看出来。”

    何华觉得也是一个可以试试的方法,但是又有一个新问题,“我对电风扇这方面的原理不精通,怕最后只弄出一个只能看不能用的风扇。”

    钟述岑对这些电器运作原理略懂,但是不太适合这个时代,要想融会贯通只能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知道现在电器的发展到了哪一层面。

    钟述岑和何华讨论了一些基本原理后,何华提出干脆两人一起合作,他来负责找电机和其他零部件,钟述岑负责理论指导,到时候一起商量怎么组装,他尽量多找几组电机和零部件,做好了大家平分。

    钟述岑想到林映羡家里现在异常闷热,同意了何华的提议。

    电风扇的事情暂时有了解决的方案,江立夏也没有那么苦闷了,她说了上午后勤科仓库的事,“科室的人都说你们书记长了一张好嘴,把人压得说不出话。”

    林映羡说:“主任和书记跟车间里的工人说好是这几天发奖励,要是拿不到劳保用品,他们就失信了,梁书记肯定紧张劳保用品的事。”

    林映羡又和江立夏说了生产科准备推行新规的事,“立夏,你有没有打算调到别的科室去。”江立夏有人事科科长保驾护航,调到平调到其他科室不是难事。

    江立夏心领神会,后勤科的猫腻太多了,而且后勤科科长是厂书记的亲信和死忠,厂书记和杨厂长现在斗得水深火热,一不小心后勤科就会沦为战场,“我想想。”

    傍晚,林映羡带着牛皮纸袋回家,“里面述岑买的梨子,还有单位发的绿豆,他让我带回来给你们吃。”

    林母拿过牛皮纸袋,打开,看到里面几个黄灿灿,表皮光滑的皇冠梨,又看到一包绿豆,感叹钟述岑有心,“怎么不叫述岑来家里吃饭?”

    “叫了,他说最近实验室忙,他没那么早下班。”当时林映羡听到钟述岑说忙,问他为什么还要答应合作做电风扇。钟述岑说他住的地方不隔热,晚上到深夜,渐渐没那么热才能入睡,影响到他休息。

    林映羡对江城炎热的天气深有体会,她觉得自已都有点受不了,更何况钟述岑住的地方还是瓦砖平房,在夏天就像个蒸炉,更加难以忍受。

    第44章

    衣服

    林母念叨着钟述岑辛苦,“他在江城没有什么亲人,只有个年迈的远房亲戚在,你多照顾一下他,你们现在是一体,不能像以前那样各顾各的,要互相体谅照顾。”

    林映羡点头说知道了。

    林映婉下班回来,看到果盘上切好的梨子,不禁开心起来,“妈,这是怎么来的?这梨子一看就很解渴。”

    “你姐夫给的。你这几天怎么都晚回来?比你姐还要晚。”因为制药厂离家远,林映羡一般是家里回来最晚的一个。

    林映婉连吃几块梨子,解渴后才说:“别提了,制衣厂接到什么欧洲订单,我们厂的衣服要做出口,天天在赶工。我们厂长最近走路都带风。妈,梨子很清甜,不酸,多削一个。”

    林母拿起刀子开始削梨子。

    周东红感觉很新奇,“这么厉害,咱们做的衣服都能卖到国外去了。”

    林映婉说:“那是当然厉害,制衣厂的衣服品质穿过的人都说好。因为第一次做出口,要求很严格,挑出来不少残次品,其实就是一点小问题,拿回来改改就能穿,有的甚至都不用改。你们要不要?厂里的人都在买,不要票,质量比我平常在百货大楼买的还要好。”

    周东红立马说要,林映婉看了一眼周东红的肚子,说:“没有适合的孕妇衣服。”

    “没事,买了明年穿也行,有没有秋天或者冬天穿的衣服?等孩子生下来,我刚好可以穿。”

    林映婉想了想,“还真有,不过不在我车间生产,我不一定能挑到好的。”夏天做冬季的衣服,为的是一入冬,制衣厂的冬衣可以立即抢占市场。

    周东红不怎么在意,冬天的衣服能挑到好的就买,不好就算了,反正还很久。

    林映羡问:“有没有男装的?”

    钟述岑穿来穿去都是那几件衣服,裤子洗得都发白了,衬衫也旧。林映羡觉得钟述岑待她颇为照顾,她也不能没有表示。就算是有名无实的夫妻,他们将来还要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好几年,两人和谐相处对双方都有利。

    “有,给姐夫买?”

    林映婉听了林映羡的要求后,觉得真麻烦,但她又听到林映羡会给她报酬,她爽快地答应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讨论了好久关于买衣服的事。

    ………

    第二天,林映婉拿着林母和周东红、林映羡给的钱到制衣厂上班,到了中午的时候,林映婉和几个工人去仓库挑衣服。林映婉看到她所在的三车间的两个工人扛着两个麻包袋进来,他们就往林映婉这边走,林映婉所站的位置都是三车间的人。

    麻包袋一放下,大家就开始挑衣服,林映婉看到有些衣服只是线头多了一点点,有的甚至一点问题都没有。林映婉也不多问,手疾眼快先选林映羡要买的夏天衣服。等她挑完那几件衣服,没有瑕疵的衣服都被挑完了,她再精心挑选只有小问题的衣服。她又去到二车间工人聚集的地方挑大衣。

    林映婉挑完衣服给钱后,就回去车间。林映婉把家人各自要的衣服分别塞进不同的纸袋里。

    到了下午车间主任就进来说话,批评一些人挖单位墙角,以好充次,把合格的衣服当作残次品买,还说以后车间生产衣服的合格率过低,是要扣福利的,残次品衣服也不随便让工人买了。

    林映婉问身边的女工怎么回事。

    女工悄悄和林映婉说:“原本厂里对这种事睁只眼闭只眼,但二车间做得太过,挑出来的残次品有三成都是合格的衣服。”

    林映婉不禁露出惊讶表情,“这么过?他们是要拿出去卖吗?”

    女工眨眨眼不说话。

    林映婉立即领悟,怪不得要铤而走险,是想赚大钱。

    制衣厂这批出口的衣服严格按照国外的标准生产,厂里第一次做出口订单,非常重视,想要把这次订单做得漂漂亮亮,后面能陆陆续续有国外新订单来,现在国家要赚外汇,对制衣厂的生产也十分支持。所以这批衣服用料做工都很好,拿到百货大楼卖远远不止现在工人们买的这个价。

    晚上林映婉回家和家人说起了这件事,周东红不禁庆幸她们买得早,要不然哪有这么好的衣服可以买。

    林映羡打开林映婉给她的袋子,两件毛呢大衣、两件男衫、一条裤子。除了一件女款毛呢大衣,其他都是给钟述岑买的。衬衫和裤子都没有瑕疵,男款毛呢大衣里面沾上了机油,外表没有什么问题,女款毛呢大衣的走线有点问题,改改就行。林映羡又仔细看了这两件毛呢大衣,怎么感觉是故意做成瑕疵品的。

    周东红看到林映羡买的衣服品质这么好,她也满心欢喜地打开纸袋,看到夏天衣服有瑕疵,没有像林映羡买的那么好,“怎么二妹的衣服没有问题?我的就有。”

    “她多给钱了,我当然得挑好的。我可是免费帮你跑腿买回来的,你要嫌弃给我,我穿。”林映婉伸手就要拿周东红手上的衣服。

    周东红连忙把衣服拿到身后,“不嫌弃,不嫌弃。”

    周日,林映羡拿着两个牛皮纸袋到省图书馆,钟述岑果然在那里。

    林映羡见钟述岑在看电器设备方面的书,不是以往的生物期刊和书籍。林映羡没有打扰他,在他身边坐下。钟述岑感觉有人坐在自已身旁,他抬眸看到是林映羡,不觉心中愉悦。

    中午他们出去倒水喝准备吃中饭,钟述岑想带林映羡去国营饭店吃饭,林映羡说没别人在,不用这样,让他省一点花,她自已带了中饭。

    随后林映羡把牛皮纸袋递给钟述岑,“给你的。”

    钟述岑打开纸袋,看到里面的衣服,眼眸一弯,绽开点点笑意,潋滟如清河,“映羡,谢谢,我很喜欢。”

    “里面有件毛呢大衣有些瑕疵,我处理了一下……”林映羡把毛呢大衣洗了一遍,将沾有机油的地方缝了一块布,做成内里口袋。林映羡又说了她托林映婉在制衣厂买衣服的事。

    ………

    第45章

    电风扇

    何华去收购站找,托相识的人找,终于找齐钟述岑要电机和零部件,还有一台彻底报废的旧风扇。

    何华让江立夏去告诉林映羡,叫上钟述岑一起去他家组装电风扇。

    林映羡在中午的时候去研究所找钟述岑,她来找过钟述岑两三次,门卫也认得她了,她一来到,还没开口。老门卫就一副了然的模样,“找钟述岑是吧?”

    林映羡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找他,麻烦通传一下。”

    老门卫又找了那个年轻的门卫去叫人。

    没多久钟述岑撑着伞走出来,走近在门卫亭遮荫的林映羡,“映羡,你吃午饭了吗?”

    “我吃过才来找你的,我怕早来打扰你吃午饭。何华说让你今晚下班去他家,东西都找齐了。”

    “好。映羡,等下班,我们一起吃完晚饭再去何家。”

    傍晚,钟述岑,林映羡按江立夏给的地址去何家。钟述岑和林映羡特意吃完晚饭再去何家,现在大家的生活不富裕,能有个温饱就不错了,他们也不想上门蹭饭,拒绝了江立夏让他们一起到家里吃饭的提议。

    钟述岑和林映羡来到何家附近,找人何家所在的那条巷子在哪,自已摸索着走去何家,迎面撞见江立夏和何华出来接他们。

    何家有何父何母,何大哥何大嫂,他们的孩子,还有何华的两个妹妹在,家里人挺多的。

    何家有一个小院子,何华把东西放在了院子,再点上一盏灯。

    何华指着院子里的东西说:“东西都在这里了,够做两台落地扇,和两台台式电风扇。”

    钟述岑拿起报废的旧风扇研究了一番,在箱子里拿出工具然后它拆了再组装,何华在一旁观摩学习。两人对组装电风扇没有实际性的操作,先拿报废的旧风扇练手。

    钟述岑组装好之后,何华按钟述岑的步骤重新拆解组装,他对这些信手拈来,很快就学会了。

    钟述岑先来组装江立夏需要的那台电风扇,他问江立夏,“要落地扇,还是台式扇?”

    江立夏说:“台式就行。”反正爸没有说要什么类型的风扇,外面买的台式电风扇也得两百多块钱。

    林映羡看到华生牌电风扇的机身,“就用华生牌的好了,现在市面也有得买。其他几个好像是国外的牌子,什么通用、西门子……何华,这几个电机是什么时候产的?”

    “民国时期,电风扇不用到老废旧了,大家也舍不得当烂铜烂铁卖掉,就看我们能不能修好。”何华也没什么把握,但还是得试试,组装好的电风扇能用一个月,他都可以接受,反正岳父那一关已经过,那时他和立夏婚礼都办好了。

    林映羡和江立夏坐在院子里看钟述岑、何华弄电风扇,偶尔搭把手给他们找工具和零部件。

    何家其他人也坐在院子看,何大哥的两个孩子则要蹲在钟述岑和何华中间看,眼睛都忙不过来,左看看,右看看。这个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这也是一个消磨时间的乐趣。

    钟述岑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把电机修好,这个电机老旧,起码是四五十年前生产的。最关键的电机修好了,组装交给何华来弄,他还不会修电机。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打算一个人修电机,一个组装电风扇。

    钟述岑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来到晚上十点多。平时这个时候,林映羡已经上床睡觉了,生物钟奏效,她昏昏欲睡地靠在江立夏肩上,江立夏也困了,院子里何家其他人都回房休息,只有他们四个人在。

    林映羡看到钟述岑在洗手,问:“是弄好了吗?”

    “还没,等何华把电风扇组装好了,才可以确定能不能用。我们回去吧。”钟述岑拿出手帕把手擦干。

    林映羡问了钟述岑时间,才知道现在是十点多了,她没有戴黎钫送的手表,把它放在家里。

    何华送江立夏回家,钟述岑也不放心林映羡这么晚一个人回家。江立夏要等到办婚礼才到何家住。

    刚好江立夏和林映羡的家离得不远,四人一起回去。

    钟述岑把林映羡送到楼下,“明天我过去何华家就行,你不用过去,这几天可能都要这么晚。”

    “好。述岑,你不要太累,注意身体。立夏的风扇也快弄好了,其他的慢慢来。”林映羡今天林映羡去找研究所找钟述岑时,门卫说钟述岑这段时间都是很晚才回去,应该是在忙新研究课题的事。

    “我会注意的。”

    林映羡和钟述岑分开后,上楼回到家里,客厅亮着一盏昏暗的灯,林父在等她回来。

    林映羡看到在椅子上睡着的林父,轻轻叫醒他,“爸,我回来了,进去睡觉吧。”

    林父醒来,有些迷糊地看向手表,十一点了,“这么晚了,立夏家的风扇弄好了没?”

    “还没,明天继续弄,述岑让我不用过去了。”

    “不去好,太晚回来了,你还要很早起来上班。”

    江立夏回到家,家里已经一片漆黑,她蹑手蹑脚地开门进去拿衣服去公共浴室洗澡。江父和江母都不管江立夏,也不在乎她几点回来,他们进入了深入睡眠中……

    几天后,江立夏高兴地和林映羡说那台拼装成的华生牌电风扇可以用了。

    何华还特意去百货大楼观摩售卖电风扇是什么样的,记下底座的生产信息,他和钟述岑复刻了一个和华生牌有九成像的拼装版电风扇。

    林映羡看到江立夏拿来的电风扇,惊讶两人这么厉害,“你要今天把风扇拿给叔叔吗?”

    “不,你帮我保管,结婚当天你拿过来,我再给他,免得他又闹什么幺蛾子。”江父江母催促江立夏,江立夏就说还在凑钱买。

    周日上午,林映羡正准备出门,就听到敲门声,她去开门,看到钟述岑在门外,他旁边还放着一台落地电风扇上。

    林映羡十分意外,“怎么把风扇拿来这里了,不是说你住处热要用风扇吗?”

    “我分到两台电风扇,给你送一台,现在你家里也很热,刚好可以用到。我一个人住,台式的风扇放在住处用,你家人多,用这台合适。”

    第46章

    河鳗

    林映羡让钟述岑赶紧进来,钟述岑把风扇搬进来插上电源,风扇开始运作,凉快的风吹在两人身上。

    林映羡看着俯身在吹风的钟述岑,轻声说道:“述岑,谢谢你。”

    “不客气,你也送了我衣服,我们礼尚往来。”

    “我以为你会卖给何华大哥,我听立夏说他见到风扇做这么好,他也想要电风扇。”

    在百货大楼买需要两三百块钱的电风扇,而何华买来的电机和零部件加起来也不到五十块钱,还可以做四台电风扇。四台电风扇平均下来才差不多十二块五毛钱。就算人工费要收很贵,也比在百货大楼买的便宜多。何华大哥十分心动。

    钟述岑目光专注地看向林映羡,“比起卖给他,我更想要送给你。”

    钟述岑回拒了何华大哥,他参与组装电风扇就是为了林映羡。何华手里的另一台风扇是要搬到新家后用的,让何华大哥自已找到零件和电机再说。

    这时林映婉从里间出来,睡眼惺忪地看向客厅里的电风扇,她有点不敢相信,揉了揉眼睛再看过去,兴奋不已,“电风扇?居然是电风扇!”

    林母和周东红买菜回来看到林映婉在切西瓜,客厅多了一台电风扇。

    林映婉转头看到林母高兴地说道:“姐夫搬了一台电风扇过来!”林映婉快速洗漱过后,把她昨天买的西瓜切来招待钟述岑。

    林母有些心疼钱,说钟述岑太客气买了个电风扇过来,应该把钱存起来。林母听到钟述岑说是和江立夏对象拼装的,又夸起他能干。

    对于钟述岑这个女婿,林母是越看越喜欢,为人大方,工作也体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待林映羡好。

    钟述岑没看到林父和林映伟,问起两人去哪了。

    躺在椅子上吃西瓜,吹风扇的林映婉慢悠悠地说:“他们除了去钓鱼还能去哪。”

    “映伟说二妹上次钓鱼的位置好,这次又想去那里试试。”周东红在细细看电风扇,之前她在百货大楼看,还没看两眼就被营业员嫌弃光看不买。

    周东红感觉这个风扇很新,看不出来是拼装的,“这个风扇的零件是不是没用多久,看着不旧。”

    钟述岑说:“风扇的零件大都是几十年前的了。”

    周东红忍不住感叹:“和妈的年纪差不多大了。”

    下午,林母他们去休息午睡,林映羡和钟述岑坐在客厅翻阅起旧报纸。周日下午的筒子楼有些安静,楼下偶尔小孩玩耍的声音传来,却不显得吵闹,客厅风扇吹在人身上感觉舒适,林映羡渐渐有了睡意,她闭上眼睛休息,不知不觉脑袋往钟述岑那边侧,落在钟述岑的肩上。

    钟述岑感受到林映羡平稳的呼吸,低头静静地看着她,最后克制不住,钟述岑轻吻林映羡的头发,落在发丝上的吻和风细雨,如蜻蜓点水般,却带着虔诚的珍惜与迷恋……

    三点多的时候,林父和林映伟钓鱼回来,他们出门前,林母嘱咐他们早点回来,她让林映羡喊钟述岑来吃晚饭。这也是为什么林母和周东红一早出去买菜,之前林父和林映伟去钓鱼,她们都不买菜。

    这时候林母他们已经醒来,拿着新华字典,在商讨着给周东红肚子里的孩子起名字。

    林母看到林父和林映伟,问:“今天的收获怎么样?”

    林映伟神情雀跃地说道:“虽然钓到一些长不大的小杂鱼,但是爸钓到一条三斤多的河鳗,我钓到一条差不多两斤的黑鱼。映羡车间的方主任也去那里钓鱼了,一开始我们还不认识,爸钓起一条河鳗,我们才开始说话,聊天后发现这层关系。”钓到三斤多的河鳗还是少见的,林父和林映伟都满意今天的收获。

    林母看着桶里游动的河鳗,说“这么巧,方主任钓到什么鱼了?”

    林映伟回忆了一下说:“最大的一条是两三斤的草鱼吧,他还挺满意的。”

    林映羡听到方信也去那个地方钓鱼,说:“之前我去给主任送鱼的时候,和主任说了地址,主任还真的去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